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5900000008

第8章 中原,苦涩的禁果(1)

一切为了地盘

直奉的合作不可能是真诚的,他们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直皖一战后,其矛盾便凸显出来。

经过直皖一战,张作霖在政治上得到了重大利益,北京政府一切大计都要经曹锟、张作霖二人点头才能通过。在直系一方,他们的战利品主要在地盘上,两湖巡阅使王占元虽为直系将领,但因利害关系,而渐与奉系亲近,吴佩孚便乘王占元遭湘军攻击和宜昌、武昌兵变之机,夺了王的地盘,自任两湖巡阅使,让本系将领萧耀南为湖北督军;另外,孙传芳占据了福建,齐燮元得到了江苏督军的位子。

直皖厮杀之后,总统徐世昌很高兴了一阵子。他以为,打倒了段祺瑞这个最大的军阀,他可以做个名副其实的总统了,但是事实无情地告诉他:做梦!前门驱走了一只虎,后门又进来了两条狼。现在的北京政局,任何决定没有曹锟和张作霖的点头,那是绝对不可能实行的。但是,愈演愈烈的争权夺利还是使直、奉的裂隙越来越大。

当初张作霖以调停为借口,将奉系军队直接开到了北京南苑的段祺瑞军队驻地,趁他们刚刚兵败之际,大量收缴他们的军械,徐树铮的库房、邹作华的炮兵、蒋斌的无线电队一队都落入了张作霖手中。他们对皖系军队的瓜分上演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甚至一度上演了一出闹剧。原来张作霖手下的邹芬缴获了段祺瑞的两只空军探灯,只是两只灯而已,但后来意外地被直系军队运走了。就为了这两只灯,张作霖还亲自打电话向他们索要。直系的吴佩孚本来就十分不满,因为他们觉得奉军在这次作战中根本就没有出力,却抢走了一半以上的战利品,简直就跟强盗一样。现在他们不知道见好就收,居然恬不知耻到连两只灯都不放过,好像拿他们直系就没当回事。曹锟听说此事也是十分不屑地说张作霖真是土匪出身,没见过世面。

直奉的矛盾还表现在争夺地盘上。作为东北人,张作霖无时不在想着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去,因为那里经济比较发达,得到长江流域的地盘,奉系军队的军饷等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吴佩孚更是如此,双方的争夺就集中在了长江,而矛盾的焦点,首选就是安徽。

安徽督军倪嗣冲是皖系军阀的骨干,皖系失败,他本人又得了重病,安徽督军的争夺就成了张作霖和吴佩孚的战场。张作霖先是保举他的亲家、著名的保皇派张勋做安徽督军(张作霖把自己的四女张怀卿许配给了张勋的儿子张梦朝),但张勋的大名无人不知,简直就是臭名昭著,所以安徽人集体抗议。张勋干不下去了,张作霖只好又另外保举鲍贵卿为督军(鲍贵卿也是他的亲家,他的大女儿张冠英许配给了鲍贵卿的儿子鲍毓才)。

直系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对于张作霖保举的人,无论是谁,他们都坚决抵制。后来徐世昌用别的利益换取了张作霖放弃了这个要求。但由此,直奉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于是,徐世昌便动议召开四巨头会,以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

巨头分赃

直奉两派之争,使徐世昌这个总统不好当,内阁总理靳云鹏提出可以召开一个四巨头会议,解决一下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四巨头,哪四个?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直鲁豫巡阅使曹锟、两湖巡阅使王占元,再加上政府内阁总理靳云鹏。

张作霖赶到了天津,当晚曹锟就来拜会。张作霖一见到曹锟,就故作亲切地握着曹锟的手,话里有话地问道: “三哥,你看亲戚亲昵,还是部下亲?”曹锟弄得一头雾水,一时语塞。张作霖的意思,亲戚是指他自己。因为张作霖的第四子张学思和曹锟的第六女曹士英定了亲,那时定亲就是亲家。部下是指曹锟的干将吴佩孚。接着,张作霖就显得极为关切地给曹锟出主意,让他注意吴佩孚,说吴佩孚有很大的个人野心,很难驾驭。张作霖是做戏的能手,他对曹锟表示衷心,指天誓日地说:“我绝对拥护你,如有异言,他日必死于炮火之下。”

