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罕害怕地坐了起来。
小罕:“哎呀,那可怎么办哪?”
夫人:“你快跑吧,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我回去了,你要快点。”
小罕:“是了,谢谢夫人了。”
夫人走之后。小罕迅速地穿衣服,下地。他悄悄地来到外面,走到大门口,打开大门,走了出去。小罕出了大门,就沿着道向北走去。院子有巡逻的,打着灯笼,从大门走过,看到大门开着,很是奇怪。
巡逻甲:“大门怎么开了?”
巡逻乙:“一定是有事情,准是出去人了。”
甲:“还可能是放进来人了。”
乙:“快去报告老爷。”
李总兵在睡觉,有敲门的声音,李总兵马上就醒了。
李总兵:“谁啊,什么事?”
甲:“我是今晚巡逻的,发现大门开了,不知道是出去人了,还是放进来了人。恐怕是放进了刺客,请老爷派人搜查。”
李总兵立刻坐了起来立刻吩咐去看小罕还在不。巡逻的两个人来到小罕门外。
甲:“小罕,小罕!”
两人叫了几声,没有答应,推门进屋一看,没有人了。两人马上回去报告李总兵。这时,李总兵已经穿好了衣服,走了出来。
甲:“报告老爷,小罕不见了。”
李总兵:“什么,小罕不见了。快派人骑马去追,向四下追,把他给我抓回来。”
甲:“是,马上就追。”
夜间,小罕正在向前走,后面有灯笼火把,照得通亮。小罕回头看时,后面的人喊了起来。
后面的:“前面是小罕吗?老爷叫你回去!”
小罕一听,知道是来抓他的,他那里能回去,抬脚就跑。
后面的:“他跑了,一定是小罕,快追!”
后面的:“他跑不掉的,我们骑马一定会抓住他。”
小罕跑到了河边,河水很大,无法过去。
小罕思索:“坏了,我过不去河,怎么办啊?”
后面追赶的人越来越近了,小罕想藏起来,小罕钻进了柳树林。到了里面一看,没有藏身的好地方,他就藏在了一个小沟里。周围有些乌鸦,受到惊动,都飞起来,稍一盘旋,就落在了小罕的身上。追赶的人到了这里,在四处搜查。有的在河边搜查,有的在附近的地里搜查。也有的进了树林,他们看里面地势平坦,有个小小的水沟,里面都是乌鸦,认为不可能有小罕,就出去了。
甲:“都没有搜查到,他一个小孩,这么大的河水,怎么会过去?不会跑远的,就是藏在这里。”
乙:“咱们都搜了,没有小罕。”
甲:“那个小树林搜没有?”
有人说:“搜查过了,打着灯笼搜的。那里很平坦,就是水沟里有些乌鸦,没有小罕。”
甲:“没把乌鸦轰起来?”
乙:“乌鸦还能落在大活人身上?算了吧,抓不到小罕了。”
书回到泡子沿老头讲故事现场,一些年轻人和老四、小锁子还在听老头讲故事。
老头:“那个小罕在乌鸦的身底下躲过搜查,那些搜查的人没有搜查到小罕,就回去了。小罕从铁岭跑到了新宾,后来在那里长大了,成了满族的首领,统一了满族部落,又统一了东北各族部落。这些部落都叫他老罕王,他就是清朝的头一个皇帝。”
年轻人:“哎呀,这泡子沿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可惜现在这里的水不多了。”
老头:“年年淤积泥沙,还有人往这里倒垃圾,这里要平了,要干了。
王二和小锁子想起了来这里找月儿的事情。
王二:“师父让咱出来找那个小妞,咱在这里听这么半天故事,也没找到那个小妞的半个影子,快回去吧。”
小锁子:“快回去吧,也许别人能找到,把小妞骗到三趟街,咱好去抓人。”
奶奶三人走出了大门,边走边商量去三趟街演出。
奶奶:“听小月说三趟街挺热闹的,今天就去三趟街打个场子。”
月儿:“好,就去三趟街。”
三趟街小广场有一伙耍猴的,看的人不多。
耍猴人用山东口音在唱:“我让你打开柜,拿出个露四眼。”
小猴非常机灵,听到耍猴人的唱词,就打开柜子从里拿出个面罩带在脸上。观众对小猴子的动作很惊奇,它竟可以听到人的语言。有人认为那是经常训练的结果。
对面有伙说相声的,围的人比耍猴的人多一些。
相声甲:“师父把咱俩分一组了。”
相声乙:“我得当组长。”
相声甲:“行,你当组长,我当副组长。”
相声乙:“咱俩都是官了。”
相声甲:“你是我的组长,我是你的祖父。”
观众大笑。
相声乙:“去你的吧,竟让我吃亏了。”
月儿三人找个地方,打场子,小月敲起了锣。许多人聚拢来。看耍猴的也过来了,听相声的也过来了。观众一看是要练武,是新来的。
观众:“新来的。”
观众:“过去看看。”
观众:“还是个小姑娘,看她有多大本事。”
观众:“这个小姑娘挺能耐,我看他们练过。”
大虎和老四转到了这里,看到了月儿在练把式。
大虎:“******,走了一大圈子,原来她在眼皮底下呢。”
老四:“快回去,告诉师傅。”
大虎:“咱俩快跑!”
