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潜能的提高离不开学习。的确,没有知识,就会看不清自己前进的道路;没有知识,难以在人生的路上跨步向前。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具备与之等同的能力之后,才能积弱成强,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一年的学习胜过十年的奋斗
学习能大大地节省一个人的时间,就好像想跳跃的人向后退的几步——正是必要的后退提供了爆发的冲力。一个人在大学里度过的四年,对他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更早地做到他所期望的理想职位是很有帮助的,甚至有可能获得他以前不敢想像的职位。所以,人要学会静下心来,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
很多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如某一个大城市中一家最大的零售店制定了15年合伙人事宜的相关条款。在这些条款中有一条规定,每个合伙人的儿子都必须在公司实习5年;但又附加了一条,如果他的儿子接受过大学教育,5年的时间就减少为3年。这个要求可能与一个事实有关,这个公司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同一个种族的,而且从总体上来看他们是最善于做生意的——他们是犹太人,虽然在美国这并不是一个特别让人关注的种族,但是他们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他们重视知识的积累。
一个大公司老板常常这样说,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只要两个星期,就可以达到一个工作4年的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当然,过了这两个星期之后,他们的价值差别会以几何级数拉开。这位老板的话固然有点夸大其辞,但它足以说明:学习是一项可以节省奋斗时间的有利投资。
所以说,一个人在成功之前,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学习。这样,他才能充分激发潜能。
何映,瘦小的身材,身着一套极普通的便装,脚上踏的是一双已难分辨出是什么牌子的旅游鞋,肩上背着一个大行囊,手里还提着一个印着某公司名称的重重的大纸袋。如果不理会她肩背手提的负重样子,单从她梳着的一条随意的“马尾刷”和那张带着两个笑窝的稚气的脸上,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打工妹。
但是,你也许不相信,这个貌不惊人、谦和的女孩子竟然成了一家较有名气的外资企业的总经理的秘书。更让人不能相信的是,这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竟敢面对两位不同国籍的经理——一位英国籍经理,一位法国籍经理。她不仅让他们承认了她,而且有时还能听命于她的“发号施令”。
刚踏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尽管好朋友曾劝告她,在外企就职,对于她这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本来就很艰难了,又要面对两个不同国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老总,工作难度简直不敢想象。但外柔内刚的何映,越是不可思议的事,她越是觉得富有挑战性,越是有兴趣。
刚进公司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总经理们只把她当成个干杂事的小职员,不停地派些零七八碎的事情让她做,同事们也当她是个毛孩子,何映委屈得不知流了多少泪水。但她忍耐着,抓紧一切机会去学习,学外语、学业务知识,寻找着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机会。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细致外,她还把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文件,全部都抢到自己的工作台上,只要有空就去认真翻阅琢磨,了解研究公司的业务。对于外文文件的文字障碍,就不厌其烦地去翻看英文字典、法文字典。时间久了,她对公司的业务了如指掌,为自己进入通畅的良性工作循环状况做了坚实的准备。
外文水平在不断提高,这种速度令她自己都吃惊不小——业务方面的外文文件看起来盲区少多了。
而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职员,没有足够的现代知识武装头脑,失去生存机遇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在她的时间表里,休息日的概念早已模糊。在正常的五天工作日,她必须像其他的职员一样坚守工作岗位,又需要她为总经理们的活动做好一切安排。为此,她常常都要加班,时间在她那儿已被挤压得没有什么空隙,经常是别人都快下课了,她才急匆匆地赶到,抱歉地向老师打个招呼,就全神贯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就是这样,她还是风雨无阻地坚持着。她常说,等我有了钱,我会给自己选择一个安稳的、理想的学习环境。
何映就是利用这样的学习途径,不仅让自己突破了一个高中生难以逾越的门槛,而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越来越成绩卓著。如果她只是站在高中生的起点,慢慢攀爬而不注意抓紧时间学习,也许十年她都难以升到总经理秘书的位置。十年的奋斗成果可以用一年的学习换得,那么不懂得这项交易的人一定是“傻瓜。”所以,学习需要一份坚持,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成功。
要出色就要不断学习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若要激发潜能,就必须不停地学习。电脑巨头罗斯佩罗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
在一所大学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正在进行毕业与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其中一些学生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很明显地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甚至都觉得自己有足够的优势来征服这个社会。
考试一点也不用紧张,因为教授曾经说过,他们可以带任何参考资料。惟一的要求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讨论。
考试时间到了,学生们看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这些学生看起来不再自信了。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问道:“能完成五道题目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三道题?两道题?那一道题呢?当然有人完成一道题的。”
依然没有人回答。
