暴食——危害健康的杀手
暴食是一种常见的“节日综合征”,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对于长期住校的学生,由于平时学校伙食较差,一回到家里就狼吞虎咽吃很多,就算吃到吃不下了也会“再接再厉”。显然,受这种暴食直接危害最大的是胃。由于在短时间内,大量的食物进入胃肠,会使胃肠负担一下子加重,消化液的分泌量不足,以致大量涌人胃肠的食物不能被充分及时地消化吸收,而未经充分消化的食物在胃肠停留过久,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导致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的发生,严重者可能会因剧烈的呕吐、腹泻而引起脱水。
医学上讲:“过食”会导致急性胃炎、胃黏膜撕裂、胃出血、胃黏膜脱垂,在胃腔压力过高或呕吐的时候还会引起贲门口的撕裂;有的患者甚至可以引起急性胃扩张。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人,由于其胃的蠕动能力下降,在暴食后,胃的扩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直接对生命造成威胁;而对于那些本来就有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结石、胰腺炎的人,大鱼大肉会使肝胆超负荷运转,肝细胞代谢速度加快,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损害,诱发胆囊炎、肝炎病人病情加重;同时由于胰腺也会大量分泌,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会诱发急性胰腺炎,重症者甚至可能死亡。目前,研究发现:暴食后2小时,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机率增加4倍;发生腹泻时,老年人会因大量丢失体液,全身血循环量减少,血液浓缩粘稠,流动缓慢,而引发脑动脉闭塞,脑血流中断,脑梗塞形成。
为什么暴食会造成这些危害呢?
我们都知道,食物中的养料必须先经过胃肠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所谓消化,就是把食物中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大分子营养物质,转变为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
消化的附属器官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胰腺内分泌物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外分泌物是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消化碳水化合物,如米饭;胰脂肪酶消化脂肪,如大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消化蛋白质,如精肉。肝脏如同一个庞大的生化加工厂,肝细胞参与各种物质的代谢和合成,包括酒精的代谢,而且每天分泌约600~1200毫升的胆汁,经胆管进入胆囊储存,需要时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的消化。而暴食要在短时间内需求大量的消化液,会明显加重附属消化器官的负担。
胃肠壁中存在完整的神经系统网络,大约有10亿个神经细胞分成两个密集的子网络。其中肠肌间神经丛控制主要的胃肠道动力,肠粘膜下神经丛控制主要的粘膜感觉功能,进食后食物刺激粘膜下感觉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通知”肌间运动神经细胞,对胃肠道运动进行调控,保证人体每天有食欲和规律地排便。而暴食使生活极度不规律,情绪亢奋、精神紧张,从而导致胃肠道动力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
此外,暴食还会使血液过多的集中在肠胃等消化器官,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严重不足,使人困倦,学习效率下降。
经常是吃到胃痉挛的地步,享受各种食物带来味觉的快感,都是平时不敢多碰的东西,想到最终都会吐掉,所以放心大胆的吃掉。高脂肪高热量,蛋糕饼干巧克力肥肉花生,一切想吃的东西。
林小姐就是一个暴食病患者。开始她的症状不是很明显,慢慢地演变成想吃的时候,就会吃掉一切可以被吃的东西,不管它味觉如何。能够3分钟吃掉一包饼干,两个小时吃掉正常人两天吃的食物。吃到胃痛,然后吐,吐到整个人虚脱。
这就是一个暴实的例子,它是一个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其实,饮食是一种文化,要求“饮食有节”,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定质。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暴食是不文明的行为。提倡饮食卫生,纠正不良行为,以免乐极生悲,害人害己。俗话说得好:“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一顿吃伤,三日渴汤”。为了你能有个好身体,请不要暴食。但是,如果因为暴食而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不良后果,或引起更严重的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也不必惊慌失措,症状重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正确处理,以防延误。抽烟——其实一点也不酷
青少年吸烟主要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受电影或电视剧中令人向往的男女主角的影响。我想,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港台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吸烟时“潇洒”姿态的镜头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也许你还会认为很帅、很酷吧?由于觉得吸烟很酷,很多青少年竞相“模仿”。但是,吸烟真的很酷吗?
