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的医学已经注意到疾病的人群现象,注意到人类疾病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19世纪起,在医护人员中逐渐形成从人群角度研究疾病分布、探索疾病发生原因的基本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得到长足发展,研究的范围由传染病扩展到非传染病,由躯体疾病扩展到身心疾病,由研究疾病扩展到研究健康以及其他卫生相关事件,特别是对原因不明性疾病的调查分析,成为探索性医学研究的领衔学科,在儿童少年精神医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广泛应用。1989年Eat正式提出“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目前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epidemiology已经成为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一节)概述
什么是流行病学?目前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地接受以下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这一定义表述了现代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观念:首先流行病学是以群体医学的眼光审视卫生事件,当我们看到流行病学一词时就应立即想到它是关于疾病和健康人群现象的学科。它要求从事流行病学研究的工作者跳出传统医学立足于单一病例的立场,时刻把握它的研究对象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其次,定义中说明流行病学不仅研究疾病同时也研究健康,洞察疾病的全貌是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流行病学家看到所谓有病与无病之间本无明显界限,只是临床医师依据某一诊断标准将一部分人划为病人,而另一部分划为非病人,如同北冰洋上漂浮的一座冰山,临床医师看到的是浮在海平面上边的一部分,而流行病学工作者力求看到的是整个冰山的全貌。这一概念在儿童少年发育、精神与行为障碍的研究中尤为重要,因为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时所谓“障碍”就是研究者依据一定规则设定的“标准”所判定的那一部分儿童。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许多“障碍”可能仅是一过性的现象,有人建议对这类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称为发育流行病学(developmentalepidemiology)。第三,流行病学是应用科学,流行病学研究的全过程是从分布入手,探索造成如此分布的原因,最终目的是提供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这可以归结为:揭示现象、分析原因、提出措施、评价效果四个步骤。准确地描述卫生事件的真实情况是这一过程的基础,采用正确的统计分析,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推理方法是这一过程的核心,而提供的措施是否有效,仍然需要采用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加以验证。在这里用“防制”而不用“防治”包括了预防和控制两层含义,治疗病人在流行病学工作者看来是控制疾病流行的手段之一。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
流行病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的、以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为主要目标的学科,近半个世纪以来,不少流行病学学者对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总结和概括,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人群的观念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人群现象的学科,即使有时流行病学家探测生命现象已达到分子水平,但是其最终目标仍然是了解这些微观现象的宏观分布特征。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的结论也只适用于群体。流行病学家声称母亲孕期碘缺乏可以导致子代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从群体意义上讲碘缺乏孕妇引起子代精神发育迟滞的危险较高,就某一个人而言,可能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其子女并未发生精神发育迟滞,也可能从不缺碘的母亲却生出了一个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儿。
(二)从分布入手进行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始终从描述卫生事件在不同时间、地点以及不同人群的分布作为起始点,从分析造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中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或增进人群健康的方法。描述分布是流行病学研究有别于其他各类研究的突出特点,它从宏观的立场出发,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疾病与健康的人群分布特征。流行病学家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客观地反映事件的本质。描述分布的精髓是真实地展现事件的本来面目,基于失真的信息无论采用何等精确的统计分析方法都不会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三)对比的原则
对比的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流行病学结论均来自于对比资料。流行病学的重要目标是揭示医学事件在人群中分布特征的原因,由于影响事件发生和转归的因素如此之多,如果不采用对比的方法很难说明是哪一个因素对事件的转归发生了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对比的方式可归类于两种:一类是按结局分,比如比较有病和无病,有效与无效,康复与死亡等组间因素是否有差别。另一类按因素分,比如暴露与非暴露,干预和非干预,治疗和对照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疾病或其他卫生事件的差别。对照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对比的原则却始终如一。
(四)概率论与统计学的原则
流行病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都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基础之上。一方面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是基于样本的研究,由样本的经验推论到总体就存在真实性的问题,通常人们称之为外部真实性。另一方面即使是对一个局限的甚至是同质的相对总体进行研究,由于生物学指标变异性的作用,该人群中每一个体或每一个体重复测量值亦不可能恒定不变,研究对象得到的结果是否为该人群的真实结果,这称之为内部真实性。在此基础之上流行病学研究收集资料、统计分析,经逻辑推理最终得到的很少有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结论。流行病学研究常常采用各种率作为指标,其真实含义是可能发生某事件的群体中已发生该事件的概率。无论是绝对值或是相对数,流行病学一般均以可信限(confidencelimits)或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表述其概率特征,而为了排除生物学指标变异性对结果的影响,在流行病学推理之前都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五)预防为主的原则
流行病学从一开始就把研究目标定位在预防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是探讨疾病流行的原因,而探讨病因的目的在于控制病因,预防疾病。流行病学的病因概念不同于临床医学,当一个临床医师知道引起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原因之一是中枢神经递质儿茶酚胺(CA)水平不足就已经满足,因为采用哌甲酯和苯丙胺增加CA在突触结合点的有效性就可以改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但流行病学家必须知道什么原因导致CA水平不足,因为预防类似病例发生首先应当控制导致CA水平不足的原因。当一种疾病病因明确时可以针对病因采取措施,当病因不明确时,流行病学仍致力于探索使疾病发生概率增高的相关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措施,同样可以控制疾病流行。对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危险人群)采取积极的预防手段,同样可以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
