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好人脉变成自己事业成功的阶梯
1.善于合作,把好人缘化作成功的资本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与别人一道工作,并能够与别人合作。
合作意味着协调一致。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但不应该把矛盾延续下去,以致发展到无法共事的地步。合作应该从自身做起,在这方面最好的建议也许是:
保持个性的良好平衡,避免走极端。
在执行集体工作中争取主动。
寻找同事身上具备的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品质。
表示出对别人寄予最大的期望。
保持足够的谦逊,当别人的行为理应受到尊敬时,向别人诚挚地致以敬意。一个人获得成功之前,必须得到人们的尊敬,否则,他就无法赢得别人的合作。锋利的言辞,冷漠地对待他人的权利和感情,有意无意的怪癖——所有这些,都将使你得不到人们的尊敬,至少是很难得到人家的尊敬。
合作不能靠命令来维护。人们在完成合作的任务时,如果仅仅是为害怕,或者出于经济上的不安全感,那么,这种合作很多地方是不会令人满意的。因为,这种做法把合作的精神忽略了。而正是那种心甘情愿的合作态度,才是最为重要的。
你的工作要得到别人的支持而不是反对,必须唤起别人合作的愿望,使他们直接或间接地看到自己的利益。人们都希望得到这样的一种赏识:承认他们正在做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他所做的事情对他的人生非常重要。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经得到别人许多帮助。因此我们应该把帮助别人作为回报,这是公平游戏规则。
帮助别人成功,是追求个人成功的最保险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助别人,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成就让你感到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你能够说:“是我让他有今天。”这将是你最值得骄傲的经验。
帮助别人不仅利于人,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接受你的帮助,或是否感激你。
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帮助别人,世界将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当然,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植物学家发现,世上仅存的植物当中,最雄伟的,当属美国加州的红杉。红杉的高度大约是90公尺,相当于30层楼高。
深入研究红杉,还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应扎得越深。但科学家却发现,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而已。
理论上,根扎得不够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将它连根拔起,可红杉又如何能长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动摇呢?
原来,红杉从不单独生长,它们不论在何处,总是一大片一大片地组成树林。并且,它们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形成一个整体。自然界中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连结的红杉林,除非飓风强到足以将整块地掀起。所以,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红杉分毫。
红杉的浅根,也正是它能长得如此高大的利器。它的根浮于地表,方便快速而大量吸收赖以成长的水分和营养,使红杉得以快速茁壮成长,同时,它也不需耗费像一般植物扎下深根的能量,反而把扎深根的能量转化为向上成长的力量。
红杉给我们的启示是: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成功需依靠别人,只有帮助更多人成功,你才能更成功。如红杉林根部相连那样,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才能创造出屹立不倒的伟业。
如果你尚未壮大,不妨伸出你学习的根,和成功者紧密连结,加入成功、积极的团体,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
只要你熟谙这项借力与合作的诀窍,很快地,你将会成为成功之林的雄伟巨木。
2.让同自己合作的每个人都发挥所长
人们不可能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迈向成功,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所有伟大的人物都必须靠着他人的帮助,才有发展和成功的可能。
大部分美国人都有一种特长,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并能够吸引一批才识过人的良朋好友合作开发共同的力量。这是美国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经验。
任何人如果想成为一个企业的领袖,或者在某项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优点,并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
一位银行界著名领袖说:他的成功得益于有鉴别人才的眼力。这种眼力使得他能把每一个职员都安排到恰当的位置。不仅如此,他还努力使员工们知道他们所担任的工作对于整个事业的重大意义,所以,这些员工无需人的监督,就能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十分妥当。
但是,鉴别人的眼力并非人人都有。许多把大事业经营失败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缺乏识别人才的眼力,他们常常把工作分派给不恰当的人去做。他们本身尽管工作非常努力,但他们常常对能力平庸的人委以重任,却反而冷落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使他们埋没在角落里。
