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要领“九九”老人出奇制胜
齐桓公是一位思贤若渴的君主,他深知,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依靠一大批有各种本领的人才。因此,在他做了齐君之后,除了不计前嫌任用管仲外,还千方百计地招纳四方贤士。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设立了庭燎之礼,即在王宫庭院里立起通明的大火炬,燃柴以照明,表示光明磊落地招纳贤才,也表示无时无刻不期待贤才的到来。
齐桓公的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各诸侯国中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创举,许多贤士为之所动。然而过了一年,竟没有前来投奔者,这使齐桓公大为不解。
有一天,一位龙钟老者来见齐桓公,自称是“东野鄙人”,只会“九九”算法,希望为齐桓公效力并望接纳。齐桓公感到有些可笑,便问:“九九何足以见乎?”意思是说,九九算术,老幼皆会,怎能据此说明你有专长而被接纳呢?老人不慌不忙却非常严肃地对齐桓公说:“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
老人的意思非常明确,他并不是因为只懂得“九九”这样简单的算法才来见君主的。他对齐桓公诚心招贤很钦佩,同时又为“期年而士不至”担忧。老人明确指出了齐桓公诚意招贤、庭燎待士而士不至的原因,在于桓公是名闻天下的君主,如此大张旗鼓招贤,使人以为桓公期待的是出类拔萃的大贤、圣者,而士人却自度才德不及君主,因而不敢贸然前来。老人的“九九’不过是小技,如果能得到君主礼遇,那么,才能在“九九”之上的人必然会毫无顾忌地前来投奔。
齐桓公顿开茅塞,并以隆重之礼招待“九九”老人。消息传开,四方之士相继而至。
妙语感悟:
很多时候,由于多种因素,我们注定在某些方面无法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人,这时,就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自己,给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作用,实现自我。
以静制动范睢顺以导暇
魏国大梁人范睢,是魏大夫须贾的一个门客,虽官不高、位不显,却是满腹经纶,有安邦定国之才。
为了和齐国修好,魏王派须贾出使齐国游说,范睢受命随行。会谈时,范睢表现得勇敢机智,受到了齐襄王的赏识,不仅答应和魏国重修旧好,还私下派人请求范睢留在齐国,委以重任,范睢以“讲求信义’为由婉言拒绝了。须贾原本就嫉妒范睢的才能,这一次见他又立大功,惟恐魏王重用他。回国以后,添枝加叶,向相国魏齐诬告范睢私通齐国。魏齐大怒,立即派人抓来范睢,不由分说,便命令狱卒乱棍痛打。范睢被打得肋骨折断,门牙脱落,遍体鳞伤,昏死了过去。魏齐以为范睢已死,就命人把他扔到荒郊野外。范睢苏醒后,为防止搜寻,躲到了好友郑安平家里。经过郑安平的精心料理和调养,范睢的伤基本愈合。郑安平就把他送到山里隐匿起来,并且改名为张禄。
这时秦国派使臣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听说他很留心为秦国搜寻人才,就化装成宾馆的人员接近王稽。晚上夜静人稀的时候,王稽偷偷问:“你知道魏国有隐居的贤人吗?”
郑安平说;“贤士如宝物,可不容易找!原先有一个叫范睢的,可惜被相国打死了。”
王稽说:“确实可惜!像这样的人才只有到了秦国才有用武之地!”
郑安平说:“我倒还认识一个叫张禄的人,论起才能,绝不亚于范睢。”
王稽一听,心都快要飞出来,赶紧问;“能不能请他来见面?”
郑安平说:“张先生有仇人在魏国掌权,他不敢露面。”
王稽思索了一下,就请郑安平带张禄晚上来见。郑安平让张禄化装成下人,夜晚与王稽相见,两个人谈起天下大势,张禄竟如数家珍。王稽大喜,恳请张禄到秦国去,并约好五天之后,在郊外三亭岗处会合。
过了五天,王稽辞别魏王,策马驱车到约定地点赴约。郑安平、张禄从树林中走出来,寒喧后一同登车前行。队伍到达秦国境内湖关时,碰上丞相镇侯的巡查队,张禄知道后,连忙叫郑安平把自己藏到车箱中。
原来穰侯是秦昭王的舅舅,因昭王是年幼继位,所以由太后执掌朝政。太后任命他弟弟魏冉为相,封为穰侯。把另一个弟弟封为华阳君,共同把持秦国大权。其中穰侯专横排外,嫉贤妒能,张禄恐遭不测,所以才隐藏起来。
果然,穰侯一到车前便问王稽从魏国带回门客没有,王稽说没有,穰侯也的确没有发现什么,就领人走了。张禄从车箱中出来后,告诉王稽:“穰侯既有怀疑,说不定还会回来搜查,我还是先走一步吧!”确实不出张禄所料,穰侯派人又来重新搜查,直到还是什么也没有查到才不甘心地走了。王稽不由地暗自钦佩张禄有过人的智谋。
王稽重新带上张禄来到咸阳,向秦王汇报了出使情况,同时还特别推荐了张禄。秦王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些说客总是夸夸其谈,暂且先让他住进客馆吧!”
