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于世的美国成人教育大师戴尔·卡耐基,他潜心研究心理学知识,对人类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他把演讲、推销、励志、智力开发融为一体,从而开创和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国际卡耐基成人教育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多达一千七百余个,可谓遍布世界。接受这种教育的,不仅有名星钜贾,各界领袖,也有军政要人,内阁成员,甚至还有几位总统,人数多达几千万,影响了几代人。卡耐基曾意味深长地说:“我的成功其实很简单,我经常留一些时间与自我的心灵对话。不过,我留的时间要比别人多许多。永远要记住。你的心灵就是你——生的宝藏,你要不断地挖掘它。你如果忽视了自我的心灵,这世上,还有什么不可以忽视的呢?”
卡耐基成人教育有一个重要的核心,就是让人要珍视自我的心灵。他所着的《积极的人生》、《人性的优点》、《快乐的人生》都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戴尔·卡耐基于1888年11月24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贫穷的农家。他的父亲是个勤勉而悲观的人,他的母亲则是一个快乐的人。卡耐基的童年跟普通的男孩子没有两样,每天帮助家里做些杂事;有时还要到地里捡草莓,割野草。要说卡耐基的童年有所不同,那就是他受到的最大影响来自于他的母亲。母亲一直鼓励他读书,希望他有所作为。但是,由于家庭贫寒,使年轻的卡耐基不得不为受教育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卡耐基在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读书时,他是全校中极少数不住在市镇的学生之一。在家里,他要帮助父母干杂事;在学校,他上课,做作业,还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就在这种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卡耐基每天都会在忙碌的生活中硬挤出一点时间,这样他就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与自我的心灵对话。他对此称为“马上时间”。因为他交不起学校的生活费,只能住在家里,每天骑马去上学。卡耐基后来回忆起他的那一段“马上时间”时,不无感慨地说:“在当时那种忙碌的生活环境中,如果我没有那些‘马上时间’与自我心灵的对话,我会被繁重的生活压垮了。我忘不了一个人骑马走在上学的途中,脑中想着与自我有关的事情,正是有了那段一生难忘的‘马上时间’,我才成了现在的卡耐基。”
戴尔·卡耐基一直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即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自我心灵、人际关系、处世技巧。
与自我心灵对话,不仅是简单的自我心灵回归。要深刻的理解并学会这一本领,从而扩大心灵生存的空间。当你心灵的生存空间扩大,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就是真正的自我,一个全新的自我。请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一个全新的你会带给你一个全新的未来人生。
走自己的路,不追求所有人都满意
有句广告词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实,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这句话都是真理。但是,生活中,偏偏有人不相信这个道理,别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别人说应该往东,他们就不敢向西,别人说要往西,他们就不敢向东。这类人一般虚荣心较强,最不愿意也最怕听到的就是别人的反对意见,所以为了讨好每一个人,只好被别人指挥得晕头转向,却不知其所以然,在别人的言论里迷失了自我。
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对你看着顺眼、感觉满意,你必然会要求自己面面俱到。而你在面面俱到的时候,却又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想法却又是自相矛盾的,结果弄得自己不知所措。
一对父子牵着马走在路上,一位砍柴的年轻人看见父子俩牵着马却不骑,于是不解地说:“你们为什么有马却不骑呢?”父亲听年轻人这么说,想想也是,于是就让儿子骑着马,自己在前面牵着。
走了不一会儿,迎面来了一个衣着考究的乡绅,乡绅看见儿子骑在马上,老人却在前面牵马。于是对骑马的儿子说:“你也太不懂礼貌了,你骑在马上,却让你父亲走路,真是没大没小。”儿子听乡绅这么一说,羞愧地下了马,让父亲骑上了马,自己牵着。
他们走不一会儿又遇见一个老妇人。老妇人生气地说:“你这个大人真是不知道关心孩子,自己骑马,却让孩子牵着马。”父亲听老妇人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就让儿子也上了马,他们两个人都骑在了马上。
不久,父子两又遇见了一个人,那人生气地对他们说:“你们两个人也太残忍了吧?这么小的马,怎么能驮你们两个人呢?我看你们要是把马给累坏了,看它怎么帮你们干活。”父子俩听了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但现在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来想去,最后他们只好把马扛回家去。
如果一个人自信心不强,就会盲目地追随别人,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那个农夫那样,别人一开口就变得惊慌失措,没有了主见。其实,只要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不可能强求统一。但是生活中,人们总是畏惧别人的眼光,总是担心别人怎么想,不自觉地丢失了自己;其实事情是我们自己的,别人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标准,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得那么被动呢?
有一次,雪云大师和石峰禅师共游南方,同行的还有一位小和尚戒严,负责打理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跟着两位禅师学习佛法。行至湖南鳌山时,遇到大雪不能继续前进,他们便留了下来小住,两位禅师整天讨论参悟。戒严没什么事情可做,于是就每天坐禅,几天之后,石峰禅师便责备他不该只管坐禅。受到石峰禅师的训导和指示,戒严不再坐禅,于是每天不是闲散就是睡觉,这样又过了几天,这回雪云大师又责备他修行懒惰,只知道睡觉却不坐禅。
一时间,戒严不知道如何是好,坐禅不对睡觉也不对,两位德高望重的禅师说法竟然如此不同,他真不知该做什么。
于是,他硬着头皮跟雪云大师说:“师父,不是我不坐禅,是石峰禅师责备弟子不该只知道坐禅,所以弟子……”还没等戒严说完。雪云大师就一棒打过来了,大声喝道:“我的话你竟敢不听,该打!”
