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做最大的赢家。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威廉·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达维多认为,在网络经济中,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因此,一家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它就要永远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与其作为第二或第三家将新产品打入市场,绝对不如第一家,尽管你的产品那时还并不完美。
达维多还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即要自己尽快使产品更新换代,而不要让激烈的竞争把你的产品淘汰掉。这实际上是在“因特网时代”中生活的一个必然结果。
达维多定律的基点是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因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得较大的份额和高额的利润。英特尔公司在产品开发和推广上奉行达维多定律,始终是微处理器的开发者和倡导者。他们的产品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和速度最快的,但他们一定做到是最新的。为此,他们不惜淘汰自己哪怕是市场正卖得好的产品。
达维多定律揭示了以下取得成功的真谛:竞争就是要创造或抢占先机;“先入为主”是一条绝对的真理;要保持第一,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模仿成功的重要性,但丝毫都不意味着否认创新的意义,坚持在模仿中进行创新恰恰是我们的一贯立场。
苹果也能长出人情味
有一年,市场预测表明,该年度的苹果将供大于求。这使众多的苹果供应商和营销商暗暗叫苦,他们似乎都已认定:他们必将蒙受损失!
可就在人们为即将到来的那个损失长吁短叹时,一个聪明的供应商却想了绝招!他想:如果在苹果上增加一个“祝福”的功能,即,只要能让苹果上出现表示喜庆与祝福的字样儿,如“喜”字“福”字,就准能卖个好价钱!
于是,当苹果还长在树上,他就让果农把提前剪好的纸样贴在了苹果朝阳的一面,如“喜”、“福”、“吉”、“寿”等。果然,由于贴了纸的地方阳光照不到,苹果上也就留下了痕迹——比如贴的是“福”,苹果上也就有了清晰的“福”字了!
这样的苹果的确少见,这样的创意也的确领先于人。正因为他的苹果有了这种全新的祝福的功能——而这又是别人所没有的,他果然在该年度的苹果大战中独领风骚,发了一笔大财!
转眼到了第二年,他的这一手别人学会了,但仍然是他的苹果卖得最火,为什么?因为他的点子想得更绝,他的苹果上不仅有“字”,而且还能鼓励青睐者“成系列地购买”——他早已将他的苹果一袋袋装好,且袋子里那几个有字的苹果总能组成一句温馨的祝词,如“祝你寿比南山”、“祝你们爱情甜美”、“祝您中秋愉快”、“永远怀念你”等等,于是人们再度慕名而至,纷纷买他的苹果作为礼品送人!
如果你想要在某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而不是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那么你总该有几次想到别人的前面去,这就是成功的“金手指”。
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更容易成功。
一群老鼠为了求生存,研制出一种机械老鼠来对付出没无常的大花猫。
这些老鼠每次出洞前,先放出机械老鼠,让大花猫疲于奔命地去追赶,然后它们才一个个钻出洞来,大胆地去觅食。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老鼠们也慢慢习惯了没有大花猫威胁的生活,每天只要放出机械老鼠之后,便大摇大摆地走出洞口,四处搬运食物。
这一天,它们还和往常一样,放出机械老鼠后,又在洞中静静等待大花猫离去的脚步声。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大花猫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小老鼠便想走出洞去。可大老鼠说:“等等,今天大花猫的脚步声不大对劲,小心其中有诈!”
老鼠们又等了一会儿,洞外又传来一阵阵狗叫声。既然有狗儿在附近,那只大花猫一定逃之夭夭了。老鼠们这才放心地钻出洞口。哪想到大花猫居然还守在那里,当它们出来后,全落入大花猫的爪下,竟然无一幸免。大老鼠心中不服,挣扎着问大花猫:“我们明明听见狗儿的叫声,你怎么还敢待在洞口?”
大花猫笑着说:“你们都进步到会生产机械老鼠了,我不赶紧掌握几门外语,就该失业了!”