老四拉着大虎就往回跑。那五在家里,大虎和老四跑了进来。他正躺在床上。
那五:“什么事情,慌里慌张的?”
大虎:“师父,师父,那个小妞到三趟街来卖艺了,现在正耍着呢。”
老四:“看的人还不少呢。”
那五一下就坐了起来。
那五:“什么,那小妞来了?哎呀,家里没有多少人啊。对付她这样的,人少了可不行。你俩快去找人,把在家的,近处的都找回来。”
大虎和老四答应到了一声是,转身就往外跑。那五急的在地上来回走。
那五:“坏了,坏了!没料到她自己能来,家里没有多少人。人少了抓不住她。”
三趟街小广场那边,月儿已经练完了武术,正手拿铜锣在齐赏钱,收到一份,就向人家点头致谢。
那五还是在地上来回的走着嘴里在叨咕着。
那五:“这得啥时候把人找回来,等都回来,黄瓜菜都凉了。还想抓她?”这时,外面跑回来五个人。
大虎:“师傅,我们回来了,去不?”
那五:“去个屁,就这么猫叼几个人,去了能行吗?”
老四:“最少也得七八个人。”
小锁子:“那天我和老四俩个人对付那个小姑娘不是他的对手,加上那个老太太,咱这五个人是喂猫的。”
老四:“要不咱先去看看,今天就不动手。”
那五:“对,今天先看看,我还没看见那个小妞呢,我想看她一下。”
小锁子:“只要师傅相中她,我们高低把她弄来,让师傅给她开包。”
这时,三趟街小广场上,月儿三人向观众作揖,然后收场往回走。她们转弯磨脚回到家的门口。进屋后,见到李嫂已经把包饺子的面和馅子和好,刚刚开包。月儿和小月都非常高兴。
月儿:“来洗手,大家包。”
奶奶:“对都包。小月,你会包不?”
小月:“我也会。”
李嫂:“妈,你歇着吧,我们三人包就行了。”
奶奶:“我不累,用不着歇。”
那五带几个人,来到三趟街小广场。这里,月儿她们已经离去。那五非常失望。
那五:“我约莫是来晚了,这个小养汉老婆,到底走了,等我抓着她的,非得好好收拾她不可。”
小锁子:“好饭不怕晚,师傅,早晚那个小妞是你的。”
大虎:“越是这样,才越有味道,她这是掉师傅的胃口。”
那五:“说的倒也是。”
月儿的家里,四人围着桌子吃饺子,根本就不知道那五那边的事。
奶奶:“今天这饺子吃得香。”
李嫂:“妈,是你今天的心情好。”
奶奶:“是啊,咱这是个和睦的家庭。”
小月:“姥姥,我和妈在你们没来时,天天愁,你们这一来,就没有愁事了。”
月儿:“是啊,我们没来到你家时,到处流浪,这回好了,安稳了。”
农村,李强的家,连二的屋子,南北的炕。李强的父母坐在南炕的炕沿,李强坐在北炕沿。李强要归队,所要携带的包裹行囊都放在李强的身边。
李父:“你这一走还得多少时间能回来?”
李强:“这可不好说,这得看打仗不打仗,如果不打仗,明年还能回来。”
李父:“我说你把婚事办了,你就是不办。我看你婶娘给保的媒挺合适的,要不你先定了婚再走。”
李母:“我看这样行,不耽误二强公事,婚事也有着落了。”
李强:“我说不忙就不忙,我才二十二,忙啥?”
从窗户看到李强的大爷、叔叔、大妈、婶婶来了李父、李母、李强都迎接出门。
李强大爷:“二强这就走啊?”
