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弹也能起大作用
哑弹,亦称不炸弹,因为它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杀伤效果,反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所以炮兵又叫它“臭弹”。然而,抗日战争时期,我太行二分区十旅二十八团炮兵连射入敌碉堡的一发哑弹,却引起了爆炸弹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在1945年的邯郸战役中,我太行一、二分区奉命攻打柏乡县城。二十八团在攻取敌人一个营防守的北关阵地时,秦基伟司令员亲临炮兵阵地,命该团迫击炮连务必摧毁敌方对我军威胁最大的核心大碉堡,以保障步兵发起冲击。受命后,该连在距敌300米的距离上占领发射阵地,首发即命中敌碉堡上部;修正后发射第二发,结果从敌碉堡的射孔中钻了进去,然而由于引信失效炮弹未炸。但这发哑弹使敌人大为惊慌。
顿时,碉堡内的敌人乱作一团。他们认为是“土八路”使用了新式武器。当他们定下神来以后,又迅速将这发哑弹通过地道送到了敌军司令部。
战斗结束后,敌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专门研究此项“新武器”。有人认为就是一发普通的迫击炮弹,有人则讥笑其“军人的不是,常识的不懂”,“弹道弯曲、适于消灭反斜面目标的迫击炮,怎么能把炮弹射入碉堡的射孔呢”。他们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但也搞不清到底是什么新武器,最后不得不请来了几位兵工专家专门对哑弹进行鉴定。结果敌兵工专家们一致确认这是一发不炸的迫击炮弹。但是,射角较大、弹道弯曲的迫击炮发射的炮弹,为什么与直射火器一样能钻入碉堡的射孔呢?对于这个难题,堂堂的“大东洋”兵工专家们却谁也解答不出来。一时间,“太行山下的土八路装备了新式武器”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敌军营中广为流传,使日军官兵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式武器”,而是我太行军区为了对付日军的碉堡政策,使用了由赵章成同志创造的迫击炮对垂直目标实施平射的新技术。
战场上的装甲卫士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战士们常梦想自己成为传说中“刀枪不入”的勇士,现代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正使得人们的这种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
在一次战斗中,A军以数十辆主战坦克掩护步兵向B军阵地发起冲击。B军反坦克部队奋起反击,一发发反坦克导弹准确地射中目标。
但A军坦克好像只是被轻轻地“挠”了一下,依旧“昂首挺胸”
地冲向B军阵地,最终击溃B军,取得了胜利。原来,A军坦克之所以坚不可摧,是由于它的外壳是用一种“刀枪不入”的新型复合材料“凯夫拉”制成的。
“凯夫拉”(Kevlar)材料于1965年在美国杜邦公司诞生。
它是一种芳香族聚酰胺有机纤维,我国称它为芳纶。“凯夫拉”由多种化合物质融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密度低,重量轻,强度高,韧度好,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绝缘性能和纺织性能好。特别是它坚韧耐磨,而且刚柔相济,几乎有刀枪不入的本领。于是,“凯夫拉”立刻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它被制成坦克、装甲车的外壳,以及防弹衣、防弹背心、头盔等,赢得了“装甲卫士”“防弹新秀”的美称。
对于坦克、装甲车来说,要提高它们的防护能力,必须加厚其外壳,这样肯定会加重坦克和装甲车的重量,影响其速度和灵活性。由于“凯夫拉”材料的比重比尼龙、聚酯和玻璃纤维小一半,在防护力相同的情况下,其重量可减少一半,而且“凯夫拉”层压薄板的韧性是玻璃钢的3倍,经得起反复撞击。
所以,用“凯夫拉”层压薄板来代替钢、铝、玻璃钢装甲是最理想的。
据军事专家统计,战场人员伤亡数的75%是由流弹或弹片造成的。为提高作战人员的存活率,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防弹衣的研制。在众多的防弹材料中,“凯夫拉”后来居上,成为材料技术领域的佼佼者。用“凯夫拉”代替尼龙和玻璃纤维,可使防弹衣的重量减轻50%,防护能力增加1倍。用“凯夫拉”制成的防弹衣仅重2—3千克,穿着舒适,行动方便,很受欢迎。在黎巴嫩战场上,以军士兵穿“凯夫拉”防弹衣,使弹片致伤人数减少了25%。以“凯夫拉”制成的防弹背心,能经受各种距离上的手枪子弹和50米距离上的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子弹的射击。“凯夫拉”同样也是制造头盔的好材料。美国用了6年时间,花费250万美元,研制出用“凯夫拉”材料制成的刚性头盔,从而结束了作为美国陆军象征的“钢锅”式钢盔时代。新型头盔仅重1.45千克,防弹能力比老式钢盔强33倍。
“凯夫拉”是军事材料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将在武器装备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陆地战场上的霸主——坦克
