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温
概况
近百年来,河州回族军人先后兴起,其武装力量逐渐发展壮大,曾经控制过宁夏、青海、绥远(今内蒙呼和浩特等地)等省区及甘肃、新疆等省区的一部分地方,影响整个西北政治局面,在我国近现代回族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这些为首的人物都姓马,又都是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西乡人。极盛之时,任过国民党时期的省主席(包括代理和割据自称者)的九人,军师旅、团级的将校军官及特简荐任文职官员约百人以上,一时有“小湘乡”之称(比为清湖南曾国藩等集团)。纷纭错综,一般不易辨析,于是有“三马”、“五马”、“十马”、“诸马”之名。而于其家族渊源和相互关系,多不了解,有加以说明之必要。作者生于此邦,以所知闻,特作简单纪述。
解放前临夏回族姓马的这些人物,总的可分为马占鳌、马千龄、马海晏三个集团,而各个集团则都以他们的家族为主要骨干,并由其亲戚、同乡、同民族、同宗教的人士凝聚而成。一部分汉族人依附者多是参谋及文职人员,未列于内,故称之为“河州三马”。
马占鳌降清以后,编所部为镇南马步三营旗。为这个集团武装势力奠立了基础。经过马占鳌、马安良父子两代经营,发展壮大.传到其孙马廷勷、马廷贤,于一九二八年被国民军消灭。从1862年(清同治元年)马占鳌开始反清算起,存在了六十六年。其武装势力基本控制着河州(今临夏州)和凉州(今武威地区)地方。并曾发展到兰州、天水等地区及宁夏省,甘、青藏区,陕西汧邠等处。
马千龄之子马福禄崛起于马占鳌之后,另树一帜。福禄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时战殁,马福祥继之。到了马鸿宾、马鸿逵时,先后控制过宁夏、青海、绥远(今内蒙呼和浩特一带)三省、区,活动范围广达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从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马福禄受命募众成立安宁营,至1949年止,其武装势力共存在了五十四年。
马海晏的儿子马麒,最后从马安良的精锐西军中分化出来,编为“宁海军”,另成一个集团。马麒死后,弟马麟(勋丞)继任青海省主席。后来马麒之子马步青、马步芳与马步芳之子马继援等相继而起,三世拥兵,控制了青海全省和河西走廊。军事活动范围先后达到西藏、甘肃、陕西等省区。这一集团的马仲英曾遍扰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从1862年(清同治元年)马海晏随同马占鳌起事,到1949年马步芳父子武装势力被消灭止,共存在了八十七年。如从马麒1912年任西宁镇,另编宁海军时计算起,也独立存在了十七年。
这些集团的共同特点是:他们有民族宗教的特种关系和社会势力。凭借已经取得的军、政职位,利用所占地盘的人、财、物、力,发展了武装势力并长期统治这些地方,类似半割据状态。各个集团之间,互结姻亲(如马占鳌为马千龄的侄女婿,马步青、马步芳为马安良的侄女婿……),千丝万缕,缠结坚牢,根深蒂固,本固难拔。所以过去的当政者不能不予以利用,致使所在地区的各族人民除历受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的剥削压迫而外,还要承受这些地方军阀的额外负担。尤以马廷勷、马步青等在武威,马鸿逵在宁夏,马步芳在青海时为甚。河州是“三马”的家乡,更是他们的兵源补充和可靠骨干人才选拔之地,负担更为沉重。虽然他们的亲戚家族在经济上和政治地位方面有畸形的发展,但广大各族人民则仍极贫困,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直至解放以后,才有所转变。
这三个集团的发展过程是:从小到大,由盛而衰。民国初年,甘肃八镇,曾居其四。其后占据宁夏、青海两省及河西走廊多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几同封建世袭。虽然马占鳌的这一派到马廷勷时,在1928年,被国民军所消灭,丧失了河州(临夏州)、凉州(今武威地区)一带所占地盘和所领军队,以及累世积存的大量金钱财物,在政治上失势,但大河家(属今积石山自治县)的社会势力和经济基础(主要是土地,占有的地主号称“八大家”,皆其家族),并以历史渊源,与宁夏、青海两个集团保持亲密联系,互相支持,仍有一定影响。国民党政府行将崩溃之前,马步芳升任西北军政长官,马鸿逵等任副长官,盛极一时,终于和国民党大陆政权一齐覆灭。
这三个集团中还有众多的高级文武官员,大多数是其亲戚故旧和宗教、民族的上层人物。他们用人多用河州回族;马步芳尤喜用循化撒拉族人,以为忠实可靠。
