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便拔剑误杀无辜。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猜疑心过重的话,那么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比较狭隘,因而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对身心健康都有危害,因此年轻人要克服猜疑心理,加以改变。
□ 理性思考,不无端猜疑
当发现自己生疑时,不要朝着有利于猜疑的方向思考,而应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这样想?在做出决定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有利于冷静思索的。
□ 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不要只看到缺点而灰心丧气,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和自爱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会给他人一个良好印象的。
□ 增强对自我的调节能力
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在意他人的议论,该怎样做还是怎样做,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产生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 加强交流,解除疑惑
有些猜疑来源于相互的误解,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应该好好沟通。这样可以使各自的想法为对方了解,消除误会,而且还避免了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总之,年轻人必须做到实事求是,理性思考,才能从猜疑的乱麻中解脱出来。
532.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偏见使人囿于自己的一孔之见,使人用有色眼睛看问题,使人懒于思索问题、拒绝接受新的东西,使人难于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使人越来越无知和愚昧……总之,为偏见缠身的人,是很不容易理解他人的,不管对方是不是具有最美好愿望和最善良动机。
所以,年轻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克服偏见心理。
□ 避免先入为主
人们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评判他人,于是会“真的发现”在他人身上有许多疑点,其实这些疑点只不过是自己主观想象的结果,而并非是真的事实。
□ 避免“循环证实”
有些人对他人的偏见十分强烈,而且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后,久久不能消除,还自认有许多“理由”,究其原因是受了“循环证实”的影响,也就是只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反感对反感,敌意对敌意,两人的偏见和隔阂越来越深,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应首先主动理智地改变偏执的态度和行为,切断偏见的“恶性循环”。
□ 增加直接接触
许多偏见往往是由于彼此间缺乏开诚布公的交谈接触而形成和产生的。要克服偏见,就必须跨越敌意和不信任的心理障碍,加强直接接触。
□ 提高知识修养水平
可以说,偏见是无知和愚昧的产物。一个人知识修养水平越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越强,偏见越少;反之,则容易受流言蜚语、道听途说的愚弄,而对人形成偏见。
533. 消极思想对人的影响比意料的还要大
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消极的思想,但是有些思想太过消极,这就需要很好地调整自己,消极思想和情感对人的影响比人意料的还要大。它使思考停滞,对自身产生怀疑,使人不能安眠,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复杂。
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有消极思想的人常常会说这样的话“反正也干不好,不干就算了!”“如果我能……就好了!”“我做得够好了!”“人性非常丑恶!”
总之有消极思想的人,无论成功或失败,总会暗地存在一种否定性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判断能力。年轻人必须根除这种深藏于内心的消极思想。
□ 坚定自己的信念
当你心目中有了一个对自己彻底肯定的信念时,和对方交涉的成功率必然很高。
□ 多想想成功的方面
在你与人交涉的时候,千万不要尽想那些曾遭失败的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
□ 多肯定自己
尽量用肯定语来代替否定语并不时地激励自己,若能做到这些,你自然就会具备积极行动的姿态,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这对于你进行成功的社交活动至关重要。
534. 与人交往不是很难的事,关键要迈出去
小李刚从大学毕业分到一个机关办公室工作,每天坐班,要和自己并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工作还好办,和人交往就有些发怵。看到别人在业余时间有说有笑,打牌聊天,好不热闹,而自己行单影只,和别人无话可说,索然无味。他真羡慕那些“自来熟”的人,但自己很恐惧与人打交道。
小李的情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交恐惧症。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结交新的朋友、融入他人的社交圈子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一开始总有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为了远离社交恐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积极的方法迈出社交恐惧:
◇ 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 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 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 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 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就一定要说出来,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 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时间,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 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535. 孤独者,常常使自己处于一种不讨人喜欢的地位
人人都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事业上的挫折,缺乏与异性的交往,失去父母的挚爱,夫妻感情不和,周围没有朋友等。此外,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
心理学家发现,孤独者的一些行为,常常使他们处于一种不讨人喜欢的地位。比如他们很少注意谈话的对方。在谈话中只注意自己,同对方谈的很少,常常突然改变话题,不善于及时填补谈话的间隙等。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孤独者受到一定的社交训练,如学会如何注意与对方谈话后,他们的孤独感就会大为减少。所以,孤独是可以改变和战胜的。
□ 确立人生目标
要克服这种恐慌与脆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些人生目标,培养和选择一些兴趣与爱好。一个人活着有所爱、有追求,就不怕寂寞,也不会感到孤独。
□ 多与外界交流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内心感受的需要。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适当的时候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告诉家人、亲戚和朋友。
