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也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是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此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新课程确定并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
四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当然,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所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就成为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五是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第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第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第三是要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多样的评价方法,到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六是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新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调整了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督学成尚荣说:“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使中国的学生能够和外国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新课程改革正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两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现状
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众所周知,我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4%,接受基础教育的人口众多。在我国2亿中小学生中,70%的学生生活在农村,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顺利实施,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在农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农村新课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全面铺开,农村学校确实充盈了清新之气,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师生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全面提高。
1.课堂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变化。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书就是教教材”的陈习得到改变,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调查发现,在新课程教学中,传统的“完全按教材组织教学”和“基本按教材组织教学”的教师仅为15.61%,而能以新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的则占到了82.93%。课程改革扬弃了过去“讲授式”“灌输式”,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以往的“闷课”,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它把学生从诸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赋予他们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问、怀疑等的自由和权利。学生的解放,教材、教学过程、时空的开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兴趣,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今的课堂,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再在课堂上表演,教师都以满腔的热情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去,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教师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得到重视。调查显示,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视和比较重视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教师占到了99.02%,很重视和比较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师占到了98.05%。
2.教师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的教师初步转变了教育观念,新课程的理念已渐渐为教师所接受和认同,并初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其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经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而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学生本位意识、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个性意识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已不再将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发展变化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力、有尊严,是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教育教学过程也不再是单一的我讲你听,课堂也不再是一味地由老师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和作业,而是逐步渗透了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探究发现。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的多了,强迫性的命令式的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性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少了。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做讲授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在教材的使用上,89%的教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课本进行重组,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也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教师已开始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日渐清晰。教师开始自觉地关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教师主宰者的形象正在被慢慢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成为了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程环境下,他们变“高高在上”为“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待的权利,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变管理的“专制式”为“民主式”,让学生享有身心自由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教学的“指令式”为“对话式”,让学生享有自主建构的权利。变“教材的执行者”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让学生享有体验的权利。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让学生主动认识、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在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上,现在的课堂教学提倡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在教学的手段运用上,能够充分地运用网络资源,教学手段更现代、更直观。同时师生网络互动,提高了学生处理来自多方面信息的能力。在评价上倡导“个性化教育评价”,既考虑学生的过去,又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获得成长的信心与动力。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意识加强了,教师们都潜心参与校本教研中来,从而激活了教师的经验,丰富了教师生活,提升了他们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学智慧。
3.学生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在新课程环境下,学校各方面正在努力适应着学生,而不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适应学校。人性化的校园文化设计,现代化的多媒体,不断更新的实验仪器,花样翻新的集体活动,教师为学生营造的新生活等,使得学生在校园里、课堂里变得轻松和愉快了。新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已经开始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强制,从而彻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体验,使学生从“逼迫”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学习主动性增强,“要我学”成了“我要学”。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于新教材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的东西多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简单重复的书面作业和机械背诵不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而逐渐被自主、合作、探究所取代。调研发现,在学习中学生之间“经常开展讨论和合作”的占70.96%,“有时开展讨论和合作”的占27.29%,“不讨论和合作”的只占0.98%。伴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诸多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一本书,而是拓展、延伸到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学生会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去汲取丰富的营养。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会学习了。而且,学生的家庭作业明显减少,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从而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如结合《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农村孩子有时间到田野、山野去寻找矿石、化石、植物样本、种子等,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时间对《数学》中的学习内容和所教的数学方法进行实际的演练。
二、新课程在农村实施凸现的困难问题
1.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充分理解、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但在目前广大农村,落后保守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新理念不断发生着激烈地碰撞。农村教育主管部门中的一些领导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远没有真正到位,重视不够,引领不力;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以知识为中心”、“升学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新瓶装旧酒”;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农村学校领导及教师业已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新课改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实施新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不足,新课程理念得不到很好落实,教育教学“涛声依旧”;农村家长“望子成龙”等落后守旧的思想也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一大阻力,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考试成绩,一心期望孩子能够“鲤鱼跳农门”,对其他的事情和做法一概都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