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和平”相处,切勿与小人结怨
小人无事尚且生非,一旦有事更会趁火打劫。一个人要想生活安宁,还是远离小人,更不可得罪小人。
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生活中尽量避免与小人结怨。因为小人心胸狭窄,你得罪他,他总会想方设法报复于你。
卫恒的父亲是西晋初年有名的大臣,他性格刚直,处事无私,历任司空、侍中、尚书令等高官显位。他由于颇受晋武帝司马炎的信任,每每谈话有些随便。特别是司马炎将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立为太子,他对此大为忧心,屡屡劝谏司马炎另立太子。卫恒生怕父亲在此结怨他人,于是对父亲说:
“父亲不要多管闲事了。你劝皇上废去太子,他们能不恨你吗?此事是成是败,父亲都不会得到任何的好处,何必自找麻烦呢?”
他以国家的大义教育儿子,仍是劝谏不止。为此,太子的妃子贾南风对他恨之入骨,把此事牢牢记在心上。
他对上如此,对自己的属下也公事公办,从不徇私。一次,有个叫荣晦的人犯了过错,他把他捆了起来,痛斥不已。荣晦苦苦哀求,他不依不饶,任凭多人为他求情,还是将他痛打一顿,使其多日不能下床,颜面尽失。卫恒听闻此事,又对父亲说:
“荣晦又没有太大的过错,何必让他增添对父亲的忌恨呢?你这样事无巨细,犯者必究,怨恨你的人多了,这并不是件好事。我请求父亲为了身后着想,再不可这样了。”他怒骂儿子不识大体,他说:
“依你之言,我还要向他赔礼不成?我行事无私,他纵是恨我,又能把我怎样?”卫恒不敢反驳,心中只是惶恐不安。
晋武帝死后,司马衷继位,贾南风为后。她早盼今日,一上来便对他开始报复。诬陷他谋反,又派人前去搜捕他,查抄其家。
祸从天降,他只认倒霉,心里还存有侥幸。当他见朝廷所派的领头者竟是荣晦时,这才暗叫不好,惊恐得手摇体颤。荣晦一见他,便阴声怪气地说:
“卫大人能有今日,可谓不幸;偏偏又是我负责此事,可谓大不幸了。你当初得意之际,真是威风八面,铁面无私,哪里想到会有今天呢?”荣晦恨叫一声,他无言以对。他哀声对儿子卫恒说:
“悔不听你当初之言,致有今日之祸,又要连累家小,看来我们是死定了。”
荣晦当场就杀了他的子孙九人,以泄私忿。他和卫恒也于不久一同被杀。
荣晦这个小人找到了报复的机会,其实即使他不能爬到你的头上,直接掌控你的命运,只要他心里始终“挂念”着你,终会找到报复你的时机和理由。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想,日常生活、工作中尽量不结怨是避免“贼想”与“贼偷”可行的办法之一。
6.防范暗箭,提防好意背后的黑手
甜言蜜语听起来确实舒服,但糖衣炮弹也打倒了不少人,为人在世,一定要保持清醒,提防那只向你抛糖弹的黑手。
人际之间,最可怕的就是“阳奉阴违”之人。那种“万岁不离口,背后下毒手”的小人,阴谋最是险恶,好意的背后,常常是杀人见血的黑手。
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凭着巴结、奉承、献媚取宠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凭着他的“口蜜腹剑”陷害了一个个大臣,以维护自己宰相的权位。
有一次,李隆基和李林甫一起,谈到了一个官员严挺之,李隆基说:“严挺之在哪里?我听说他是个将相之才,应该委以重用。”李林甫本来就非常妒忌严挺之的才能,害怕他有一天会夺去自己宰相的位置,忽然听皇上这么一说,心里就更担心了。于是他搪塞地回答了皇上的话后,就赶紧找来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装出一副十分亲密的样子,促膝谈心,叙述旧情。并答应推荐严损之当员外郎,然后又说:“皇上很喜爱你哥哥的才华,为什么不让你哥哥假说患了风寒,向皇上请求回京城医疗,这样就有机会见到皇上得到重用了。”
严损之听了满心欢喜,便到绛州把李林甫的话告诉在那儿当刺史的哥哥严挺之。严挺之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不假思索,就按照李林甫的话写了一张表,派人交给李林甫。李林甫见严挺之中了计,非常高兴,就拿着这张表报告皇上说:“严挺之现在年老体衰,又得了风疾,应该让他担任闲官,以便治疗。”玄宗接过表来,一边看,一边摇头叹息道:“可惜,可惜!”结果,天宝元年(742年)四月,玄宗便下令让严挺之做太子詹事,呆在洛阳养病。
李林甫就这样两边当好人,暗中使手段,让别人受到陷害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例子还多着呢!
