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了一会儿,我觉得累得不行了。身体开始发热,我于是脱掉外衣。同行的人善意地提醒我这样容易感冒,于是我又穿上了衣服。
PM 13:40
我们在山下看到了一个村子。
村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头有放牛的孩子,看到山下有人来访就跑回去报信,不一会儿就有一些人在村头等着欢迎我们。
而我们还在艰难地下山中。上山容易,下山反倒有些费力气。因为很容易滑倒。队伍中已经有个同志挂彩,手上划了道口子,所幸并无大碍。
PM 13:50
我们终于到达了村里。村头是一个晒谷场,很宽阔。我们把东西都卸在那了。
村长是个五六十岁的人,面善而且很健谈。接待我们的过程中,他一直带着笑容。这种温暖的笑容让我想起“淳朴”二字。村长很热情地招待了两桌菜。桌子是普通的木桌木凳,几个人搬到了晒谷场上。菜是土豆炒青椒、土豆炖白菜、土豆丝、土豆泥、煮白菜、蒸香肠、炖鸡水辣椒。其中水辣椒是贵州特产,用青辣椒烘干后磨成细面然后和水及其他作料而成。
炖鸡很难吃。虽然我真的很饿,但是还是感觉很难吃。尤其村长说这是用他们村里下蛋的母鸡宰来炖的,我就更有罪恶感了。鸡肉太老,很难咬动。反倒是那几个土豆做的菜令我胃口大开,吃了一大半。尤其是土豆泥,是用石头做的擂钵捶烂然后炖的,相当美味。
一群孩子围了上来,有些胆怯地望着我。我停下狼吞虎咽,看着他们。有一些孩子看着我挂在脖子上的戒指,于是我很善意地对他们说:“走近一点看看吧,还可以摸摸呀。”但他们始终没敢上来前。
主食是掺杂着干玉米的杂粮饭。干玉米是那种挂在门前几个月然后打磨出来的玉米面,和上一点大米之后,就成了我现在碗里的食物。城里人会觉得这食物很健康,但村子里的人似乎都不怎么喜欢吃。有人给我打了一碗水。碗就是普通的土瓷碗,水是地下的泉水。很好喝,很甜。也许是心理作用吧?
PM 14:30
吃完了饭。大人们去忙该忙的事了。我就在一群孩子们的带领下参观整个村子。
大自然真是最好的设计师。村里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但他们建造的房子都很舒适。厕所,卧室,厅房,猪圈,牛圈等等每个部分都相得益彰。晒谷场前面是厅房,用来供奉先人。右边依次是狗圈和猪圈还有厕所,几种动物的粪便汇集到一起,正好可以浇淋蔬菜。
以上的记录有些像流水账。因为我很久没在农村生活过了,所以想用笔和纸记录这一切,毕竟以后来农村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在城市生活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恐怕我们很难有机会再享受到这么和谐的生态环境了。
PM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