在宗教意识方面,三家虽都信仰伊斯兰教,而派别各异。大体说,马占鳌父子当权时,对新、老教大致持平衡态度。控制河州各门宦于自己势力之下,排斥外来的门宦教派在河州传教(如对沙沟门宦)。马千龄及其子孙是毕家场门宦教下。偏于老教,马海晏子孙后来则信奉和支持新教,甚至派放、支配传教的阿訇。为便于明了,兹将三马家族世系,各列简表,略加说明。对重要人物情况,予以简介。缺漏错误之处,希望指正。
(一)马占鳌集团甲、马占鳌家族世系表马××马××马占鳌(长子)
马安良(次子)
马国良马福旺马占奎(长子)
马朝选︵女为马步芳之妻︶(次子)
马朝俊(三子)
马朝杰(四子)
马朝儒(五子)
马朝伟︵即马丕烈︶(三子)
马毓良(长子)
马廷佐(次子)
马廷佑(三子)
马廷勷(四子)
马廷贤(五子)
马廷×(人称瞎子)
(长子)
马廷斌︵即马全钦︶(次子)
马介钦(长子)
马廷珍(次子)
马廷瑚(长子)
马祖武(长子)
马宗武
马占鳌集团人物简介
①马占鳌(1830—1886),字魁峰,一字鼎臣(经名“阿卜都里阿在兹”)。河州漠尼关(今属临夏县)人。回族。先世在陕西省大荔县王阁村,清初有马希超者经商于河州,遂留居漠尼沟。马占鳌少时学伊斯兰教经典,二十四岁在大河家(今属积石山自治县)开学当阿訇。清同治时,河州回民反清,时逾十年,占鳌成为领袖人物。及左宗棠所部清军攻至河州,占鳌率众迎战于新路坡(今属广河县),胜而后降。故能保持实力,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受编后,官至补用总兵,督带镇南马步全军,兼带中旗马队。常被派遣处理甘、青一带蒙、藏部落纠纷案件多起,得授“勒尔津巴图鲁”勇号。
清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二十一日病故于大河家别墅,即葬于大河家。距生于道光十年(1830)五月十九日,年五十七岁。子三:
长安良,另有说明。次国良,次毓良(经名“易卜拉黑麦”)。
马安良,字翰如(经名“阿卜都里默直底”),父殁,继统其众,以补用游击督带镇南马队三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随提督董福祥平定河湟之变。庚子(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走长安,安良募兵赴陕勤王。回甘肃后,历任总兵,升甘肃提督。辛亥(1911)革命时,奉陕甘总督长庚之命援陕、又募兵家乡,编成精锐西军,任为总统,率领前往与陕西革命军交战,相持于乾州(今乾县),豳州(今邠县)。清帝退位,民国成立,甘肃亦赞成共和体制。安良所部西军撤回,驻于兰州。对本省政治,颇有干预。先与省议会不协,迫议长李镜清去职,旋派人刺杀于临洮家中。后与甘肃督军张广建不合,被张排挤,率部回驻河州。民国六年(1917年)病故,年若干岁(据马廷勷之妻王氏说:安良生肖属龙,年六十六岁。确否待考)。有子五人:长廷佐(经名“艾利”),清时保举知府,引见后卒;次廷佑(经名“易黑亚”),性不聪明,人称“拉水”;三廷勷、四廷贤,另有说明;五廷×、因目盲,人称“瞎子”。
马廷勷,字少翰。清末贡生,曾为民国总统侍从武官,也曾在燕京大学读书。返甘后仍在西军任职,父殁,续统西军。曾任凉州镇守使。1928年马仲英与马廷贤起事河州(时称导河县),马廷勷时去大河家奔叔父国良之丧,国民军疑其策划指使,甘肃督办刘郁芬派兵于进击马仲英等的同时,指使募兵人员攻之武威,马仓卒出走,旋又反扑,进入武威城,错杀无辜百姓多人。刘郁芬又派兵攻进武威,驱走了马廷勷,这一集团的军队,终被消灭。马廷勷经四川辗转去至南京,蒋介石给予名义,使之回甘反对冯玉祥。他到河南后,又往见冯玉祥,为所活埋,年三十九岁(据其妻王氏说廷勷生肖属牛,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己丑(1886)推算的。是否确实,待考)。有妻数人,临夏王氏,武威高氏,皆汉族。子二:长祖武,字燕翼,曾任马步芳部处长,青海解放后投诚,现在青海省工作,次宗武。
马廷贤,字礼堂。1928年与马仲英起事河州,围攻县城,为国民军击败,廷贤等率众经卓尼、临潭分别逃窜。廷贤占据天水,杀掠甚惨,又派所部攻破礼县,屠城。1931年为川、陕军击溃,残部韩进禄(即韩以思麻)等投宁夏马鸿宾。廷贤出走天津。抗日战争结束后,归居临夏大河家原籍。1959年以反革命罪为人民政府镇压。距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六十四岁(据马廷勷妻王氏说其生肖属猴推算,确否待考)。
