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虽经一再整顿,但目前的食品市场仍比较混乱,许多食品依旧存在假冒伪劣的问题,过期或变质的食品也每每堂而皇之地在销售着。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除寄希望于有关部门加大对制造食品污染者和假冒伪劣者的打击外,普通消费者只有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才是上策,才能防范或减少“毒从口入”。如果不学点相关知识,如果不能对常见食品有所鉴别,就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要点是:
(1)买食品尽量到有信誉的正规商店、超市和管理健全的农贸市场去购买。
(2)尽可能购买正规企业生产的、有信誉的食品,要买放心肉、放心菜。
(3)不买腐败霉烂、变质的或接近腐败霉烂、变质、生虫的肉类、鱼类、瓜果和蔬菜,不买过于便宜的粮、油、饮料及其他食品,以防上当受害。
(4)不买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类、畜类和水产类食品。不买死的黄鳝、甲鱼、河蟹、乌鱼和贝类。
(5)不买畸形的鱼、蛋、瓜、果、绿骨猪肉、米猪肉,或色泽、外形等与正常食品有明显不同、看起来有“恶俗感”、“害怕感”的食品。
(6)不买、不吃有毒有害的食品,如河豚鱼、有毒蘑菇、没有精炼的棉子油,已知被有毒农药浸泡的粮食、花生及用旧化肥袋装盛的食品等。
(7)不随便购买来源可疑的反季节的瓜果蔬菜等物。
(8)查看食品的包装、标签,看有无注册和条码,最主要的是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怀疑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食品,宁可暂时不买,待弄清真相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9)不购买和食用已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购买和食用虽未超过保质期但因保管不善已经变质的食品。
(10)买回的食品应按要求进行清洗、烹调和保管。
(11)国家卫生部曾提醒10种食物不宜多吃,可作选购食品时的参考。这10种食物是:松花蛋(皮蛋),臭豆腐,味精,方便面,葵花子,菠菜,猪肝,烤牛、羊肉,腌菜,油条。
(12)向经营者索要“发货票”。发货票的内容要齐全、具体,并与所购食品相符。因为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品事故,有发货票作依据,生产经营者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3)尽量购买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绿色食品。
家庭防范食品污染与解毒方法
家庭防范食品污染的10项措施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其乐无穷。但是国内外的材料都告诉我们,如果不加注意,家庭亦是容易发生食品污染、引发食物中毒的。
一般来说,家庭防范食品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要购买没有污染、杂质,没有变色、变味,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不买已知被污染的食物。
②生鱼生肉应在低温下保存,买回后若超过2小时才烹调,也宜先放入冰箱,不要图省事。
③要买消毒牛奶,不食用未经加工的牛奶。
④易腐败的食品要随买随加工,加工过的食品最好马上吃掉。食物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⑤做饭前要把手洗干净,中间转而做另一种食品时最好也要洗手。
⑥菜刀、菜板用前都应清洗干净,要先切熟食,后切生品。
⑦尽量用封闭的容器装食物。
⑧当准备食用已存放了一段时间的食物时,要将食物再次加热到70℃以上。
⑨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
⑩及时将厨房里的垃圾清除、扔掉。
发现食品有问题可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健康
当前,食品的掺杂使假、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宣传、质量低下、滥用添加剂以至加进有毒有害物等问题时有发生,食品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往往或多或少地损害着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食品消费者,应当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保护自身的健康。
适用的法律法规一般是《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①可带着购买的有问题的食品到当地消费者协会去咨询、举报。请协会的有关同志协助识别鉴定。若证明确有问题,消费者协会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做出适当处理。
②如果发现假冒产品,可携带购买的食品和发货票,到工商部门举报,工商部门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协助查处。
③如果认为是质量问题,可带着购买的食品到当地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去咨询,请专家检验确定,以追究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