老鼠搞创新研制出机械老鼠,大花猫则创新着学狗儿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创新是何其重要。创新失败已经不是耻辱,不创新才是耻辱。今天一个人要想立足社会,将以有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最终论定成败。
成功与创新是难以分割的两个方面。企业家不是天生的。企业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创业难,难就难在创新和变革这关,谁能迈得过去,成功之门就会为谁打开。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曾说:“创新是创造了一种资源。”事物的确也是如此,不破不立。有句名言也曾讲过,当你知道想往哪走时,这个世界会为你让出一条路来。创新不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
《伊索寓言》里有一个很富启示的小故事: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一位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呵斥。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可怜的穷人,这时请求厨娘给他一个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很惊讶,“我想看着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些碎菜叶,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如此结果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
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创造性思维。正如一个哲人所说:“你只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一个小小的改变,只要能跳出传统守旧的观念,将自己思想方式巧妙地变一变,往往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驰誉世界的迪斯尼小路就是这样产生的。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竣工后,他对园内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小路不甚满意,修改了几十次,都不太理想,他只好放下这项工作到国外去度假。
一天,他在法国南部的一个葡萄园门口,发现买葡萄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只要往园门口的箱子里投5个法郎,便可到园子里随意摘上一篮葡萄,这种任意采摘的方法,吸引了许多过往的人。格罗培斯看了顿生灵感,当即电话通知乐园施工者,在园内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园内小草长出来了,在没有道路的景点与景点之间,游人踩出了一条条小路。第二年他按照踩出的痕迹,铺出了人行小路,这些黄色小路点缀在绿草之间,纵横交错,幽雅自然,美不胜收。后来他的设计获得了1971年国际艺术最佳设计奖。
创新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测的。人人都会创新,也能创新。穷人能讨到饭吃,便是创新;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做成了,便是创新。
做别人不做的事
有位经济学家曾讲过一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但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
日本企业界知名人士曾提出过这样一种口号:“做别人不做的事。”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很难买到,例如六个手指头的手套、缺一只袖子的上衣、驼背者需要的睡衣等等。因为是填空档,一段时间内就不会有竞争对手。
其实,即使在人们熟知的行业里,仍然会有许多的创新点,关键是你要能够觉察得到。
“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这句话是被称为“摩托帮主”的尹明善自创的座右铭。
尹明善是个善于做梦的人。1992年的一天,当他站在隆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不足40平方米租来的车间里,向手下的9名员工宣布:我要造出全中国、全世界没有的发动机时,没几个人真的相信。当时,尹明善甚至“连摩托车轮子怎么转都搞不清”,是重庆“摩托帮”里的一个不入流的角色。
90年代的山城以摩托车闻名,行业老大“嘉陵”和老二“建设”齐集重庆,带动了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人称“摩托帮”。在外人看来,这条道上已经有两只老虎拦路,还有数不清的同行虎视眈眈,没有相当实力,一头扎进去无异于自寻死路。可是,尹明善敢。
没有国企的资源依托,没有先入者的品牌优势,55岁入行的尹明善,要在夹缝中杀出条生路,只有剑走偏锋。他的“绝活”是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新招:创新。
他没有重复其他小企业为大厂做边角料的老路,一开始就直指摩托车“心脏”——发动机的生产。因为他看到,尽管当时的摩托车市场热浪灼人,但发动机一直是瓶颈,国内只有50毫升和70毫升两个型号,其余大多从日本进口,当地摩托车小厂还不得不远到河南买质次价高的国产发动机。
尹明善的判断是:“做摩托车尽管市场空间不大,但技术空间很大,创新空间更大,利润空间无限大”。
不懂技术的尹明善,把市场琢磨透了。他发现,把建设集团维修部的发动机配件买来,自己组装后再卖出去,成本仅1400元,而卖价高达1998元,这是一条当时无人知晓的捷径,建设集团对此也浑然不觉。
于是,他开始悄悄分批从“建设集团”买来发动机零部件组装销售,同时积极联系配套厂,设计自己的零配件。4个月过后,当建设集团突然醒悟,下令一个零配件都不许卖给尹明善时,他自己独立设计的关键配件已横空出世,企业“轻舟已过万重山”。
只有过时的思路,过时的技术,没有过时的市场。短暂的原始积累过后,尹明善有了500多万元资金,他一狠心拿出50万搞开发,研制出当时全国独一份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
消息传出,浙江钱江集团主动上门要求一年包销8万台。接着尹明善又一鼓作气,投资100万元开发出100毫升电启发动机,两个“全国没有”,一下子就为尹明善搏回3100万元。
尝到创新的甜头,尹明善一发不可收拾。此后,他的企业几乎半年就推出一个新品,现在每月就能推出一个全国没有、甚至全世界没有的新机器。
