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习惯按自己的决策行事,还是凡事听别人的话?请看下面这个故事:有个人有一种可怕的习惯——遇到任何事情,虽然已经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做了周密的考虑,但仍然犹豫不决,不敢立刻动手去做,拿到各处去征求意见,直到最后各种想法越积越多,毫无头绪,不知怎样做才好。最后,精力渐渐分散,导致失败。
一个有计划、有主见、有信心的人,绝不会把自己的计划反复与他人商议。正确的做法是事先仔细地研究,正如前线将官在作战之前仔细研究地势、军机,然后拟订一个作战计划。一个头脑清楚、具有判断力的人,他的意志一定十分坚定,不会模棱两可,更不会投机取巧。他们永远不会徘徊犹豫、东探西问,或是赌气退出而导致前功尽弃。只要计划好了,主意定了,他们一定不会因别人的阻碍或劝说而徘徊不前。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有了正确的判断之后,就应该立刻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正确的决策对事情的顺利解决有非常大的帮助。所有正确的决策,都是在运用真实和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如果你所做出的决策是建立在一种不全面或不真实的信息基础上的,那就毫无价值。
当然,做出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困难的过程,但你必须养成一种自我决策的习惯。应该明白,是你本人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在作决策,在你作决策这一充满困难的过程中,你仅有的帮手就是你以往的经验、你所储存的信息和你的理解力。自我决策是你应该养成的习惯。
那么,自我决策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每一个决策都必须以现实为依据,我们之所以常常做出错误的决策,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在毫不怀疑就接收下来的旧观念的基础之上。既没有考虑到现实,也没有考虑到自身条件,甚至没有考虑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自己的需求。我们的许多决策都是根据一种固有的“我应该”而做出的;与其冒险,还不如以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制定决策。于是,本来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却以他人的毫不相干的经验为依据做出了决策。
同时,在制定决策的时候,要将各种相关的因素都考虑周全。也就是当我们权衡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时,要对各个因素的不同组合加以考虑。如果总是受别人观点的左右,实在不是什么好的习惯。学会自我决策,坚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你就会尝到成功的甜头。
制定日程表,并严格实施,可以大大简化你的工作,提高你的工作效率。那么,日程表与计划有什么不同呢?计划是指对工作的日期安排,而日程表是指每天怎样具体地落实计划,也就是所谓的逐日计划。制定日程表最简单的方法,是毫无遗漏地把当天一定要干的工作写在表上,然后把日程表放在桌上,干完了一件工作,就在表上画个钩。当然,这种方法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方法。一般说来,制定一个有效的日程表需包括以下内容:
(1)以重要活动为中心制定一天的日程安排。有些活动是事件的关键,或者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活动,因此进行工作时就应以这样的活动为中心。
(2)对该做的工作进行定位。这包括:把一些工作分配给他人;挑出在这一天内必须做完,且不太好做的工作。
(3)把有联系的工作归纳到一起。把相互关联的琐事归纳到一起,会使工作有节奏。这么做,能够节省协助你工作者的时间,而且你自己也可以不间断地连续利用所需的工具和其他助手。例如,有些信件,可以归总起来一次写完;尽量约定好时间,尽可能地连续会见来访者;将必须阅读的材料,集中到一起快速过目,等等。
(4)使工作与能量曲线相适应。能量曲线因人而异,因此要利用精力最充沛的那段时间从事那些最有挑战性、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如果你认为你的精力在上午最为充沛,最适合会见客户,那么就可以把它们安排在上午。
相反,被动的工作或不那么重要的工作,就不必占用这段宝贵的时间了。可以把它们安排在你有些疲惫,工作效率减退时进行。
(5)无论什么工作,都要安排充足的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可以制定一些多少有些勉强、有些紧张的日程表。但是,如果自己所接受的任务重要且必须完成,那么为了保证成功,就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不要勉强。如果非要求自己在一小时内干完两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那么日程表等于是作废了。
(6)控制自己不去干日程表中没有安排的事。这种情况你会时常遇到:比如说你正在干着某一件事,突然想起要打个电话,或者想要叫某人来吩咐一件事情,但是如果真的打电话或者找人来谈话,可能就要影响你预定要完成的工作。这时,如果打电话或找人谈话不是非常紧急、必须马上做的,就暂且放下,先把日程表内安排的工作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