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成长之谜
红海是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与非洲东北部海岸之间的一个狭长内海。它是沟通欧亚两大洲,连接印度洋与地中海的天然水道,每年都有成千上万艘船只从这里通过。
圣经中,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遇到红海的拦阻。后借助上帝的力量将海水分开,才得以逃出升天。
红海的形成是非洲与阿拉伯半岛这两个板块漂移和彼此分离的结果。大约在2000万年前,红海首先在北部形成,在距今300万~400万年前,今日红海中轴地壳发生张裂,海水入侵,出现了亚喀巴湾及南部海区。就是说,现在的红海实际上是在300多万年前出现的。其后,海底继续扩张,裂谷不断拓宽,红海中轴处新生的洋壳不断将古老的岩石基底向两侧推移。今天在海底可以观测到,随着逐流远离中轴,两翼岩石的年龄也逐渐增大,从300万年增至2000万年。
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如今的大洋都是昨天陆地分裂并不断向两侧移动造成的。他们用发展的眼光,把世界海洋的发育历史分成若干阶段。比如,大西洋正处在发育旺盛阶段,叫壮年海;太平洋正处在发育后期,叫老年海;地中海在不断萎缩,叫残留海;而红海则处于发育初期阶段,称为幼年海。
据科学家研究,目前红海正在“成长”,大约每年向两侧扩张2厘米。阿拉伯半岛正以这个速度向亚洲压挤。可以推想,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么2500万年后波斯湾就会消失,而沙特阿拉伯将与伊朗碰撞在一起,红海将成为地球上烟波浩渺的“世界第五大洋”。
另一种观点认为,即使红海今天的扩张运动一直在进行,但却无法保证海底扩张会一直持续下去。据现在掌握的材料,在以往漫长的地壳发展中,有的板块不停地移动,最后形成了大洋;有的板块则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其他板块的阻挡,中途停止了移动,并未形成大洋。
红海是否能成为大洋,还需要时间加以证明。
萨特大漩涡之谜
有一种漩涡,它每天四次准时出现,它来临之时先是伴随着一声巨响(数里之外都能听到),接着海水翻卷打转,渐次形成千百个小漩涡,随即越来越大,越转越快……最后形成一个直径10多米,深陷亦达10米以上的黝黑的大漩涡。最后,当海水在回旋时,水上的空气也随着渐渐旋动,发出一阵凄厉的呼啸声。这就是萨特大漩涡。
挪威博多城沿海,平静的海面上,每天4次准时出现一股神秘的巨大漩涡——萨特漩涡:先是海水奔涌的巨响——数里之外即可听见;接着,海水翻卷打转,千百个小漩涡渐次形成,越来越大,越转越快……最后形成一个直径10多米,深陷亦达10米以上的黝黑的大漩涡。当海水在回旋时,发出一阵凄厉的呼啸声。
萨特漩涡的出现与潮汐及特殊地形有关。挪威沿海因深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素以曲折深邃的峡江峡湾闻名于世。萨特漩涡位于一个长约1.8公里,深约90米的峡湾中,最狭窄处仅137米,主水道南北还有许多分支水道,大潮期间,海流时速超过18公里;每次涨落潮时,流过峡湾的海水超过7500万立方米以上。巨量海水从峡湾深邃狭窄的水道中流出流进,急如瀑布,形成几道强有力的海流,互相冲撞搏击,就此出现了萨特大漩涡。因为潮汐每天两起两落,萨特涡流也按时出现4次。造成漩涡的水势随月相而变化,朔望时水流最强,上下弦时最弱。风向对漩涡也有影响。
漩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通过,因此当地在水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挂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只可安全通过。漩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一律都不能通过。如果有船只想冒险,那最终只会粉身碎骨。
1905年,“英雄”号瑞典铁矿船船长,试图驶过萨特涡流。但漩涡太大了,根本过不去。到船长打算折回时,船已给冲走,撞向一个小岛。船员设法爬上陆地。但那只可怜的船却是被撞得粉身碎骨,最后那一点点残骸也被卷进漩涡。
鉴于上述情况,当地在水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挂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只可安全通过。因此,航海人员一定要看好信号灯,能通过时再通过,千万不可硬行。
综上所述,海平面也不是风平浪静的,也有暗流涌动的时候。
海洋无底洞之谜
在茫茫的大海上存在着一种能够吞噬一切的无底洞,许多世纪以来什么也填不饱它,每天它都在贪婪这吞入大量的海水,甚至不幸航行至此的船舶。因此,这里也是海难频发的地方。这就是可怕的海洋无底洞。在“无底洞”附近,有着异常的电磁波动,发生过多起神秘海难。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无底洞总共有有两处,分别在印度洋和地中海。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印度洋无底洞。它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北纬5°13′、东经69°27′,半径约3海里。这里是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变化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由西向东顺时针流动;冬季则刚好相反。但无底洞海域则不受影响,风平浪静。
地中海无底洞位于在地中海东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爱奥尼亚海域。
