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夏收之后,正是酷暑闷热,一天下午,夕阳西下,太和村的农民们吃过晚饭,山梁上吹过一阵阵凉风,许多人都借此机会聚集到村口的杨树下享受清凉的乐趣,还有的人手拿小木凳坐在村边路旁乘凉,有的干脆拿起一块石头坐在屁股下,还有的人坐在石碾上更为省事。如果仔细观看,全是清一色的东沟人,袁家堡的人不会下来,他们此时会聚集在堡子门洞里或洞内两旁,那里通风也很凉爽。村口的人又打开话匣子,天南地北地聊侃。他们说的中心内容就是这两年的庄稼长势情况和附近村里以及城里有什么轶闻,随着全国形势稳定,生活好转,他们听到外面的消息比以前增多了。前一天,刘晶宝到镇政府开会时听到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情况,在这个时候,向大家说了说。不少人认为朝鲜离这里很远,不会影响到这里,虽然听了刘晶宝的述说,也不放在心里,这时候刘三对大家说;;RB人比朝鲜更远,还隔着一层大海,他们还不是侵犯到咱们这了吗?小六死了才几年,你们难道就忘了吗?所以说,有些国家他们亡我之心不死!咱们什么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场的村民谁也不再吭声,牛娃说;;只要是咱们国家需要我去,我就去报名支援朝鲜。;
刘东升拍手说;;好样的!有其父必有其子!;
随着夕阳沉没西山,天色也慢慢阴暗下来,调侃的人群余兴未减,在人群中有人看到距村口一百米的路面上有一位男人肩上挑着担子艰难地走向村口。当挑担人走近村口时大家才看清,这男子年约四十来岁满脸汗津一身灰土和污垢,他神色显得异常疲倦,腮帮下的鬓须长而乱,前面的担筐里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头顶上还留着一撮头发,向前方耷拉着,瘦削的白脸上瞪着一对惊恐的大眼睛,忽闪闪直瞅着村口每一个人,他的清鼻涕几乎流到嘴边,衣服的前兜兜显得湿漉漉。他们的面容都显出饥饿和难奈。后面的担筐里装满了木工用具,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人是木匠。
那男人在众人面前停住脚,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担子,他拽起污浊的衣襟擦把脸上汗水,结果擦得脸上净是泥道道,他用那凄凉的口气对村民们说;大叔大哥行行好,谁家有一口吃的给我们父子倆一点,我们走了一天的路,到现在还没有吃一口东西。;
刘晶宝问他;你从哪里来?;
那男子露出无奈的神情说;嗨!、、、我从HN来,我们家乡遭了洪水,一年多了没有收成,没有办法,一家四口人分散出去找个地方混口饭吃就行。;
这么说,你和你的孩子你老婆都出来谋生啦?刘东升问。
是的,我们誰能找到好点的地方住下来,互相通信再聚到一起,全家一起出去不方便。那男人说。
众人看着坐在筐子里的孩子眼泪兮兮的,都生出邻悯之情,谁家也有儿女,谁也感到出门在外受冻挨饿的惜惶。
刘晶宝对那男人说;这样吧,你先到我家吃点热饭再说行吗?看孩子饿得挺惜惶的。;
那男人非常感谢地点头哈腰说;行啊,行啊,太谢谢小哥啦!他弯身又挑起担子跟随刘晶宝的身后向他家走去。
刘晶宝先进到中间窑里,随后那男子也进到院里放下担子,他把孩子抱出筐外,用手把孩子身上的土拍净,再直起身把院子四周打量一遍,他不敢轻易走进窑里。
刘晶宝向父亲说明在村口领回来一个陌生人的事,出于怜悯,他让他们回来吃点饭,同时又向父亲提了一下,这个人可是个木匠。
俊爱同情出门在外受冻挨饿的人她说;咱家还有些剩饭,让他们进来吃点吧。;
刘文辉见老伴同意没有再说什么,摆了下手说;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