人类吸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烟草原产于南美洲,当地印第安人把吸烟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和祛病的良药。1492年,哥伦布探险队把烟草种子从美洲带到西斑牙,后传到欧洲和世界各地。据记载,烟草约在16世纪末从福建、广东沿海地带传人我国。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种植烟草,烟草的销售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12亿人吸烟,每天吸掉百亿支烟。我国有3亿烟民,居世界之首,占全世界吸烟总数的1/4,男性吸烟率为61%,女性为7%,青少年和女性吸烟者不断增加,国人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比较匮乏,变相的烟草广告和影视人物的吸烟形象随处可见,吸烟和反吸烟的媒体宣传和斗争绵延不断。据报道,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力开展戒烟运动,吸烟率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烟草商为了挽回经济损失,把烟草倾销给发展中国家,使这些地区的吸烟率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吸烟被称为“21世纪的瘟疫”,全球每年有200万人加入吸烟的行列,每年有270万人死于烟草引起的各种疾病。 吸烟的中毒症状不像吸毒那样立即表现出来,而是若干年后通过疾病的形式间接表现出来。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一氮化碳、烟焦油和尼古丁,其中尼古丁是主要的成瘾物质。尼古丁能迅速进入脑内,并在脑内蓄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开始兴奋时出现震颤和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胃肠蠕动增加,最后很快转为抑制。一般认为,尼古丁还不能完全形成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精神依赖,自觉效果与可卡因相似,依赖强度比酒精弱。戒烟时会出现焦虑、兴奋、打哈欠或全身不适症状。
吸烟成瘾的原因之一是生物因素,除了尼古丁引起的欣快感外,遗传因素也影响着人的吸烟行为,如单卵双生同吸烟率为74%,异卵双生同吸烟率只有50%。此外,性格也有影响,研究发现:外向性格成为吸烟者的可能性为内向性格的2.5倍。我国儿童青少年吸烟的人数不断增加,主要是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吸烟的认知不良;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文化的影响。吸烟者常常错误地认为:香烟是“社会润滑剂,可使社交更易成功,社会生活更为方便”;吸烟“有派头、潇洒,为别人点烟是友好的举动、女性吸烟更有魅力”;吸烟可“调节情绪,改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好处”只在吸烟成瘾的人身上才表现出来,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中学生的吸烟动机调查表明,“交朋友需要、消遣、应付礼节、享受、仿效他人”是主要的原因;另外,吸烟与学生的零用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父母及家庭成员吸烟等因素相关。影视人物的示范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主角思考问题时点烟,生活受挫时借烟消愁,这些生活方式对青少年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吸烟行为还会整合进日常生活习惯中,如养成‘‘饭后一支烟”的习惯。另外,吸烟还和社会因素相关,我国香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发达国家又不断向我国倾销烟草,调查表明:我国15岁以上男性吸烟者达61.01%,男教师和医生吸烟率均超过50%,这些众多的“榜样”是导致青少年吸烟行为增多的重要原因。成年吸烟者有3/4是在青少年时期开始的。
吸烟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人类为吸烟付出的代价不可估量。吸烟耗费国家和个人的大量资金,对本人、他人和社会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吸烟与几十种疾病密切相关,如肺癌、冠心病、高血压、弱智、骨质疏松、维生素缺乏等;随着人们对吸烟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吸烟只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而不是“社会润滑剂”。研究表明,被动吸烟的危害比主动吸烟更大,因被动吸烟者往往对香烟中的有害成分更为敏感,导致儿童的呼吸系统疾病增加、视觉和嗅觉器官发育障碍。据预测,如不加强控制吸烟,全国现有4亿儿童青少年中约有2亿可能染上吸烟恶习,其中将有5000万人最终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
看完上面可怕的数据,你还认为吸烟很酷吗?
