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喀比传·上》记载马喀比起义时期,从公元前175年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到公元前135年马喀比王朝约翰·胡肯奴掌权四十年间的犹太简要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全书共十六章,分别记述安条克四世的迫害、马提亚起义、犹大·马喀比的事迹、约拿单为领袖、西门的战绩。约写于公元前105年约翰·胡肯奴死后不久。原文为希伯来文。
《马喀比传·下》重述马喀比起义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安条克四世的迫害、犹大·马喀比战胜安条克五世手下的将军尼迦拿的事迹等。与《马喀比传·上》比较,本卷更重视神迹的描述。本书作者不同于上卷,可能写于埃及亚历山大,年代约公元前100-前50年间,原文为希腊文。
《多比传》为一劝善故事。主人公多比是个虔诚的义人。亚述灭亡以色列国后,多比全家被掳去尼尼微城。多比广行善事,反而眼睛致瞎,其子多比亚历经困难曲折,终于取得灵药,治好父亲瞎眼,还带了银钱和一个新婚妻子回来,合家欢庆,义人终有善报。本卷约公元前200年写于埃及亚历山大,原文为希伯来文或阿拉米文(即亚兰文)。
《犹滴传》描绘一个虔诚的犹太寡妇犹滴的英雄事迹。犹太城市被敌人围困,危在旦夕,犹滴毅然换下寡妇服饰,盛装打扮。以其美色与敌酋周旋四日,在不得不接受敌酋酒宴的夜晚,灌醉敌酋,割下其首级,使敌军惶恐败退,城市转危为安。本书可能写于公元前150年左右马喀比起义时期,以一个犹太女子犹滴的虔诚、机智和勇敢的英雄事迹,用以鼓舞犹太人的斗争精神。原文是希伯来文。
《以斯帖补篇》共六段为《以斯帖记》希伯来文本所没有的段落,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将这六段分别嵌入《以斯帖记》的适当部分,使其内容上下衔接。拉丁文和英文译本则将此六段作为补篇,附录于书后,原《以斯帖记》为十章,此六段成为第11到第16章。此六段内容包括以斯帖的祷告、亚哈随鲁王恩待犹太人的诏书等,丰富了《以斯帖记》的内容并增加了虔敬的宗教色彩。原《以斯帖记》中没有一次提到上帝,也无以斯帖信托祷告的内容。约写于公元前150-前50年间,原文为希腊文。
《所罗门智训》共十九章,内容为赞颂智慧与正义,批驳义人灭亡、恶人却享长寿的论点,讽刺拜偶像的愚昧等。作者显然并非所罗门王,犹太晚代作品每冠以君王、先圣的名字以提高其价值,而所罗门也素以智慧闻名。从书的内容看,作者是位具有正统信仰的犹太人,但也熟悉希腊哲学,所以书中常有两种思想相互融合的迹象。约写于公元前100-前50年间,原文为希腊文。
《便西拉智训》共五十一章。内容类似旧约的《箴言》,包括对日常生活多方面的劝勉、教训和警诫等。原文为希伯来文,以后由作者的孙子把原书带到埃及译成希腊文,并在书前加上译者序言。由这段序言的内容可准确地推算出本书写作的年代与翻译的年代,同时也证明本书翻译时希伯来经典已确分为律法书、先知书和其他书(即圣文集)三大部分。本书于公元前190-前170年间以希伯来文写于巴勒斯坦,公元前132年由作者的孙子带到埃及译为希腊文。
《巴录书》为一封假托先知耶利米的书记巴录之名,写给被掳到巴比伦民众的公开信。内容包括为民族痛悔的祷文,一篇歌颂智慧的诗歌和哀叹当前灾难、预示将来拯救的预言。原文为希伯来文,约写于公元前100-前50年间。
《耶利米书信》为一反对偶像崇拜为主题的短文。作者仿照先知耶利米写信劝勉被掳到巴比伦民众的方式,劝诫他们戒除外族敬拜偶像的恶习。约写于公元前150年左右。
《三童歌》、《苏撒拿传》、《彼勒与大龙》是《但以理书》的三个附录。
《三童歌》记载三个但以理的同伴因拒绝跪拜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所造的金像而被投入火窑后,称颂上帝公义、祈求拯救的祷文和称谢的诗歌,插于《但以理书》第3章第23节之后,原文为希伯来文。
《苏撒拿传)记载美貌敬虔的犹太女子苏撒拿被两个邪恶好色的犹太长老诬告通奸罪,被处死之前,但以理挺身而出,以机智的询讯揭穿两犹太长老的诬告,拯救了无辜的苏撒拿。在“七十士译本”中列于《但以理书》之前。
