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下去,孩子的学习状态会陷入恶性循环,不但脑子累,心里会更累,因为他无法集中精力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现在很多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经常秉烛夜读,熬夜做功课,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在课堂上打瞌睡,没有心思听老师讲课,下课回家后又加班加点。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表现,要知道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上课不弄明白,下课回来自己琢磨,那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能否弄懂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父母应该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制订严格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养成守时、有序、高效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除了学习课本知识,黄妙艳的父亲还懂得让女儿通过运动和游戏来缓解学习压力。他教黄妙艳打羽毛球,这样既能锻炼身体,还能适当缓解大脑的劳累。有一次,黄妙艳说想要一台游戏机,父亲便和她做了约定,待黄妙艳完成约定后,父亲爽快地给她买来一台最时尚的游戏机。父亲说:“有爱好就满足,因为妙艳从小就是一个有主见、有自制力的孩子,我们相信她。”现在有些父母经常强迫孩子坐在书桌旁学习,却不给孩子放松的机会。如果孩子说要玩游戏机,父母会很生气;如果孩子说要打球,父母又不同意。父母这样做为的是让孩子多学习,少玩耍。殊不知,玩耍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疲劳,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孩子快乐地学习。
相反,如果孩子休息的时间少,学习的时间多,长此以往,孩子身心俱疲,学习兴趣大减,产生厌倦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材都是不利的。也就是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单单是教孩子怎么学,还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时候该休息,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学得轻松,才能学得有效率。
◆胸怀大志,还应脚踏实地
从踏进南宁市二中的校门之日起,黄妙艳就立下誓言:毕业后要上清华大学。所以,在1997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只填了清华大学一个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栏是空白,这可是极为罕见的事情。结果成绩出来后,黄妙艳的总分离清华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只差几分,这让她感到很意外。
虽然不能如愿上清华,但是黄妙艳的成绩仍是出类拔萃的,高于许多重点大学的录取线。如果她补报北京大学,还是很有希望被录取的。但是黄妙艳心中只有清华这一个目标,她决定来年再考。胸怀大志者颇多,脚踏实地者却少,幸运的是黄妙艳属于脚踏实地的孩子。为了实现上清华的愿望,黄妙艳时刻都在努力。对自己的学习任务作了初步安排之后,她决定第一学期在家自学。
为了打下绘图基础,以便将来进入清华学习建筑设计专业,黄妙艳特意安排自己在每周六、日两个半天,参加广西艺术学院教师举办的素描学习班。在素描学习班上了三个月的课,黄妙艳就能画出一手好素描,老师评价说:“她的素描技术已相当于大学二年级的水平。”复读的第二学期,黄妙艳回到南宁市二中补习重点、难点。在三次模拟考试中,她两次排名第一,一次排名第二,其中一次英语考得144分( 满分为150分)。在周密的学习计划的指导下,黄妙艳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1998年,黄妙艳从容参加高考,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她依然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由于该专业当年在广西只有一个招生名额,她填这个志愿仍然是冒着很大风险。8月12日,黄妙艳通过电话查询录取结果,对方回话:“祝贺你已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录取!”此时,黄妙艳全家人欣喜若狂、热泪盈眶。黄妙艳之所以能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是因为她有远大的志向,有坚强的意志。如果胸无大志,那么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是平庸一生。不过如果光有远大志向,没有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不付出应有的努力,远大志向也只能是空想,不可能实现。
因此,树立了远大志向之后,人还应该脚踏实地地朝目标奋进,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多孩子不乏远大志向,可是在遭遇挫折之后,便失去了行动的积极性,慢慢放弃了自己的志向。身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理想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经不起挫折的考验、失败的打击,不能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那是不会成功的。
◆理性思考,选择决定人生
转眼之间,黄妙艳在清华大学五年本科的学业即将画下圆满的句号。有一个问题摆在她的面前不得不解决——是先参加工作还是先报考研究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个性独立的黄妙艳又一次做了出人意料的决定——先工作再留学。
拿定主意后,黄妙艳把目光投向全国诸多的招聘单位,最后确定应聘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虽然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系,但是黄妙艳想要进入深圳建筑设计总院并不容易。因为深圳建筑设计总院在业内被称为老大,当年只招收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南京东南大学三所有国家建筑设计重点学科的高校毕业生。当时参加应聘的共有九人,只有黄妙艳一人是清华大学的,其余八人是另外两所大学的毕业生。尽管前方道路充满了未知数,但自信的黄妙艳显得从容冷静。她是从北京赶到深圳参加应聘考试的,考试从早上八时开始,到下午四时结束,几乎花了一天的时间。她把文字题、绘图等试卷交上去后,连夜乘汽车回到南宁,准备和家人一起欢度春节。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刚到家洗完澡的黄妙艳准备休息,突然家里电话响了,是深圳建筑设计总院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她:“昨天考试的试卷,经设计院的专家、总工程师评审后,你是第一个被认可的,祝贺你!”听到这个消息,妙艳的劳累感顿时消失。这一年春节,全家人过得非常快乐。就这样,清华高材生黄妙艳进入了深圳建筑设计总院。在这个高手云集的殿堂里,黄妙艳表现得如鱼得水,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思想火花展露无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当其他应聘成功者还沉浸在出人头地的喜悦里时,她却跳槽到一家执行全新运营模式的民营建筑设计公司,并在那里获得了不菲的回报。在深圳工作的三年中,黄妙艳先后供职于两家非常有特色的公司:前者堪称业内顶尖公司,易于成名;后者管理灵活,回报丰厚。但是三年之后,黄妙艳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
2006年,黄妙艳凭借着托福考试617分的成绩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当年,她还陆续接到麻省理工学院等六所世界著名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答应每年给她1.5万美元的奖学金。但是黄妙艳清楚自己的目标,最后她选择了综合排名和建筑设计专业排名均为第一的哈佛大学城市设计专业。在哈佛,黄妙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哈佛的学生大都掌握至少三国的语言;黄妙艳所在的设计学院,一年365天,除了圣诞节一个星期的假期强制性关灯关门外,其余时间每天24小时都有人在学习,由于身处世界名校所受到的压力,这里的优秀学生特别拼命,专业训练也非常残酷。由于建筑设计体现的是理念,因此建筑师必须具有推荐自己作品的能力。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都要接受不同意见的拷问,有时甚至会遭到一针见血的尖锐批评。与欧美同学相比,亚洲学生较为含蓄,虽然他们可以绘制出很有新意的图纸,却难以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创意。
黄妙艳从小就不是一个多话的人,在哈佛她不得不努力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了提高自己说服别人的能力,黄妙艳学会了如何伶牙俐齿地为自己辩护,学会了如何让别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想法。在她看来,这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两年的哈佛生涯转瞬即逝,黄妙艳最终以“潘尼·怀特学生提案奖”、“设计方案入选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年度课程设计展”、“哈佛大学社区发展设计奖学金”等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并利用毕业前短暂的休整时间回国看望了父母。
从黄妙艳的成长历程中,人们可以发现:坚定梦想,不改变人生的航向,是非常重要的。从选择复读,不考上清华誓不罢休,到选择先工作再考研,再到放弃工作,留学美国,这一次次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都充分展现了黄妙艳的自信与主见。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天才气质,是她从小到大修炼出来的。这种修炼不仅源于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培养,还源于学校的教育,更源于成长和实践过程中黄妙艳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