家住南京市的李女士有一个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这段时间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李女士都会在儿子身上仔细闻闻,“我主要是想闻闻儿子身上是否有烟草味,孩子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学习,很容易沾染上吸烟等坏毛病,我真是有些不放心。” 青少年吸烟是一种重要的成病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吸烟不仅严重危害个人的健康,还会更严重地危害你周围人的健康,控制吸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强盛的大事。 作为未来主人翁的青少年,应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觉抵制吸烟;同时尽可能地对周围吸烟的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阻他们远离烟草。酗酒——并不是成熟的行为
目前我国青少年饮酒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我国酒民1.3亿,“小酒民’’与日俱增;有报道,60%的小学生喝过酒,三分之一的中学生会喝酒,其中女学生占一定比例,96%的中学生一年内因参加宴席喝过酒,可见酒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酗酒对人有什么影响呢? 酗酒会成瘾。由于酗酒者众多,人们在观念上还难以接受它是一种吸毒行为。酒精对人脑组织的亲合力大,依次抑制大脑皮层、脊髓、延脑,导致神经、精神症状,提高痛阈。酒精虽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但不能作为镇静催眠药使用。酗酒会造成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失调,发生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中已将酒精中毒列入“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一类。
酒精中毒是指由于过量饮酒造成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慢性酒精中毒称为酒依赖或酒瘾,是一种非要饮酒不可的强迫心理状态,可以连续或周期性出现。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酒精依赖综合征代替酒依赖,认为酒精中毒者的主要表现是对饮酒的失控,对酒精的渴求,存在戒断症状,对社会和家庭不负责任,生理、心理行为发生改变。长期饮酒者中止饮酒后会出现身体不适和戒断症状,导致两种结果:对个人,即使身体受损也不能停止或减少饮酒;对社会,即使面临家庭解体或失去工作,仍不能节制饮酒。因此酗酒者常常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危害。
1994年的一天,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从华盛顿飞回莫斯科,按照计划,他将在途中与爱尔兰总理雷诺兹进行40分钟会谈。就在离开华盛顿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克林顿宴请他,尽管餐桌上没有烈酒,但葡萄酒却是应有尽有,叶利钦只吃了一小块肉,却频频举杯,杯杯见底。葡萄酒上头之后,叶利钦的话变得多了起来,说了不少粗话。翻译官为了“净化”他说的脏话.绞尽了脑汁。当飞机抵近会面地点善农机场时,叶利钦酒醒了,夫人把衬衫递给他,但他扣纽扣的手总不听使唤。陪同的官员见事不妙,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让副总理代表总统与雷诺兹举行短暂的会谈。当副总理下机后,叶利钦掉下了眼泪,对陪同官员羞愧地说:“你们这么做,让我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
可见,过量饮酒不仅可以酿成悲剧性事件,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甚至国家的形象。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就是其中的一个。
为什么会酗酒成瘾,可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来分析。在生物因素上,酒精是致癌源,酗酒者有很强的酒精代谢酶系统,酗酒有遗传倾向,同卵双生酗酒高于一般人群,父母一方酗酒,子女酗酒的比例高,嗜酒者子女的酒精中毒发生率高出对照组的4~5倍,家族倾向的酒精中毒者发生年龄较早,多在20岁左右,中毒严重,需要治疗。
在心理因素上,饮酒者常常是为了解除苦闷、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开始饮酒,酒精很快使人感觉不到紧张和恐惧。饮酒行为是重要的“社会调节剂”,可增加个人的勇气与行为能力;社会适应不良的人会给自己开酒精处方。有人认为,酒精滥用和抑郁症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关系,滥用酒精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精神病,酒精中毒是性格缺陷或环境适应不良的结果。嗜酒人格特征有被动、依赖、自我中心、反社会行为、易生闷气、缺乏自尊、对人疏远等。青少年嗜酒的心理原因还有模仿、从众、抗拒父母、表现独立性等,用过量饮酒来毁灭自己,惩罚父母,或表达自己长大成人的愿望。
在社会因素上,不同的时代、地区、民俗和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饮酒行为。饮酒成瘾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和宗教根源,它是一个古老而又严重的世界性问题。古代人饮酒,除了药用或宗教活动外,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中世纪阿拉伯人将酒精蒸馏法传人欧洲,酒精被欧洲人认为是长生不老药,是治疗百病的万灵丹,称之“威士忌”,意为“生命之泉”,借饮酒逍遥作乐,进行社交娱乐活动。在现代社会中饮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节日喜庆、孩子升学、婚嫁宴请、商务洽谈都免不了饮酒,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饮酒行为不断强化,特别是在社会病理和个体精神病理的影响下,饮酒者极易发展成为酒滥用和酒依赖。尽管社会经济水平与酒的消费水平呈正比,但调查表明,酗酒现象仍多发生在贫民区,发生在社会低层中受失业困扰的社会经济集团和种族集团,发生在传统家庭纽带和价值标准遭到破坏或处于急剧变化的文化集团,发生在社会高度紧张所造成的身心障碍患者身上。
此外,很多青少年酗酒还因为认为酗酒是行为成熟的表现。酗酒真的是行为成熟的表现吗?
酗酒是一种成瘾行为,是导致违法犯罪的因素之一。酒醉后,酒精破坏人的神经机能和心理活动,使兴奋抑制过程发生紊乱,意识模糊,意志失调,不能自主,对各种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变得冲动、易怒、粗暴、不能自制,还会使人放弃责任感、道德感与法制观念,发展不良的帮派交往和酒肉朋友,导致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