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竞技场:竞技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存于罗马的竞技场是世界最古老的场所。中国在秦汉就兴盛角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不过大量的丰富的表演在少数民族当中。在大地湾建立民俗竞技场,是一项宏大的构想,主要是充实大地湾旅游区的内容,以体现大地湾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吸收甘肃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辅,编成竞技项目,仿“那达幕”,可设置传统的“投壶”、“爬竿”、“踢毽子”、“射箭”、“摔跤”等,也可以增设现代生活中某些活动,以娱乐为主,刺激竞争情绪,让更多的人投人其中,亲自参加各种竞技活动,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当条件成熟时,考虑建立永久性竞技场馆,供专业人员表演、比赛和游人活动使用。民俗竞技是极富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非常刺激的活动项目,同样是有利可图的经济项目。
取火娱乐场: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同样是大地湾的象征。建立大地湾取火娱乐场,从文化角度讲符合伏羲时代人类早期活动特点,从旅游角度讲可以增加无穷的情趣。取火种,可按照当年伏羲氏“钻木取火”的记载,设计整个“取火”过程,包括附属的着装、服饰、环境等,调动游人兴趣,参与此项活动。
熏烤食物:主要指为了生存而变生熟食的进化过程。可提供熏烤场所,提供鸡、鱼等食品,一类仿5000年前的架火烧烤方式,另一种仿“叫花鸡”的制作方式,在动、植物外表涂满泥巴,然后入火坑烧烤,达到旅游野餐两不误。
第四,安排适当的舞蹈娱乐活动。吸收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仿照汉代画像砖上的古代动作,编排一组组古朴豪放,带有黄土高原与天地之争的英雄气概,放在篝火活动中以助雅兴。在云南民族村里,只要肯花钱,各村的村民立即进行传统的节日表演。毋须讳言,是我们建立大地湾旅游区应学习的榜样。
第五,民间手工艺品的开发。民俗是历史的积淀,民间手工艺品则是历史的活化石。天水、秦安作为陇上古城镇,民俗纯朴,乡音纯正,更有许多保留在民间的手工艺品令人叫绝。大地湾一带民俗尤以春节社火最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加入天水夹板舞,武山揭旋以及秦安卖瓦罐的吃喝声融为一体,相互配合别具一格。作为历史的活化石,大地湾有不少富有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自古就盛产陶器瓦具及草编工艺和乡间饮食中的花模、花饼,诸如此类的手工艺品和风味食品,随着旅游区的开发,将有更多的散落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品陆续上市,进人经济活动,使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充分享受购物的快乐,同时通过天水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品加大对地域文化的认识,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也间接地宣传了天水,是值得尝试的事情。
2.建立大地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建立永久性伏羲历史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是历史的缩影,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门学科的文明进程。伏羲文化具有多个中国之最,充分反映在大地湾遗址中,代表着甘肃东部文化序列。遗址面积达110多万平方米,已出土遗物近万件,时间起于距今7800年至4800年,有3000多年的历史遗迹,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早于半坡,一旦建立起来,绝不会逊色于半坡的博物馆。只有建立博物馆,才能真正地展示伏羲文化的真面目,才能体现出渭水上游陇山以西的文明历程,用实物告诉后人,中华民族的源头之一就在这里,更重要的是,它将长久地处于宣传天水的窗口位置。在建设大型博物馆的同时,可配合修建一些小的展厅,与复原的聚落互为一体,重点突出历史文化之内涵。在目前资金困难的时期,可采取秦俑二号坑的方式,边开放边挖掘,边参观边建筑,既可增加游人的兴趣,又可提前回笼资金,进入市场经济。这种打破过去先发掘后开放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采纳。
三、甘肃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甘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多民族省份,全省有54个民族,甘肃少数民族多,分布亦广,从甘南草原到祁连雪山,从原始森林到大漠戈壁,从大夏河畔到黄河之滨,在这广袤的地域里都有少数民族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少数民族在文学、音乐、舞蹈、工艺、服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所创造出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构成了西部风情与多民族色彩的奇特景观。