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过了不惑之年,然而阿黑人生阅历却相当肤浅,呆在物欲横流的城市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数月,其余的都是在乡里,尤其是在村子里度过,没见过什么世面,人既老实又单纯,像他这样,算是好男人一个了,只可惜他不是高富帅,否则的话,早就成家立业了。在乡下,过了而立之年仍然独身一人没有结婚的,往往会引来奇怪的眼光以及身后的指指点点或者窃窃私语——阿黑便是从这个年纪开始享受这种“待遇”的。当然,并不乏有人当面直截了当地提出几时结婚摆喜酒的问题,阿黑总会千篇一律地答道:“准备了。”他的回答简直是太“妙”了,因为准备的时间可长可短,短的数天,长的数年,甚至更长。同时,他又似乎在传递另外一种信息,也就是他迟早会找到老婆,那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石头村尽管不足五百人,却是个杂姓,杨柳黄皮,羊马猴(侯)猪(朱),如此等等,通婚也就正常不过的了。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女人村是个闭塞的地方,虽然温饱不成问题,但是想过得富足却是不容易的,所以村里的女孩子一般都具有高瞻远瞩之眼光,除非有特殊的原因,否则的话,是不会考虑在村里扎根的。在年青的时候,阿黑曾经遇到过一次桃花运,村里有个女孩看上了阿黑,一心想嫁给阿黑,有事没事总爱往他家里跑。年青男女之间的事情往往是最敏感的,是借一把镰刀,总不会磨了一两个钟头才出来吧?更何况他们还是未婚男女?女孩的父母很快地发现苗头,极力反对女儿跟阿黑交往。然而女孩我行我素,并不听从。女孩的父母恼羞成怒了,聘请了一个媒婆,并很快地在外边物色了一户好人家,只等着黄道吉日,便把女儿给嫁出去。女孩也是个倔强之人,深知“生米煮成熟饭”的道理,欲与阿黑做了那事儿之后,父母自然就不会再逼迫她了。那一天,她对阿黑特别热情又特别温柔,反而使阿黑“受宠若惊”了。女孩含情脉脉地望着他好久,望得他都不好意思了。后来,她突然抱住他,羞答答说道:“阿黑,我,我喜欢你。”
“你,我……”阿黑愣头愣脑。
“你快说呀,你到底……喜欢,我不?”等了很久很久,女孩仍然等不到她想要的答案,自己反倒着急起来了。
“……”幸福的事情来得太快了,阿黑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所以仍然傻愣愣地望着她,不知说什么好。
“爸妈要逼我嫁人了,你得替我想个法子——眼前,只有你能够帮我的忙儿了。”女孩热泪盈眶。
“这事儿,我也,不知道怎样个帮法?”阿黑毕竟是个热心人,别人有难处,自己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帮一把,这是他固有的处事原则。
“只要你……跟我……”女孩突然解开了最上边的一个纽扣,接着偷偷了瞅了阿姨几眼,随即低下头,只顾搓她的衣角,而脸儿唰地一下全红了。受其“感染”,阿黑的脸儿也同样红了。女孩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动作,已经明白不误地在暗示他,只要两人发生了男女关系,女孩的那个棘手的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了,尽管手段算不得高明,但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啊。毕竟贞洁这东西可是最要命的,贞洁没了,不管女孩如何温顺如何漂亮,对方也是没法接受的。于是,女孩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嫁给了阿黑。阿黑不傻不笨,不癫不狂,自然能够很快地“领悟”女孩的良苦用心。虽然头脑的构造是一样的,但是男人与女人的想法往往不一样,因为各自所承受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受到重大挫折时,男人只能咬紧牙关一个人硬扛,而女人要么选择别人来作靠山,要么就会做出丧失理智的举动。阿黑可以贪图一时之欢,与女孩发生关系,也许能够从此结束单向生活。但是他不敢,原因多方面,不是一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他选择了沉默:傻傻地望着女孩,一言不发。
原先满怀希望地来找阿黑,希望阿黑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然而事与愿违。阿黑的沉默让女孩感到失望了。在数十秒钟的时间里,她的头脑一片空白,她的表面跟阿黑一样,也是傻乎乎的。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回过神儿,失望地长叹了一声,转过身,木然地走出去。但没走几步,又停下来,回望了阿黑一眼,希望阿黑能够做出大胆的决定。非常可惜的是,这种“奇迹”最终并没有发生。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她终于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大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