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鲸呈方形的大前额长在上颚的上方、头骨的前边,占其体长的1/4~1/3。这里长着抹香鲸脑油器,一个椭圆形的结构包含在一个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外壳之中。脑油器本身与结缔组织外环绕的是稠密的鲸油---一种半流体的、光滑的油脂。气囊束缚着抹香鲸脑油器的两端,包围着抹香鲸脑油器的头骨与气道都非常不对称。两个鼻腔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功能上都差异极大,左侧的用于呼吸,右侧的用于发声。
抹香鲸为什么长着如此笨拙的巨大脑壳呢?原因之一可能是有助于聚焦滴答声---滴答声的作用是在漆黑一片的深海中利用回声定位判断猎物所在。抹香鲸也会通过这种滴答声来进行交流,它们是3种抹香鲸中利用声音最多的一种。
抹香鲸棒形的下颚包含20~26对大牙齿,而侏儒抹香鲸有8~13对,小抹香鲸有10~16对。这些牙齿似乎并非用于进食,因为据发现,进食充足的抹香鲸都少有牙齿,甚至没有下颚;而且,直到抹香鲸性成熟时,牙齿才会长出来。
一般来说,没有一个种群的抹香鲸上颚会长牙,即使长了,牙齿通常也不会进出。小抹香鲸科的牙齿细小,非常尖锐、弯曲,且没有釉质。
抹香鲸的皮肤除了头部与尾鳍之外,都是起皱的,形成了不规则的波浪形表面。低低的背鳍如同覆盖着一层粗糙的白色老茧,成熟的雌性尤为明显。
抹香鲸会多次潜入深海捕食,其平均深度约为400米,持续35分钟左右,尽管它们能够潜至1000多米深,并持续1个多小时。抹香鲸在潜水间歇会浮到水面呼吸,平均呼吸时间为8分钟左右。下潜时,抹香鲸把尾鳍直直地伸在水外,身体几乎与水面垂直。
不论是雌性抹香鲸还是雄性抹香鲸,鱿鱼类都为其重要食物。雌性抹香鲸会花费约75%的时间用来进食,尽管雌性的进食量要小于雄性。但是,它们偶尔也会捕食巨型鱿鱼,鱿鱼吸盘所造成的伤痕会留在它们的头部,作为水下战斗的见证。雄性抹香鲸喜欢捕食雌性吃剩的、更大型的猎物,另外,雄性还会吃相当多的鱼,包括鲨鱼和鳐鱼。
小抹香鲸和侏儒抹香鲸的头部更倾向于圆锥形,就其与整个体长的比例而言,比抹香鲸要小得多。这两个小抹香鲸种群看起来很像鲨鱼---垂吊的嘴部,尖锐的牙齿,以及头部侧面类似鱼鳃裂口的弧形痕迹。因为主要捕食鱿鱼和章鱼,所以小抹香鲸种群长着扁平的吻部。由于它们还捕食深海鱼类和螃蟹,所以偶尔也会成为海底掠食者。除此之外,它们的猎食对象与抹香鲸无异。
环球“航海家”
全球很少有像抹香鲸这样分布广泛的动物,它们占据着从两极附近到赤道的所有水域。雌性与雄性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地理位置上都会分开,雌性与幼仔生活在纬度低于40毅的温暖水域中,而雄性则会随着其年龄增长以及体型增大,向更高的纬度行进。最大的雄性抹香鲸在靠近北极边缘处以及南极的浮冰区被发现。为了进行交配,雄性抹香鲸必须要迁移到雌性的所在地---热带区域。
基因研究表明,所有的抹香鲸族群都大体类似。线粒体DNA只能通过母体遗传,这表示在小于一个大洋海盆的范围内,不存在地理结构差异。有一半的核DNA是通过分布广泛的雄性遗传的,而核DNA更具有地理同一性,这说明在海洋中的抹香鲸族群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区别,而且无论存在什么区别都是海洋族群之间的区别。它们生活在深水中,深度通常超过1000米,并且远离陆地,大陆架边缘看起来很适合它们。
小抹香鲸也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温带、亚热带、热带海域的深水中都可以发现小抹香鲸的踪迹。而侏儒抹香鲸则出现在较为温暖的水域。
