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福关键在于心,在于不计较小小得失。生活中,懂得吃亏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对于生活中由于争端而吃点亏,最好的做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你能在这个时候尽量忍让,不惹事端,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多感谢他们平时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这才有助于以后工作的发展。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典故,看似处处侥幸巧合的事情,其中必有内在的道理。大家应该也读过“愚公移山”的寓言,我希望当今社会不仅多一些聪明的智叟,而且多一些懂得“吃亏是福”的愚公。
会吃小亏,不吃大亏
你爱吃亏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的回答应该都相同,那就是“NO”。人生几十年,谁不曾吃过亏,但谁都不爱吃亏。不过,糊涂学则认为吃亏是福。
赫蒙是美国有名的矿冶工程师,毕业于美国的耶鲁大学,又在德国的佛莱堡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可是当赫蒙带齐了所有的文凭去找美国西部的大矿主霍斯特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那位大矿主是个脾气古怪又很固执的人,他自己没有文凭,所以就不相信有文凭的人,更不喜欢那些文质彬彬又专爱讲理论的工程师。
当赫蒙前去应聘递上文凭时,满以为老板会乐不可支,没想到霍斯特很不礼貌地对赫蒙说:“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为你曾经是德国佛莱堡大学的硕士,你的脑子里装满了一大堆没有用的理论,我可不需要什么文绉绉的工程师。”
聪明的赫蒙听了不但没有生气,相反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假如你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霍斯特表示同意,于是赫蒙对霍斯特小声说:“其实我在德国的佛莱堡并没有学到什么,那三年就好像是稀里糊涂地混过来一样。”
想不到霍斯特听了笑嘻嘻地说;“好,那明天你就来上班吧。”
就这样,赫蒙在必要时退让了一把,轻易地在一个非常顽固的人面前通过了面试。
也许有人认为赫蒙那样做不十分合适,问题是能不能做到既没有伤害别人又能把问题解决。就拿赫蒙来说,他贬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学识如何,当然不在于他自己的评价,就是把自己的学识抬得再高,也不会使自己真正的学识增加一分一毫,反过来贬得再低也不会使自己的学识减少一分一毫。
人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往往喜欢尽量表现出自己比别人强,或者努力地证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干的人,然而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自吹自擂的,所谓“自谦则人必服,自夸则人必疑”就是这个道理。
让步其实只是暂时的退却,为了进一尺有时候就必须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让,为了避免吃大亏就不应计较吃点小亏。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在任时,身边的副总统是德雷斯顿,这是个闲差,可是德雷斯顿却把它变成具有实权的职位,他常常在演说时讲一些他做副总统闹出的笑话,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降低自己,反而赢得了敬佩和拥护。
在我们的工作环境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大家的尊重,无疑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有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可以使我们忘记工作的单调和疲倦,也使我们对生活能有一个美好的心态。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听到不少人对怎样处理好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感到棘手,抱怨甚多。其实,只要我们为人正直,用心并努力,肯于吃亏,做个受人喜爱的同事并不是很难的事。
许多人在单位里、在同事中,考虑的问题通常就是:“他得到了什么?他得到了多少?”“他做了什么?他做了多少?”“他为什么得到的比我多?”“为什么我干的活比他多?”