认识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并将其利用使之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对于促进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甘肃少数民族别具一格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某一民族所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的复合体,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成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民族文化中的物质创造部分,如工具和饮食、服饰、建筑等,处于民族文化的表层。行为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共有的习惯性偏好、行为或一个民族遵循的风俗、制度。风俗习惯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包容性最大的行为文化。所有的民族文化形态都可以通过风俗习惯以小见大、触类旁通。即便是民族物质文化有的也可以划归其中。因此有些学者倾向于用民俗文化来代称那些风俗习惯涵盖广的民族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处在民族文化的中间层。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文化心理、科学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情趣、文化财富与传统、文字、典籍、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的深沉结构。
在广阔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居住民族的不同,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形态呈现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形成了不同地方和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构成了西部风情与多民族色彩的奇特景观。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始终伴随着物质生产的进程而不断滋生、演化、发展,最后形成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文化规范和活动形式。因而,甘肃少数民族文化表现为三种类型八种形式。
第一类为物质文化,包括甘肃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饮食文化。第二类为制度文化,包括甘肃少数民族婚葬习俗和节庆文化。第三类为精神文化,包括甘肃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学、音乐舞蹈和民间艺术文化。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少数民族文化在物质上的外在体现。
1.甘肃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文化形态是人类适应地理环境的结果。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由于它所具有的明显的使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功用,使它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参照物。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基于对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真善美)的追求中逐步形成的。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各异的文化心理品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迷人的宗教神话色彩,像青藏高原各地的藏族和甘肃各地的藏族服饰以及蒙古族、裕固族、土族、回族等民族服饰,都仿佛是从远古走来叙述着潜藏在民族记忆深处的童年神话,夹带着种种隐秘的宗教意志,繁衍在民族自我意识里,成为民族世代文化心理的积淀和展现。
服饰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资料极为匮乏的古代,还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现代,都概莫能外。每个民族出于自己所处的地域空间、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等地理环境不同,对服饰实用功能的选择和要求自然也就不同,因此,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民族服饰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品和艺术品,还是具有丰富社会内涵的无语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物质文化现象,它负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文化特征。
甘肃少数民族的服饰不仅表现为实用性,而且上升为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服饰上。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不同,同一个民族因居住地不同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地方,这条沟和那条沟竟是两事。在这方面,甘肃民族地区的藏族服饰最有代表性。藏族男女的发饰、耳饰、项饰、首饰、腰饰、彩帽、藏袍、藏靴真是五光十色,灿烂生辉。许多地方藏族男女都有满头梳小辫,并特别注重装饰的习俗,尤以妇女为最。藏族妇女以长发为美,她们把满头的乌发梳成辫子,上面缀以众多饰物,如刺绣辫套、银碗、银牌、珊瑚、玛瑙、珍珠、象牙、松耳石、银币等。甘肃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又形成了地域性的辫饰风格。
