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预报预警系统及建立防洪保险制度方面,国家制订了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2006年国家减灾委员会修订《国家“十一五”减灾规划》,国家海洋局2006年10月颁布《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国家防总2006年印发《防御台风预案编制导则》,2007年又发布《台风防御工作评估大纲》,要求开展台风防御工作评估,在单次台风警报解除后10天内完成编写评估报告。
在加强海堤工程建设方面,国家通过制订《全国防洪规划》及《中国沿海地区防风暴潮规划》,提出了重点建设的海堤工程内容和数量。规划中要建设的重点海堤总长8105千米,其中加高加固6899千米,新建1206千米;加固和新建涵闸3296座。工程实施之后,在需要修建海堤的岸段上将使海堤工程连续起来,形成较为系统的防风暴潮工程体系。一般保护区的防潮标准提高到10~20年一遇,重点保护区达50年一遇;城市段海堤防风暴潮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重要的技术经济开发区可达200年一遇。
3.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
现代航天技术、遥感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均为海洋环境的监测、预报和警报,为海洋灾情的速测、速报与科学评估,为海洋减灾辅助决策等,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手段,许多实用的防灾、抗灾、救灾技术也在不断得到开发和应用。在已有科学技术应用于海洋减灾的同时,还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攻克海洋灾害监测、海洋灾害模拟(如时间、空间、强度、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五维”模式的建立等)、海洋灾害紧急救援中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难关,以确保有效实现海洋防灾减灾目标。
2007年12月河北省诞生了我国首份海水防灾“图谱”——河北省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和风险评估图。图上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几种不同颜色标出了河北省部分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风险范围,也清楚地标出了撤离路线。“河北省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及应急技术”于2005年6月正式启动,由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进行科研攻关。这份图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沿海地区系统性风暴潮灾害评估研究已拉开序幕。技术应用后,政府可以根据它掌握海水的淹没范围,有的放矢地转移人员和财产,科学应急指挥,有效防灾减灾。
国外风暴潮灾害防御1.加强预警预报工作
为抵御风暴潮灾害,受风暴潮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高度重视风暴潮预报警报工作,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风暴潮预报研究工作,成立了业务预报机构。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发布风暴潮预报,沿海各州气象机构发布邻近海域风暴潮预报。日本不仅加强风暴潮科学研究,还制订了一系列预警预报应急措施。
2.更新法律和技术标准
近几十年,随着沿海地区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与财产的价值不断增加。欧美一些国家在风暴潮灾害防治和相关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更新了有关法律和技术标准,解决和协调沿海地区防洪与地区发展问题。
3.整体推进风暴潮灾害防御工作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新奥尔良造成的灾害,促使各国相关部门重新思考防洪(潮)问题,调整了风暴潮灾害防御政策。除进一步健全灾害防救体系,强化应急管理系统,加强抢险救灾演练,强化基础研究,完善技术标准外,还重点强化以下五方面的工作:淤整体推进海岸防护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于完善风险区的土地管理政策,把风暴潮和洪水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盂提高房屋建筑基面高程,降低风暴潮带来的损失,减少保险费用支付。榆加强工程安全评价和防险加固工程建设,注重设计施工、配套设施及堤基处理等工程系统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虞建立健全保险制度。
英国在实施保险制度方面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当保护对象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实现防潮安全时,海岸防护工程的防护标准是按照不同的防护对象以及遭受风暴潮灾害的风险程度确定的。各类防护对象遭受风暴潮灾害的风险程度,是根据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确定的。当发生风暴潮灾害时,位于风险区划图不同风险位置上的防护对象所遭受的侵袭或造成灾害的经济损失值是不同的,对遭受损失防护对象所要支付的保险费用也不相同。
2005年联合国对减灾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将减轻灾害损失(DR)调整为减轻灾害风险(DRR);将单纯的减灾调整为把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强化灾害风险管理、风险转移,将减轻灾害风险纳入到政府的各项规划中。
如何应对风暴潮
世界气象组织原秘书长戴维斯曾经指出:“绝大多数因热带气旋引起的特大自然灾害是由风暴潮造成的。”1992年特大风暴潮灾害之后,国内有关部门也认识到: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也像大江、大河和内陆湖泊的洪水泛滥一样,应视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9417号、9608号以及9711号强台风引起的特大风暴潮灾害再一次证明,这种认识是何等正确!