我们实在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真有老天爷(或者上帝、真主等都行)存在,但从张作霖的一席发言中,至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做人千万别乱发誓,尤其是发毒誓。张作霖的一句无心之言,居然真的在日后应验了,他的的确确死在了炮火之下(日本关东军的炸弹)。

张作霖表面关心,实则挑拨。曹锟的智商当然也还没有低到那个份上,也就随口打哈哈:“当然,当然……”

因河南战事耽误行程的王占元,于4月25日晨终于到达天津,会议正式开始。双方先讨论了讨伐南方的问题,大家对南方的态度比较一致,通过了谴责孙中山的电报,指斥广东选举总统,破坏统一。接下来讨论财政问题,这才是会议的焦点。

俗话说的好,千里当官只为财。大家打来打去,不就是为了地盘吗,而有地盘才有税收和种种好处,所以这才是矛盾的焦点。曹锟的弟弟直隶省长曹锐首先发难,指责内阁在分配军费上不公。靳云鹏当然满肚子委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中央政府的财政一直以来就是捉襟见肘,哪有什么余钱发饷,诉苦道:“四哥,你不懂得当家人的苦处,到处扣留国税,中央收不到一分钱,却个个张口向中央要饷,你来当当家,看你怎么办?”

曹锐是个火爆脾气,当下就不干了,拿起茶杯就向他的头上砸,还大骂:“你这个总理是吃干饭的,这么点小事你都解决不了,要你干什么?”靳云鹏勃然大怒,骂道: “谁再当总理谁就是王八蛋。”扭头就走,回家就发表了辞职电报。张作霖一看要坏事,赶紧出面做和事佬。当天,曹锟、张作霖和王占元三巨头,发出了一个拥护内阁的联名通电,靳云鹏的面子得以挽回,也得到了三巨头的支持,就暂时打消了辞职的念头。

过了一段时间,等风波平息下来后,徐世昌就在北京总统府怀仁堂召开蒙古善后会议。就内蒙防乱、外蒙平乱等问题,进行协商。会议上正式决定征蒙全局的用兵和指定指挥官全由张作霖负责。

张作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又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天赋,信誓旦旦地向大家表示,外蒙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他本人愿意为此一战,不收回蒙古誓不罢休。张作霖这个坚决的表态,很是让大家感动了一阵子,于是意见逐渐形成共识。

5月30日,徐世昌发布大总统令,正式任命张作霖兼任蒙疆经略使,几天后张作霖正式就任蒙疆经略使,同时立即任命了各级官员。从此张作霖不仅控制了东三省,而且进一步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热河、绥远、察哈尔三个特区,成为了比东北王更大的满蒙王。

这次政治分赃,各派都得到了~定份额。直系的第23师师长王承斌当上了河南督军,第28师师长阎相文当上了陕西督军。

张作霖多年的夙愿,就是把满蒙连在一起,归他统治。现在张作霖兼任蒙疆经略使,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将整个北方连成一片了。

东北王成了满蒙王,张作霖自然欣喜若狂。谁当总理都不长

此时的中国政府,徐世昌是大总统,而内阁总理还是靳云鹏。靳云鹏内 阁是直奉两系的曹锟、张作霖联合扶持,应该说是稳如泰山吧。不过中国政 局就是这样,有矛盾要闹,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闹。

靳云鹏的内阁组成是这样的:外交颜惠庆、司法董康、内务张志潭、教 育范源濂、财政周自齐、农商王乃斌、交通叶恭绰、海军萨镇冰、陆军由靳 云鹏自兼。靳云鹏很讨厌内阁里的两个人,即财政总长周自齐、交通总长叶 恭绰。