花样繁多的作战方法,归根到底离不开“攻”“防”两个字,战争的全部内容就是围绕着攻与防展开的。但是,人们在陆地作战中总感到进攻时防御不足,防御时又进攻不力。因此长期以来,人们煞费苦心地要设计出一种融攻防于一体的武器。直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种火力强大、装甲坚硬、机动性好的陆战武器——坦克才应运而生。
1915年2月,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在海军部秘密设立了一个“创制陆地巡洋舰委员会”。顾名思义,就是要制造出一种攻防兼备的类似巡洋舰的陆战武器。后来,英国人在澳大利亚一种试验车的启发下,制造出了一种箱子状的车式进攻武器,并按样取名,称之为tank,英文意思是“水柜”,汉语译作“坦克”。就这样,陆战之王坦克诞生在英国海军部里。
坦克问世后,立即被英军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并于1916年9月15日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登台亮相。虽然当时的坦克速度很慢,每小时只有1.5—2千米,装甲也不厚,小于12毫米,而且性能尚不稳定,但当这群“钢铁怪物”在德军阵地上横冲直撞时,连重机枪也奈何不得它。并不断吐出炽烈火舌,碾倒铁丝网,轧过战壕,肆无忌惮地扑向德军,其攻防兼备的特点及对人们心理引起的震慑,使英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英军一举突破了德军5千米的阵地,而付出的伤亡仅为过去的1/20。
此后,英军在康布雷战役中又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坦克战,坦克战战术逐渐完善。不过,坦克在这时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系列,只是作为附属于步兵的新式武器,主要用于引导和支援步兵正面冲击和突破防御的浅近纵深,还难以承担扩大突破口后向纵深发展进攻的重任。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20年间,随着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对坦克战战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英国的富勒在机械化战争理论中提出了集中使用坦克进行机动作战的观点,法国的戴高乐也在《未来的陆军》一书中提出坦克集中使用的问题,但这些观点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守旧的将领们坚持认为,坦克的任务就是支援步兵,伴随步兵冲击。这种思想还广泛影响了美、日等国的坦克战理论。德国的古德里安继承并发展了富勒的观点,认为作战中坦克不必分开配属给步兵,进攻的速度应根据坦克的速度来定;主张组建以坦克部队为主的装甲兵团,集中使用于主要方向,既用于突破又能提高战果。古德里安的主张被德军所采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成了叱咤风云的陆战之王。德军由于坦克战理论先进,在作战中集中使用坦克进行深远突击,对一时难以攻破的抵抗枢纽部或筑垒地域均先行绕过,留给步兵处理。这大大提高了坦克的推进速度,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师平均日推进30多千米,在闪击波兰和法国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法军由于坦克战理论落后,战争中虽然坦克数量很多,性能也不差,但未能集中使用于主要方向,而是分散在宽大正面上配合步兵进行防御作战,没能发挥坦克作战的优势,遭到了惨败。
英军、苏军和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坦克作战理论远远不能适应战时的要求,但各国都在战争中不断探索坦克作战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战法,并在坦克的运用上从少量坦克配合步兵进攻发展到大规模集群坦克的进攻,从战术突破发展到战役突破,从大纵深进攻发展到配合步兵进行宽大正面的机动防御作战。
这一时期,坦克战理论与实践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坦克战的一般原则和战法,即大量集中使用坦克是发挥坦克作战效能的最佳途径;坦克直接支援步兵作战是一种重要的作战方法;坦克主要用于进攻,也可用于防御;坦克作战要强调突然性;坦克兵必须与其他军兵种密切协同,组织好各种战斗保障和后勤技术保障。时至今日,这些原则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各样反坦克武器的迅猛发展,人们一度对坦克的前途产生了怀疑,这使得坦克战理论陷入徘徊的状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军提出“空地一体战”理论后,坦克战理论才再次成为人们重视的热点,并完全融于“空地一体战”“联合作战”等现代作战理论大系统之中。
高科技武装下的坦克战
在现代高科技的武装下,坦克的性能已经有了质的突破,其攻击力、机动力与防护技术大为提高。当今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坦克有俄罗斯的“T”系列坦克、美国的“M”系列坦克、德国的“豹”式系列坦克、英国的“挑战者”