其实,他们一点都不明白,所谓的干才,并不是能把每件事情都干得很好、样样精通的人,而是能在某一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人。比如说,对于一个会写文章的人,他们便认为是一个干才,认为他管理人也一定不差。其实,一个人能否做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与他是否会写文章是丝毫没有关系的。他必须在分配资源、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组织控制等方面有专门的技能,但这些技能并不是一个善写文章的人就一定具备的。
一个善于用人、善于安排工作的人会在管理上少出许多麻烦。他对每个合作者的特长都了解得很清楚,也尽力做到把他们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但那些不善于管理的人往往忽视这个重要的方面,而总是考虑管理上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人当然要失败。
很多精明能干的总经理、大主管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常常在外旅行或出门打球。但他们公司的事业丝毫未受影响,公司的业务仍然像钟的发条机制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因此说,只有善于使你的每个合作者都发挥所长,才尽其用,你才是一个运用人际关系的高手。
3.借助他人智慧,打下自己江山
刘备早年一直寄人篱下,没有一块稳定的地盘。尽管他身边有关羽、张飞等这样一批忠心耿耿的骁勇战将,但却缺少一个运筹帷幄、把握全局的军师,故而始终打不开局面。然而,好人缘使他终于得到了一个辅国之才。当时,刘备手下有一个很有名的谋士叫徐庶,刘备很欣赏他的才能,待他像兄弟一样亲热,像师长一样尊敬。徐庶也因刘备对自己好而一心为刘备出谋划策。但曹操为了得到徐庶这个人才,派人抓住徐母,并伪造徐母的笔迹写了一封召徐庶的家信。徐庶是个孝子,见母信所召,知道到了魏国便回不来了,于是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了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以南)人。他早年丧父,随叔父诸葛玄躲避战乱来到荆州,隐居在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以西)。他胸怀大志,博学多才,关心时事与政局变化,经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与乐毅。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后,刘备亲自前往隆中诸葛亮所居住的草庐去拜访。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后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终于扭转了以往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按照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的战略方针,刘备与孙权结为同盟,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战中击败曹操的南征大军,随即刘备又通过外交手段取得荆州作为立足之地。此后,刘备又进取益州,终于建立起蜀汉政权。刘备得贤才而成功的故事,不仅充分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更说明了人缘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人缘,刘备不仅贤才难保,事业难成,恐怕在当时情况下,连性命都难保,更不要说登上赫赫的帝王之位了。
4.通过亲情关系,拜名师走上成功之路
徐志摩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现代诗人。了解现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徐志摩的出名是与一位名师不无关系的。这位名师就是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学者梁启超。那么,徐志摩是如何攀上这位名师的呢?
徐志摩从小就非常聪明,7岁的时候就对语言和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到了15岁,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几乎不见长进,迫切需要一位精于此道的老师来指点。
他听说有一位叫梁启超的人是位良师,于是徐志摩便想拜他为师。但梁启超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想拜他为师谈何容易。于是,他就请表舅为其引见,因为徐志摩的表舅与梁启超交情颇深。但徐志摩的这位表舅是一贯不希望自己的外甥学文的,认为这风月诗词之类,不过是闲时消遣之物罢了。他很想让徐志摩去学医。
在与表舅的一席交谈中,徐志摩表达了自己学文的迫切愿望,他那坚定而又略带哀婉的语气,以及对长辈的谦恭之情,深深打动了表舅,使表舅觉得此子是可造之材,于是答应了他,并亲自带徐志摩去梁启超的家,让其拜在梁启超的门下。从此,在老师的辅导下,加上自身的刻苦学习,徐志摩在诗歌上的造诣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一名闻名于世的诗人。徐志摩因拜师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机遇,最终使自己走上了成功之路。
徐志摩之所以能拜师成功,是他运用“亲情法”的结果。
5.巧用好人缘,把对手变成朋友
大科学家富兰克林在工作中曾碰到过不少障碍,他的计划常常被人反对,但他却巧妙地发挥他的好人缘,使这些反对他的人成为他的朋友。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在培拉代尔培亚省开了一家小小的印刷厂,当时,他还是议会的书记。
有一年议会选举前,富兰克林碰上一点麻烦,有一位新议员发表了一篇长篇演说反对他,把他批得一文不值。
富兰克林没有生气,也不急躁,他知道那位议员是有修养的绅士,声誉和才能在议院里都有较大影响。富兰克林并没有采用阿谀奉迎的方法去讨好他,他是怎么办的呢?
