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做贪心之人
一个人有很多“心”,比如良心、恒心、决心、信心、忠心等,可有一种心处理不好是要栽跟头的,这便是贪心。
一个穷人,对神仙非常虔诚,感动了神仙。神仙决定帮他一把,于是在他面前显灵,朝路边的一块砖头一指,砖头变成了金砖,神仙将金砖送给穷人。
这个穷人并不满意,神仙又用手一指,把一尊大石狮变成金狮,一并送给他。这个穷人仍然不满意。
神仙问他:“怎样才满意呢?”这个穷人犹豫了半天说:“我想要你的这个手指。”神仙吃了一惊,他从来没见过这等贪心之人,于是他消失了,这个穷人什么也没得到。
人的贪心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像对财富的贪得无厌,对权力地位的贪婪成性,对美女俊男的贪恋,对国家财物的贪婪,对好酒好菜的贪杯贪吃,娱乐放松时的贪玩等等,所有这些“贪”都是人的贪心造成的。
叔本华说:“财富和海水非常类似,越喝喉咙就会越干燥。”
席勒说:“贪者终至一无所得”。
培根说:“野心有如胆汁,它是一种令人积极、认真、敏捷、好运的体液——假如它不受到阻止的话,但假如它受了阻止,不能自由发展的时候,它就要变为焦躁,从而成为恶毒的了。”
在事业上,贪心和野心有同样的特点。适当的贪心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为它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人人都像中国古人讲的“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话,那一个人就会永远处在“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中,那他在事业上恐怕永远没有什么更大就。
穷人永远就是穷人,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就成为空发议论了。
正是因为有了人的适当贪心,一个人才会不断地进步。正是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贪心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所以,当物质欲和精神欲统一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一股巨大的人生动力,激励人们在事业的道路上奋力开拓。但是,一个人必须注意使这种贪心在适度的范围内膨胀,否则就会咎由自取。
人在事业上过度的贪心会使人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1.对权力地位的过度贪心。现实中常见一些人,由于对权力的过度贪欲,往往使自己权令智昏,就像莎翁笔下的麦克白夫人一样,走入自我毁灭的深渊。
某副局长企图爬上正局长的位置,为了去掉自己事业中的障碍——另一位副局长,便雇杀手,用炸药将其炸得粉碎,而自己也因为这种愚蠢的行为被绳之以法。
2.对钱财的过度贪欲。有些人对钱财这种身外之物贪得无厌,最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无锡的全国最大集资案中,那个一手通天的老太婆邓斌,手下有一个人名叫张国赢,此人是部队大校,副师级干部,而为了金钱,竟拜倒在邓斌脚下,成了这32亿非法集资案中的一个主要帮凶。
3.对美色的过度贪欲。千百年来,色就像一把刀一样,横在人们事业的前进途中,“英雄难过美人关”,楚霸王项羽这样的大英雄面对生离死别的虞姬也泪流满面,不能自抑。
某市的副市长泡女人泡得发了狂,公开对那些心怀不满的人扬言:“我泡女人,那是我有能耐,你们别在那儿醋意大发了。”这位风流市长以调动工作、贷款、分房、提干为名,奸污了数名妇女,影响极其恶劣,后被国家绳之以法,真是大快人心。
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贪心呢?
(1)转移法。假如你对名利、金钱之类的东西过于贪恋,不妨将此种情绪转移到你的某种爱好上,比如你喜欢琴棋书画,就可以将你的贪心用在这个方面,说不定还会在这个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
(2)克制法。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自然性必然受到社会法律、道德、风俗习惯的制约。
当一个人内心贪念极盛时,不妨想一想古往今来那些大贪们的悲惨结局,试试自己到底有没有承受法律制裁的勇气,会不会像那些贪官污吏在押赴刑场之时痛哭流涕。然后尝试着运用自己的毅力,将那种欲图的手收回来。
(3)远离干扰。有些人贪心完全是受了社会上一些人的干扰,这些人包括朋友、亲戚、熟人,尤其是自己的妻子儿女。很多在事业上正如日中天的人,禁不住妻子枕头风的软磨硬泡,而伸出贪婪之手,在这一点上,搞事业的人不可不戒。
2.不能急功近利
急迫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的区区小利,而不顾全局的根本利益,这都称之为急功近利。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的绊脚石。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闻到了芝麻的香,而忘却了西瓜的甜,只看到目前的境况,只看到暂时的贫富盈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急功近利者一贯的行为方式。为了治好头而不顾脚,为了治好脚又可以不顾头。
为了摆脱眼前的状况,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而以长远的痛苦为砝码,其实这往往是得不偿失。