坦克、法国的“勒克莱尔”等。这些坦克火炮口径大,弹药威力强,具有行进间射击运动目标的能力,采用了复合装甲、屏蔽装甲和流线型车体,对导弹、核生化武器的防护能力强;发动机功率大,机动性强;配有先进的夜视器材、火控系统、导航设备及电子干扰设备等。坦克技术上的发展,使它成为高速度、大纵深作战的重要突击力量,在地面作战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
现代战争中坦克战的主要特点是高度机动性与突然快速性相结合,作战样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作战空间和范围的纵深性与多向性相结合,作战力量和手段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结合。
在指导原则上和战术上,强调隐蔽突然灵活打击,周密准备重点保障,积极主动快速突击,集中使用密切协同,特别强调与空中力量、电子对抗力量、导弹进攻力量和地面炮兵等军兵种的密切协同、联合作战。
当然,坦克也有其不足,如射击死角大,顶部、侧翼易被击毁,受来自空中的直升机和各种反坦克武器的威胁大,对后勤技术保障和工程保障的要求高,等等。因此,在多维化的高技术战争中,要充分发挥坦克的作用,必须搞好协同。
战例分析
1991年海湾地面战争中,美军以装甲机械化部队为主体,组织空军、海军、炮兵、工程兵、陆军、航空兵等军兵种的协同,实施空地一体的联合作战,仅用100小时就打垮了伊拉克地面部队。在战斗中,多国部队的坦克纵横驰骋,千里奔袭,在联合作战的高科技战争舞台上再显神威。
在这次地面作战中,美军采取了由空降部队和装甲部队实施的快速纵深突击。这是美军空地一体战理论的体现和实践。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后,美军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坦克仍是未来战争中最重要的地面机动性武器,但必须在步兵协同、炮兵支援以及确保制空权的前提下,大量集中地使用坦克,才能实施纵深突击。反坦克作战应以坦克、攻击机、武装直升机、反坦克炮和步兵反坦克武器一起构成立体交叉火力。
因而,在海湾战争中的“沙漠军刀”地面作战行动中,多国部队的地面部队以坦克装甲部队为主体,集结了坦克4000多辆,各种装甲车3000余辆,以及大量的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除有空、海军支援外,在装甲机械化部队中编有武装直升机部(分)队,使其具有很强的空地立体突击能力。
伊拉克也不甘示弱,向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地区调集了5800多辆坦克、5100多辆装甲车,并修筑了障碍物、地雷场、防坦克壕和连排支撑点组成的两道防御阵地,两道防御阵地之后部署了伊军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的装甲机械化师。
这样,双方在伊沙、科沙边境的狭小地带,云集了坦克、装甲车近2万辆之多,形成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庞大的坦克、装甲战车集群的对峙。
多国部队的坦克基本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主要有美制“M1A1”“M1”
“M60A3”型和英国的“挑战者”型。其中,“M1A1”占1/3,性能最为优良。
它采用了新型复合装甲,配有激光测距仪和先进的夜视设备。它装备的120毫米火炮与弹药具有很强的穿甲能力,可以击穿伊军各种型号坦克的装甲。伊军装备的主要是苏制坦克,其中“T—72”也是世界一流的坦克,但由于数量太少(不足1000辆),因而与多国部队相比处于劣势。其他老式坦克,在“M1A1”
面前则完全是不堪一击的。
多国部队不仅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还非常注重战术的运用。其作战意图是在开战前,以大规模登陆佯动相配合,而后以部分兵力从科威特正面突破,牵制伊军;主攻部队美第7军则从西路进攻,在第18空降军的配合下,从伊军防御的侧翼向巴士拉方向实施大迂回,迅速形成合围,歼灭伊军主力共和国卫队。为了隐蔽作战企图和达成突然性,多国部队预先将主力部署于东线,在开战前10天利用频繁的演习做掩护,将大量装甲机械化部队向西快速移动数百千米,进抵攻击出发地域,达到了声东击西的效果,造成伊军对主攻方向的判断错误。而且,多国部队通过38天的空中打击完全掌握了制空、制海、制电磁权,使伊军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为地面进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91年2月24日凌晨4时,担任助攻任务的美海军陆战队第1、第2师首先发动进攻,一股强大的“铁流”从正面突向科威特城。前面是战斗工兵扫雷装甲车开路,随后是坦克和装甲车的突破,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实施空中支援。
地面与空中的交叉火力,摧毁了伊军防御阵地的大量坚固支撑点和装甲车辆,迅速逼近科威特城。
在其他几路进攻部队进展十分顺利的情况下,担任主攻任务的美军第7军及配属的英军第1装甲师,于当日下午突然开始行动,绕过伊军重点防区科沙边界和伊拉克南部,向伊拉克纵深迅速推进。
集结在科威特北部的共和国卫队,出动了80余辆坦克阻击美英部队。美军出动大批直升机进行空中打击,挫败了伊军的阻击行动。至26日,主力已推进至伊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巴士拉西南地区。
为配合主攻方向的行动,美第18空降军也从战线西段向伊纵深快速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