《彼勒与大龙》记载但以理机智地破除巴比伦的彼勒神像和大龙(即大蛇)崇拜的故事。在“七十士译本”中列于《但以理书》之后。以上三段《但以理书》附录,约写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00年时被插入《但以理书》中。
《以斯拉续篇·上》在拉丁文译本为《以斯拉三书》,本书共九章,记述犹大王约西亚的事迹和耶路撒冷陷落、众民被掳、归回、重建圣殿、以斯拉改革等。这些内容相当于旧约《列王纪》、《历代志》、《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中的相应段落。第34章记载波斯大流士王宫廷中三侍卫少年关于什么是世界上最强者的讨论,是本书特有的部分,约写于公元前200-前100年间。
《以斯拉续篇·下》在拉丁文译本为《以斯拉四书》,其排列顺序为:旧约《以斯拉记》为以斯拉一书,《尼希米记》为以斯拉二书,“次经”的《以斯拉续篇·上》为以斯拉三书,《以斯拉续篇·下》为以斯拉四书。
本书为公元1世纪末的作品,可能写于罗马皇帝图密善在位之时(公元81-96年),按时期本不应归入希腊时期的宗教经卷,而应列入旧约“外传”部分,但在拉丁文、德文译本均列入“次经”中。本书共十六章,包括有七个异象,反映犹太人在公元70年后罗马统治时期所遭受的苦难,与关于末世的启示。书中的巴比伦毁灭耶路撒冷实际是影射罗马帝国公元70年毁灭耶路撒冷的事件,书中的三头大鹰指的是罗马维斯帕先之后的三个皇帝(《以斯拉续篇·下》第11章),书的主体部分(第3-14章)写于公元90年左右。
《玛拿西祷言》记犹大王玛拿西被亚述王掳去巴比伦[《历代志·下》(33:10-20)],他一贯作恶,故受此惩罚,在急难之中他悔悟认罪,向上帝祈祷,后得以归回耶路撒冷,仍坐国位,并且国运长久。此为后世一虔诚犹太人根据其事代书的一篇长仅十五节的祷文,约写于公元前100年。
旧约“外传”是一些写成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间的犹太宗教书卷,这些书卷不在《圣经》希伯来文正典、也不在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和拉丁文译本中。作品名称多冠以希伯来先祖、名士的名称(如以诺、巴录等),故亦被称为“伪经”。“外传”内容包括启示书、历史故事、智慧书与诗歌等,大致可分为以希伯来文或阿拉米文写的巴勒斯坦“伪经”和用希腊文写的埃及亚历山大“伪经”两大类。
属于历史故事的书卷主要有:
《禧年书》(TheBookofJubilees)也称《小创世记》。它以法利赛派重视律法的观点,重述创世的故事和以色列诸族长的事迹,与《创世记》同样是50章。作者是个法利赛派文士,约写于公元前150年马喀比起义以后的年代。
《亚里斯提亚书信》(TheLetterofAristeas)记述埃及托勒密二世(公元前285-前247年)的官员亚里斯提亚给他兄弟的一封长信(长322节),详细介绍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翻译经过。作者是一位住在埃及亚历山大的犹太人,他以自豪的笔调炫耀这部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权威。书信约写于公元前130-前70年,犹太史家约瑟福斯(公元37-95年)曾引述此书信(《犹太古史》第12卷第2节)。
《亚当与夏娃传》记述始祖亚当、夏娃犯罪被逐出伊甸乐园后的痛苦与悔悟经历。本书暗示大希律建的圣殿还存在,因此这书写作的时期为公元前20-公元70年间。
《以赛亚殉难》(TheMartyrdomofIsaiah)记先知以赛亚在犹大希西家、玛拿西时代的活动和殉难经过。先知被玛拿西王用锯锯死。本书内容早年基督教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公元155-230年)、奥利金(Origen,公元185-254年)、耶柔米(Jerome,公元340-420年)都引证过。《新约·希伯来书》作者也可能见过本书(参见《希伯来书》11:37)。
《马喀比三书》(ⅢMaccabees)记载住在埃及的犹太人在托勒密四世(公元前222-前205年)统治下一次奇迹般地幸免于一场灭族的灾难。作者是住在埃及的犹太人,他强调犹太律法与圣殿的神圣不可侵犯。写书时期与《亚里斯提亚书信》同时代,均以埃及托勒密时代为背景。
《马喀比四书》(ⅣMaccabees)引用“次经”《马喀比传下卷》(即《马喀比二书》)关于安条克四世迫害犹太人的史实,鼓励犹太人应忠于遵行律法,不畏敌人迫害,效法马喀比起义者的英勇斗争精神。因此本书被认为写于罗马皇帝加力果拉迫害犹太教徒的时期,即公元1世纪30-40年代。
