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是怎么传下来的呢?现在流行的传说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前,遍游名山大川,探索人生哲理。十二月初八这天,他走到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又饥又累昏倒在地。一位牧女见状,便把身边带的杂粮和野果,用清泉煮熬成乳糜状粥,请释迦牟尼食用。稀粥下肚,他的精神为之一爽,就势在尼连河边洗澡,后来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凝神,终于在这二天悟道成佛,做了佛教始祖。此后,佛门弟子常于这天诵经,效牧女献乳糜之物,用于果杂粮煮成“腊八粥”,熬粥敬佛,遂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因此,腊八节佛教便称为“成道节”。还有一种传说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小时候放牛,饥饿难忍,不得已就捉鼠充饥。他从鼠洞中挖出一堆大米、玉米、豆子等,将它们合起来熬粥喝。后来当了皇帝,常忆起童时“熬粥”的情景,仍要人煮五谷杂粮粥,并赐名“腊八粥”。这则传说在湖北、安徽一带广为流传。
传说归传说,它仅给“腊八节”涂上一层有光泽的油彩。但“腊八粥”实际上是有着更原始的起因。腊,也作蜡(zhà),祭祀的意思。据我国早期的文献记录,它始于我们远古先民伊耆氏的祭祀。伊耆氏在农耕时代是一个农业发达的部落。每到岁终前,他们就拿出各种丰收的果实,供奉那些曾以各种途径帮助他们庄稼茁壮成长、五谷丰登的神衹。伊耆氏开创了腊八祭祀习俗,逐渐沿习下来,而它的原始本意,庆丰收、保丰食的最初理想,则慢慢地被人们淡忘了。
“腊八粥”作为健身风味的饮食,也有一些值得被推崇的地方。因为它的组合成分多,不仅味道鲜美,且有健胃、补脾、清肺、生津等功效,所以备受民间饮食者的称誉。这大概也是“腊八粥”盛传不朽的原因之一吧。
为什么十二月廿三要送灶神?
隆冬时节,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们停下了地里的活,女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清扫灶间、擦洗灶台,制做沙豆馅饼和麦芽糖;男人们则沉默地忙着制作“纸马”、“竹轿”。僧尼道人挨家挨户地分发檀越灶经以及灶神爷的画像。人们这样纷纷地忙碌是为了能在腊月廿三那天给灶神爷供上酒果、糕饼和麦芽糖;把酒糟抹在灶门口上;把写有家族姓氏的灶经焚化,把竹篾仿制的小轿子和纸片做成的神马烧灰送给灶王斧;把稻草剁碎了拌上青豆撒上房顶;把旧灶神像撤了换上新的,再加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条幅。因为他们相信,这样一来这个穷苦的家庭就会开始有福了。他们每年都这样祭着,每年都抱着同一种愿望。这就是中国民间的祭灶习俗。
中国人祭灶的习俗,最早大概可以上溯到周代。那个时候天子诸侯每年夏天都要举行特别隆重的祭灶仪式。大概古人对于能烹制饮食的炉灶怀着万般感激。因此,古人祭拜灶神就特别考究。据《白虎风》上说,天子诸侯届时必然是以牛作牺牲,供给灶王爷享用。而卿大夫地位低一点,一般也要用羊来献祭。
至于灶王爷是何方的神圣,自古以来一直众说纷纭。
《淮南子》里说:“炎帝作火官,死而为灶神。”是说灶神是炎帝死后变来的;古代人崇拜火神,而灶跟火的关系又很密切,因而从祭火转而为祭灶,倒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但是在汉代以前,祭灶都是在夏天举行,从什么时候起把这祭祀改在了隆冬腊月了呢?据范晔《后汉书·阴兴传》里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很孝顺,又忠厚,腊月的一天早晨亲眼看到了灶王爷显形,阴子方激动得连连叩拜,正好家里还有黄羊,赶紧把羊捉来宰了,献在灶神面前。从那以后家里成了暴发户,买屋置地,养车马蓄奴仆,简直像一邦君主。阴子方做梦也没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荣华富贵,告诫子孙世世代代要把灶神爷祭祀下去。
大概是人们都希望像阴子方那样得到灶神提拔恩宠吧,反正祭灶的风俗是像一阵风刮过了中国广阔的疆域,在老百姓中间落下了根。人们越传越信以为真,以为灶王爷是玉帝派到家里来监督善恶之神,每年腊月廿四要去一趟天上,向玉帝通报这一家的善恶。既然灶神可以在玉帝面前说好说坏,老百姓便不敢有丝毫得罪,于是,就提前一天,在腊月廿三对他祭祀一番,用麦芽糖粘牢他的嘴或请他吃酒,把他灌醉。正像宋朝大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里写的:“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酚酒烧钱灶君喜。”让灶神爷吃了开心,不敢揭这家人的短;还给他送匹“纸马”,抬顶“竹轿”,因为七天以后灶神爷还要告别玉帝,赶回人间过大年呢。
为什么要燃放烟花、爆竹?