这里面,张志潭站在总统府一方,周自齐和叶恭绰是老交通系,他们自 入阁起就想赶走靳云鹏,好让自己的“老大”梁士诒取而代之。于是他们利 用职权,在财政、经济方面处处掣肘。靳云鹏便提出一定要免去这两人的职 务,并召集直鲁豫的曹锟、东北的张作霖、两湖的王占元、两广的陆荣廷, 再加上各省督军护军使等二十多人联合威吓,周自齐胆小点,很快就辞职 了,但叶恭绰还是赖着不走,于是靳云鹏巧妙地玩了一招防守反击,让内阁 总辞职,所有内阁成员集体下岗,然后重新组阁,当然,除了这两人,原来 内阁成员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靳云鹏最初认为除去了周、叶,财政就会有办法,现在却还是毫无办 法。也是,中国的财政根本不掌握在中央,各地方财政由军阀们截留,关税 又被外国人把持,哪来的钱!焦头烂额的靳云鹏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当上国务总理的靳云鹏,很想有所作为,实现他和平统一中国的梦想, 但是军阀割据,各自为政,使他很快就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段祺瑞和他的 安福系一直在设障拆台,企图倒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锟、张作霖和徐世昌也对靳云鹏内阁不满意。直系认为,靳云鹏偏向奉系,在财政和权力的分配上,因为靳云鹏和张作霖是儿女亲家,靳有意向奉系倾斜。而张作霖也对他不满意,使张作霖最不满意的是,靳云鹏竟然任命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把张作霖最看不起的小师长一下子提到和张某人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张作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同时,总统徐世昌和总理靳云鹏之间矛盾也非常尖锐。

那时,北京政府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财政危机。中央财政本来就是千疮百孔、入不敷出,各地军阀的军饷更是积欠了将近一年不能发放。没有军饷,那些兵痞们有的就直接占山为王,从兵变成匪,危害地方。各省军阀见拿到军饷没有希望,就公然截留地方上的国税,滥发省库券,擅办地方公债券等,这就造成中央更加无钱支出。

面对糟糕的形势,北京政府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向外国银行的借款上,但是北京政府早已没有信用,没有一家银行愿意借款给他,连最后的希望都已破灭。闹到最激烈的时候,北京中央政府的办事人员都发不出工资了,日常政务几乎不能进行。1月14日教育部部员举行“同盟罢工”, 其他各部虽然没有罢工,但是却消极怠工,天天不来上班,即使偶尔露一面也是来问工资的事情。更离谱的是,参谋部自动请求解散本部门。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其他很多部的部长都要求辞职,这里面甚至包括陆军总长蔡成勋、海军总长李鼎新、司法总长董康等重量级人物。

靳云鹏早就知道,徐世昌和曹锟不满意他,还把希望寄托在亲家张作霖 的身上,但直到现在他才知道亲家张作霖也反对他。没有了两大佬的支持, 靳云鹏怎么可能待得下去,1921年12月18曰,靳云鹏辞职,梁士诒组阁。

梁士诒,1869年生,字翼夫,号燕孙,广东三水人。2l岁中举人,25岁 登进士。1904年随唐绍仪赴印度,议定《中英藏条约》。1907年任铁路总局 局长。1912年3月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3年5月任署财政部次长兼代理部务。1915年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奔走呼号。袁世凯下台后他被列为复辟祸首,遭到北京政府通缉,躲到了香港,后来被特赦。梁士诒有着交通系的深厚背景,也有一定的外交经验,同时是一个掌握中国金融财政的关键人物。

梁士诒上台,曹锟、吴佩孚都是坚决反对的,但梁士诒作为资深混混,还是很有苏秦张仪的遗风的,他私下向吴佩孚表示,如他上台,愿意迅速筹措军饷给直系军队,吴佩孚信以为真,才改变了口气说: “好,姑且让他干一下。”