每当海水涨潮的时候,汹涌的海水就会排山倒海一样“哗哗哗”地朝着洞里边流去,形成了一股特别湍急的急流。
人们推测,每天流进这个无底洞的海水足足有3万多吨。可令人奇怪的是,这么多的海水“哗哗哗”地往洞里边流,却一直没有把它灌满。所以,人们曾经怀疑,这个无底洞会不会就像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地形呀?那样的地形,不管有多少水都不能把它们灌满。不过,这类地形的漏斗、竖井、落水洞都会有一个出口的,那些水会顺着出口流出去。可是,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的这个无底洞,人们寻找了好多地方,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找到它的出口。
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曾经派出一个考察队,来到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想揭开这个无底洞的秘密。
考察队员们采用的是这么一种办法:他们先把一种经久不变的深色染料放在海水里边,然后看着这种染料是怎么随着海水一块儿流进无底洞里边去。接着,考察队员们赶紧分头去观察附近的海面和岛上的各条河流、湖泊,看看有没有被这种染料染出颜色的海水。可是,考察队员们费尽了力气,察看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有发现被染料染了颜色的海水。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是海水的量太大,把有颜色的海水稀释得太淡了,让人们根本看不出来吗?
考察队员们只好回去了。可是,他们一直没有甘心。过了几年以后,他们研究制造出来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粒子。这种塑料粒子比海水稍微轻一些,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不沉底,也不会被海水溶解了。
这一天,考察队员们又来到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的那个无底洞。他们把130公斤的塑料粒子都倒进了海水里。工夫不大,这些塑料粒子就顺着海水流进了无底洞。考察队员们心想:“现在,哪怕只有一粒塑料粒子在别的地方冒出来,我们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就可以揭开这个‘无底洞’的秘密了。”
但是,结果又怎么样呢?考察队员们发动了好多人,在各地水域里整整寻找了1年多的时间,一颗塑料粒子也没有找到。
到现在为止,无底洞仍然是个未解之谜。谁也解释不了到底海水为什么会总这么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究竟是怎样一个洞呢?这些问题都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索。
深海逆流之谜
你是否还以为海水都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的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有些海洋的深处,存在着惊人的逆流。
1950年科学家汤森·克隆威尔发现在赤道附近,海面200米深处海流幅宽达300公里,而且在100米深处的流势最为强大,中心流速每秒可达150厘米。后来这股海流就以汤森·克隆威尔命名为克隆威尔逆流。它从西经92度到东经160度,总长为6500海里。它一般都在赤道海面上流动。有时也浮到海洋表面漂荡。
1955年,德国海洋学家卫斯特发现在接近南美沿海约几千米深水层中,有一股流势特别惊人的巨大潜流。据卫斯特测定这股潜流也不总是流势惊人,在南大西洋巴西和阿根廷海域内,靠近南美大陆,在1500至4000米深处时就很小了。但在巴西海域的海面下1500至4000米深水层中,它的流量比黑湖还大。
在海洋深处,究竟有多少潜流、逆流以及它们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
大海“着火”之谜
海水也会着火吗?如果不是火,那么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先随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1933年3月3日凌晨,日本三陆海啸发生时,人们便看到了。当波浪涌进时,在浪的最下面出现了三四个像草帽般的圆形发光物,横排着前进,色泽青紫。随着浪花之间的互相撞击,这圆形的发光物就破碎了,随之就不见了。
与之类似的还有1975年9月12日傍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那个发光物随着波浪的起伏跳跃,一直到天亮才逐渐消失。第二天傍晚,亮光再现,亮度更强,以后逐日加强。到第七天,海面上涌现出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明亮异常。但几个小时之后,这里发生了地震。
同样,在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晚上,秦皇岛、北戴河一带的海面上也有这种发光现象。
说到这里,海火并不是真的,其实是一种海发光现象。那么究竟什么在发光呢?目前普遍有两种说法:
第一,认为是水里会发光的生物受到扰动而发光所致。如菌藻纲、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和脊椎动物门等。人们推测当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啸的剧烈震荡时,便会刺激这些生物,使其发出异常的光亮。
第二,认为海火是一种与地面上的“地光”相类似的发光现象。他们认为第一种扰动而使之发光是不对的,其反驳理由是狂风大浪也扰动了,为什么就没有形成海光呢?