逢年过节,我们常常可以听见爆竹齐鸣,也常常可以看见烟花升天,给节日增添了一派喜庆的气氛。要是遇见了不顺心的事,人们也用它崩崩霉气。这是为什么呢?说来话长。
还是在上古的时候,传说南方有个恶神叫蚩尤。他能呼风唤雨,常来侵犯中原,骚扰百姓。中原的部族首领黄帝就派火神祝融去和蚩尤作战。蚩尤请来风伯雨师,霎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妄想把火神祝融制服。可火神祝融也很机灵:你下雨时,我就收住火,不放;你雨一停,我就放火,放烟,风再一吹,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把蚩尤烧得焦头烂额,大败而逃。蚩尤回去后还不死心,当他再次来时,便兴云作雾,想迷蒙住祝融的眼睛,再乘机打败祝融。谁知祝融早有准备。他把竹竿点着,四处乱扔。竹竿一烧,那竹节噼啪乱爆,不但把云雾给崩散了,还把蚩尤的眼睛给崩瞎了一只,吓得蚩尤扭头就跑。这时候黄帝的大队人马赶上来,紧追不舍。他们赶过黄河,撵过长江,一直追到蚩尤的老家,把他逮住杀了。从此以后,天下就太平了。
黄帝心里明白,这次打败蚩尤全是祝融的功劳,就重重奖赏了他,并且派他住在衡山,镇守南方。再说祝融来到南方,住在衡山上,经常下山来教南方人如何使用火,教他们煮饭,教他们照明,所以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
这一天,祝融来到一处,看到当地人每天天还不黑,太阳还没下山,就都躲到家里睡觉去了;第二天太阳升起老高老高了才从屋里出来。祝融很奇怪,就问是怎么回事。当地人说:“不是我们懒,是这里常闹鬼。附近一带有一种‘山魈’的恶鬼,每天夜里都去各家各户搅闹一阵。大家吓得躲在被窝里直打颤,所以就早早地睡觉,迟迟地起床了。”祝融一听,可气坏了。他就砍来一大堆竹竿,把它们截成两头有节的不透气的竹筒筒。到了夜晚,山魈果然又来了,成群结队的往各家去闹腾。祝融赶忙把竹筒点着,向四处抛去,只听得村子里到处噼哩叭啦的“爆竹”声响,把山魈吓得晕头转向,忙从各家蹿了出来,逃得无影无踪了。
从那以后,山魈就不敢再来了。可人们不放心,就让祝融教给他们怎样做“爆竹”,以便一旦有个什么动静,人们就照样放上一阵子。以后,人们还用浸透油的棉线绳把竹筒穿起来挂在房檐上,随时准备燃放。后来,人们才改用纸裹硫磺、硝、炸药做“爆竹”了。再后来,人们又在爆竹的基础上制成了烟花,烟花样式五彩缤纷,不断更新。不过,直到现在,还是南方浏阳、醴陵一带的烟花、爆竹做得最好。因为传说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但人们燃放烟花爆竹是为避凶趋吉的心愿,却无论何处、何时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江浙地区年终有“祝福”的习俗?
