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时间安排得很好,可以有时间去听音乐会、看表演、做自己想做的事。时间是可以掌握的。善于安排的人,永远不会说“忙”,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与不想要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你一定可以经常听到类似的抱怨:“我觉得自己都快要爆炸了。”“每天一走进教室,我就开始头痛。”“虽然我每天没做什么事情,可是时间老是不够用。”紧张与压力,导致诸多学生产生倦怠、心悸、头昏等病症。然而,心理专家指出如果懂得时间管理,这些压力就可以减轻甚至消失。时间管理做得好,可以更有效率地帮助你完成学习与生活计划。有人会反问:“时间不是一分一秒地走掉了吗,怎么管理?”的确,时间是不等人的,没有人能“控制”时间,真正能控制的,其实是自己。而所谓的时间管理,依照专家的说法,实质上应该是“自我管理”。
天下没有什么秘诀或大师可以教会人控制时间,真正需要控制的只有自己。那些口里经常喊“忙”的人,就是没“心”的人,因为“忙”字拆开来,就是“心亡”。有心的人,永远不必喊“忙”,生活方向清楚的人,往往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要管理时间,就需要先管理自我,找到自己浪费时间的毛病,才能对症下药。根据调查研究,一般人最容易犯浪费时间的毛病,包括拖延、能力低下、缺乏计划、沟通不良、授权不当、犹豫不决、缺乏远见与无法贯彻始终等。换句话说,大多数浪费时间的毛病都是自找的。
很多人希望面面俱到,于是拼命地把过多的责任加于自己身上。结果发现自己能力不足而产生挫折。专家建议,确立态度,再排定先后顺序,定出远期和近期目标,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步骤。这个原则,大至拟定人生方向,小至每天、每月、每年的行事安排,都应认真对待。譬如,你发觉自己一天精力最旺盛的时段是在上午,就把最重要的事排在这段时间内处理。一天中精力最差的时段如果是在下午五六点,那就去做些无关紧要的事。
有句话说得好:“有效的时间管理,就是一种追求改变和学习的过程。”上帝是公平的,不管是谁,一个人一天永远只有24小时,你可以过得很从容,你也可以把自己弄得凌乱不堪,“没有时间”绝对不是借口,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忙里可以偷闲。一个人要知进能退,要懂得拒绝,有些事情是不是值得为它去拼命?如果不值得,干脆就放弃。如果遇到一些甩不掉的事,自己没办法解决,那就去寻求外援,集思广益,找别人一起分担。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抱怨“很忙”,“没有时间娱乐”或者是“已经好几年没有看电影了”。这样抱怨的人犯了一个最大的毛病:太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认为自己是不可取代的。尤其是位置坐得越高的人,这个毛病越严重。有很多时候,不是他真的没时间,而是自己放不开。这种人总是口口声声说“等我有时间”、“等我有空”……结果他一辈子都没等到时间,一辈子都没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珍惜有限的时间同样很重要。如果时间安排得好,你就可以去听音乐会、看表演、做自己想做的事。时间管理的一个原则是:对每一件事都尊重,包括对休闲的尊重。心情是可以创造的,时间是可以掌握的。善于安排的人,永远不会喊“忙”,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与不要什么。
我们知道,成功的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那些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从来都不会主动和别人海阔天空地闲聊。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他们想用这些有限的时间去做些有意义的事。
有人或许会说,他们都是成功人士,当然不会有闲暇的时间了。其实,不管是成功人士,还是我们,都要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时间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时间。珍惜自己的时间,可以让自己游刃有余地做自己的事情;珍惜别人的时间是为了和别人搞好关系。
(一)让每一分钟变得有价值
让每一分钟变得有价值,实际上是让在这一分钟内所有的事情有价值;不浪费自己的时间,是让自己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制订时间计划,主要是对事务的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安排;提高效率,是在单位时间内能多做一些成效好的事情。
(1)既重要又紧急的事务,比如客观存在的危机。客观情况发生了与预计完全相反的变化,或者发生了阻碍行动进行的事件,需要紧急处理,否则直接带来很大损失或使计划失败、目标无法实现。处理此类事务要求我们把它们放在第一位,将时间和精力先放到解决这类事务上。
这种事务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如果你每天只处理这种事务,可能你的心理和生理都承受不了多久,必须学会用另外一些事务调节自己的日程安排,缓解一下心理压力。
(2)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不紧急,即不需要马上处理,要求从长远考虑或做计划。重要,即它往往与我们的目标息息相关。根据这一特点,这类事务主要包括:制订战略计划,为防止意外发生做好准备,为实现目标准备条件等。我们都可以认识到这些事务的重要性,但却因其不紧急而被我们忽略。只有那些高瞻远瞩、富有远见的人才能将此类事务做好。重视此类事务,我们就会注意把时间放入加强自律,培养品格、心态,搞好人际关系等方面,并且具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使成功多一层保障。一般而言,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应该花在这类事务上,在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中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在处理这类事务。