三、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是在现场进行的。这个“现场”,可以是一个医院,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或数个国家。基本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四类: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epidemiology),它是通过调查或观察的方法将疾病、健康或其他卫生事件真实地展现出来,不但描述事件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的特点,同时提供影响分布因素的线索,为进一步探索病因,提出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描述性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横断面研究(cross一sectionalstudy)又称现况调查,是在某一卫生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某一时点或某一期间进行的调查,目的是将事件调查当时的断面现况展示出来,它所反映的是事件从过去发展到当时的累加现象。如果是对疾病调查,则反映的是调查当时存活的新老病例的总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依据研究的目的和工作条件又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筛查等等。
2.个案调查(individualsurvey)又称病例调查,是对个别病例及周围环境进行的调查研究,目的是查明该具体疾病或卫生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找到发生该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或促进健康提供线索,特别是对于“传染性”疾病,个案调查是追溯传染来源,防止疾病蔓延流行的重要方法。临床医师进行的特殊病例个案报告,可以看做是本类研究的特殊形式。
3.暴发调查(outeaksurvey)是对局部地区短期之内出现大批相同性质病人或其他卫生事件的调查,常常是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的一种紧急情况,要求调查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原因,提供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或事态扩大。近年来各地学校学生癔病爆发时有发生,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爆发调查考核流行病学工作者快速反应能力,反映了研究者是否熟练掌握流行病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生态学研究(ecologicstudy)又称相关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疾病、健康或卫生事件与某些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的观察性研究,其观察对象一般应为某一生态环境下的自然群体,比如对于环境污染与儿童少年发育、精神与行为关系的调查,它可以提供疾病流行的病因线索或提出健康促进措施的依据,但是最大缺点是无法判定因果关联的时间顺序。
5.卫生监测(surveillanceofhealth)指长期地、系统地收集某种疾病或卫生事件资料,描述其发展和变化的态势,找出规律,分析原因,提出控制疾病流行、保障人群健康的措施并评价措施效果的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式,比如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强迫症、自杀、儿童发育状况等的监测。和现况调查不同,监测资料的性质是纵向资料,重点探讨事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6.档業研究(archivalstudy)描述性研究的数据可以来源于已有现成资料,如医院的病历、防疫部门的疫情报告、卫生管理部门的疾病及死亡报告、统计或公安部门的人口资料、计划生育部门的出生记录、社区居民或学校健康档案等等。此类研究的原始数据不是专为本次研究的目的设立,一般说来比较真实可靠,而且省时、省力、节省费用,关键是原有数据必须系统完整,这一点往往在基层难以做到。近年来兴起的对既往资料进行二次利用综合分析的一种研究形式——Meta分析,可以看作是档案研究的拓展。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又称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描述性研究提供信息的基础之上建立的病因假设,需要通过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其基本研究方法可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两类:
1.病例对照研究(case一controlstudy)基本方法是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病例(或某一卫生事件),再选择一批和病例相匹配的对照,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病前对某一可疑致病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含有该可疑致病因素比例的差异,从而推论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或事件)有关。可疑致病因素的暴露史大多数由病例或对照回忆得出,因此以往有人称此类研究为回顾性调查(prospectivestudy)。
2.队列研究(cohortstudy)又称定群研究,基本方法是按照可疑致病因素将特定人群分为暴露与非暴露两组,随访追踪观察两组人群疾病或健康状况,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疾病(或卫生事件)发生频率的差别,从而确定该因素是否为疾病或事件发生的原因。此类研究开始时,结果尚未发生,在研究的较长时期观察过程中,研究者关心的结局陆续出现,其性质是前瞻性的,有人称为前瞻性研究(retrospectivestudy)。
(三)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又称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epidemiology),它通过人为控制研究因素在人群中进行实验,以最终证实研究者所关心的事件(病因)是否为结果(疾病)的原因。和描述、分析性研究不同的是研究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和一般实验室进行的实验不同的是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此类研究大体可分以下几种:
1.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在医院中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主要观察某一药物或治疗、康复措施效果的一类试验,特别是在针对某一疾病新开发药剂上市之前,在毒理、药理等基础研究完成之后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之下在人群中进行的系列试验。基本方法是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一段疗程后对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从而判定该药物或治疗手段是否有效。临床试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随机、对照和盲法的原则。
2.预防效果评价在人群中对某项预防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可基于某一现场、社区、社团或学校,基本方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将人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一定时期之后对比较两组之间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判定该预防措施是否确实有效。
3.干预研究(interventionstudy)特指在人群中通过改变可疑致病因素观察该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实验设计,它是流行病学病因研究最终的最强有力的证据。干预研究同样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完全符合理论上的要求,此时研究者称此类研究设计为“准实验”或“类实验”。
(四)理论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