李父:“可不是吗,现在是官身由不得自身了,假期到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真是的,做公事的就是这样。”
李强大爷:“当年他爷不就是这样吗?大老远的回来一趟,说走就得走。”
众人都到屋内,依次在炕沿坐下。
李强婶娘:“我给二强保的媒就算不行了。”
李父:“他也不是不愿意,就说不忙。”
李母:“刚才他爹还说,不结婚也行,先定下来,二强也不愿意。”
李强叔叔:“可不是咋的,就先定下来,你该走走,来年回来再结婚。”
李强:“我才二十二,不忙。这么早定下来,万一有啥差错,不是耽误人家姑娘吗?”
李强的大爷:“这话说的,能有啥差错,就是等个三年五载的,人家姑娘也愿意。”
李强:“我就把话说明白吧,我想在外面自己找一个对我心意的。”
李父:“他爱怎样就怎样吧,儿大不由爷。”
李强自己提着皮包,其他人帮助拿其他东西,来到外面。外面的车已经套好,车老板把车停在了门口。李强和大家把东西放在车上。赶车人启动马车向大门外走去,众人跟在后面送着李强。到了门外,李强上了车。
李父:“到了北京马上给家写信。”
李强:“知道了。”
李强的大爷:“在外面找到合适的人早给家个信。”
李强:“是了,你们回去吧!”
大车走快了,众人停在原地招手。李强在车上摆手示意让大家回去。大车远去,送的人们都回去了。
夜间,月儿又在指导小月练功。小月练了踢腿,劈叉,又练后空翻。小月翻后立不起来,月儿就用大棍挑她的腰,她借劲就起来了。月儿又让她连续翻,月儿连续用大棍挑。
月儿:“明天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个把式了,你就可以练这个。”
小月:“行吗?”
月儿:“当然行,咱再好好练一练,看你一连向能折几个。”
月儿她们在西门脸卖艺,一群人在围看。街上有两个骑自行车的人从这里路过,他们是记者带着相机和闪光灯。
记者甲:“去看看那边是干什么的。”
两个记者来到人群后面,把车停好,带上了相机,找个地方翘脚向里看。圈里,月儿在打后空翻,小月的锣敲得正紧。观众鼓掌叫好。那五和几个徒弟也在内。
观众:“好,好!”
观众:“小姑娘本领高!”
记者乙对甲说了一句,进去看看。两个人挤了进去,找个地方蹲下看。这时,锣声连敲三下,月儿停止了后空翻。
奶奶来到场中,给观众作揖施礼。
奶奶:“各位客观,不好意思了,请各位给几个赏钱,求大家帮助了。有钱的帮个钱场,没带零钱的请帮个人场。一会,我老太太和孙女给大家练一趟对花枪,请各位指教。”
月儿手拿铜锣沿着圆圈齐钱。当啷当啷的铜板声,铜锣里有了许多铜板了,又有几人给了纸票。来到记者面前,两个人都给了纸票。月儿齐完了钱,奶奶走到场中,给观众作揖。
奶奶:“为了答谢各位的给赏,我们祖孙给大家练一趟对花枪。
两个记者在商量。
甲:“把他们拍下来,出个新闻保证能吸引读者。
乙:“行,快准备。”
小月敲起了锣,奶奶和月儿练起了对花枪。记者蹲着寻找了位置,一个人放了闪光灯,一个人按了快们。月儿和奶奶不懂是拍照,见了光,就停了下来。
奶奶:“这是干什么?”
记者甲:“这是给你们照相,我们是记者,是发报纸的。明天你们的相片就会在报纸上登出来。
有几个观众大声喊着。
观众:“让他们拍吧,登报纸好。”
奶奶:“咱们重练?”
月儿:“重练,好好练。”
小月又敲起了锣,奶奶和小月重新开练。记者又拍了两张。奶奶和月儿练完后,记者又商量一会。
记者甲:“你们还有什么功夫,都练一遍,我们都给你们拍了。”
奶奶:“你们要钱不?我们可没有钱。”
观众听了都哈哈大笑。
记者:“我们这是采访,不要钱。”
月儿:“既然不要钱,还出报纸,那我们就再练一遍。”
奶奶:来,还是小月先练。
奶奶敲锣,小月打后手翻,连续打了十多个。记者拍照了两个。小月敲锣,月儿练车轱辘把式。记者又拍了两张。月儿后空翻,记者又拍了两张。大虎挤进人群,对奶奶说话。
大虎:“老太太,在这里打场子不如去三趟街,那里看的人多,赏钱也多。”
奶奶细看了一下大虎:“三趟街我们去过,不如这里。”
那五听到奶奶的话,一皱眉。大虎回到了那五身边,那五一拱嘴,他们都挤出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