舍得,舍得,有得必须能舍,在科技投入上,尹明善是慷慨的。公司每年要拿出销售收入的4%搞新品开发,创出全国同行业的纪录。
公司最火的时候,厂商提前几个月打来预付款,天天到厂门口排队取货,以至于公司每星期都得到机场包机发货,这在同业里也是破天荒的新闻。
为了创新,尹明善还提出摩托车时装化理论,要求科技人员要像推广时装品牌一样搞产品开发。不要小瞧这车身或发动机外观、颜色微小的变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市场效果。他们生产的一款发动机,仅边盖形状变了变,成本增加两元,市场上却多卖了50元。
善于思考的尹明善,还将他的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每一位前来采访取经的人,尹明善总忘不了“兜售”他的“供给推动需求”理论。
在他看来,创新不是为了被动适应市场,而是开创一个新的市场,只要企业走在需求的前面,就没有饱和的市场、饱和的购买力。
创新是企业的马达。7年来,尹明善在业内创出八个全国第一、三个世界第一,其销售收入70%来自新品,他创办了力帆集团,也借此打败业内老字号,一步步登上“摩托帮”帮主的位置。
面对一些人的“摩托车行业将要成为夕阳产业”的预言,尹明善信心十足: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只要创新不断,制造业永远是不落的太阳。
“拿破仑的军队为什么常胜?因为他行军的速度是每分钟130步,而其他欧洲军队只有70步。过去我们靠创新打下天下,如今只有力度更大、方法更好,才能守住江山。”
创新从转变思维开始
你的身上也蕴藏着创造的禀赋,但你总是漠视了自己的潜能。你的思维已经习惯了循规蹈矩,只要你愿意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多进行一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激活自己的创新因子,你周围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你创新思维的对象。
人脑是人胜过世上其他动物的最有力武器。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乞丐讨饭的时候遭到一条狗的攻击,这令他惊惧不已,再次去讨饭的时候,他便捡起一个石块放在身上。
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他虽有一个石头护身,还是被狗咬了。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揣了两个石头放在身上。可这次他遭到了3条狗的攻击。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揣了4块石块在身上,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击,因而依然是被狗咬了。最后为了有效地对付狗的攻击,他不得不背着一篓子石块去讨饭。
后来,有一个乞丐大着胆拿着棍子还击狗,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三下两下就能将狗打散,既可以打单狗,也可以打群狗。
一根棍子胜过无数的石块,思维一转天地宽。当你走入惯性思维的死胡同时,一定要试一下扔掉“石块”拿起“棍子”。
下面是通过创新思维取得成功的几个典型事例。
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犹太商人用价值50万美元的股票和债券作抵押向纽约一家银行申请一美元的贷款。乍一看,似乎让人不可思议。但看完之后,你就不得不为那位犹太商人的聪明才智而折服。那位犹太商人申请一美元贷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银行替他保存巨额的股票与债券。按照常规,像有价证券等贵重物品应存放在银行金库的保险柜中,但是犹太商人却悖于常理通过抵押贷款的办法轻松地解决了问题,为此他省去了昂贵的保险柜租金而每年只需要付出6美分的贷款利息。
闹钟,其传统只是“催醒”,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英国一家钟表公司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种矛盾的“催眠”功能。这种“催眠闹钟”既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圣诗合唱和鸟语声,催人醒来;又能发出柔和舒适的海浪轻轻拍岩声和江河缓缓流水声,催人入眠。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这种新颖独特的闹钟深得失眠者的宠爱。
某大城市的市场上曾出现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拖鞋。这种居室内穿的拖鞋底上装有圈圈状的纱线,能牢牢抓住地板或地砖上的灰尘、头发等污染物。人们穿上这种特殊拖鞋,边走路,边擦地,走到哪里,就清洁到哪里,既走出了“实惠”,又轻松自如。而且,这种拖鞋的洗涤也很方便,用脏了放入洗衣机内便可清洗干净。这种“擦地拖鞋”卖疯了。其成功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创新思维。创新者也为自己创造了巨大的收益。
很多人难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遇事先考虑大家都怎么说,大家都怎么干,不敢突破人云亦云的求同思维方式。讨论一件事情时,总喜欢“一致同意”、“全体通过”,这种观念的后面常常隐藏着“从众定式”的盲目性,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不利于独辟蹊径,常常会约束人的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考虑多数,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事业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一项新事业,在10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5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有一天,两个和尚结伴从一座庙走到另一座庙去。走到半路,突然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上没有桥,水并不太深,他们决定涉水而过。
正在这时,一位美貌的妇人也来到河边,她说有急事必须过河,可是又怕河水把她冲走。
第一个和尚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背起妇人,涉水过河,把她安全地送到了对岸。第二个和尚跟在后面也顺利地过了河。
两个和尚默不作声地继续赶路。
又走了好几里路,第二个和尚终于憋不住了,突然对第一个和尚说:“师兄,我们和尚绝不能近女色的,刚才你为何犯戒背着那个妇人过河呢?”