□ 多与快乐的人相处
人的性格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经常与开心的人们在一起,你会自然而然地受到他们的感染,产生“近朱者赤”的效应。慢慢的,你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变得快乐起来。
□ “忘我”地与人交往
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你自己。
□ 享受生活乐趣
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
536. 庸俗的玩乐是社交的大敌
在与人交往方面,庸俗的玩乐是社交的大敌。
朋友在一起玩玩闹闹,也是正常的,有害于友谊的是那种庸俗的玩乐。何谓庸俗的玩乐?你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
□ 为什么要玩乐
如果把友谊同玩乐划等号——朋友之间就是为了在一起玩乐,那就是庸俗的习气。如果把玩乐放在从属的地位,朋友在一起玩玩,是为了调节一下气氛,为了休息一下筋骨、交流一下信息,这是正常的、有益的。
□ 用多少时间玩乐
如果对打扑克、下棋、跳舞等娱乐活动入了迷,一玩起来就什么也不顾了,甚至通宵达旦,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那就不好了。
□ 是否沉溺于玩乐
在工作之余,朋友们登山、游泳、欣赏音乐等……这类玩乐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是必要的、有益的。若是沉缅于不健康的活动里,如赌博、斗殴、寻衅等,就是不正常的、有害的。
537. 别动不动就要与朋友绝交
有些人对社交持一种极其轻率的态度,动不动就要与朋友绝交。朋友是应该珍惜的,不应该动不动就与之绝交。
人的一生中,朋友也是极其可贵的,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友谊。友谊同健康一样,当人们失去了它的时候,会更感觉到它的宝贵。
作为一个健康人,对自己健全的肌体并不感觉到怎么样,并没有骄傲和自豪之感。可是,他一旦失去了健康,便会深深地体会到,健康是多么宝贵,健康人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友谊也正是如此。
与朋友朝夕相处,并不觉得怎么样,一旦失去了友谊,就会倍感失掉的友谊的可贵。特别是当你遇到困难、挫折,遭到讽刺、打击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往日朋友的理解、安慰和鼓励,你会感觉到孤立无援的悲哀。
当你身处友谊温泉的时候,要好好珍惜,当然,也不能一概反对绝交。在有的情况下,必须当机立断,迁就姑息,犹豫不决,反而错了。例如,朋友成了敌人,就必须与之一刀两断。
总之,年轻人结交朋友,对待友谊应该慎重,好朋友要珍惜,坏朋友要远离。
538. 没有人愿意靠近一个喜怒无常的人
人的情感似遥控器一般控制着人的言谈举止,其表现出来就是或喜或悲或乐或愠的情绪了。它就像是人的另外一张面孔。良好的情绪状态让你显得自信和阳光,是保证社会交往活动正常进行的必备要件。得体的举止、情绪稳定,似迎面春风让人感到易于接近、容易沟通;反之,完全不能自制的情绪必然成为社交的绊脚石,没有人愿意靠近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社交中应当谨记以下几点:
□ 切勿急躁冲动
在日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中,会遇到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控制情绪,如果失去控制、矛盾会更尖锐。所以不管遇到多恼火的事,情绪要冷静、镇定,才能处理好矛盾。
□ 切勿故作深沉
如果深藏不露,叫人觉得有点道貌岸然;如果与人相处,处处不露心迹、守口如瓶,那么会让人觉得你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无形中拉远了心理距离。
□ 切忌喜形于色
与人交往,应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不能面无表情,但也不能取得成绩或有高兴的事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总之,遇到任何事都要保持一种平和心态,自己的喜怒哀乐要表现得自然,不做作。分寸一定要有所把握,否则,只能给人一种喜怒无常的印象。最终,只得自食苦果。
539. 初次见面说好第一句话
不要小看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在人际交往中它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贴心、亲热、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式:
□ 攀亲带故
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例如:“你是北京大学毕业生,我曾在北大进修过两年。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呢!”“你是山东的,我是河北的,两地近在咫尺。今天能碰巧遇见,也算很有缘!”……
□ 敬重仰慕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表示敬慕的内容应因时因地而异。例如:“您的大作我读过多遍了,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作者风采!”“今天是教师节,在这光辉的节日里,我能见到您这位颇有名望的教师,不胜荣幸啊!”……
□ 开口问候
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会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张(姓),你好”,显得亲切;若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你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的欢欣;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说“您好”更得体。
540. 察颜观色,找到共同的话题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
一退伍军人乘车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没有修好。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位退伍军人感到他的这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后来他们还成了朋友。
而这就是在观察对方以后,发现了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当然,察颜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541. 以话试探,找到共同的话题
陌生人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打开口语交际的局面。
两个老年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终点,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南京来走亲戚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排解了旅途的枯燥和寂寞。
经过双方的试探,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就谈得很投机,以后还可能成为朋友。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所以,与人交谈,要善于发现共同点,向深处掘进。
542. 听人介绍,猜度双方的共同点
当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生人在场,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位是县物价局的和一位“县中”的教师,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主人把这对陌生人作了介绍,他们马上发现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马上就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后变得亲热起来。
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543. 揣摩谈话,探索双方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