有关人士曾多次呼吁:面对日趋严重的风暴潮灾害,要认真研究防灾减灾对策,以保证沿海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在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措施中强调:
(1)增加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
(2)加强全国海洋灾害预报系统建设。
(3)加强其他非工程措施建设。
其一,由于风暴潮预报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项目,目前准确或比较准确的预报警报时效不可能太长,加强预报部门与防灾指挥部门的密切联系十分重要,以便预报警报发挥更好的作用。
其二,防潮指挥部门要根据管辖区潮情、防潮设施及其他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制订长远的防潮规划和应急性的救灾抢险方案,包括人员撤离路线和避难所以及物资转移场所等。
其三,合理开发利用沿海资源,科学规划沿海占地。必须充分考虑到风暴潮与天文潮以及向岸浪相结合而成大灾并加剧海岸侵蚀后退的不利因素,做到合理开发建设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其四,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定有关法规,与海岸带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态环境、城镇防洪、海岛、港口码头管理等法规配套实施,避免由于管理不善而增加人为灾害。
在防灾、减灾的工程措施中,指出:自古以来,人们都用修造海堤的办法来抵御海潮的侵袭,而今它仍为防潮减灾的有效措施。工程措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随着国力的增强,有效的工程措施必将在防潮减灾中发挥更大作用。
建议:海堤的修建应根据其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经专家论证,依靠科学技术,确定合理的海堤设计标高和选择适用的海堤断面形式。另外,沿海各省(市)在海堤建设时要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积极性,分头实施,是提高全国海堤整体防御能力的有效途径。再者,沿海滩涂围海造田、开塘养殖、引水晒盐、河流筑坝等项目几乎都是利弊并存的事,要根据当地情况全面论证,本着兴利除弊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以获得最佳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切不可盲目行事而后患无穷,贻害子孙。
风暴潮防范措施
风暴潮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
如果台风期间夹着暴雨,要注意路上水深,10岁以下儿童切不可在水中行走,应用盆或桶之类东西载着幼儿渡过水滩。万一不慎被刮入大海,应千方百计游回岸边,无法游回时也要尽可能寻找漂浮物,以待救援。
野外旅游时,听到风暴潮预警报后,能离开台风经过地区的要尽早离开,否则应储足罐头、饼干等食物和饮用水及常用药品,并购足蜡烛、收音机、手电筒等照明用品。在海边和河口低洼地区旅游时,应尽可能到远离海岸的坚固宾馆及台风庇护站躲避。
船舶在航行中遭遇风暴潮袭击,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弄清船只与风暴潮的相对位置。还应尽快动员船员将船只驶入避风港,封住船舱,如是帆船,要尽早放下船帆;如果你是开车旅游,则应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如果你已经在结实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的对策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口高度集中,滨海地区在不断投入巨资建设大泊位现代化港口、核电站、大型火电站、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等。在我国近海各海区分布大量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海上的交通运输也是一片繁忙景象。严重海洋灾害的发生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意味着我国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必须具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
完善工程性措施。我国一些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但防潮的海堤和海塘的能力又十分脆弱,有的年久失修,有的标准不高。要有计划地加固和修建防潮工程;对于在海上建造的油气平台、海洋工程建筑物以及船舶等,事先必须充分论证,保证设计参数合理,确保抗风、抗浪和防潮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抓紧海洋污染的治理工作。
完善全国海洋灾害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应该主要包括海洋灾害监测系统,海洋资料信息收集、传输和处理系统,以及海洋灾害预警系统。通过这些系统,提高海洋灾害的监测技术水平,及时监测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移动和消亡。
迅速传递灾害信息并加强预警工作,有效地指导防灾和救灾工作。
健全全国防御海洋灾害规划方案和应急预案,主要包括防御工程建设规划、灾前或灾中人员物资转移方案、救灾指挥方案以及公众宣传方案等。
风暴潮灾难中的自救
流体力学中的波动和自然灾害中的波动,都与海啸不相同。海啸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虽然风暴潮和海啸都会造成海水的剧烈运动,但是两者却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性质,决定了它们认识和减轻灾害的方法也不一样。
风暴潮灾难比单纯的台风和海啸灾难更加复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两者的结合体。因此,在遭遇风暴潮时,自救方式应该结合台风和海啸两者的自救方式。
温带风暴潮主要在早春、晚秋及冬季发生,热带风暴潮则主要在7~12月发生,其中在8月、9月份发生的概率最大。遭遇风暴潮时,沿海附近可能遭受潮水袭击的人员都应该迅速撤离港口、海堤,并尽量向高处转移。这一点与海啸来临时的自救方法相同。
正在船上作业的人员,应该及时停止一切海上生产作业及活动,尽快往内陆转移。海啸来临时,深海反而比沿海地带更加安全,因此将船驶入深海能有效避免海啸。但是风暴潮是由剧烈风暴引起的,因此会在海面上形成巨浪,这些巨浪会对船只形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弃船往内陆才是遭遇风暴潮时的自救方法。
在撤离过程中,应该保持弯腰的姿势,尽量将身体缩成一团。同时应该穿紧身合体的衣服。有可能的话,利用绳索或带子将衣服扎紧,这是为了减少受风面积,避免被大风刮走。尽量保护好身体主要部位,如头部。撤离时,应随身携带淡水、食物等生存必需品。
风暴潮形成大规模洪水时,应尽量往高处躲避。被洪水卷入,应该寻找木板等漂浮物。在流速极快的洪水中,切忌奋力挣扎,应该尽量保持体力,等待水速减慢。
如果被潮水困住,但暂时不会危及生命,则应当尽量等待救援,并利用适当的方式增加被救援的概率,如打出求救信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