就这样,梁士诒于12月24日当上了内阁总理,25日就职。其阁员如下:外交总长颜惠庆、内务总长高凌雳、财政总长张弧、陆军总长鲍贵卿、海军总长李鼎新、司法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黄炎培、农商总长齐耀珊、交通总长叶恭绰。这个内阁从表面上看是直系和奉系、英美派和亲日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是个混合内阁,但是国务总理梁士诒是以奉系军阀为后台的,因此,这个内阁一上台就表现出了倾向奉系的迹象。

梁士诒上台后宣布了三件事:

一、撤销对皖系军阀政客的通缉,任命曹汝霖、陆宗舆等卖国贼担任政府要职;

二、同意日本要求,借日款赎回胶济铁路,并把该路改为中日合办;

三、遏制吴佩孚军队的军饷。

梁士诒想当总理,但对当总理的难处却估计不足。他以为,以他的经验、资历和人望,财政问题可以很快得到解决,但是在现实面前,他却碰了个硬钉子。他虽然使出浑身解数,但仍筹不到应急款项。因此,他在上台前承诺的给直军拨付300万元欠饷根本无法兑现,只好限制他的军饷。

得知自己被忽悠了的吴佩孚怒不可遏,发誓要将梁士诒拉下台来。正苦于没有借口,说曹操曹操到,机会来了。

华盛顿会议召开,其中有一条涉及中国的问题,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让给日本。梁士诒为了争取日本的支持,私下同意借日款赎回胶济铁路,并改为中日合办,还电令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王宠惠、颐维钧、施肇基对日让步,令全国舆论为之哗然,激起人民的愤怒。

梁士诒发电报解释了关于筹款筑路的问题,声明政府毫无成见,希望大家发表意见。梁士诒做贼心虚,这个电报旨在掩盖与日本公使秘密谈判的内幕。

吴佩孚抓住这个靶子,猛烈攻击梁士诒“勾援结党,卖国媚外”, 他还拉住江苏、湖北、江西等六个省的督军和省长联名通电要求罢免内阁总理。梁士诒当然是极力辩白,但终究理亏气短,反击无力。

梁士诒是得到张作霖支持的,他被攻击,张作霖可不能置身事外,于是他也给中央发电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内阁一日不成,国本一日不固……不问是非,辄加攻击,试问当局者将何所措手?国事何望?张作霖的态度非常明确,支持梁士诒,反对吴佩孚。

吴佩孚不管这些,继续发电。同时,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揭露梁士诒。今天一篇《驱鳄鱼文》,明天一篇《讨武则天檄》,把个梁士诒骂得狗血喷头,几无藏身之地(别忘了吴佩孚可是秀才出身,文笔那是没得说)。与此同时,又有一些省的督军通电支持吴氏。只是直系首领曹锟躲在保定的光园没有表态,静观其变。

张作霖想支持梁士诒,同样遭到吴佩孚一顿责骂,张作霖恼恨之至,扬言要派兵入关拥护梁阁。吴佩孚不吃这套,吴佩孚和张作霖的矛盾已经完全公开化,充满了火药味。

趁热打铁,直系军阀们一致行动起来,决定对梁士诒发起最后的罢免战。苏督齐燮元、赣督陈光远、鄂督萧耀南、鲁督田中玉、豫督赵倜、陕督冯玉祥这六个省的军阀联名电请总统徐世昌立刻罢免梁士诒。对直系在新闻媒体上攻击梁阁,奉系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张作霖对这种新闻宣传攻势很不在行,因此显得束手无策。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徐世昌只得示意梁士诒自己下台,徐世昌又一次任命外交总长颜惠庆暂代内阁总理。梁士诒从上台到下台,前后只有28天。

