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记得一位科学家问他的学生:你上午干什么?学生说:做实验。科学家又问:下午呢?学生说:还是做实验,晚上也不例外。科学家严肃地批评他说:只做实验,没有时间思考,你将一事无成。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习题绝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如果你没有时间思考,做的习题再多也是徒劳的。数量多并不代表质量高!你完全不必羡慕那些每天最早起床上自习又最晚睡觉的人。蛮干只会使自己筋疲力尽,而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学习上的成功与生活中的幸福。你应该做的是学会如何管理时间,并且持之以恒地借助规划时间的智慧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一道难度极高的题目,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去挑战一下。如果你参加高考,在做完试卷前面的题目之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最后一道难题,这样的难题当然值得去挑战,因为它会给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题目做起来都很困难,那么,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不会有结果,还会让你减分——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你本来可以拿分的题目。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这样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以上做题的思想,可运用到学习计划的制订上。有的人喜欢在头脑发热时制定时间表,将事情排得密密麻麻的,从计划表上看,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原计划用半小时背一篇英语课文,谁知用了40分钟还没有背下来,结果连忙放下英语课本,拿起数学题做了起来;还没有做几道题,发现背政治的时间又到了……总之一天下来忙个半死,计划中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一来二去就对自己没了信心,老感觉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越来越难以按照计划学习,不久又过起了原来那种杂乱无章的生活。
所以,对于那些刚开始制订学习计划的人来讲,计划应该订得适当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让时间宽裕一些,尽量保证每天给自己所定的任务都能完成。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想到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你继续制订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地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时间。
无论是课本,还是练习册,对于同一类型的题,选用有代表性的做几道,当掌握了解题方法后,就会感到做习题不再是一种负担,同时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这些题:它有什么特点,易发生什么错误?与哪些题型具有相同点,有没有独特解法?当你用了半天的时间甚至一天的时间把一种类型的题目以及它的各种变体都掌握了,这样的时间利用方式是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是高效的,因为当你再遇到它们的时候,会形成条件反射,脑海中解题的步骤非常清晰,条条框框非常明白。
有这样一道化学题: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能不能在20℃时配制36%的氯化钠溶液?这道题目考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百分比浓度的概念,以及两者的换算。做完题后,在整理时,可以把它纳入“溶解度—质量百分比浓度”这类习题中去。
在做了一定数量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题后,大致可以把习题分成以下几类:①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百分比浓度;②已知溶液的量和百分比浓度求溶质的量(用在配制溶液上);③溶解度和百分比浓度的换算;④浓溶液稀释的计算(用在配制溶液上);⑤百分比浓度和当量浓度的换算;⑥百分比浓度和摩尔浓度的换算等等。
如果把这种比较归类的“加工”工作做好了,抓住了每一类习题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那么做这一道题就可以抵得上做十道题、百道题。再做题时,就增加了识别同类习题的本领,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解题方法,就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后面对习题就不会再有浩如烟海,不知所措的感觉了。
当然,在比较、归纳、分类的时候,一定要在自己做了相当数量的习题后再进行,要自己来“总结”。别人的分类,别人总结出来的典型例题,只能作为参考。如果自己不亲自实践,不亲自动脑筋,而死背人家总结出来的类型题,想以此来套千变万化的习题,做题效果往往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