这两类小抹香鲸种类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静静地躺在水面处,露出其头部背面,而尾部则随意地悬垂。小抹香鲸胆小,且游动速度缓慢,它们自己绝不会游向船只,但是当其静静地躺在水面时,却很容易靠近船只。它们以缓慢的、优雅的姿态浮上水面呼吸,并不引人注目。当小抹香鲸科种类受到惊吓或遇到危险时,它们会释放出一种红棕色的肠液,以帮助它们逃离掠食者(诸如大型鲨鱼和虎鲸),这种肠液类似于章鱼释放的墨汁。小抹香鲸科种类的眼睛,在光线微弱的深海中也能发挥一定的功能。
对于小抹香鲸和侏儒抹香鲸的繁殖策略,我们知之甚少。这两个种群都没有显现出性二态,这一点与性二态明显的抹香鲸截然相反。成年雄性小抹香鲸的体型看起来有其生殖优势,因此,小抹香鲸科种类可能拥有与抹香鲸迥异的交配体系。
成熟的大型雄性抹香鲸(年龄近20岁或更大时)会从极地迁移至赤道,在那里,它们徘徊于组群之间,寻找适合的雌性与其进行交配。至于雄性的往返是一年一次还是两年一次,目前还不清楚。雄性与每个组群共度的时间有所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处于生殖期的雄性就像发情期的公象,处于“狂暴”状态,它们通常会彼此回避,但偶尔也会发生争斗,某些成年雄性头部深深的伤痕可以证明。从这些伤痕的间距来看,毫无疑问,是由其他雄性的牙齿造成的。
小抹香鲸会连续2年孕育幼仔,它们的怀孕与哺育可能会同时进行。相反,抹香鲸则每隔5年左右才会生产1次,虽然其妊娠期还不能确定,但估计是在14~15个月。雌性的繁殖率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惊人的群体关怀
雌性抹香鲸是绝对的群居动物,它们的社交生活基于其家族群落之上,家族群落包括约12只长期在一起、血缘关系较近的雌性及其幼仔。2个或更多的群落会聚集在一起数日,组成一个约包含20头鲸的小组,这也许是为了提高捕食效率,至少是为了减少在同一片海域进食的不同群落之间的冲突。
雄性抹香鲸则正相反,当它们接近6岁时会离开其出生的群落。随着雄性年龄的增长,它们会逐渐聚集成较小的群落。成熟后的雄性与其他雄性群落组合的时间很少会持续1天以上,但是在沙滩附近,雄性则会聚集在一起,以示其社交关系没有完全消失。
其他抹香鲸为了吸引雌性抹香鲸加入,有可能会扮演保姆的角色。幼仔无法与母鲸一起潜入深水处进食,当它们被单独留在海面处时,很容易遭到鲨鱼或虎鲸的袭击,因此组内成员会交替潜入水中,这样水面上一直都会留有一些成年的抹香鲸。除了这些家族群落间的公共关怀之外,还存有虽然不具权威性但却有极为有力的证据表明雌性抹香鲸会哺育并非自己亲生的幼仔。
公共群落防御掠食者时,也会保护其他成年的抹香鲸。抹香鲸紧密聚集在一起,以“雏菊”的模式相互配合:它们将头部聚集于中心,身体则像花瓣一样散开。它们还会采用头朝外的阵形。前者是抹香鲸利用尾鳍进行防御的战略,后者则是利用其上下颚的防御战略。
有时,个别抹香鲸为了帮助同伴,甚至会将自己置于险境。在远离加利福尼亚的地方,我们真切地观测到了这样一起事件:一只受到虎鲸攻击的抹香鲸为了“解救”另一只被孤立的抹香鲸,退出了相对安全的“雏菊”防御模式,而被虎鲸撕咬至重伤。
雌性抹香鲸每天都会聚集在水面处休息或社交数个小时。它们有时会以一种被称为“原木”的姿势(因为它们此时非常像固定不动的原木)平行地躺在彼此身边,或者在水中扭动旋转、翻滚或彼此触碰。它们也会表演“突跃”
(从水中一跃而起)、“拍尾”(用尾鳍拍水)以及“间谍跳”(只把头部露出水面)。雌性与幼仔大约每小时会竭尽全力地表演一次“突跃”或“拍尾”。不过,“突跃”和“拍尾”却总会集结成为回合较量,经常与海面社交的开始时间或结束时间相重合。