④若是卫生问题,可带着买来的食品(最好有一部分是完整的、未拆的)到卫生监督所或卫生行政部门去查询,请专家识别、鉴定。卫生部门会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食品卫生法》对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是: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如是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营养和卫生标准,且不得在婴幼儿食品中使用糖精、香精、色素,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食品解毒小窍门
(1)清除蔬果中的残留农药。蔬菜、水果如果残留有较多的农药化肥,有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或在人体内蓄积,形成慢性中毒。为安全起见,购买回来的蔬菜、水果在食用前,可视情况选用下述的某种方法清除残留农药化肥:
①将蔬菜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对包心菜类蔬菜,可从中间剖开后放在清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淘米水清洗蔬菜的效果并不可靠,因淘米水本身可能就含有从米中溶出或搓洗下来的农药,反而有可能造成对蔬菜的二次污染。对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蔬果,还可以用碱水(500毫升水中加碱5~10克)浸泡。将蔬果的表面污物洗净后,在碱水中浸泡5~15分钟即可。
②将洗净的蔬菜放在不少于蔬菜重量4倍以上的清水中浸泡30~50分钟,其间换水2~3次,最后再冲洗干净。水溶性较强的农药,经搓洗和浸泡,可使蔬菜上80%~90%的残留农药溶解到水中。
③有些蔬菜、水果的表皮含蜡质液胶,有机磷、有机汞及拟去虫脂农药很容易渗入并残留在这些表皮里。所以有皮的萝卜、马铃薯、胡萝卜、番茄、冬瓜、苹果、梨等蔬果,最好是洗净后去皮再食用。据测定,水果的农药污染90%以上是在果皮上。
④对付蔬菜水果残留农药,用臭氧除污后再冲洗浸泡更有效。
⑤一般化学农药不耐热,高热加温可使农药分解、蒸腾。对于一些适宜加热的蔬菜,如青椒、花菜、芹菜、豆角、芥菜等,在冲洗干净后,于下锅炒前可用90°的热水烫泡15~30分钟,可使残留农药去除40%,再经高温烹炒,这样就可以清除掉蔬菜上90%以上的残留农药。
⑥利用阳光中的多光谱效应,可使蔬菜、水果中部分残留农药分解、失活、破坏。有试验表明,将鲜菜、水果放在强阳光下晒10分钟,可使有机氯、有机汞农药失去50%以上。
⑦我国防疫人员新近完成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消除法的研究”,找到了一种科学安全、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的除毒新方法。这就是由食品添加剂组成的消磷Ⅰ号、Ⅱ号试剂。将受农药污染的有叶蔬菜在0.25%~0.5%浓度的试剂溶液中浸泡30~60分钟,可消除叶菜表面和已被根、叶吸收的98.8%的残留甲胺磷有机磷农药,再经炒煮,则农药残留量可达到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允许的标准。有关人士认为,这种新方法比现有的沸水浸泡法、微生物降解法、臭氧消解法的消除率高,对蔬菜的营养价值没有影响;所耗费用也较低。如能推广应用,将使大众受益殊多。
(2)肉类中残留农药的去除。有关部门从市场抽取的猪肉、牛肉和羊肉经检测发现,肉类中也存在着农药污染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如果畜禽食入含有残留农药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饲料后,肉中就会存有残留农药。为安全食用肉类,可用以下方法来尽可能地去除残留的农药。
①将肉类用清水冲洗干净(冬天用40℃左右温水冲洗),沥干水分后放入油锅里炸到橙黄色取出,然后再进行其他形式的烹调供食用。经过这样的高温油炸处理,可以减少40%左右的残留农药(不便油炸的,可在水中先煮几分钟,取肉弃汁再行烹调,减毒效果相同)。
②有实验表明,将冲洗干净的猪、牛肉置于高压锅内蒸煮20分钟,可使肉中的残留农药减少80%。
③有机磷农药(敌百虫除外)在碱溶液里或受高温,能使大部分药物分解失活。因此可将肉类先放在淡的食用碱溶液里浸泡10~20分钟冲洗干净,或者放入淡食用碱溶液里加热煮几分钟取出(弃去汤汁),再用清水冲洗一下供烹调食用。
④在烹调肉类时,适量地添加一些大蒜、黄酒和醋,不但可以去腥、调味,而且也能起到减少残留农药的作用。
(3)食品中致癌物的消除。食品中的致癌物质来源较多,有的是本身天然存在;有的是受到了农药、真菌毒素的污染;有的是使用的添加剂中含有致癌物或加工不当形成了致癌物;烹调不当也会产生致癌物或增加致癌物的含量等等。下面提示的一些方法,有消除或减少食品中的致癌物的作用。如能举一反三地应用,则更有利于防癌。
①咸鱼中含有亚硝基化合物较多,因此在食用前最好先用水煮一下,弃汤后再经清水冲洗后,供烹调食用;也可以先将咸鱼放在日光下直接暴晒2~3小时,让日光中的紫外线把鱼体表面的亚硝基化合物分解掉,再经清水浸泡冲洗后,供烹调食用。
②虾米、虾皮也含有二甲基亚硝胺等挥发性亚硝基化合物,不宜直接食用。食用前最好先用水稍煮一下后再烹调;或者先放在日光下直接暴晒1~2小时,也可以达到消除亚硝基化合物的目的。
③咸肉、香肠、火腿等肉制品,一般均含有不同程度的亚硝基化合物,有实验证明,这些肉制品如食用时再经过高温油煎、油炸,会产生脱羧荃作用,可促进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使其中的亚硝基吡咯烷和二甲基亚硫胺等致癌物含量增加——大约有90%经油煎、油炸的咸肉、腌鱼样品中测出了这种致癌物,而未经油煎、油炸的样品中却未检出。因此,食用时应避免油煎、油炸,应该先用水冲洗干净后,采用蒸、煮的办法。因为蒸煮法可以使亚硝基化合物,随水蒸气挥发,从而可以大大减轻对人体的危害。另外,醋也有分解亚硝基化合物的作用,故在烹调这些食品时,最好再加些醋。