第一个和尚淡淡地回答:“我一过河就把她放下来了,怎么你走了好几里路,到现在还背着她呢!”
一位哲人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要轻易就被一个成规束缚住了。墨守成规是前进的绊脚石,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
中国古代有一种女性缠足陋习。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中,“三寸金莲”是女性美的标志。不知道有多少女性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直到辛亥革命之后,这种陋习才被取缔。
可是,正当中国要解放妇女的脚的时候,美国人却在要求妇女束胸!
20世纪初,美国美女的标准之一就是胸部像男人那样平坦。特别是少女,如果胸部高高耸起,便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下等人,在社会上要受到轻视。而要想成为平胸的少女,就必须像中国妇女缠足一样,从小就把胸部紧紧地包扎起来。这种违反人类天性的做法,给无数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为美国女性解除这种痛苦的不是通过血淋淋的战争,也不是美国人自己,而是一位俄国女性——依黛。
依黛出生在俄国的明斯克,两岁的时候到了美国,20岁时与逃到美国的俄国同乡罗辛萨尔结为夫妻。不久,依黛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后波肯经营服装生意。她没有进过服装学校学习,她从事服装业,完全是出于对服装业的兴趣和爱好。
由于夫妻两人的同心协力,再加上依黛的勤奋努力,他们的服装生意发展迅速。不久他们就来到了美国服装业的中心纽约。在这里,依黛和邓肯太太开了一家很小的服装店。有一天,邓肯太太对依黛说:“我的小女儿的胸部特别丰满,要替她弄得像男人那样平坦很不容易,她感到痛得很厉害。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她的衣服给改一下,使她少受一点罪!”
历史上,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往往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的。胸罩的发明正是如此。
依黛对服装有着特殊的敏感,对不少传统的服装都有自己的见解。好朋友的要求,立即引发了她的创作冲动。当然,她认为,如果成功,这无疑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女性具有特别的创作敏感,依黛就是其中之一,她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她所面临的困难不是技术上的,而是传统的观念。如果一下子就把传统的观念抛开,可能就会招致惨败。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她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用一个小型的胸兜来代替现行束胸的带子,然后在上衣的胸前加上两个口袋来掩饰乳房的高度。这种设计是很巧妙的,没有引起社会上的轰动,在某种程序上减轻了女性束胸的痛苦。在很短时间,这种新型的服装就成为畅销品,小店的生意也红火起来了。
第一步的成功更加激起了依黛的创造热情,扩大了她的思考空间。人类的一半是女性,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让女性解除束胸痛苦的服装,不仅可挣来大笔的财富,还可打破女性服装的局面,开创一个女性服装的新时代。
女性的胸罩,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如此简单的东西,就是在依黛的那个时代,也不是十分复杂的东西。一旦思想上突破了成规,具有历史意义的胸罩很快就被设计并加工出来了。
在这个时候,依黛又不免犹豫起来了:道德观念是如此的强大。如果这种女性胸罩一旦遭到社会的谴责和反对,浪费了精力不说,她们的服装店也可能就完了。经过再三的思索和考虑,她还是不肯放弃这个发财的好机会,不肯放弃这个能给服装业带来革新的机会,不肯放弃这个解除女性痛苦的设计……
依黛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种服装投放到市场上去……并且,她还准备扩大生产,建立“少女股份公司”以扩大影响。她还要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引起公众的注意。邓肯太太劝她,暂时不要在报纸上登广告,以免过分刺激社会舆论。她接受了邓肯太太的建议。
第一批胸罩投放市场,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妇女界轰动了,服装界轰动了,市民界也轰动了,胸罩立即被抢购一空……出乎依黛的意料之外的是,虽然有少数人跑出来反对,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叫嚣着要政府加以取缔,可是很少有人附和,倒是有不少报纸不断报道人们对胸罩的正面反应。
——这正是依黛所希望的。
很多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看到反对的声音并不强烈,争相前来购买,胸罩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大展宏图的时机到来了!
