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克司夫人在晚年尚且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对于我们每一个年轻人来说,就更该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个人高质量生命的表现,也是成功的砝码之一。
许多人一生平庸的原因不在于不懂学习,而在于缺乏终生学习的精神。如果一个人能把学习放在一生的重要位置上,而且有着勤奋不辍的终身学习精神,便可从中感受到精神的满足。灵魂得以升华,生命的潜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坚持终生学习的人之所以能够一直不辍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体会到了终生学习终生受益的好处。
勤奋让你从庸人到天才
勤奋是激发潜能的最短路径,也是实现梦想的最好工具,无论你身处哪种环境中,勤奋都是你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你肯勤奋努力,即使你天资较差也一定会有所收获。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勤奋往往能使你脱胎换骨,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将勤奋当做金科玉律的人,再也没有什么比做事懒惰耍滑更能阻碍一个人成功的了——它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灭失一个人的雄心,使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是主动地去主宰自己的生活。
《闲话集》中把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当做死人,而只有当他们对别人有价值时才把他们看作是活着的。这样的话,有的人实际上20岁才出生,有的人则是30岁,有的人则是60岁,而有的人直到离开人世都没有真正生活过。
有人将人生比作一段旅程是因为人生的艰难曲折,人在旅途上,他的目的不仅仅是游山玩水,他肩负着人生的使命,他要向前不停地走,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体味人生的意义,无怨无悔地走完人生之途。旅途上的食粮是勤奋。没有它,一个人不能在人生路上走很远,即使能走远,也是碌碌无为的,走了很长的路,却依然两手空空。只有勤奋,才能走好人生的路,获得事业的辉煌。无论是做到的亦或是没有做到的事,勤奋都可以让你做到。圣贤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奋造就的。
南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是个从小就立志学孔子的人。在他上学时,一天上午,老师有事外出,没有上课,学生们高兴极了,纷纷跑到院子里的沙堆上游戏、打闹。不大的天井里,欢声笑语,沸沸扬扬。这时候,老师从外面回来了。他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造反”的情景,摇摇头。猛然,他发现只有朱熹一个人没有参加孩子们的打闹,他正坐在沙堆旁,用手指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先生慢慢地走到朱熹身边,发现他正画着《易经》的八卦图呢!从此,先生便对他另眼相看了。
朱熹这样好学,很快成为博学的人。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读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了。孟子曾说:
“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当朱熹读到这句话时,高兴地跳了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是呀,圣人有什么神秘呢?只要努力,人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啊!”
高高在上的圣人其实并非可望不可及。治学之路,就如同登山,惟有攀登不辍,才能一步步靠近峰顶。“一览众山小”的圣人们的成功其实亦是由勤奋得来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读《易经》竟然能把编联简册的牛皮翻断三次,可见其勤奋。不管你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圣人,“勤”在你成为圣人的努力过程中,始终不可缺少。
世上成功之事,缺了勤就会变得不易实现,如果有了勤,潜能激发也就不会太难了。
世界上有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能力不凡的原因大多是靠勤奋得来的。他们中甚至有许多人资质不是太高,但却取得了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就。所以,天生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个人应有的勤奋精神。
如果你要有所成就,就不该让懒惰控制你的精神,而是学会用勤奋去激发你的潜能。
一个人的成长比成功重要
这是个人人崇拜成功的时代,但登上顶峰的人毕竟凤毛麟角。对成功,我们的定义很狭窄,往往感觉付出太多,收获却太少。歌德曾说过: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成功其实是向某个目标前进的过程,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成功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报酬,如金钱、地位、房屋、尊重等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充实感和幸福感。
什么才是成功?比尔·盖茨把成功看成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成功,而不只是赚了多少钱、成立了多少公司才是成功。价值观念树立正确,人生态度端正,这就是成功的基础。在事业的巅峰,比尔·盖茨拿出大量的资金资助与贫困人群有关的事业,开始了人生另一方向的锻造。比尔·盖茨曾很有感触地说:“我最激动的一刻是有一年到印度去做慈善捐赠的时候,我在印度一个乡下看到了一些医生,他们看到我就非常兴奋地来感谢我——感谢我的理由是因为有了微软的技术,他们能够做远程治疗了,能够救治很多本来救不活的病人。”比尔·盖茨说到这里时热泪盈眶,他觉得这才证明他真的帮助世界做了一些事情,这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成功。
成功不仅仅是超越他人,而它的意义更在于超越自己。每一次的超越就意味着自身的成长,当一次次超越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成功自然就降临了。
有人曾问:“在自然界,谁的力气最大?”有人说是大象,因为它可以把大树连根拔起;也有人说是鲸鱼,它可以顶翻一艘远洋巨轮。而我认为,力气最大的是蚂蚁,可以举起超越它体重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其他动物都在想如何超越别人,而蚂蚁所超越的却是自己。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由此可知:只有超越自我,才能成功。漫长的人生路,犹如一条山间的羊肠小道,路上布满石头,荆棘,跨越了这些石头,荆棘,光明,希望已不再遥远。然而,要跨越这些石头,荆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跨越中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才是真正的成功。