《撒督残篇》(TheFragmentsofaZadokiteWork)是从撒都该派分裂出来的撒督党人的文稿残集。撒督党反对撒都该派的世俗权势与纵欲生活,反对多妻与休妻,相信弥赛亚来临,寄望于马喀比王朝马利亚米的后嗣掌权。本书写于公元前63年至大希律死去(公元前4年)之间。
外传的启示书卷主要有:
《以诺一书》(IEnoch)详细追述始祖以诺遍游天上阴间所见的种种神奇异象。本书现只存埃塞俄比亚文译本,故亦称“埃塞俄比亚以诺书”。全书长达一百零八章,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内写成的。其中包括有称为《挪亚书》的较古材料。书中历史的回顾起自亚当始祖、洪水灭世、出埃及、进迦南、建圣殿、分国灭亡、被掳归回……一直到马喀比王朝为止,证明全书的集成是在公元前2世纪之间。
《以诺二书》记述以诺被天使提上七层天所见所闻的神秘经历。现存斯拉夫文译本,所以也称“斯拉夫以诺书”,全书共六十八章。本书引自《以诺一书》、《使西拉智训》、《所罗门智训》,证明成书较晚。书中反映希律圣殿尚存,表明写于公元70年之前。
《巴录二书》记录耶利米先知的书记巴录在犹大亡国后,劝慰训诫处于苦难中的犹太人的教诲言辞,作者以公元前586年圣殿被毁与公元70年的圣殿被毁互作引证,充满哀伤情调。全书共八十七章,多属公元70年以后的资料,在公元100年之后集合成书。
《巴录三书》记巴录被带上五层天的神奇经历,现存希腊文本,亦称“希腊文巴录启示书”(TheGreekApocalypseofBaruch),共十七章。书的内容与《以诺二书》很有类似之处,时期也约略相同。
《西比路巫语》(SibyllineOracles)是西比路为希腊女巫神的名字。《西比路巫语》仿照希腊西比路巫语的文体、格调,写出宣扬犹太教信仰和预言救世主弥赛亚来临的犹太式的西比路巫语。本书原共十五卷,多有散失,多半属于公元前2世纪《但以理书》的时期。有些巫语提到罗马皇帝哈德良,显然属于公元2世纪的材料。
《摩西升天记》(TheAssumptionofMoses)记摩西临死前的遗言。《新约·犹大书》第9节即引自本书。书中提到大希律王统治终结,并未有圣殿毁灭的暗示,成书的时期为公元前4年大希律王死至公元70年圣殿被毁之间。
《所罗门诗篇》(ThePsalmsofSolomon)为“外传”中唯一的诗歌卷。本书共有诗篇十八篇,归属所罗门王名下,诗的内容类似《旧约·诗篇》。有欢呼敌人败亡的诗,似影射罗马庞培在埃及的失败身亡,第17篇是一篇称颂弥赛亚来临的赞歌。
《十二族长遗训》(TheTestamentsoftheTwelvePatriarchs)与以下的《犹太教父训言》和《亚希喀尔的故事》类属智慧文学。本书记载雅各十二个儿子在他们年纪老迈,即将离世之前,分别对自己的儿女们口述的遗言。十二位族长回顾自己一生失足之处,劝警儿子们切切引以为戒。《旧约·创世记》第49章记载雅各在临死之前,招聚他的十二个儿子到他床前,他按长幼次序预言各人的未来,作为他的临终遗训。本书采取这同一格式,不同的是有十二起如此的场面,十二个儿子都到了临终时刻要对儿女们留下他们的遗训。十二篇遗训长短不一,各有特色,其共同点在于每一位族长都以摩西律法的标准衡量自己一生的得失,充满高尚的伦理与德行,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诚挚精神。
《犹太教父训言》(TheSayingsoftheJewishFathers)包括了公元前300年-公元200年间六十五位犹太拉比所申述关于律法和道德伦理的训言。《犹太教父训言》是犹太《密西拿》经六十三卷中的一卷(参见本书第10章第2节)。本卷只有6章。
《亚希喀尔的故事》(TheStoryofAhikar)叙述亚述王西拿基立(公元前705-前681年)时亚希喀尔宰相和他一个忘恩负义儿子拿单的故事。故事中包含不少古老的伦理原则。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前370年)曾引述过此故事,表明《亚希喀尔故事》在公元前5世纪已流传于世。由于它的古老,一般不归入旧约“外传”书目之中,但查里斯(R.H.Charles)在其《旧约·次经与外传》(两大卷本)中,也收入了《亚希喀尔的故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