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忧之法】止忧之法有五:一曰谦以省过,二曰勤以砺身,三曰俭以储费,四曰恕以息争,五曰宽以弥谤。率此而行,则忧之大者可小,小者可无;非巡环之数,可以窃逃而幸免也。只因造物予夺之权,不肯为人所测识,料其如此,彼反未必如此,亦造物者颠倒英雄之惯技耳。[清·李渔·闲情偶寄]
把忧的管道给堵或给疏了,那快乐之水便源源不断而来了。而且李渔先生的观点,也颇为现实主义和息事宁人式的,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行乐第一,止忧第二,这是李渔的观点,这所谓一和二,就是一个孰前孰后的关系,因为很有可能,这乐和忧还是一对连体婴儿呢,用2008年的流行词来说,这乐和忧本身就纠结得很呢,而且它也是所谓辩证的是在变化着的。
比如说去年年终奖六万,今年经济危机之下还有七万,那当然应该高唱辣妹子辣、辣妹子辣地高兴啊,可是当你听说同一办公室的人有的拿了八九万还奖她去北海道旅游,你还乐得起来吗?所以这还是一个人比人的问题。人比人气死人,即使气不死,但是郁结在胸那也是很不好受的。现在专门有一些书,说子宫癌、乳房癌跟性生活不爽有关系,跟一股气出不去也有关系,那么可见更多的人是死于心碎,更多的人还是心理有问题。心理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变作身体上的一个肿块了,由此可见,精神真的是蛮重要的,因此那些在公园里跳舞的,在河边疾走的,在游泳池里扎猛子的——我对他们是表示敬佩的,因为这很有可能,能把肿块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的。
李渔还教了我们止忧之法,一说就是五点:谦以省过,勤以砺身,俭以储费,恕以息争,宽以弥谤,乍一看都是精神层面的,而且都是好事情,好像是我们的宣传部和文明办应该发号召的。李渔之闲情偶寄,好就好在讲精神,不像我们动不动就从物质层面上去讲。一个国家如果不讲物质光讲精神,那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个个人,特别是每个读书人都不讲文化,都不要文化这一条大裤衩了,那个人和国家都也差不多无羞可遮了。李渔讲的五点止忧法,我以为第一点谦以省过是最为重要的,待人谦逊,实际也是修身养性之一种。孔老夫子讲每日三省吾身,省什么东西呢,当然不是对镜自揽自恋梳妆打扮,要省就是省自己的过,正如谦逊更多地不是对家人,而是对同事对下级。恕以息争和宽以弥谤,实际上是讲处理人际关系的,因为争和谤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今天是个网络社会,你上午可能还是网络好人,下午就有可能被人肉搜索为网络恶人了,只要一句话,一张照片传了出去,那好了,便是键盘声里说诽闻,听取谤争一片。
把忧的管道给堵或给疏了,那快乐之水便源源不断而来了。而且李渔先生的观点,也颇为现实主义和息事宁人式的,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一点倒是跟道路执勤的交警颇为相似,高峰期间路上停滞个几分钟,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那么人的五脏六肺管管脉脉的,不也是同样道理吗?乐观,哪怕是盲目的乐观,也总比成天皱着眉头要好吧。
不买后悔药,只当和事佬。好了,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也认为李渔太为小儿科了呢?NO,人生怎么能无忧呢?所以李渔说得好啊,忧可忘乎?不可忘乎。曰:可忘忧者非忧,忧实不可忘也。然则忧之未忘,其何能乐?曰:忧不可忘可可止,止即所以忘之也……说得可巧妙了吧?既然忧不能忘,那就止吧,不是有止痛药吗?行乐不也就是止忧药吗。还有还有,还得多上上网,多看看段子,你不是股票被套了吗?那说明什么呢,第一说明你除了吃饭之外还有闲情,第二呢你为儿孙留了笔不大不小的财产呢
【养生小贴士】
营养界泰斗李瑞芬教授认为吃要远“三白”、近“三黑”
人吃东西要讲平衡,荤素搭配,酸碱平衡,主食和辅食都要吃。荤的东西都是酸性的,蔬菜、水果、菌类、茶叶这些东西是碱性的,你一定要酸性碱性的食物一块吃,就是荤素搭配,而且要以素的为主,因为人的身体、血液是碱性的,要吃一些酸的东西平衡它。
“三白”是指糖、盐、猪油。还要近“三黑”,尤其对老人,你对三个黑的要稍微近一点,第一个是木耳,第二个叫紫菜、还有一个是紫米,三个黑的对老人比较好,这叫远“三白”、近“三黑”。 这些黑色的都是自然的,比如紫菜,黑米、芝麻等等。从中医里面特别讲究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