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之欢】新婚燕尔,不必定在初娶,凡妇人未经御而乍御者,即是新婚。无论是妻是妾,是婢是妓,其为燕尔之情则一也。乐莫乐于新相知,但观此一夕之为欢,可抵寻常之数夕,即知此一夕之所耗,亦可抵寻常之数夕。能保此夕不受燕尔之伤,始可以道新婚之乐。不则开荒辟昧,既以身任奇劳,献媚要功,又复躬承异瘁。终身不二色者,何难作背城一战;后宫多嬖侍者,岂能为不败孤军?危哉!危哉!当筹所以善此矣。善此当用何法?曰:静之以心。虽曰燕尔新婚,只当行其故事。“说大人,则藐之”,御新人,则旧之。仍以寻常女子相视,反以新人视之。[清·李渔·闲情偶寄]
李渔教导我们,你是新婚吗,你是一夜情吗,那就把她看作是发妻吧,这样才不致大动其心,而几次之后再把她看作是新人,旧中有新,新中有旧,这样才会达到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多少搞笑的段子,都发生在那一个晚上,因为这是第一次,或者说是仪式上的第一次,所以大家都会编出不少笑话来说新郎新娘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炮仗一放,新娘子的眼泪流不下来了,从出门到喜宴,中间要多少的移动和联通才能把一场大戏演完。所以两个人,新郎和新娘之间最为私密的“沟通”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将仪式进行到底,要把一台大戏演完,要让各方观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所以李渔提出的新婚燕尔,“不必定在初娶,凡妇人未经御而乍御者,即是新婚。无论是妻是妾,是婢是妓,其为燕尔之情是一也”李渔的意思是,不管怎么样的女子,总有这么个第一次的,那么就不必太耽溺于这第一次了,而是要把它当作跟平常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要想想日子才刚刚开始呢,不要一次不够两次,两次不够三次的。那种奋不顾身背水一战者,就不可取了。一句话,御新人,则旧之。说白了,要节欲。
但人的伟大和可悲就在于人是有情感有私心的,于是便会有紧张有期待有梦想以及失落和失望等,还有就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即使一个寻常女,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也变成了不寻常了,那么你又怎么寻常得起来呢?还有,只见新人笑,哪见旧人哭,婚姻如同穿鞋子,舒服与否只有自己的脚趾头知道,男女之情、情人之爱皆是如此。
新婚总要燕尔,新人总要变成旧人的。在当今的男女交往中,一般总是先同居,再结婚;或者说先登记,再办仪式。社会已经宽松到你可以先同居,但后面的形式是一定要办一下的,如果不办,几代人交出去的人情份子钱怎么收得回来呢?
打住打住。李渔本来是讲男女之乐事的,而我却扯到了社会学的细节中去,如果再扯开去,我一定会说同居与蜗居之关系了。李渔关于新婚要节欲的观点也没什么不对,虽然古人关于节欲的原理是值得推敲的。因为凡古代性学文献,见得最多的也就是这个字——御。御者,驭也。古人的好笑之处是有采阴补阳之说,所谓御,指男子跟女人做爱是不能泄的,或者要少泄为好,因为男人泄掉的不仅是人之元气,而且还是天地之精华,古人以为男女交合,也得符合天地交合之大势。男人只有不泄,才能采到阴气才能长生不老——这个意思展开来是可以写成一本书的。
不过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不泄或者尽量拖延时间而泄,在今天都算是一种本事,现代性医学用伟哥解决了不举的问题,但也还没有完全解决早泄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心理大于器质的一种问题,所以不好解决。而在具体实践中,在御的过程中,男人往往到了第二次以后,他的控制能力就得以提高了,这是因为他的子弹已经没有了,但枪把子本身还可以很硬,还可以做那很机械的运动,且没有了走火的危险。所以男人会想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N次,这是他显示自己雄风和力量的惟一表现形式,否则很多伟岸的男人都会被认为是很银洋蜡枪头的,特别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隐私可以兑换成商业的好处,一个女子在网上发布隐秘日记,不仅说跟谁有一腿,还说谁谁谁很脆弱,以至引伸为男人都很脆弱,他们也就是在嘴巴上还能硬一点……这是多么博人眼球的事情啊。
人心不古,李渔奈何。不过李渔的教导还是很重要。你是新婚也好或者是今天所说的一夜情也罢,都得以平常心去御之,一有平常心就好了,你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了,或者说起码不会太失常吧。当然床上的事情有时也是人算不如天算的,人和动物的区别,除了伦理道德之外,还在于人是随时随地都会发情的,随时随地,也意味着因时因地无时不刻地受到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方的一句话,灯光的亮度,某一种气味的刺激或者外面的声响,都是会影响到御的水准的。李渔教导我们,你是新婚吗,你是一夜情吗,那就把她看作是发妻吧,这样才不致大动其心,而几次之后再把她看作是新人,旧中有新,新中有旧,这样才会达到一种比较高的境界。但是李渔同志忘了,男女之间是可以做些机械运动的,但是那个女的,实在不是机械人啊,她或嗲或作或媚或浪或像一个木头人,难道不会影响到你?所以有个段子不是说了嘛,男人最喜欢也是最怕的是女人说那句话——
我还要!
【养生小贴士】
子华子的养身观
子华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魏国人。著有《子华子》,其养生方面的主张有:(1)六欲皆得其宣;(2)认识到正常生理“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弊。”所以,主以“动”养生,以疏通气血为养的观点,并举“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来强调说明保持气血流畅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