戒严被打得有点莫名其妙,但是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便坐下来打禅了。这时正好石峰禅师路过,看到戒严又在坐禅,便生气地喝道:“你竟敢违逆本座的意思,你不想得到佛法吗?”说着也给戒严一棒。
戒严还没反应过来,就又被敲了一棒,他苦着脸说:“两位师父,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可是你们又让我做完全相反的事,我真的不想违逆你们,但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听完戒严的话,雪云大师与石峰禅师同时拿起棍棒,正准备往戒严脑袋上打去,戒严突然站了起来,说:“不许你们再打我了,你们的话,我一个都不听。佛法就是让人求得自我、自在,所以,以后我想睡觉就睡觉,我想坐禅就坐禅,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完就拿开两位师父手中的棒子,走开了。
雪云大师与石峰禅师相视一笑,小和尚终于开悟了。
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跟着别人走,两位师父的话都不要听,即使他们是高深的大师,听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话,别人不是我们的镜子。一个人活在别人的标准和眼光之中是一种被动,一种依附,更是一种悲哀。人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累呢?人生本来就很短暂,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更是不多,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活一次?为什么不让自己脱离建立在别人基础上的参照系?要知道属于你的,只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别人赐予的生活!
不要为缺憾而忧虑,学会“到此为止”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不少“烦恼河”横七纵八地流淌在人的周围,要一直向前进,务必想尽办法平安渡过“烦恼河”。切记:不要在河中逗留太久,否则无法脱身。我们也许为生活奔波疲惫不堪,心中的郁闷得不到发泄,可当我们放弃那些无谓的烦恼时,就会感到真的没必要为小事发愁,况且有些烦人的事情是自己所无法控制的。
滑稽明星斯格特小时候因为有个大鼻子,在学校同学们都嘲笑的叫他“大鼻子斯格特”。他为此而自卑,整天闷闷不乐,从不和同学一起玩,集体活动也从不参加,没事他就看室外的风景。
数学老师玛丽亚注意到了整天忧郁的斯格特,有一天下课后,她发现斯格特又趴在窗户前,于是她就走到斯格特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有个人埋葬了一条小狗,多可爱的小狗啊,它真可怜。”斯格特悲伤不已。
“这情景太让人伤心了,不如我们到另一扇窗户那儿去看看吧。”玛丽亚拉着斯格特的手来到另一扇窗户边,她推开窗子问道:“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个花坛,花坛里的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灿烂芬芳,斯格特的心情豁然开朗,所有悲伤一扫而光。
“孩子,你看,选错了你应该打开的窗户。”玛丽亚指指窗外的美景,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没发现吗,其实你的鼻子很可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还是很难过。
“你可以换一扇窗户的,你可以试着向大家展示你鼻子可爱的一面啊。”
不久,学校举行了一个小型话剧演出,玛丽亚鼓励有斯格特扮演一个很适合他的角色。在玛丽亚的帮助下,斯格特的演出获得了成功。在演出中由于他的大鼻子而博得满场喝彩,学校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个大鼻子小明星。
众所周知,后来,斯格特长大后成为了好莱坞里最受欢迎的滑稽明星之一。
当我们因窗外的景物而烦恼时,是否想过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也许你就会看到别样的风景,生命其实很短暂,为什么要让小事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呢,为什么要把如此宝贵的时光浪费在琐碎的忧虑中呢。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吧!
当我们“无”的时候,不妨想想“有”,人生的快乐,往往就是看到拥有而忽视缺憾。如何消除因缺憾而产生的忧虑呢?最好的药物就是为忧虑订下一个到此为止的限度。因缺憾而产生的烦恼总是与我们结伴同行,若想一下子就全部消除一点都不现实,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寻求一条合理的解脱途径,暂且将烦恼遗忘,等恢复理智后,以明智的理念逐个化解它们。
毫无节制地忧虑,会被烦恼压痛的,以至于容易走向极端。生活中的诸多缺憾其实并不是由环境而是由我们自身造成的,我们常常处于其中却不自觉。此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忧虑订一个限度,到此为止,以后不要再忧虑了。
不输自己:学会放过自己,学会原谅自己
人们常说,宽容别人是人生中的大智慧,是用一种博大的胸怀善待他人,这样做会得到快乐;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宽容自己也是人生中的一种大智慧,它是让自己拥有一颗释然的心,轻装前行,这样做更会得到快乐呢?
宽容自己,就是不要对往事耿耿于怀。有些人之所以难以忘记自己的错误,是因为对过去付出了很多。可是付出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要想尽办法去解决,而不是一直生活在过去。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宽容自己。原谅自己犯下的错误,将自己从痛苦的深渊中拯救出来。
莹莹进入公司刚刚一年,因为表现优秀,很受领导器重。她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一次,上级领导要她负责一个企划案,为一个重要的会议做准备,还透露说如果这次企划案能赢得客户的认可,她将有可能被调到总公司负责更重要的职务。对莹莹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非常卖力,每天都熬夜准备这份企划案。
可是,到了会议那天,莹莹由于过度紧张,出现了身体不适,脑子一片混乱,甚至没有带全准备好的资料,发言的时候词不达意,几次中断。会议的结果可想而知……
失去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莹莹为此懊恼不已。之后,由于她的状态一直不好,又有过几次小的失误,她对自己更加不满。以前自信的她,现在忽然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了,不然为什么老是在关键时刻出错呢?她开始惩罚自己,经常不吃饭,想通了又暴饮暴食,或者拼命地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