马廷斌,(1898—1981)字全钦。马占鳌之孙,父国良(经名“阿卜都里赫密底”),清时任过武职,居大河家,一九二八年病故。时马全钦任马廷勷部的团长,率部驻防导河县(今临夏市)城附近之尕营盘。民国十七年(1928)事变初起,马全钦自请往击马仲英,率兵交战,部众全部哗变,仅以身免。又为河州镇守使赵席聘所疑,不得入城。至兰州,拘禁多日,得释。后还乡,常以这一集团代表人物身份,任甘青宁等各军政首脑机关高参顾问等名义,周旋于其间。与家族豪富者号称大河家“八大家”。1949年解放之时,曾接受王震将军之命为解放青海、新疆出力,历任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民委委员,宁夏民委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1981年三月病故于兰州。距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十四岁。弟介钦,解放时亦代表马全钦与王震联系,后病殁于家。
马占奎(1858—1940),字星垣,马占鳌从弟,父名马福旺。
占奎于光绪十一年(1885)中武举。历任奇台堡守备,河州镇标前营都司,甘肃督标后营游击,城守营参将,马营监游击,陕西商州协副将。随马占鳌办理岷藏区纠纷大案数十起,以功得“胜勇巴图鲁”勇号。甲午(1894年)之役,随马安良驻直隶(今河北省)备战守。庚子(1900年)随马安良赴陕西勤王。官至总兵加提督衔。
辛亥(1911)革命军起,随马安良援陕,任西军精锐左军统领。回驻兰州后,任甘肃督标中军副将。后退居家乡。1940年二月初十日病故于临夏,葬于城郊。距生于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二十八日,年八十四岁。子五:长朝选,人称“绵大人”,女为马步芳之妻;次朝俊;三朝杰;四朝儒;五朝伟,即马丕烈,曾任青海省财政厅长。
解放之时,受王震将军之命,为临夏地方及解放青海奔走出力。后任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甘肃省农林厅副厅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副主任。民革甘肃省委副主任、主任。
除马占鳌家族之外,这个集团还有许多其他重要人物(汉族未计),择要纪述于后:
张绍贤,字子闿,或称“张塌塌”。循化人,随教为回族。同治时与马占鳌反清。清末任宁夏镇总兵。
马永瑞,河州回族,华寺门宦,同治时与马占鳌反清,投降后在马占鳌部任旗官。
马悟真,东乡族。北庄门宦。与马占鳌一同起事反清。
马麟,字玉清。东乡族,北庄门宦。曾任甘州镇守使,一九二八年事变后,曾被国民军解除兵权,派为宣抚使,去临夏宣抚,不久病故。
马绍文,人称“白团长”。东乡族。北庄门宦。曾在西军部队任职。解放后任东乡族自治区(县)主席,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已病故。
马绍武,人称“六营”,东乡族,北庄门宦。曾任马廷勷部团长,驻防文县时,聘请韩定山为幕宾,为之讲书,1928年驻防平番(今永登县),国民军进攻时,退往临夏,解散所部。抗战时任甘肃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解放后任东乡族自治区(县)主席。不久病故。
马国仁,广河人,回族,红门门宦。先为马安良帮统,民国三年(1914年)任秦州镇守使时,与白朗军交战阵亡。
马国礼,广河人,回族。红门门宦,国仁之弟,民国初年,曾任甘肃省实业司司长。抗战时期曾任甘肃省政府委员。
马国栋,字柱臣。广河人。回族。红门门宦,国礼之弟。一九二八年之变,国民军曾任为剿匪副司令,引国民军之师长戴靖宇从南路进兵,往援河州,攻打马仲英,后居兰州,病殁。
马培清,循化撒拉族。曾在马安良西军任小武职。一九二八年事变时曾随马廷贤部在天水。后投马鸿宾部下任过旅长,一九四九年随同起义,解放后,任甘肃省政协常委,曾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
附注:以上这些人都有他们的自己的派系势力或社会地位,有的游离于各集团之间,今以其关系较多者比附之。下同。
(二)马千龄(1826-1910),字松坪。河州韩家集阳洼山(今属临夏县)人。回族。祖马玉玺(1761-1846),字国宝。父马泰(1784-1850),字翊运。累世务农。千龄贸易于甘、青之蒙藏地区,家境渐裕。晚清时,陕西回民反清者称“十八大营”,同治末年,为清军所败,退至河州,聚于大西乡中川会(在黄河之南,今属积石山自治县大河家乡),欲攻掠黄河北岸之官亭(今属青海省民和县)。
千龄闻其谋,恐事态扩大,累及乡里,往见“十八大营”首领,说以主客异形,攻守异势,劝其慎重,所谋遂息。又商于马占鳌,令扬兵于野,促使“十八大营出境”,以此为乡里所感。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正月二十日寅时,病殁于宣统二年(1910)八月十九日午时,年八十五岁。妻王氏,生福财。再娶马氏,生福禄。继娶何氏,生福寿。又娶韩氏(汉族),生福祥。福财六十一岁,先卒,余另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