张禄在客馆里一住就是一年多,秦王早把他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张禄听说穰侯要去攻打齐国,以扩大自己的封地,就赶紧给秦王上了一份奏折,要求面陈治国谋略。秦王看信后,便约他到宫中去谈。
张禄走进宫中,故意胡撞乱走。这时秦王过来了,侍卫喝道:“大王来了!”
张禄故意大声说:“秦国还有大王吗?可我怎么听说只有丞相和太后呢?”这句话正切中秦王的心病,他料想敢说此话的人必非等闲之辈,就恭敬地请张禄进去细谈。
秦王喝退左右侍从,跪在席上向张禄拱手请教,张禄口中哼哈,却不说话。秦王见状,再次拱手请求指教,张禄仍然一言不发。秦王第三次真心实意地请求说:“难道先生认为我不值得指教吗?”
张禄这才不急不慌地开了口:“以前姜太公遇文王出谋划策,灭掉商朝,得了天下。比干碰上纣王献计治国,却招致了杀身之祸。这样截然相反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一个得到信任,一个没有得到信任。如今我刚见大王,恐怕情浅话重,会招致灾祸!”
秦王听了说:“我喝退左右,以诚心求教,无论大事小情,上启太后,下至大臣,请先生只管说,不必担心。”
有了这样相互信任的气氛,张禄才才开始陈述他对局势的看法,建议秦王对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秦王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也非常佩服张禄的才能,立即拜他为客卿。
从此,秦王非常信任张禄,常与他单独谈论朝政大事。只要张禄有所建议,秦王无不言听计从。张禄确信秦王已完全信任自己后,便向秦王建议:“我在魏国时,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没听说秦国有王。现在我看他们确实是把揽朝政,根本不把大王放在眼里,我看大王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绝境!”
秦王听后深感恐惧,他决定要使自己摆脱困境。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罢免穰侯相国职位,打发他回到自己的封邑、又逼迫太后交权,不许再参议朝政,拜张禄为相,封他为应侯。从此秦王便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瓦解了六国联盟,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妙语感悟:
“以静制动”本是中国武术上的一个攻守原则。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进攻你时,你不需要主动进攻,静待敌人的攻击,发现敌人的破绽,耗尽敌人的力量再制服敌人。在人们丢面子时,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以静制动”的战术,心态超然地静观时变。当有人妄图使你丢脸时,你可以对其采用不理战术,让他尽情表演,最终以自己的平静克制对方的躁动。
故作姿态声东击西巧达目的
声东击西,语出《通典?兵六》:“声言袭东,其实击西。”
作为军事谋略,此计是以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从而伪装攻击方向,出奇制胜。而论辩中的声东击西,是以假象造成对方错觉,伪装自己的论辩意图,然后出其不意制服对方。请看下面两则故事。
南宋(高宗)赵构的时候,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位厨师下了狱。
过了不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的时候,有两位演员扮成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
另一个说:“丙子生。”
第三个演员就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狱。”
皇帝问是什么原因,这位演员说:“甲子、饼子都生,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呢。”皇帝这才省悟,大笑起来,赦免了那位厨师。
唐德宗时,刘玄佐(刘玄佐是中唐时期的大将,本名洛,是皇帝赐他名玄佐)大破叛兵李纳兵,攻下映阳。李希烈反叛时,玄佐又攻下汴州,成为汴州节度使。玄佐性情豪纵,轻财厚偿,士卒乐为所用。就在他镇守汴州时,有人向他进谗言,说军将翟行恭要如何如何,玄佐一听就火了,立即把翟行恭拿下,要杀掉他,没有人敢为翟行恭辩解。