藏家妇女的辫饰,主要反映在辫套上。辫套的颜色呈枣红、墨绿、深蓝、纯黑诸色,多用绸缎精制而成,并镶有双层彩边。辫套上的刺绣,银碗、银牌上的浮雕,都排列有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现代社会,甘肃藏区男女的发饰由于受汉族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不少男子不再披长发,而是留背头和分头,一些妇女喜梳大辫等,尤其是城镇地区,这种变化更为明显。有的妇女将一条大辫盘于头上,有的将两条大辫垂于脑后。但她们却始终忘不了那些祖祖辈辈戴惯了的装饰物。有的把琥缀于两条大辫之间,有的把松耳石、珊瑚珠、玛瑙一颗颗地附于长辫之上。汉家的发式,藏家的装饰,更具有独特的风貌,佩戴辫饰本是一种古老的遗风。藏族男女喜爱的头上饰物,除有的是历史上形成的习惯外,大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如金银、宝珠、玛瑙、珊瑚、琥铂、玻璃,在佛教经典中,分别被称为“佛门七宝”,藏传佛教还把象牙、犀角等称为“七宝”之一,这些宝物都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如珊瑚象征长寿,象牙象征多子多孙,在当地民间,这些饰物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意义。如佩戴松耳石象征吉祥胜利,佩戴玛瑙象征幸福长寿等。
藏族男女皆有佩戴耳饰、项饰、首饰的习惯。此三项饰物的用料,大多是金银及名贵的玉、翠、珊瑚、琥铂、象牙、松耳石等。不但异常华丽,而且制作工艺精细,极富民族色彩。藏族无论男女老幼,冬天多戴兽皮帽,夏天多戴遮阳帽,这些帽子皆为牧人的手工制作,形态各异,美观大方。藏家男女又都讲究华丽美观的腰饰,这些腰饰一般分绸带、反带、铜带三种,带面上或镶饰各种吉祥的图案,或镶嵌金色、银色的泡钉,或镶缀珊瑚、松耳石等名贵之物。另外,腰饰上还挂有三五件日常生活的小用品,如腰刀、针线包、奶桶勾、印章、镊子等。特别是藏袍,更是藏族牧民须臾不离的服饰。这些藏袍不仅绚丽多彩,而且特别适应高原气候多变的自然条件,以及他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特点,既体现着藏家的装饰艺术,也是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经过探索总结而设计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服装。一件藏袍,往往装饰得异常华丽,即使是白板老羊皮藏袍,镶饰的彩带等物几乎占去了大部分皮面,使藏袍事实上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近十几年来,藏袍服饰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与老式藏袍相比,腰不肥,袖不长,胸前也无兜囊,长短适身。有的藏族妇女身穿这种经过改革的藏袍,如同汉族妇女穿的旗袍一样,头梳大辫,脚蹬高跟鞋,肩挎皮包,这种将汉家打扮与藏家的装束巧妙结合起来的服饰,落落大方,别具风采,漂亮之极。
居住在甘肃各地的藏族,在服饰上也截然不同。不知道内情的外地人,如果单从服饰上区别,还以为是不同的民族。居住在河西走廊东端的天祝县藏族,更多地受四邻汉族和河西地区裕固族、蒙古族的影响,形成了既讲究衣料华贵美观,又注重饰戴绣制和金银玛瑙点缀,有汉族的刺绣和裕固族的装点意味,色彩上和衣帽款式上似乎吸收了蒙古族服饰文化营养,使其服饰别致高雅。文县的白马藏族服饰款式明显具有古羌氏特色,男人常穿用布或麻布缝制的对襟长衫,衣领宽大呈半圆形,衣边嵌有花纹,讲究色块拼对的几何图形组合,头戴用羊毛制作的白色毡帽,帽檐为波浪形;也有礼帽形的,帽围上有黑、红毛线绣成的花带和“万不断”图案,帽两侧绣鸡爪毛,帽前绣扇子花,帽上插锦鸡或白色雄公鸡尾毛,戴在头上显得潇洒精神。近年来妇女有在帽上插鸡毛的。这种特殊的帽饰与白马祖先的史迹有关。传说白马祖先在一次作战失利后撤退时人困马乏,夜宿村寨,不料敌军追来,幸亏雄鸡提前打鸣,唤醒他们及时撤走,才免遭大难。为报鸡恩,后人在帽子上插上鸡毛以示世代不忘。舟曲博峪沟藏族同胞世代生活深山大沟的密林之中,他们上山下山,穿林踏荆,因生活的需要,要打裹腿,穿皮靴,包头紧束护胸,从而形成特殊的服饰。夏河藏族服饰则以雍容华贵取胜,重服饰质感和价值,通过服饰上的反毛呢缎和金银珠宝等展示出一种内心的美。卓尼的藏服长袍瓜皮式绣帽,在服饰中独树一帜。
裕固族的服饰特点是红缨毡帽装点,坎肩衣袍配套、胸背头面装饰,珠帘刺绣讲究。至于甘肃的蒙古族、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服饰,虽然轮廓上同于新疆和内蒙古的同族,但在具体装扮上却已形成了本土特色。如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的蒙古族,妇女的头饰是在帽子顶部缀有三颗玛瑙和宝石,两边各有一飘带垂至胸前,黑帽子上镶嵌有红色珍珠,显得端庄秀丽,这与内蒙古妇女在帽子下连着用串串珍珠缀成的发箍显然大有区别。而人数众多的回族,男子一律戴圆形的白色或黑色号帽,近年来又出现油绿色和铁锈红,女子则依年龄身份佩戴白色、黑色、绿色不同颜色的“盖头”,呈现出穆斯林回族特有的风采。
一个民族服饰风俗的形成是这个民族综合文化因素的集结,从服饰文化的整体趋势来看,甘肃各民族服饰汉化的倾向性很大,尤其是青年一代,也乐于西装革履,夹克恤衫,追赶新潮,使传统的服饰习俗出现了转型变异。
总之,陇原各民族的服饰艺术绚丽多姿,精彩夺目,为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宝库增添了特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