依黛对她的服装公司快速加大投资,购买设备,扩大生产,在服装生产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短短几年的时间,一个十几人的小店就变成了拥有数千工人的大工厂,销售额由几十万美元飙升到几百万美元。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多企业都纷纷倒闭,可是依黛的服装厂却一枝独秀,长盛不衰,创造了服装史上的奇迹。
与其说这是技术的胜利,不如说是胆略的胜利。依黛的胆子不过就大那么一点!就是“那么一点”的反叛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启示。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所怕的就是你不变。顺应这种现实,被誉为上世纪两大天才之一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他一生追求的只有3个字:变!变!变!但也不是乱变,不是无原则的变,而是有方向的变。不是倒退的变,也不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转圈变,而是向前发展的变。
你是个守旧者吗
守旧老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
奥拉克尔公司主管全球通讯的前任副总裁保尔·霍夫曼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毕业生,他说:“由于现在每一件事都很复杂,所以要想有一种超前意识是比较困难的,这正像人们所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不像过去,你在学校里受教育或是在他什么地方得到锻炼后有了一份工作,多年以后你忽然发现自己不过像个传教士,在习惯性地做一件事,你所从事的事业不过是一种惯性运动。但是在当今的社会,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了。”尽管霍夫曼有着丰富的社会和工作经验,但面对挑战,他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技术和知识上的更新。“尽管你不是领导,但是为了使你更具工作能力,你就必须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接受教育。”他指出,“现在的这种情况使经营变得很有刺激性。同时,一旦你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就会让你马不停蹄,直累得你上气不接下气。你停不下来,因为你所从事的事业没有终点,你不断地应战,不断地往前冲,否则你就会因落后而被淘汰。”现实中人总是倾向于守旧的。
所谓守旧,是指拘泥于过时的看法和做法而不愿改变。无论你是否注意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时刻不停地在变动着。现在尤其是一个急速的转型期,不愿努力去适应,不能跟上时代,结果成为活化石,那是很可怜的。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一成不变,但到底是不是呢?要证明这一点并不难。你只需要问一问自己“我和一年前相比,什么地方有过什么改变?”或“做过什么样的变动?”
人总是矛盾的,想要变化却又害怕变化。然而企业却很讨厌守旧的人。如果企业里这样的人一个一个增加,它将来就危险了。企业经营必须能应对时代和环境的急速改变。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想改变这块土地。”那这个企业就完了。而很多事例又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一点,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守旧倾向就越重。其实,人死后终究是归于尘土,实在没有必要于有生之年在大地生根。所以,你如果想在五六十岁以后还做一个成功的领导和主管,你就必须克服守旧思想,那首先你要认定自己是否守旧。
克兰勃格教授提出,判定你究竟是不是守旧,你守旧的程度如何,可以依据下列40个项目检验:
(1)即使打老式领带也毫不在意。
(2)整个星期都穿同一套西装。
(3)饮料固定是那几种。
(4)天天喝酒。
(5)食物固定是那几样。
(6)不想尝试没吃过的食物。
(7)猛抽烟,没有戒烟的念头。
(8)碰面的几乎固定是那几位。
(9)接触的人几乎没有改变。
(10)看报纸固定看那几样。
(11)只看固定几种杂志。
(12)不会想读引起话题的书。
(13)这一年几乎没有离开自己的生活圈。
(14)恋床。
(15)不想学外语。
(16)满意现在的工作、职位。
(17)这一年里从未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
(18)不想换新的工作、新的工作岗位。
(19)上班路线固定,不会想要试试别条路。
(20)有机会,也不想换工作。
(21)不想考任何资格考试。
(22)没有将来的目标。
(23)即使事情很重要,做事也是懒洋洋的。
(24)不再有好奇心。
(25)即使很多人围在一起,也不会想凑过去看。
(26)和初见面的人讲话,觉得痛苦。
(27)对于事物无法专心。
(28)不曾想过忘掉时间、好好拼一场。
(29)变得半途而废。
(30)不想到新的地方去生活。
(31)开始觉得还是过去好。
(32)渐渐不积极。
(33)不想知道自己耐力的极限。
(34)害怕挫折。
(35)觉得自己本性难移。
(36)从未想过换一种思考方式。
(37)不曾想到外面看看。
(38)全不在意自己守旧。
(39)从不怀疑自己这样过一生好。
(40)没有将来的梦想和希望。
克兰勃格指出:“在以上40个项目中,符合你想法的,有几项呢?如果符合l0项以上,必须留心别太守旧。20项以上,表示你真的很守旧。”
防止守旧的方法:克兰勃格认为,想不守旧,只需参考下列11条方法:
(1)存在检讨自己是不是守旧的念头。
(2)制定明确目标,向其挑战,持续地努力学习。
(3)对什么事都富有好奇心,积极探究未知的事物。
(4)善于调适情绪,能够变通。
(5)向自己能力及体力的极限挑战。
(6)天天督促自己有挑战的心理。
(7)全心全意向自己的困难挑战。
(8)每日反省,不断充实自己。
(9)永远存在对将来的梦想及希望。
(10)不满自己的现状,对于自己永远不满。
(11)为了将来,有计划地利用时间及金钱,努力启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