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和心理,是交往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课题,注意在实践中领悟和运用,是有价值的。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视他的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如果你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你千万不要把目光离开,以示坚定。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你时,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面部表情的目光,便于采取对策。如果你和别人碰面,觉得不自在,你就要把目光移开,减少不快。如果你和对方谈话时,他漫不经心而又出现闭眼姿势,你就要知趣暂停,你若还想做有效的沟通,那就要主动地随机应变。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应60%一70%的时间注视对方,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息的传送,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如果你想在交往中,特别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讲话,不卑不亢,只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这是常用的温和而有效的方式。
透过视线的活动看心态
人的视线活动方式,也反映着人的心态。一般认为,目不转睛地注视谈话对方的人较为诚实。但不一定是自始至终在盯着不放。
相反,视线的移开,其情况又如何呢?一般认为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其性格较为主动。另外,谈话中,有意处于优势地位的人,认为一个人是否能站在上风,在最初的30秒即能决定。当视线接触时,先移开眼光的人,就是胜利者。相反,因对方移开视线而耿耿于怀的人,就可能胡思乱想,以为对方嫌弃自己,或者自己谈不来,因此,在无形中乃对对方的视线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对方的牵制了。正因为如此,对于初次见面就不集中视线跟你谈话的挑战型对象,应特别小心应付。不过,同样是撇开视线的行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时才移开视线,那又另当别论了。一般而言,当我们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隐瞒时,有人会产生这种现象。一位建筑设计师曾经画过一幅皱着眉头的、有一双眼睛的抽象画,镶于大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前,其用意是借此减少偷窃行为。果然,在悬挂期间,偷窃率大大减少。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对那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威胁,极力想避开该视线,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觉,因此,便不敢进商店内,即使走进商店里,也不敢行窃了。
透过视线的方向看心态
在交往活动中,通过观察人的视线方向,也能透视人的心态。在交往中,如果面对异性,只望上一眼,便故意移开视线的人,大都是由于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譬如,在火车上或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几乎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轻的男性往往会很快把脸扭向一旁。他们虽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基于强烈的压抑作用而产生自制行为。假使兴趣欲望增大时,便会用斜视来偷看。这是由于想看清对方,却又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另外,行为学家亚宾·高曼通过研究认为:对异性瞄上一眼之后,闭上眼睛,即是一种“我相信你,不怕你”的体态语。所以,当看异性时,并不是把视线移开,而是闭上眼后,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复,就是尊敬与信赖的表现。尤其当女性这样看男性的时候,便可认为有交往的可能。
透过眼睛移动的情况看心态
在交往活动中,眼睛位置移动情况的不同,其心态也大不相同。譬如,当上级与下级讨论工作时,上级的视线肯定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来。反之,作为下级,虽然并未做任何错事,但视线却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这是由于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对下级保持其威严的心理作用。但也有例外,这与职位高低无关,而是性格原因。一般来说,在交往时,性格内向的人容易移开视线。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曾做过一种实验,让患有强度“自闭症”的儿童与陌生的成年人见面,以观测他面对成年人时间的长度。将成年人的眼睛蒙起与不蒙的两种情况相比较,发现儿童注视前者的时间,居然为后者的三倍。这就是说,双方眼光一接触,儿童会立刻移开视线。由此可知,性格内向的人,大都无法一直注视对方。
(第5节观人术