富兰克林了解到这位议员的藏书室里保存着几部名贵稀有的书,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说明他想看看这些书,希望能借几天。很快,那议员就把书寄了过来,一周后,富兰克林就亲自送书,另外还附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这几本书的赞美和真诚的谢意。
自从这一次后,那位议员对富兰克林的态度大为改观。当他们再次在议院相遇时,那位议员居然主动跑上去同他握手,并且非常客气地表示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一定会鼎力帮助。就这样,富兰克林与他成为了知己。当我们在工作中碰到反对自己或者跟自己很难相处的人时,我们切莫急躁,不要把时间花在考虑如何“打败”对手或者用某种优势压垮对方上。我们可以想尽办法了解对方的兴趣、特长及性格、弱点等方面,以寻找机会接近对方,使对方成为自己的朋友,这比摩拳擦掌、针锋相对地对着干要省力得多,这也就是《孙子兵法》上提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招数。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这方面也是一个高手。有一次,在出访非洲回来的筵席上,罗斯福看见许多不相识的人,这些不相识的人都是美国各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即使对罗斯福也显得并不存有太多的好意。
但罗斯福很快想出接近他们的对策来,他通过身边的助手,了解到这些陌生人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大致情形。于是,罗斯福就去向那些人逐个寒暄,并跟他们谈及有关他们最得意的事和他们的事业,结果许多人对罗斯福的看法都大为改观。为了获得不同政见的人的认同,罗斯福会不厌其烦地打听他们的情况。这样,他的谈话材料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感觉到总统对他们非常关心,从而对他产生良好的印象。
罗斯福用友好换得了支持,赢得了朋友,并使他赢得了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的美誉。
二、倚仗贵人:巧借东风好行船
1.借贵人之光,照亮自己的前程
利用贵人的光,可以照亮自己的前程;借用贵人的形象,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的影响。
贵人身上散发着熠熠之光,一旦得它的普照,就会踏上光明的人生之旅。有多少人正是借助贵人之光,锦绣前程。
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江南一带有个名叫张全福的人。他为了生计,开办了一家酒店。由于酒店规模很小,缺乏一定的知名度,致使他的生意日益冷清。他为了改变自家酒店的面貌,苦思良策,却一直没有奏效。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天降良机来临了。乾隆皇帝为了体恤民情,来到江南一带。他边走边看,不经意间走到了张全福这家小酒店门口,他轻轻地叩击店门。门开了,张全福走了出来。当他看到乾隆时,不由地惊呆了。他心想:此人相貌堂堂,一定是位贵人,今日来到我的小店,此乃我的荣幸。于是赶忙走上前去,向乾隆行了个大礼。
乾隆坐下来,随便点了几个小菜。一边喝酒一边同张全福闲聊。两人聊得很投机。说话间,张全福就把自己店内生意不好的情况向乾隆一一诉说。乾隆看见店内冷冷清清、灰尘满地的狼藉景象,又看到张全福忠诚敦厚的样子,不觉动了恻隐之心,他心平气和地对张全福说道:“看你是个老实人,我倒想帮你一把,却不知如何相帮?”张全福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承蒙客官厚礼,请您帮我亲笔题写一副对联,好吗?”
乾隆帝听后,满口应允,立即提笔写下了这样几句诗:
江南水秀景宜人,民风富庶享太平。
小小酒店风味浓,丰肴佳馔怡人心。
若问赐墨何许人?紫禁城里寻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