同类推荐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 李冰传

    李冰传

    李冰是战国晚期秦国的蜀郡守。他主持修建的全世界现存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历经2200多年的岁月仍运转如常,灌溉面积超过800万亩,奠定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基础,他因此被蜀人尊为“川主”。本书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和遗迹考古,对李冰所处的时代、地域背景及其生平经历、水利功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客观的评价,恢复了因资料稀少而略显模糊的李冰的真实形象,不仅是一本严肃的人物传记,同时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热门推荐
  • 剑指柔情

    剑指柔情

    这是一块以剑为尊的大陆,剑客大原。大原之上剑术繁多,将剑术修到至尊者方可为王,这里没有花哨的魔法与技能,只有将身心与天地融合到极致的剑术!
  • 我的大哥梦

    我的大哥梦

    小时候长的弱小,在家被邻居欺负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从不敢还手只能自己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自从大哥去外面打拼回来过后看见我被欺负帮我出头,从那以后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绝对要做一个像大哥一样的英雄。
  • 我是穿刺侠

    我是穿刺侠

    这是一个平民小伙子从崛起到跑路的故事,一切的一切从狐狸精开始,可恶的怪兽,我还会回来的……
  • 傲娇帝少:薄少求轻宠

    傲娇帝少:薄少求轻宠

    一场落水,让她失去了记忆。失忆后的她,扮猪吃得了老虎,性格又萌又皮,驾驭得了傲娇帝少,虏获一地芳心却只钟情于一人。他,性情凉薄,高冷无双,视女人为无物,独独对她灌入深情,让她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一系缘分,让他们相遇。从此开启漫漫追妻宠妻的甜蜜道路。“薄少,不好了,秦小姐把您刚买的车子砸了!”“砸的爽吗?不满意继续砸,媳妇开心最重要!”“薄少,秦小姐又不小心一把火烧了新花园!”男人面色不变,“人没烧着就好,花园改日再建。”无论秦小姐如何作死,上面都有人替她兜着。只是天黑的时候,“老公,我错了!!!”白天任她作,晚上自有整治她的办法!薄少和秦小姐的日常就是宠宠宠,一个愿宠,一个愿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

    历经了世事的沧桑变幻,一座座曾经辉煌壮观而又神秘无比的帝王陵墓如今是什么样子?大硕大的陵寝里面埋有什么奇珍异宝?地宫里面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秘密?它们都被盗了吗?如果被盗,那些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都流向了何方……
  • 那些你不曾想过的人生

    那些你不曾想过的人生

    对于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什么是出路?学习好,走出了这座山,才是出路吧!
  • 绝地求生之逆天兑换系统

    绝地求生之逆天兑换系统

    “拿平底锅打我?关二爷!给我砍他!”“想溜?捆仙绳,上!”“你慢慢跑,我就不信你跑的过我黄金法拉利”“哟?还组了个团围剿我?”罗本大笑一声,随即冷声道:“系统,把我海豹突击队叫来!”系统:“罗本!算了!”“急啥呀,我原子弹还没用呢!”一个偶然的机会,主人公拥有了逆天兑换系统从此都市横着走,叱咤“绝地岛”
  • 逆海狂风

    逆海狂风

    这是一部以历史、军事为主,功夫杀戮为辅的‘写实派’侠义长篇小说,预计最少会写出超过一百万字,故事背景大概是晋朝,在文中尽量不写明。当时的天下即将大乱,中原朝廷腐朽,官民矛盾激化,边疆的胡人部落时常入侵,道教兴旺。以秦风这个社会底层的毛小子从一步步奋斗打杀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将涉及军事、宗教、江湖、政治等多个层面。目前已经写出了十五万字,秦风刚刚从一个任人欺辱的小孩子杀死恶霸,成为当地的捕快,而后押送囚犯去往西凉前线,经历了沙场实战,领略的西域国家的风情,埋下西方魔王教等等伏笔。这只是个开始,我这个长篇的笔记就有十多万字,里面是各种精彩的情节或人物。
  • 一生何安,贪婪

    一生何安,贪婪

    一生何其漫长,何其短暂。茫茫人海中能够相遇那便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