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教授们的译文是很好的。季康子问道:“要使民众对上认真、尽力、尽心,而且容易受到鼓动,该怎么办?”
孔子道:“你面对民众(的事)庄重严肃,民众自然敬你;你对老年人孝顺,对小孩子们慈爱,人们自然忠于你。提拔好人,教育没能力的,民众自然容易被你鼓动。”
明代益和尚批道:“临庄,从知及仁守发源。知及仁守,只是致知诚意耳。孝慈、举善、教不能,皆是亲民之事,皆是明德之所本具。可见圣门为治,别无岐路。”
这段文字的主旨,我们前面反复讲过,这里不解释,只是为送给南老先生一人的。董某人现在这样讲《论语》,并且批驳你,并不是董某人个人独自的发见,不敢专美,该诚敬前辈高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便是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啊!
人心“直”,不自欺,在那个时代,必得“敬”、“孝”、“慈”,因为时代已进入“人本”时代,此时你的“明德”只肯定到这个水平,人心本来相通,你“直”了,民必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