你如果患上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就一定心胸狭窄,胸无大志,总是盲从世俗,脑袋长在人家的脖子上。别人说军人时髦,你便想法穿上军装;别人说文凭重要,你便马上去混文凭;别人下海捞钱去了,你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马上削尖脑袋下海去。
你根本不管“人何以为人”。什么人格啦、德行啦、人生境界啦、品行操守啦,灵魂啦,在你看来一钱不值。你以为人生在世唯吃好穿好玩好乐好便就是好,就是实在,就是价值。于是,为了达到吃穿玩乐之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出卖灵魂。
然而这世间的事情也真怪,越是急功近利者越不容易得到功利,没有一个不顾廉耻、出卖灵魂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
无论什么样的急功近利者,总是瞪着一对贪得无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名利二字。然而名利对于你就好似一个西方哲学家打过的一个比喻:如同吊在车把面前的一块肉对于拉着车的车夫一样。车夫总想抓住那块肉,却总是抓不到。无论你把车拉得多么快,那块肉始终在你的车把前面,始终抓不到你手中。你成天绞尽脑汁,时刻伺机着投机取巧,而且忙忙碌碌、大汗淋淋、辛辛苦苦,到头来仍然一无所有。你仍然功未成、名未就、利未得。
我们追求精神的不朽,我们十分看重感觉时间。在我们的感觉中,生命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我们脚踏实地地追求美好的人生。
而物理时间只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系数。生命之舟虽然维系于此,但它并不能直接反映人生的价值。我们的生年虽然难满一百,有的甚至只是一瞬间,却放出了灿烂的光华。
抛弃急功近利,着眼未来,而又脚踏实地,那么,我们就永远年轻。
3.高处不胜寒
刘邦的军师张良,帮助刘邦取得天下,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知道高处不胜寒的真谛,有一番话很能反映他的心理:“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于是张良不理朝中事务,专心于修行养生。
实际上很多成功人士有张良的这种心态,成就的功名似乎成了他们的累赘,导致了他们的不快乐。当初他们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并不顾一切地向这个目标奋力推进,根本无视周围的其他事物。当他们终于气喘吁吁地来到山顶,他们却发现背后空无一人,高高的山上只有自己。空虚、失落、孤独使他们忘掉享受成功的乐趣,因为没有羡慕的享受似乎味同白开水。
历史上曾有一个野心、权力欲极大的人,名叫亚历山大。他征服了波斯,征服了埃及,侵占了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国家,侵占了印度的大片领土,他的士兵们告诉他,他没有征服的地域就只剩下茫茫的大海了。
于是亚历山大说:“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是我的。东、南、西、北再没有可征服的地方了。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多么小的王国!”
这位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国王坐下哭了起来,因为再没有他可征服的世界了。
高处为什么不胜寒?其原因有三方面:
1.高处确实寒。一个人功成名就,就像在仕途中,爬到了丞相的位置,其寒可以是来自于上面的寒,“伴君如伴虎”,皇帝操纵着你的生死大权;其寒可以是来自于下面的寒,居于下面的人不甘心你在他们之上,想方设法都要把你搞下来,射冷箭、造谣诽谤、给你制造各种陷阱、向君王进谗言,让你这个丞相感到不寒而栗。
2.你没有能力抵御寒冷。一个人千辛万苦,拼了性命爬到山顶,却发现自己单薄的身子实在难以抵挡山顶刺骨的寒风,你噤若寒蝉。太复杂了,你的资历、经验、能力根本就应付不来如此复杂的各种关系,如果你勉为其难地抵御,你只能给自己徒添烦恼。
3.没有人帮你抵御寒冷。你在往山顶爬的过程中,多是踩着别人的头爬上来的,丝毫不在乎他人的牺牲或付出,你虽然成功了,可你周围真正关心你的人却越来越少,拍你马屁的人却越来越多。处高位或成功者都需要智囊团和一些好朋友,就是要靠他们帮你去抵御寒冷。
如果你把他们都得罪完了,恐怕你离失败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事实上,很多高处不胜寒的结果都是自己造成的。越国的文种和范蠡共同侍候越王勾践,等到勾践大仇得报,成了战国一霸后,文种和范蠡也该属于功成名就之人。范蠡认识到越王只可同苦不可共甘的本质后,毅然携了金钱财宝做他的富翁去了;可文种不觉悟,仍然要在高处,终于被高处的寒风给冻死了。
如果你是一个成功者,或者你已身居高位,你又不想成为“高处不胜寒”式的人物,那你除了加强自身的御寒能力之外,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工夫。
1.“知足常乐”。当你已到了某个较高的位置,你不妨学学中国古人的做法:安分守己,知足常乐。这起码可以让你的灵魂平静、肉体放松,从已有的成功中享受乐趣。
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明明已体会高处之寒,仍不知满足地觊觎着更高的地方。
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夫人就是这样的人,已经到了很高的位置,可还是权力欲极强,最后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让神来惩罚她的罪恶。
汉初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自恃兵权在手,虽然明白“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但还是不满足于自己王侯的身份,还想更上一层楼,被吕后抓住斩首,并且灭了三族。
