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们一起去了村里的小学,一共有两个村子的孩子在这里上学。听孩子们说,另一个村子的孩子需要每天走一小时山路,翻越两座山才能来到学校。一小时时间并不算长,在北京时我也试过挤一小时公车地铁上班,但孩子们却是完全在走山路!整个村子里最值钱的东西都在学校里。教室里有一个电视,被很厚的木板保护了起来。旁边有一台步步高VCD,还有一些碟片。其中包括和孩子们课程相关的一些内容,还有如何播洒农药等农业科教片。
村里的老师是遵义师范毕业的,毕业即失业,没有去处,便到了这里。一月工资只有六百元。因为其他老师很少来上课,他一人几乎兼顾了所有的科目。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其实我的数学不怎么样,做了老师以后几乎是硬着头皮上课,又重新自学了一遍。”
他一直在帮村里申请建希望小学,但是申请不下来。因为比这里还穷的地方太多了,而名额却很少。他一直很憧憬学校能够申请成功。
PM 15:30
他对我说:“你可以给孩子们上上课啊。好久没有这么多读书人来了。”
我说:“我总不能误人子弟啊。”
他说:“我还没去过遵义外面的地方,你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哪怕和大家聊聊也好。一个人上了那么久的课,孩子们都有些不服管了。”
想当年我也是考上贵州师范大学的人,还有有点教学底子,就硬着头皮上了大概半小时。
那天恰好是周末,但是村里的孩子大都待在学校。他们似乎很喜欢这种集体的生活。我想起自己大学时常翘课,忽然觉得很惭愧。
我当时的心情很激动,想起今天是圣诞节前夕,讲了讲圣诞节的由来。然后我想到更应该讲一些中国的文化,于是再讲了鲁迅的生平。
我告诉他们,在大概七十多年以前的中国,有这样一个不能单纯称为“文学家”的人,写了很多流传后世的文章。
“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鲁迅的文章,慢慢地沉浸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可以感受到很多东西。”
PM 16:30
学校下课,孩子们也各自回家了。我一个人在山间散步。我一直都觉得山都是有灵性的。贵州山很多。我安静地立在他们的怀抱里,有种与神对话的感觉。山是很庄严的,不可置疑的。
有很多声音在山间回响,这可不是演恐怖片,而是大自然的声响。
脑海里第一时间想起的是《想听》。
想听得见 用耳听未必听见
将心摆耳边 才骤觉沉默有深浅
PM 17:30
傍晚时,我们准备返程了。
村子里的人都好热情,送来鸡蛋、葱、米花饼(贵州一种特产)等等。我不好意思回绝他们,虽然很想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城里都是可以买到的,但是他们把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我们没有理由不收下。
村长带几个人帮我们背这些礼物,把我们送到了山上。我们执意不要他们再送了,因为天色已晚,要是再陪我们走的话,他们返程的路就很危险。
村长对我们说:“一定要再来啊。”
我对他们说:“肯定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