海洋中发光浮游生物放出的能量很微,称为冷光。海光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还有实用价值。如,在作战时期,舰艇在发光海区夜间航行时,就有可能被发现;在渔业上,可利用海火来寻找鱼群;在舰运交通上,海火可以帮助航海人员识别航行标志和障碍物。此外,由于海火是冷光,就可被广泛用在火药库、油库、弹药库等严禁烟火的场所。
综上所述,当人们了解并掌握了海火以后,就可为人类造福。
海底浓烟之谜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乘坐深水潜艇“阿尔文”号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进行了水下考察。结果这次考察让他们有了一重大发现。到达海底的时候,他们透过潜艇的舷窗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滚滚浓烟。这浓烟让他们非常惊奇,于是他们决定一探究竟。他们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结果令他们瞠目结舌,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
随后,他们便仔仔细细察看这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
巴勒等人的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奥温认为,这种海底“喷泉”可能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物质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众所周知,二氧化碳的增加就会导致全球气候。
在海底“浓烟”中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这还需要科学家的进一步考察,人们期待着能有新的发现。
黑色的潮流之谜
蔚蓝色的大海上,涌现出黑颜色的潮流,是不是很奇怪呢?
法国海洋科学家伊夫?富凯,一次在位于大西洋海域附近的亚速尔群岛附近水下2500米处的进行海洋科学考察。忽然,他意外发现了一股神秘的黑色潮流。它长250米,宽60米。在黑色潮流的底部,有30来个类似大烟囱的圆锥形洞隙,不停地从地球的内部吐出透明的高温达360℃的水流。奇怪的是,这里的水温高达360℃,却不见沸腾;这些水流一出洞口,经迅速降温浓缩,立即成为污黑水流,浑黑的海水在探测器最强的灯光照射下也无法看清10米以外的东西。这些乌黑潮流中没有海洋生物活动,一旦有鱼虾进入会立即中毒身亡。但是,在乌黑水流影响不大的这一水域周围,虾贝、蟹类和海参的密度却极大,十分丰富。
这种神秘的黑潮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这是地球从内部吐出来的“呕吐物”吗?
1998年7月,法国派出了“诺蒂尔克”号深水探测器,美国派出了世界最深的海洋探测器“尔河文”号,一起来到亚速尔群岛海域,力图解开这神秘黑潮的谜团。
当他们下潜到1千米时,海水的四周如同起了大雾一样,在最亮的光线下看不清10米以外的东西;他们继续下潜直到2500米时,此时测量的海水的温度达到100度,四周的大雾渐渐消失,能见度非常大,能看到四周游动的虾、海参。在强烈的光线照耀下,他们突然看到一幅清晰而又令人惊异的图景:他们仿佛进入一个大工厂,四周是林立的烟囱,井井有条,那一股股黑潮就是从烟囱里冒出来的,像是污染物。在水温达到100度,水压是水面压力250倍的2500米水下,又有谁有能力在此建造出这样大的烟囱呢?此景不能不让科学家大吃一惊。他们正要打算仔细地观察一下,却感到深海探测器出现异常,它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急剧地托起上升,像是要让他们离开这里。不到2小时,“尔河文”号深海探测器浮出水面。两位科学家面色苍白,所看到的这一幕幕景象让他们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有人认为,大洋的深处,一定生存着另外一支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智慧的动物。因为人类起源于海洋,当人类进化时,很可能分为陆上、水中两分支。上岸的称为人类,水下的被称为海妖。也许海妖会称人类是陆妖。也有人认为,在大西洋中生存着似人的高智慧生物。他们的科学技术、文明水平远远超过陆地上生存的人类。俄罗斯的海洋生物学家勒伦斯基教授经过多年观察、分析后认为:人们常常看到高空中出现的飞碟并非是天外来客,而是地球上高级生物的杰作。据多方面的记载:飞碟常常从海洋里飞出,随后又钻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