在社交时段,抹香鲸经常会发出“暗号”(老式的、组合成串的声响,大约由3~20声滴答声组成),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莫尔斯电码,时间会持续1~2秒钟,可以把其当做是交流,或者说是个体成员之间的“对话”。所以,当一头抹香鲸发出“滴答-滴答-暂停-滴答”声时,另一头则回复“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两头抹香鲸几乎是在同时发出同样的暗号,形成了“二重奏”,听起来像是回音。雌性组群有其不相同的指令,有将近12种通用“暗号”(“语调”),并且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暗号指令可能是其文化的传递,由母鲸以及家族群落传授给子孙后代。
更为常见的是,抹香鲸会发出间隔精确的回声定位滴答声(被称为“惯例”滴答声),每秒钟约重复两次。也有由一串滴答声所组成的指令,被称为“吱吱声”,因为将其组合到一起就变成了吱吱声。这些都被应用于社交场合对“暗号”时,或用于捕猎中,也许用于导向潜在目标猎物。缓缓的滴答声响大约每6秒钟响1次,是发情期的大型雄性抹香鲸的特征。人们认为这种缓缓的滴答声响可以显示出一只发情期的雄性抹香鲸的出现及其体型和(或)健康状况,也可用于警示雄性、吸引雌性,或是暗示其他抹香鲸协助发声者进行回声定位。抹香鲸明显不同于其他社交型的有齿鲸类,后者的声音几乎全部都由滴答声组成。
小抹香鲸科则不如抹香鲸科那样社会化。小抹香鲸要么独自生活,要么在由最多6头小抹香鲸组成的小组中生活,而侏儒抹香鲸则会与由10头侏儒抹香鲸组成的小组共存。与抹香鲸截然不同,雄性侏儒抹香鲸会与雌性及其幼仔组成小组,而且也会形成未成年小组。抹香鲸中的这3个种群都很容易搁浅,尤其是小抹香鲸。事实上,很多有关小抹香鲸科的数据都是在它们搁浅时收集而来的。
过度捕杀导致的危机
据估计,全球的抹香鲸数量为20万~150万头。在IUCN公布的红色名录上,抹香鲸被列为易危物种,国际捕鲸委员会(IWC)于1988年已施行商业捕鲸禁令。虽然还没有对小抹香鲸科的数量做出确切普查,但其数量应该也很稀少。
在历史上,抹香鲸已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大型鲸类的脑油与鲸脂被广泛用做工业革命的燃料。第二波捕鲸潮发生在20世纪,采用机械化捕鲸船以及爆破型鱼叉,造成了每年多达3万头抹香鲸的死亡。由于雄性抹香鲸的超大体型及其相对较大的脑油器,大型雄性变成了捕猎者的主要目标。如今,人们将其脑油作为高品质的工业润滑剂,在市场上出售。这种捕杀在太平洋东南部水域仍在继续,目前在那里,大型雄性抹香鲸已经极为罕见,幼仔的出生率又很低,已不足以使这个处于危险状态的族群长期存续下去。
根据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统计数据,即使是在理想的环境下,抹香鲸族群的增长率仍然十分低,每年不到1%。抹香鲸还会因为被捕鱼用具缠住而死去,甚至会窒息在塑料袋中,或是与船只发生碰撞而死去。在它们的鲸脂中还发现了化学污染物,抹香鲸体内的污染级别为中度,而近海岸的齿鲸以及须鲸受污染最为严重。
因为它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依赖声音,而声音在深水中能够传得较远,所以噪声污染变成了另一个威胁。海运、水下爆破、地震探查、石油开采、军事声呐演习,以及海洋学实验等都增加了现代世界的水下噪声级别,而抹香鲸对这种威胁反应强烈。例如当美国于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使用声呐系统时,抹香鲸变得寂静无声,也许还停止了进食。人们还发现它们会以相同的方式回应处于运行中的地震勘探船所发出的声音,尽管其位于数百千米之外。
白鳍豚