这个时候,处士(未仕或不佳的士人)郑涉听说了这件事,马上要求见玄佐。郑涉这个人善于用开玩笑的形式隐藏要说明的事理。他见到刘玄佐说:“听说翟行恭已依法受刑,请将尸首让我看一看。”刘玄佐听了非常奇怪,就问郑涉为什么要看尸首。郑涉回答说:“过去,我曾听人家说,冤死的人面容异常。可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所以想借来看一看。”刘玄佐这才省悟过来,命人把军将翟行恭放了。
妙语感悟:
声东击西,以声东为手段,迷惑对方,把对方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造成对方判断上的失误。因而声东击西的谋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声东的迷惑性、似真性。值得一提的是,论辩谋略毕竟区别于军事谋略,应用时不仅要做到意料之外,而且要做到情理之中。劝喻的一方,往往在盛怒之下,一时失去理智,当对方恢复冷静之后,使他感到你不仅说得很巧妙,而且合情合理。如果对方感到你在哄骗他,这种效果是不理想的。
动之以情齐貌辨感化齐宣王
齐国相国田婴门下,有个食客叫齐貌辨,他生活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常常犯些小毛病,搞的人家很不愉快,不逗人爱。门客中有个士尉劝田婴不要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田婴不听,那士尉便辞别田婴另投他处了。
为这事门客们都愤愤不平,田婴却不以为然。田婴的儿子孟尝君便私下里劝父亲说:“齐貌辨实在讨厌,你不赶他走,倒让士尉走了,大家对此都议论纷纷。”
田婴一听,大发雷霆,吼道:“我真想宰了你们。我看我们家没有谁比得上齐貌辨。”这一吼,吓得孟尝君和食客们再也不敢吱声了。齐貌辨到底有什么能耐呢?大家不知道。而田婴对他却更客气了,住处吃用都是上等的,并派长子伺奉他,给他以特别的款待。
过了几天,齐威王去世了,齐宣王继位。宣王喜欢事必躬亲,觉得田婴管的太多,权势太重,怕他对自己的王位有威胁,因而不喜欢他。田婴被迫离开国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薛(今山东省藤县南)。其他的门客见田婴没有了权势,都离开了他,各自寻找自己的新主人去了,只有齐貌辨跟他回到了薛地。回来后没过多久,齐貌辨便要到国都去拜见宣王。
田婴劝阻他说:“现在宣王很不喜欢我,你这一去,不是去找死吗?”
齐貌辨说:“我本来就没打算活着回来,您就让去吧!”
田婴无可奈何,只好让他去了。
宣王听说齐貌辨要见他,憋了一肚子怒气等着他。一见齐貌辨就说:“你不就是田婴很信任、很喜欢的齐貌辨吗?”
“我是齐貌辨。”齐貌辨回答说,靖郭君(田婴)喜欢我这个人倒是真的,说他信从我的话,可没这回事。当大王您还是太子的时候,我曾劝过靖郭君,说:‘太子的长相不好,脸颊那么长,眼睛没有神采,不是什么尊贵高雅的面目。像这种脸相的人是不讲情义,不讲道理的,不如废掉太子,另外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可靖郭君听了,哭哭啼啼地说:‘这不行,我不忍心这么做。’如果他当时听了我的话,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赶出国都了。
“还有靖郭君回到薛地以后,楚国的相国昭阳要求用大几倍的地盘来换薛这块地方。我劝靖郭君答应,而他却说:‘我接受了先王的封地,虽然现在大王对我不好,可我这样做对不起先王呀!更何况,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怎么能为了多得些地方而把先王的宗庙给楚国呢?’他终于没有听我的劝告而拒绝了昭阳,至今守着那一小块地方。就凭这些,大王您看靖郭君是不是信从我呢?”
宣王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叹了口气说:“靖郭君待我如此忠诚,我年轻丝毫不了解这些情况。你愿意替我去把他请回来吗?”
齐貌辨当然答应了。他回到薛地,要田婴穿上齐威王赐给的衣服,戴上威王赐给他的帽子,佩上威王赐给他的宝剑,来到国都。宣王得信,亲自到城外迎接田婴,见田婴这身装束,竟忍不住哭起来了,马上任命田婴为相国。
妙语感悟:
动之以情是直接激起人的情感反应,拨动对方的情感之弦,以获得情感的共鸣。因为必须要承认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另外,动之以情的时候一定要晓之以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