——古人观察人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观人术的存在,观人基本上是出于一种对人心理上的判断,与现代的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有相通之处,它与多少有些迷信色彩的“相术”不同。“观人术”主要是以观察人为基础,通过分析眼神、表情和举止动作等等一些细微的方面,从而得到对一个人的综合性的判断。对于这些,说起来似乎神乎其神,不易做好,但只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仍是可以练就社交中的一双慧眼的。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做客吕公家,吕公见刘邦相貌奇特,当时就决定将唯一的千金许配给他。那就是后来也闻名一时的吕后了。
三国时的许劭,初见曹操便直断其有安百姓的才能。许劭观察曹操的一言一行。心中便已明白此年轻人不简单,因而也就给了很高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也就是说曹操在太平无事的时候可以当一个能干的大臣,而在生逢乱世的时候就能成为世间的奸雄。据说曹操“闻言大喜”,认为许劭是了解自己的人。而后来事情的发展也充分地证实了许劭的预言。
当然,每个人要能达到以上例子中的高超观人术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知道一些基本的方法和观点是很有必要也是比较容易实行的。
◎《人物志:》:观察人的八种方法三国时,魏国的刘劭写了一本《人物志》,这里边将人分成了很多类型,并分别加以不同的分析,探测不同的实质,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著作。其中有一篇《八观》提供了观人的八种方法和观点,用以观察各种人的个性,颇有参考价值。这八种观人术用现代的语言可以表述如下。
如何观察表面忠厚老实的人
有的人表面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其实是一种伪装。这种人,虽然很善于伪装自己,但却往往包不住内心的虚伪。只要你有足够的细心并善于分析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究竟有何目的?那么是不难识破的,遇到这种假意奉承、勉强附和的人,千万不要被他的美言所迷惑。而且这类人往往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被其利用或伤害。
如何观察会说漂亮话的人
有的人在事不关己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会说一大堆不痛不痒的漂亮话,而一到与本身有利害冲突的时候,马上又会换出另一副完全不同的面孔。
这种人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利益为做事的唯一出发点,所以常常就会由于利益取向的不同而反复无常,对于这种人,千万不要指望他能够实际地为朋友、为公司、为集体做出什么好事。
如何观察所谓的名人
所谓的名人,亦即他的特质已经相当显著,也为大家所一致认定。但是对于这样的人,不论他是以何种特质而出名,都应该切实地查看其名与实之间的距离倒底是大是小?并要根据他所获得的名气,来重点观测他实际的所做所为到底有多少。
这里有一点特别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是:凡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名气,则比较可靠,而对于一下子冒出来的,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辨明,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一些被媒体炒作出来的所谓名人,特别是对于那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所谓“名人”尤其要加以抵制。
如何观察轻易承诺的人
有一些轻易承诺的人,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极其热心的,对什么事都答应得很快,也似乎很坚定,但是实际上却是很没有信用。这种人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事后又会找出各种理由替自己辩解。所以不要轻易相信这种人。相反,有些人的表现则是看起来笨笨的,而实际上对一切都十分明白,这些人往往大智若愚,从不轻易许诺,但是一旦许下,多半都会做到。所以对这类人不能因为一次两次的接触而对其丧失信心,要静观其所作所为,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把握住他那种“似非而是”的作风。这样,就能获得期望的成功。而对于这两类人的区别,主要是要看他做一件事的动机,切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人总是在社会中生存,也必须与各种人发生联系和交往,而这过程本身也是很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性的,所以观察人的要点,还应从他的人际关系中去考察。
如何观察好胜心很强的人
有些人好胜心特别强,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优点。明里暗里地刺激别人的短处。这种人的心态一般都有极强的忌妒心,一旦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自己尝到败绩的时候,便会产生莫名的怨恨,对别人的态度也由此而冷淡。对于这样的人,由于他本身总想超过别人。所以可以故意让他尝尝失败的滋味,便不难了解他的个性,看他会不会护短而好胜,一目了然。
如何看待别人的缺点
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在社交活动中,如果只是注重这些缺点的活,那么就永远也发现不了谁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谁是需要防备的小人。具有缺点的人,未必就一定有长处,但是反过来,有长处的就一定有缺点。这也就是说,缺点是绝对存在的,而长处则是相对的。所以,社交过程中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宽容,不要看着他的长处而总是指责他的不足,应该换个角度,看看他的缺点,从而来更加了解他的长处,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何观察喜欢装腔作势的人