年终祝福,是江、浙地区(旧称吴、越)特有的风俗。作为年终大典,历来极受重视。据说,这种祝福仪式,除了为人所共知的酬谢天地诸神、祭祀祖先外,还有一层纪念民族英雄的用意哩。比如举行祝福的“神妈”,系一幅众神图,居中一幅着帝王服饰的大神像,据说是明末退避南方的“福王”;旁边的小神像依次是左光斗、史可法、张苍水等抗清英雄,众神图的上方有“南朝圣众”四字,即指反清复明的忠烈们。另有一种神龛,居中为两大神像,据说是北宋被金国囚禁的“徽、钦”二帝,旁边的小神像是二帝的抗金辅臣。在绍兴,这神龛上的两大神像却是不知名的兄弟俩。传说他俩佯装热心带路,趁夜将南犯的一支金兵带到黄山西南的海涂淹死,自己也壮烈捐躯。因不知名姓,人们便以消灭金兵的地点为他们命名。所以神像的上方印的是“黄山西南”四字。由于当时受外族统治,有关纪念爱国志士和祈祷光复的活动不便公开,只在暗中进行,所以后来的祭祀相沿在拂晓前举行。至于将其名为“祝福”,因“福”与“复”谐音,是取“祝愿光复”的意思。
腊八以后,年景渐渐呈现。腊月十五左右,大家小户都照例掸房扫尘,接着大家纷纷制做或采购年货,其中包括制办香烛、糕果、鸡鸭鱼肉等祝福用的福礼。到了祝福的那一天,家家户户须早早在堂屋里挂上神龛,趁天色未明,将两张八仙桌拼成长供桌抬出,按桌面木纹朝向横摆于屋檐下,然后供上福礼。福礼一般为五牲,即将鸡、鸭、元宝肉、猪头、全鱼,各装在红漆大桶盘内,置于供桌上。有的还在上面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旁边另备一把菜刀,以方便福神取用。然后,捉一条鲜活元宝鱼(即鲤鱼),前胸后背及双眼均贴上红纸小元宝,用红线系住鱼背悬于梁上,并使鱼头朝屋里,此举既显示了“鲤鱼跳龙门”的架势,又取了“招财进宝”的意思,两者合起来,正好道出了“升官发财”的企愿。此外,有的除附带供些小碟儿装的豆腐、年糕、粽子、盐外,还有供三盅茶、六盅酒的,俗称“三茶六酒”。一切具备之后,接下来便行祭神之礼。祭神时女人不能参加,由家中男人按辈份大小依次行礼:即面朝屋外,心念福神,叩头跪拜。随后焚烧纸钱、纸元宝和纸制神马,以示送神归天。祭完了神,一家大小接着再祭祖宗,俗称“请回堂羹饭”,即将原来横向的供桌转直,以应“横神直祖”的俗规;将福礼上的筷子及菜刀撤下,众人掉头改作由外向里跪拜。拜毕,一家人吃用福礼汁汤烧煮的“散福”年糕,意思领受福神的恩泽。有些自给自足的农家,本着世间万物都有神灵主宰的观念,对猪栏、牛栏、井栏等也都祭献三牲福礼和供奉糕果茶酒,以求各类家事能得神助,保佑来年事事顺利。最后,燃放“关门爆竹”,其意思也很简单朴素,一则合于俗间“关门大吉”的口彩,二则宣告祝福之仪到此结束。
为什么要给孩子穿“百纳衣”?
我国许多地方在满周岁的孩子过生日时,要给孩子穿一种大小不一的,用各种布块拼凑缝起来,而显出五颜六色的衣服。人们管叫这种衣服为“百纳衣”。为什么让孩子在“过周”时穿它呢?这百纳衣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先从百纳衣的来历说起吧。一千五百七十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有个南北朝。当时南朝宋国的开国皇帝叫刘裕,他是江苏丹徒人。出生时,家庭贫苦,长到十个月了,还是光着屁股坐在被窝里,没有衣裤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的母亲动了一个脑筋:她用被单包了孩子,背在背上,到左邻右舍村前村后,挨家挨户去讨人家缝衣服剩下来的零碎布头块——布头不论大小,也不讲究什么颜色与料子。她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讨来了百来块小布头。她又用几天几夜工夫,把小布头拼拼凑凑缝缀起来,做成了一套孩子的小衣衫裤。在刘裕生日那一天,给他穿上,显得特别可爱。乡亲们见了,拍手叫好,说这衣服来自百家,就叫“百纳衣”吧!
后来,刘裕在东晋时做了大官,东晋灭亡后,他当了皇帝,起国号“宋”。据说刘裕地位变化了,但是不忘本,还是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他怕后代享乐腐化,便将自己“过周”时穿的百纳衣交给长女——会稽公主刘兴弟保存,要兴弟教导弟妹过节俭生活,并且规定家族里的孩子“过周”时,就穿这件百纳衣见客,表示既不忘贫苦出身,又大吉大利。会稽公主便遵从父训,一直珍藏着这件百纳衣。
刘裕死后,儿子刘义隆即位称为文帝。会稽公主刘兴弟的儿子徐湛之与一件谋反的案子有牵连,文帝刘义隆要将他杀头。徐湛之向他的母亲求救。刘兴弟就翻箱倒柜,找出父亲的百纳衣,闯入宫中见他的弟弟——文帝,放声痛哭,把这件百纳衣扔在皇帝跟前,哭诉道:“我们家本来贫贱,这件百纳衣就是父亲过周岁时穿的,你周岁时也穿过,以后我的儿子、你的外甥徐湛之‘过周岁’时也穿过。今我们有一顿饱饭可吃了,你就忘本了,要骨肉相残……”文帝见了这件百纳衣,又听了这一番话,也嚎啕大哭起来,决定不再处分外甥,而且还提拔徐湛之做太子的导师。
后来,人们认为这百纳衣是逢凶化吉的吉祥物。小孩子穿着它,可以长命,可以大富大贵,可以化祸为福,而且花花绿绿的颜色又很漂亮,满周岁的孩子穿上,特别可爱。所以这个习俗便流行开来,而且代代相传,至今的江浙一带农村,还有人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