有一些人与同事的关系不好,正是因为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甚至是锱铢必较,老是争求种种的“好处”,时间长了难免惹起同事们的反感,无法得到大家的尊重,而且他们总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伤害了同事,最后使自己变得孤立。如果对那些细小的,不大影响自己前程的好处,多一些谦让,比如单位里分东西不够时少分些,一些荣誉称号多让给即将退休的老同事等等,再比如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一笔奖金或是一项殊荣等等,这种豁达的处世态度无疑会赢得人们的好感,也会增添你的人格魅力,会带来更多的“回报”,俗语所说的“吃小亏占大便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人问香港超人李嘉诚的二儿子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吗?”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一些为人的道理。
李嘉诚曾经这样跟李泽楷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诚的意思是,他吃亏可以争取更多人愿意与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合作人,他现在能拿多少个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人会变成五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李嘉诚一生与很多人进行过或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时候,他总是愿意自己少分一点钱。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么也不要了,愿意吃亏。这是种风度,是种气量,也正是这种风度和气量,才有人乐于与他合作,他也就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诚的成功更得力于他的恰到好处的处世交友经验。
吃亏是福,乃智者的智慧。不管你是做老板也好,还是做合作伙伴也罢,旁边的人跟着你有好日子过、有奔头,他才会一心一意与你合作,跟着你干。
有人与朋友一旦分手,就翻脸不认人,不想吃一点亏,这种人是否聪明不敢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点亏都不想吃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让步、吃亏是一种必要的投资,也是朋友交往的必要前提。生活中,人们对处处抢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占便宜的人首先在做人上就吃了大亏,因为他已经处处抢先,从来不为别人考虑,眼睛总是盯着他看好的利益,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占有它。他周围的人对他很反感,合作几个来回就再也不想与他继续合作了。合作伙伴一个个离他而去,那他不是吃了大亏吗?这样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的人,因为尝到甜头,都愿意和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介绍一些自己的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合作者。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许多的小头聚集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占便宜的弱点,你吃点亏,让别人得点利,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这就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
张扬太过,不如守拙
曾经有人说过一段极富哲理、发人深省的话,“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两字相互牵连着,所以说要明白,凡遇好事的时候别张狂,张狂过了后面就是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候也别乱套,哪怕咬者牙也要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
《红楼梦》中的凤姐是一个一出场就光彩夺目,让人注目的人,想让人记不住都难。黛玉初进贾府时凤姐的表现虽然是做戏,却做得让所有的人都舒服,那种八面玲珑,春风得意跃然纸上。那时的凤姐想是新婚不久,当家不久,正是事业爱情都得意之时,被贾母宠爱,又大权在握,她又是那种张扬之人,想不得意也难吧。
可是,正应了贾母那句“一个人太聪明太伶俐,只怕活不长”。凤姐的伤处在于她虽然聪明,却没读过书,所以,并没有真正长远的眼光,名利心重些,虚荣心重些,不过还是人性普通的弱点,但没真正长远的眼光对一个当家人来说是有些危险的。可卿临去之前说的话何等意味深长,但凤姐此时正志满意得,根本就没真正听得进去。
做人张扬决绝是凤姐的好处,却也是凤姐的伤处,每次看到她那样毫不留情的嘲笑赵姨娘,都不由得想,这真是何苦,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凤姐大概决不会想到她那娇贵的女儿会有一天落在贾环的手上,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可惜已太迟了。更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早熟的社会,自古以来都是木秀于林,风便摧之,所以,真正的聪明人都选择象宝钗一样装愚守拙。凤姐是一头勇猛的狮子,但她的对手们却是一些看似温顺的绵羊。在这个阴气森森的贾府,是没有真正的力量的较量的,盛行的是见不得光的阴谋和权术。处于风口浪尖的凤姐无疑会成为被拿来第一个开刀的靶子,贾府的真正败落也一定由她的失权开始。
《红楼梦》中评论薛宝钗:罕言寡语,安分随时。人谓之“装愚”、“守拙”。她的装愚守拙比林黛玉的任性逞才容易被人接受,容易被人蠃得好感。这就是一种韬光养晦的艺术。
“糊涂”实际上就是一种“韬光养晦”的艺术。人要学会“糊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才能以柔克刚,处事不悖,达观权变。有了“糊涂”这个智慧,你会感到“天在内,人在外”,天人合一,心灵自由,会有一种解放感。凭着这颗心,你再不会为官所动,为财所负,为名所累,为色所惑;你才会幡然顿悟,参透人生,超越生命,心灵得以安宁。一方面,不摆能耐,不出风头,另一方面更新威严、尊卑之俗念,该糊涂时则糊涂。