白鳍豚是鲸类家族的成员,属于齿鲸类淡水豚科,生活在我国长江三峡以下的干流中,是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它和大熊猫一样,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物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甚至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白鳍豚数量稀少,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鳍豚身体呈流线型,体形优美,皮肤细腻光滑。成熟个体体长约2米,体重100~200千克,雄性略小于雌性。白鳍豚终年生活在水中,靠水平状的宽大尾鳍上下摆动游泳前进。其形态漂亮,被誉为“长江女神”。根据化石记载,白鳍豚在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2000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就有对白鳍豚的描述,视之为“江神”。
白鳍豚的生态习性白鳍豚性情温顺,重感情,喜欢群居。它们集体前进时,体形最大的在前面开路,母豚保护着幼仔跟在后面。白鳍豚用肺呼吸,一个长圆形的鼻孔开在头顶偏左处。它们在水下只能潜游二三分钟,需要频频出水换气。在夜深人静时,在江面上能听到白鳍豚换气的“扑哧、扑哧”声。
白鳍豚喜欢生活在江心沙洲的洲头、洲尾或者支流、湖泊与长江的汇合处。
那里水生生物繁茂,鱼类集中,是白鳍豚的主要栖息、繁殖场所。白鳍豚以捕食鱼类为食,但它们进食的方式很特别,虽然有牙齿,但不进行咀嚼,而是囫囵吞下。它们为了追逐小鱼,常进入浅水区域,但它们不喜欢在小河流和湖泊中生活。
聪明的白鳍豚
由于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江水中,白鳍豚的视听器官已经退化。它眼小如瞎子,耳孔似针眼,位于双眼后下方。科学家发现,白鳍豚的大脑十分发达,一头95千克的雄白鳍豚,大脑就有470克重。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有些学者认为白鳍豚比长臂猿和黑猩猩更聪明。特别是它的声呐系统极为灵敏,它的上呼吸道有三对功能奇异的气囊和一个像鹅头的喉,能在水中发出“滴答”“嘎嘎”和哨声等声音;用来回声定位,识别鱼群,并同伙伴联系。白鳍豚的水中定位能力,任何现代化的电子仪器都赶不上。
濒危的珍稀动物
白鳍豚虽然基本上没有天敌,但人们在江上的一些活动,如利用滚钩捕鱼、水下爆破治理航道,都会伤害它们。白鳍豚还会误入捕鱼人的渔网,窒息而死。
非法的捕猎现象也有发生。现在白鳍豚的数量非常稀少,濒临绝迹。它是中国目前最为濒危的动物,也是世界上几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从某种程度说,比大熊猫还要珍贵。
娃娃鱼
娃娃鱼不是鱼,而是产于中国的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因为它能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中,又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哭声,所以称它为“娃娃鱼”。它的学名叫“大鲵”。俗名有人鱼、孩儿鱼、狗鱼、鳕鱼、脚鱼、啼鱼、腊狗等。娃娃鱼头大,嘴也大,眼睛却很小,身后拖着一条大尾巴,约为体长的1/3。身体表面光滑无鳞,受刺激后,能分泌出类似花椒味的白浆状黏液。娃娃鱼的体色,随生活环境不同而变化。体色以棕褐色为主,有较多不规则的乌褐色斑纹。
娃娃鱼的栖息地
娃娃鱼的主要产区是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区。它们喜欢生活在海拔200~1000米清澈的山涧溪流中,往往独居在水草繁茂、有河流且阴暗渗水的石隙或岩洞里。它们待在洞里时,一般头向外,便于猎食和防御敌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