如果我们注意周围的人,那么总可以发现其中有一类人整天总是绷着脸,喜欢装腔作势,并自认为廉洁高尚,看不起旁人。这种人是主动地与别人筑起了一道藩篱,总是叫人不敢与之亲近,这种人看似有领导的姿态,而实质上却是最缺乏领导才能的,更加不适合于搞公共之类的工作,所以也就千万不要委以重任,否则只能是自吞苦果。
作为一个胜任的领导,首先应该具有爱心,要看得起别人,更要试图去理解和关心别人,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这样才可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那道藩篱,使事业的成功在互相信赖的基础上开出最美的花朵,这样的领导才是善于与人相知相通,而不是关起门来搞自我闭塞的人。
如何观察“勤奋”的人
由于在我们的观念中,勤奋是一种美德,因此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勤奋的人有好感,会很轻易地认为勤于学习的人更有才能。其实这是不对的。有的人看上去很勤奋,实际上可能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还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碌碌无为的真实情况,会通过做很多琐碎的事务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六韬》:看透人本心的八种方法姜太公八十遇文王,被传为佳话。而姜太公本人也有一套看出本心的方法,《六韬》传说是他写的,里面说了八种看透人的本心的方法,实在是很有意思。这八种方法用现代语言可以描述如下。
多向部下问问题,这样可以获得对部下深一层次的了解无论是做什么事,无非就是去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做领导的如果能养成习惯,在遇到问题时,多向部属征询意见,从他们的答案中,可以逐渐了解他们的真面目。的确,想提出一些问题,让对方解答,可以观察他的理解程度,因而获得深一层次的评价。
所谓的问之以言,以观其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必要时,可以故意把秘密说给他听,以此来观察他的德行如果一个人不能守口如瓶,那么也是不能办好事的。事业发展,固然有其本身的各种原因,但是任何一阶段,都会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有着生死攸关的联系。这在今天的企业中常常被称为商业秘密。
现代的商业竞争,除了资金实力的竞争,更多的是技术内核的较量,这些东西对一个企业生存的重要性已日益引起成功人士的注意。
所以当一个领导发现部下不能保守秘密时,千万不要把重大的问题交与他去处理,否则就常常容易把事情搞砸。有时候领导也可以故意提供一些假情报,只要泄漏了出来,马上就知道他不能守口如瓶。
善于追根问底,以此来测定真假虚实有些人在回答问题时,只是敷衍塞责,可能会说得很漂亮,但是禁不起进一步的追问。另一些人虽然回答简练,但是却总能道出实情,也显得比较自信。所以做领导的可以抓住某一个问题,不断地追问,密切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显得惶惶不安,则表明他刚才所作的回答大有问题,如果对方显得很坚定,安如泰山,则表明他的确讲了真话。这一做法和现代的某些测谎手段有些类似,不过的确很有用。
故意派人去诱发对方谋反,以此来评定他的忠诚程度所谓“与之间谍,以观其诚”。有些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往往阳奉阴违。这种人是组织内部人员涣散的最大病根。而且这种人也不是很容易就能鉴定出来。
最好的手法莫过于故意派人与之策反,看他是否附和,例如可以派人在他的面前故意说老板的坏话,以看他是否也开始抱怨。这样,很容易就能把这类人区分出来。
故意让他经手钱财,看他是不是廉洁怎样看部下是否清廉?最好是在实践中观察他,可以让他经手一些钱财,看他在办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有没有贪污的倾向,即使没有,也要看他是否有接受贿赂,因为钱财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多方的利益,所以在这过程中也就很可能有人行贿,如果部下因此受贿而在处理钱财时故意偏袒某一方,则就表明他并不清廉,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将公款中饱私囊,对这种人一定要小心提防。
故意带他到声色场所,看他如何表现有些人很在乎钱,有些人则常沉迷于女色。这两种人都会因此而败事,不能委以重任。重钱的很可能就受贿,好色的很可能就会因枕边细语而败事。对于这种意外事故,老板不得不防一手,不要等到东窗事发才大叹为时晚矣。
把困难摆在他面前,以测试他的勇气一般人对困难的事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畏惧,没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是不会勇于承担责任的。所以,可以故意把困难的事情告诉他,如果他表现得为难或胆怯,则表明他不足以成大事。相反,如果他勇于承担而又确实有信心,则完全可以委以重任,有机会灌醉他,从他的酒后失态中判断其人的品性有句话叫“酒后吐真言”,一个酒品不佳的人,醉起来就会胡言乱语,行为轻浮。
这种人酒后容易失态,更会乱性。从他酒后的一言一行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的本性,所以有必要的话,把对方灌醉,赶快观察他的样子,这对判断人物,有相当的帮助。
◎管仲:观人、用人的十二条准则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有一位功不可没的宰相——管仲。管仲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早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时候就提出了观人、用人的十二条准则,用现代语言可以表述如下。
忌妒心强的人不能委以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