2007年2月东京书摊货架上出现了一本名为《钝感力》的书。那个曾因为参拜敬国神社而被国人唾弃的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也曾用书中相关类似观点针对舆论指责安倍内阁欠缺领导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告诉安倍,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须迟钝一点,钝感力非常重要,不要总把民意支持率的起伏挂在心上。就在他说这话的第二天,东京各大书店里上柜的《钝感力》被抢购一空,首印的4万册马上就供不应求了。
钝感力,听上去往往给人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渡边淳一认为,“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现代人太过敏感反而容易受伤,相对而言,钝感力反倒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甚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健康、爱情、婚姻、家庭、事业莫不如此。”
也许我们可以将钝感力解释成为“有意义的感觉迟钝”。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能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
你可以称这是鲁迅的“阿Q精神”,也可以叫这是老子的“虚无主义”或者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总之轻微的迟缓和木讷确实会让你活得更加踏实:你不会因为领导的斥责就耿耿于怀火冒三丈;不会因为心仪女孩的一次拒绝而放弃追求丧失信心;更不会因为敌对方的恶意攻击而大动肝火策划反击;外界的任何攻击对你丝毫没有作用,你的做人准则就是:走自己的路,管他别人说啥。
过于张扬就会带来许多麻烦,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疯狂就会使人跌入万丈深渊;细细想来就是这样,做人不要太张扬。太张扬的人容易招人嫉妒,招人白眼,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每个人真的应该做到遇喜不行于色,遇哀不忧伤于心,宽容平淡才是真。
在当今这个无时无处不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没有人甘愿成为弱者,也必然有人会成为弱者。这样就有了上层与下层,强者与弱者,智者与愚者之分。但无论是处于那一个层面的人都会有复杂的心态,强者讥讽弱者,上层看不起下层,智者看不起愚者。社会矛盾必然增多,不同类型的人出现心里上的不和谐。此时,作为一个明智之士,如果能用自己的行为--即低调做人去平衡这种心态,那么你将会获得一大笔财富。比如你主动接触,谦逊行事,保持和大家平起平坐,你一定会和一大批人和睦相处。
一个人不要锋芒太露,不是教人伪装自己,而是办事要分清主次,讲究方法。常言道:“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咄咄逼人,到紧要关头自然会发生功效,这就是“中流失船,一壶千金”的含义吧。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件件都要劳心伤神,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会整天为琐事缠身,在世俗面前夸耀自己的才华。一个人要想拥有足以藏身的三窟以求平安,第一直藏巧于拙锋芒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才华的修养功夫。而且办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才是。最关键的是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纯洁。不露锋芒,韬光养晦并不影响洁身自好,相反,洁身自好是前二者的基础。
吃眼前亏,不是吃亏
吃亏不要紧,吃“眼前亏”是为了换取其他利益,吃点“眼前亏”更是为日后不吃亏而做准备。
老祖先说:“好汉不吃眼前亏。”现在的处世专家则说:“好汉要吃眼前亏!”
假设这样一个状况:你开车和别的车擦撞,对方的车只是小伤,甚至可以说根本不算伤,你不想吃亏,准备和对方理论一番,可是对方车上下来四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竖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荒僻,不可能有人对你伸出援手。请问,你要不要吃赔钱了事这个亏呢?
你当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自己不受伤。如果你不能说又不能打,那么看来也只有赔钱了事了。你说他们蛮横无理,欺人太甚,可是,在人性丛林里,是不大说“理”这个字的。适者生存,哪有什么理可说啊!
因此,以这假设的故事为例,赔钱就是眼前亏,你若不吃,换来的可能是一顿拳殴或是车子被破坏。报警?人都快被打死了,还报警?报警也不一定有用啊!
所以说:“好汉要吃眼前亏。”因为眼前亏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亏!
好汉要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存在和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庞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弄丢了,哪能说未来和理想?
可是有不少人碰到眼前亏,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真理,而与对方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不能再起,有些人则获得惨胜,但是元气大伤!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不少好汉能吃眼前亏的典型,汉代开国名将韩信就是一例。乡里恶少要他从胯下爬过,不爬就要揍他,韩信二话不说,爬了。如果不爬呢?恐怕一顿拳打脚踢,韩信不死也只有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叱咤风云?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保住有用之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越王勾践,卧薪偿胆二十年,为的是将来的报仇雪恨!
有一天,一头狮子向九只野狗提出一同猎食,他们猎了一整天,猎到了十只羚羊,到了平分战果的时候,狮子说:“看来我们要找个聪明人帮我们分才公平呀。”
这时一只野狗说到:“一对一就很公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