2.联系群众。成功人士有一大缺点即看不起人民群众,这其实是不对的。“红花还得绿叶扶”,向来成就大事者,离了人民群众无异于自毁前程;同时,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可增加人民群众对你的信赖,又能缓解你居高位的紧张与不安。
3.要有家庭观念。“高处不胜寒”实际上也是缺乏温暖。所有的温暖之中,家庭的温暖是最亲切、最无私又最温馨的,就像所有的不快乐会在见到宝贝儿子、女儿时烟消云散一样,你在高处所体会到的种种寒意都会在家庭的温暖中化于无形。你可以和家庭成员共同体会成功的欢乐,同时你也可以和家庭成员共同抵御在高处的寒冷。
4.懂得选择,懂得放弃
中国有句古话:有所为就有所不为。有所得,就必须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获得某种超常的发挥,就必须扬弃许多东西。瞎子的耳朵最灵,因为眼睛看不见,他必须竖着耳朵听,久而久之,耳朵功能达到了超常的境界;会计的心算能力最差,2加3也要用算盘打一遍,而摆地摊的则是速算专家。生活中也一样,当你的某种功能充分发挥时,其他功能就可能退化。
世间行业千千万万,哪行做好了都能赚钱。每天都有企业垮台、破产,每天同样也有新的企业诞生。担任任何一种行业的领导,都应经营你熟悉的行业,把它研究深、透,方能有所作为。
求职就业,你不必总是盯着热行。过去是三百六十行,现在的行当更多,但没有一种是永远的热门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行业在不断消失,新的行业又不断产生。近十年来,就业市场中冒出不少新兴行业,像投资顾问、房屋中介经纪人、自由职业者等等,都吸引了大批就业人口。
而一种新兴的职业之所以能在就业市场中独领风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的。一开始,它也许并不是热门,只是追求的人多了,才成了时尚。如果这时你想介入该行业,就应当充分考虑你的兴趣能力,你的就业磨合期、收益时限以及这一职业的未来前景。
为了求得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不少人放弃了个人的兴趣追求。做事情往往超负荷运转,个人空间极小。从社会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来看,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这往往并不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选择。赚钱当然是必要的,但人们除了赚钱之外,对其他事物也有追求,如自由的时间、良好的身心、满意的人际关系和幸福的家庭等等。因此,一份相对自由的、能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工作将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择业目标。此时,人们就可能拥有更多灵活的时间,弹性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工作才是个性化的、理想的工作。
放弃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得到,是在放弃中进行新一轮的进取,绝不是三心二意。
就拿股市为例。看着人家的股票直往上走高,整个股市牛气冲天,偏偏自己的几只股却被套牢了。想当初刚买也是一路上涨,本打算到一个价位就出货,看看势头那么好,就又捂了几天,谁想后来就开始跌,只是犹豫了一下,就跌回了买价。想到原本是可以赚一笔的,此时出手实在不甘,于是再等等,就这样套了进去,一路还不停地按股市专家的教导在低位补货,直到资金全部用尽,被深深套牢。看着股市人气旺盛,一片翻红,也心仪其中几种,无奈资金被占用光了,若将手中的抛出去,总觉得亏损太多,心有不甘,只好望洋兴叹。
其实,如果放弃手中的,在别的股票上重新投资,以盈补亏,未必不是一个补救的办法,何必要一直死守呢?中国的股市,向来讲行情,一轮一轮的,此起彼伏,一个个概念股轮着炒,大势已去时,及时回头,该抽手时就抽手,也许早就赚回来了。
不只炒股,生活也如此。有一个大学时的高材生,经过一段社会历练后,以前的那股锐气和豪情壮志自然是没有了,被累得一副不堪重负的样子。他怨自己当初选错了行业,到了一个不具有自己优势的陌生行业。
问他为什么不换换呢?他说,干了这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多,放弃这些,再从零做起,觉得亏。放弃了,以前不是白干了?眼睛满是何必当初的绝望。所以坚守,一直坚守,十年前如此,五年前如此,如今更要不甘了。唯有死抗不去,绝不回头,听来多么英雄气短。何况还有疑虑:放弃了,再做别的,就一定能成功吗?所以他还是选择了等待。而他很多熟悉的朋友从零起步,现在已是大有所为。他的一位同学,五年前辞去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开始创业,现在已拥有数千万资产的公司。
真正的强者,还要学会认输、学会放弃。放弃了才能再做新的,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的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是在放弃中开始新一轮的进取,绝不是低层次的三心二意。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反过来,放得下,才能拿得起。荒漠中的行者知道什么情况下必须扔掉过重的行囊,以减轻负担、保存体力,努力走出困境而求生。该扔的就得扔,生存都不能保证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