成功就是生活,是长期的平安、喜乐和幸福的生活。耶稣说,永恒的生命就是对这些成功品质的永久体验。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像平安、和谐、诚实、安全感、幸福。它们来自于人的灵魂深处。思念它们就是在我们心中建立天堂。“只能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
“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两个点,它是外在,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是个持续的过程,是内在,在内心愉悦存在。说起成功,每个人都担心失去,而成长是自己的,虽缓慢成长,但却充满自信。”如果对成功过于迷信,对成功的认识过于狭窄,会活得很辛苦。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成长便是成功的支点。成功或许是一瞬,但成长却是一段过程,这是成功无法企及的。有时候,我们太注重成功,往往忽视了成长的必要,这是不可取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功是个巨大的目标和诱惑,试着留意身边的点滴吧,在沉思中你会找到自己人生的支点。
成长才是一个持续激发潜能的过程。今天的成功,只代表现在这个时刻,如果看得远些,就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如果看得长,就知道山高路远、山高路险,面对未来,就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而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自我提高,才是最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远比成功更重要。
如果对于一棵树来说,成功是开花结果,是无数人在树下瞻仰其英姿,那么成长则是在成功之前无数的日日夜夜,不为人知地默默吸收阳光、雨露。每天清晨与朝阳对语,傍晚与夕阳道别,在暴风雨中挺着自己的身躯,等待着阳光灿烂。或许,人们会认为,对于树来说,受人瞻仰的岁月是快乐的,但是秋天总会到来,树又要面对成长的磨砺,难道他不快乐吗?不。在不断成长的岁月里,它感受到了吸收营养的充实,感受到搏击风雨后的自豪。没有无数个不为人知的夜晚,没有看似痛苦的成长历程,哪里有繁花似锦?
人亦是如此。在这个个人价值得以释放的时代,每个人都在选择一种成长方式,能够抵达成功,而没有成长,又怎么可能拥有成功?成长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意味着思想上成熟,行为举止的成熟,一切都开始成熟起来,包括日常生活、职场生活,我们从一个任性的小孩慢慢成长,在社会的洗礼下变得坚强,有时会经不起一些风浪的吹打,毕竟我们还未很成熟,我们的思想还是那样的稚嫩,还缺乏意志力的磨炼,遇到事情还不能用比较理智的思维去考虑,只是很盲目地去处理。成长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意味着思想的改变,原本比较单纯的想法,随着成长会成熟起来,包括感情、事业、家庭,我们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制定不同的目标,以便能更好地去完成我们的人生规划,有的会比较现实(大多人)而也有些人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随着成长,他们只会更加强烈、坚定不移地去实行,就像爱情一样,随着成长也会改变……让我们在成长中渐渐成熟起来,在成长中我们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学会坚强,学会尝试,走向成功。
成长就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在一次次的超越过程中,人的自身会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提高——这就是潜能的激发。而每一次的自我超越就是一种进步。成功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为了成功而成功,只有先激励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重视自身的成长,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成功才不会变成遥不可及的事情。
把自己当对手,学会同自己较量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激发潜能,要懂得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学会同自己较量,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有一个音乐系的学生,向一个极其有名的钢琴大师学习钢琴。授课的第一天,钢琴大师给了他一份乐谱,“试试看吧!”
乐谱的难度非常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成熟,回去好好练习!”钢琴大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刻苦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钢琴大师验收,没想到钢琴大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却只字未提上周的练习。
于是,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然而,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着:学生每一周都在课堂上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即使这样,学生却仍然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终于,学生再也忍不住了,当大师走进教室的时候,他提出了这三个月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钢琴大师并没有开口,只是抽出第一次交给学生的那份乐谱递了过去,“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钢琴大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布置的练习,学生依然呈现出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后,学生怔怔地望着钢琴大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进步的程度、超水平的发挥……”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一个人潜能的激发,能力的提升,往往是在自己和自己的较量中得以实现的。如果不求上进只是喜欢做一些简易的、不必费心思花力气的事情,或仅满足于一点既得的成绩,那么,能力与水平便会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永远得不到长远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