一次,玄宗在勤政楼上隔着帘子观看歌舞。兵部侍郎卢绚以为玄宗已经走了,就垂着马鞭,拖着缰绳,慢慢穿过楼下。卢绚风度翩翩,玄宗一边看着他,一边赞叹道:“好一个卢绚!”宦官高力士在旁边听到了,就暗中告诉了李林甫。
李林甫看玄宗又喜欢上了卢绚。害怕威胁到自己,就把卢绚的儿子叫来,说:“你父亲在朝中很有威望,现在交州、广州一带经常发生****,皇上想派你父亲去那里整顿整顿,不知道你们愿意不愿意去?”交州是个十分偏远的地方,经常闹瘟疫,李林甫自然知道卢绚一家不愿意去,故意撒谎这样说。接着他又进一步威胁说:“如果拒绝圣上的旨意,龙颜不悦,恐怕会获罪啊。”卢绚的儿子一时慌张起来,没了主意,就请求李林甫在皇帝面前说情。
李林甫故作为难的样子,想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我帮你们一个忙,就让你父亲到东都洛阳去担任太子宾客或者太子詹事,怎么样?那也是块肥缺,你回去劝劝你父亲。”卢绚不愿意到远处去任官,又怕被降职,只好上书请求担任太子詹事。李林甫为了掩人耳目,就先让他到华州当刺史。过了不长一段时间,李林甫便向明皇打小报告说卢绚身体不好,难以管理州事,打发他到东都去做太子詹事了。
把馊主意当作金玉良言说给你听,这种人、这种事不仅古代有,现在在我们身边也有。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果“坦荡荡”的君子总被“常戚戚”的小人的馊主意绊倒,说明作为君子除了“坦荡荡”之外还要多留个心眼儿,多一点防范坏人、保护自己的意识。
7.对小人的蔑视要藏在心里
小人可恶又可恨,对其心存蔑视完全应该,但没有必要表现出来,否则会遭到小人的暗算,徒生烦恼。
小人德行猥琐,正人君子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是很自然的事,但你大可不必把这种瞧不起表现出来,天天带在脸上。因为越是小人,他心里越虚,对别人的瞧不起也越发敏感。尽管对一般人而言,明明心里厌恶,还要装出若无其事、甚至欢迎尊敬的样子确实不容易做到,但是没办法,这个世界既然给予了小人们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家就应该学会与他相处。而防止他无端打击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把对小人的蔑视藏在心里。
唐朝名将郭子仪每次会见客人的时候,常有很多侍女陪伴在他的左右。但是,只要一听说卢杞来到,郭子仪就会命令侍女全部下去回避。他的儿子们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郭子仪回答说:“卢杞的容貌丑陋,妇人见了没有不笑的。我要是不叫侍女回避,她们肯定要不可避免地笑出声来。卢杞心胸狭窄,会记恨在心的。将来如果他得志,我们全家人就都活不成了。”
郭子仪绝不是多虑,因为他知道,小人不可得罪,一定要小心加小心。
杨炎也曾与卢杞在一起共过事,两人同任宰相。杨炎善于理财,文才也好,而卢杞除了巧言善辩,别无所长,但忌贤妒能,使坏主意害人却是拿手好戏。两个人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杨炎是个美髯公,仪表堂堂;卢杞脸上有大片蓝色痣斑,相貌奇丑,形容猥琐。同在政事堂办公,一同吃饭,杨炎不愿与他同桌而食,经常找个借口在别处单独吃饭。有人趁机对卢杞挑拨说:“杨大人看不起你,不愿跟你在一起吃饭。”卢杞自然怀恨在心,便先找杨炎下属官员过错,并上奏皇帝。杨炎因而愤愤不平,说道:“我的手下人有什么过错,自有我来处理,如果我不处理,可以一起商量,他为什么瞒过我暗中向皇帝打小报告!”于是两个人的隔阂越来越深,常常是你提出一条什么建议,我偏偏反对;你要推荐一些人,我就推荐另一些人,总是对着干。
当时有一个藩镇割据势力梁崇义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令另一名藩镇李希烈去讨伐,杨炎不同意,说:“李希烈这个人,杀害了对他十分信任的养父而夺其职位,为人凶狠无情,没有功劳却傲视朝廷,不守法度,若是在平定梁崇义时立了功,以后更不可控制了。”
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杨炎却不把德宗的决定放在眼里,一再表示反对,这使对他早就不满的皇帝更加生气。
不巧赶上天下大雨,李希烈一直没有出兵,卢杞看到这是扳倒杨炎的好时机,便对德宗皇帝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不肯出兵,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宰相的职位,让李希烈放心,等到叛军平定以后,再重新起用,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这番话看上去完全是为朝廷考虑,也没有一句伤害杨炎的话,卢杞排挤人的手段就是这么高明。德宗皇帝果然信以为真,于是免去了杨炎宰相的职务。
从此卢杞独掌大权,杨炎可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他自然不会让杨炎东山再起的,便找茬整治杨炎。杨炎在长安曲江池边为祖先建了座祠庙,卢杞便诬奏说:“那块地方有帝王之气,早在玄宗时代,宰相萧嵩在那里建立过家庙,玄宗皇帝不同意,令他迁走;现在杨炎又在那里建家庙,必定是怀有篡位的野心!”
早就想除掉杨炎的德宗皇帝便以卢杞这番话为借口,先将杨炎贬至崖州,随即将他杀死。
杨炎有些刚愎自用,把对卢杞的蔑视表现在明处,最终被卢杞所害。
郭子仪、杨炎的两种做法,导致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个永保富贵,一个家破人亡。以郭子仪功劳之大,地位之尊恐怕比杨炎更有资格跟人叫板,但是他没有。当然,我们以旁观者、后来者的角度看问题自然更清晰,而一旦身处其中就找不着方向。但如能做到像郭子仪那样,小人再“小”,又有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