④熏烤的熏肠、熏肉、熏鱼等食品,在植物燃烧熏烟时,烟中常带有苯并芘和二苯并蒽致癌物质固体微粒与食品接触而落附在被熏的食品表面上。有资料报道,波罗的海的渔民和日本、冰岛居民习惯以熏鱼作为日常食品,那些地方的居民患癌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为了健康,最好少吃熏烤的食品,即使吃这类食物,也宜把外皮剥除后再吃。
⑤烘烤烧鸭、烧鹅等食品时,食品因温度太高,食品中的糖类和脂肪不能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苯并芘致癌物。有实验证明,烘烤食品时的温度越高,产生的苯并芘致癌物也越多,如每千克淀粉在37℃时只产生0.07微克苯并芘,如果将温度提高到80℃左右时,则产生的苯并芘就会增加近300倍。用明火(炭火)直接烘烤烧鸭、烧鹅等食品时,涂蘸在上面的饴糖或焦糖以及食品本身所含脂肪因受热而融滴在火上,也都会生成多环芳烃而附着在食品上。致癌物摄入体内后,会导致食管癌、胃癌等症,摄入量越多发癌率也越高。因此,我们应少吃烧鸭、烧鹅等食品,偶尔吃时也应去掉外皮。自己制作烘烤食品时,不要让食品直接接触炭火,可用铝箔或荷叶、菜叶包裹起来,而且烘烤的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也不宜太高。
⑥研究证实,蕨菜含可致癌的苏铁苷等物质。日本学者广谷一郎研究认为,喜食蕨菜可能是导致日本人胃癌高发的因素之一。我国有的地方也有吃蕨菜的习惯,为了健康最好不吃,如果要吃应经去毒处理。方法是,先将蕨菜用6%的苏打(碳酸氢钠)水浸泡2~4小时,取出再放入热水中烫几分钟,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几次供食用,这样才能安全些。
⑦腌菜加维生素C不致癌。冬季不少家庭都爱腌制一些雪里蕻、大白菜食用。腌菜中会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尤其是还没有腌透的菜中含量最高。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害,过量食入轻者可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重症者可发生昏迷,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增加。经常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还会增加患食道癌、胃癌以及肠癌的几率。那么,怎样腌菜才有助于防癌呢?专家们研究发现,在腌制咸菜、酸菜时,按每千克菜加入400毫克维生素C,即可阻断75.9%的亚硝酸盐产生,同时还能防止腌菜发霉腐烂。方法是,先用干净的冷水或冷开水将维生素C片溶解,然后注入腌菜缸内,拌匀即可。如在腌菜中加些醋、糖、新鲜姜汁、蒜汁,对减少抑制亚硝酸的生成,促进乳酸菌活动,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也有很大作用。
(4)鱼类组胺毒物的清除。组胺毒物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当外界温度高,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组胺含量就会显著增高。易产生组胺的鱼类有鲐鱼、马鲛鱼、金枪鱼、沙丁鱼、黄花鱼、带鱼、鲤鱼、鲫鱼等。人食入含组胺多的鱼类后,能引起中毒,可发生脸面和上身潮红等现象,如酒醉样,严重者还可出现荨麻疹、哮喘或血压下降等症状,患者并有头昏、头痛、心悸等感觉。
组胺中毒是可以预防的,方法如下:
①鱼要充分洗干净,再用盐水浸泡半小时,烹调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以高温来破坏组胺。
②将鱼先用盐水煮30分钟,去汤后再加佐料烹调,也可以大大减少组胺的含量。
③将鱼洗干净后,按500克鱼加入25克雪里蕻或红果的比例,然后进行清蒸或红烧,可大量减少组胺的含量。
④组胺为碱性物质,在烹调时加入适量醋,也可减少组胺的含量。
⑤最妥当的办法是慎吃不新鲜的鱼,不吃腐败变质的鱼。
(5)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的去除。吃菠萝不当可以引起过敏症(又称菠萝病)。引起菠萝病的主要原因是菠萝中含有一种菠萝蛋白酶,过敏体质的人食后便可发病。其主要症状是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口唇发麻和出现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变态反应常在食用后15~60分钟内出现。
原来,菠萝中除含菠萝蛋白酶外,还含有一种糖甙类物质,它可刺激皮肤和口腔黏膜,引起痒感;另外还含有5-羟色胺,可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头痛头晕。
因此,吃菠萝要除去过敏原和注意吃法得当,才能安然无恙。
①食用菠萝时,先要将皮削去,钉挖掉,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切成片或块状,浸泡在含食盐的冷开水中,经20~30分钟即可取出食用。这样做,既可使其味更醇美,更可除去变态反应的隐患,5-羟色胺也会溶解于水中。
②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将削去皮、除去钉的菠萝切成块状,置于开水中煮3~5分钟,这样可以将90%以上的菠萝蛋白酶破坏掉,食用起来就安全无虑了。
③菠萝一次不宜吃得太多,更不宜空腹时暴食。
④曾经有食用菠萝过敏史的人,禁止再吃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