(3)不重要但紧急的事务。这一类事务最具有迷惑性,让许多人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处理这类事务上。因为人们有一个误区,认为事情越急迫越重要,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是人们注意力的辐射范围是由近到远的,离现在越远的事情越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离现在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事务绝大部分属于具有干扰性或作用不大的事务。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成为时间的有效利用和无效利用的分水岭。有的人排除了这些事务的干扰,节省了时间,把时间放在处理重要事务上;而有的人则不假思索,把时间全耗在这类事务上,耽搁了重要事务的处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务。人们处理这类事务一般比较注意,绝大部分人不会轻易把时间随便花在处理这类事务上。不过,还是会有一些人仍浪费大量的时间处理这些事务。这类事务大部分毫无价值可言,或仅供玩乐或纯属干扰。比如接听错打的电话。
把时间花费在第三、四类事务上的人一般目光比较短浅,缺乏远见和长期的目标、计划,急于求成或不注意自身品性、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其结果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
(二)精神集中至关重要
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是高效工作的要诀,但一般说来,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使你注意力转移的各种各样的事。如何才能做到精神集中呢?
(1)养成不轻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的习惯。无论怎样,先整顿好环境,排除那些妨碍集中思想的客观刺激源。试想一下:当精神正高度集中于某一主题时,突然从旁边传来了歌声,这种情况就很容易使人分心。
(2)要预先把桌上和附近的学习环境收拾干净,以免被杂物分心。整洁的工作环境比杂乱的工作环境更能使人精力集中。
(3)预先订好学习期限,也有助于精神集中。“什么时候都行”就等于“什么时候都完不成”。因此要定下一个“何时干完”的目标,将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强迫自己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干完。
(4)要对学习抱有兴趣和关心。不管你多么想集中精力,对那些毫无兴趣和一点不关心的事情,是怎么也无法集中你的全部精力的。相反,一旦你迷恋某样东西,自然会精力集中。
(5)依靠外部的条件来帮助你精神集中。例如,在学校请同学帮你设一道防线,使你不受其他人的干扰,或提醒你考试的日期,或想办法防止你分散精力。再例如,与别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也有助于精神集中,但是不能与那种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的人合作,那样只会互相起反作用。
但是,不管尽了多大的努力,这项任务一下子也完成不了,该怎么办呢?此时,倘若你把这项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以后再做余下的部分,再接着干时,必须要再一次回想上次做到哪了。为了避免这种时间上的浪费,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这一天当中,你估计时间不够,有件事肯定会做不完,那么倒不如努力把可以做完的事情先做完。对于那些无论如何也做不完,必须以后再干的计划,不妨重新安排一个时间。
第二,对于那些无论如何也一下子做不完,要以后接着动手再完成的学习任务,若有合适的时间,就得马上动手开展起来,并留下有关备忘录。
第三,有些学习计划时间并不是不够,而是你不够投入。所以,时刻鼓励自己干到底、不泄气,不管是快吃午饭还是临近放学,不理会外界的变化,直到最后一分钟也不分散注意力。总之,与当天学习计划相关联的事,尽可能在当天做完。若把这件事拖到第二天,就要费双份的工夫。如果你一连拖延好些天,工作自然会越积越多,你自己都要被搅糊涂了。
(三)在小事上浪费时间最可惜
有的人对时间采取毫不在乎的态度,对时间的利用敷衍了事。他们与同事扯些无聊的废话,或没完没了地打电话,在无谓的小事上浪费着时间。下面列举一些最常见的浪费时间的行为:
(1)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
(2)优柔寡断。总是要花费许多工夫才做出结论或选择,总是犹豫不决。
(3)行动迟缓。俗话说“迟缓是时间的小偷”,如果你想到一件事,就要马上动手干。现在要干的事如果拖到以后,就等于处理这件事时多花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因为在未着手处理它的这段时间内,心里要惦记它,为干这件事做了不必要的“心理上的准备”,这就浪费了时间。
(4)马马虎虎地学习。
(5)无限度地宽容自己。有些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无限度地宽容自己:“这个作业我打算用三天的时间来完成。”实际上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一个上午就足够可以处理完毕。一个著名的时间管理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事先分配好的时间范围内,工作将一直拖延着。”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某项工作需要一周的话,那么它果然就需要一周时间;如果认为某项工作需要10天的话,就真需要10天才能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