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春节前夕,“悦读纪”的陈海燕先生找到了我,问我能否写一本关于香港流行音乐的书。他告诉我说,他是梅艳芳、张国荣的粉丝,很希望能够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岁月如歌”的集子。在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交出了两篇样稿、一个图书策划、一份写作大纲,接下来敲定了截稿时间和出版合约细节,然后便投入到该书的工作中。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白天我必须面对纷繁芜杂、不见天日的工作,回家处理完日常的专栏稿约,再沐浴更衣一番后才能安下心来,开始这本书的写作。
在许多人的眼中,我是一个以苛刻著称的乐评人,总是拿着放大镜寻找音乐里的小毛病。而我平日更多关注摇滚乐范畴,也让大家觉得我多少有点不近人情。即使是我自己在刚开始时也对这本书心存疑虑,但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不断地检索过去的回忆,寻找年少那些旋律时,屏幕上的文字竟自己长着腿跑出来了。然后我终于明白,即使我已经走出了很远很远,但最早听到的那些歌,就像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在课桌上刻下的字那样,即使人去楼空,也会静静地躺在那儿。这本书里的16万字,本该是封存在毕业纪念册里的,而现在我把它们又找了回来。
一直以为写作是一个人的事儿,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成书的过程中,幸好有你们的帮助,排名不分前后左右忠奸:负责该书策划、出版的陈海燕,没有你不会有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不断给予意见的前夕、衣湿游淼、sean、iphen、老丁、爱地人、小娱;为此书友情担任硬知识校对、确保我的“印象流”不出错的墨墨;替我揽下所有家务活、让我每天吃完饭后能够把碗搁在饭桌上然后回到房间埋头写作的妈妈。最后还要感谢的是我的太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是我们一起完成的。和她相识之日起,一直在嗟叹,和闪耀在天空中的星斗相比,我们此生能够在一起的岁月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如果有时光机,我一定要回到她的童年、少年,看看在那些模糊的老相册背后,那一个鲜活的女孩到底是怎样的。因此,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和妻子恍若完成了一次关于成长的时光旅行,我们分享彼此关于这些音乐的成长点滴。而当我们发现在各自不同的时空里却有着一样的遭遇时,心里便感到一阵欣慰,似乎也弥补了我错过了她的童年之缺憾。就像Beyond《真的爱你》之国语版《你知道我的迷茫》中所唱的:“我们曾经一样地流浪,一样幻想美好时光,一样地感到流水年长。我们虽然不同一个地方,没有相同的主张,可是你知道我的迷惘。”
看到这一段,樱太不紧不慢地说:在你弥补这一项遗憾的同时,你又错过了另一件事——和我肚子里的宝宝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