教授放下试卷,“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他说,“我想说,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学习,但关于学习的路还很长,请你们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成长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人们常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取得一定的潜能优势后应该力争激发更大的潜能。倘若取得成就之后自高自满,那是不会再有更高的潜能。有一些人之所以在激发潜能上不能“更上一层楼”,因为就在于不能继续学习、修行,当一个人善于学习,他的能力就会不断叠加,成为十分出色的人。
王如是一所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他的理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律师。
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他的同学都嫌进律师事务所给人打工赚钱既少又累,简直就是浪费青春,所以他们大部分都出去单干了。可是王如却不这样想,他在毕业前首先查阅了当地的各大律师事务所以及著名律师,他发现阳光律师事务所不仅办案公平,而且成功率也很高,这一切都得力于一个叫孙阳的大牌律师。的确,这位律师现在出了名,被人称为百姓的律师。他为老百姓打官司,无论多么难办的案子他都弄出了头绪。王如来到这家律师事务所,想方设法为孙老师工作。他每天跟在孙老师后面,一点一滴地向他学习,和孙老师一起办了几件大官司。渐渐地,当地的百姓都知道孙老师有一个好学生叫王如,他的办事能力也很强。孙老师忙不过来的事都交给王如做。王如终于也成了当地的著名律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激发潜能,就应该在你从事的领域内找到一位成功的前辈,然后虚心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思考、策略、信念,做好充分的准备后,等机遇一来,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
纽约一家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
在签订合同当天,公司新总裁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谁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跟新员工进行交流,那么,公司就不得不请他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及格的人都能够在这里继续工作。”
散会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拥向图书馆,只有汤姆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想,他一定是想放弃了。汤姆毕竟快40岁了,要想重新学习一门语言可不是容易的事。一周后,考试成绩出来了,有30%的人没有及格。
公司毫不留情地把他们解雇了。不过,在这份解雇名单中并没有汤姆的名字,同事们正在纳闷,公司新总裁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决定:任命汤姆担任销售部的主管。
同事们更不解了,纷纷找汤姆问个究竟。
原来,大学毕业刚来到这家公司时,汤姆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了弥补,他坚持每天提高自己水平。他看到公司的法国客户很多,自己又不会法语,与客户沟通时非常不方便,就有意识地去自学法语。
可是,汤姆每天的工作都很忙,该怎么解决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呢?经过思考,他决定每天记住10个法语单词,这样下来,一年就能掌握3600多个法语单词,然后再慢慢地学习运用,就能慢慢掌握法语了。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汤姆从没间断过法语的学习。十多年过去了,汤姆的法语已经学得非常地道,跟客户沟通也不需要翻译在场,而这次考试恰恰成了汤姆晋升的机遇。
不管你有多能干,曾经把工作完成得多么出色,如果你一味沉溺在对昔日表现的自满当中,“学习”便会受到阻碍。要是没有不断学习、不断追寻各个领域的新知识以及不断开发自己创造力的精神,你就会丧失基本的生存能力。因为,现在的社会对于缺乏学习意愿的人很无情。一旦拒绝上进,你的能力就会迅速退化,所谓“不进则退”,转眼之间就被抛在后面,被时代所淘汰。
终生学习终生受益
终生学习的人,因拥有一颗活跃的心,不甘于平庸,所以他们不仅在个人专业、工作表现上能够日日长进,月月求新,在休闲生活上也永远是趣味盎然,不会无聊。终生学习定会终生受益,更能完全激发人生的潜能。
古人云:“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学习是改造性情、使人生有所为的手段和途径;改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要端正态度,每日改进;就要做有心人,在人生道路上有雄心,有一份执著和热情。只要有心,每个人都可以借助学习,不断增进和深化自己在各领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激发潜能量。
美国学者布特勒曾说:“有一段了不起的碑文,许多人都应该读一读:死于三十,埋于六十。”意思是那些后半辈子失去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事实上,的确有不少人在学习到某一阶段或一定程度,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对学习新知识态度冷淡,兴趣索然,只靠以前所学应付差事,聊度余生,由富有激情、怀抱理想者,变成无所追求、随遇而安之人,更有甚者成为无所事事的无聊之徒。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是庄子《逍遥游》中的话。大鹏鸟要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必须依靠下面的“厚风”,这个比喻也适合人。对于人来说,学习是创造“厚风”的条件,而成功就是大鹏背负青天,飞达南冥。如果一个人不源源不断地吸收养分,就无法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智慧,他的心智就会停滞不前,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正像大鹏鸟没有风的帮助,就无法翱翔于高空一样。
终生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得到充实的满足感,增强洞悉一切的能力,从而越显睿智、机警,而不会被时代遗弃于落尘的角落。在日本的公交车上,你随时可以看到人们拿着报纸、书籍,利用乘车时间了解各种信息。日本人的学习精神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因此,日本在“二战”后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元气快速恢复,不得不说是与日本人的这种终生学习的精神有关。
目前西方白领阶层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
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你今天不懂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过时了。据《华尔街时报》的一项调查,目前美国人平均每隔5年就得更换一次工作,因为当你干到5年左右的时候,差不多已经跟不上工作岗位的新要求了,你必须从这个岗位上退下来,迅速完成知识技能的新一轮补充、转换和升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保罗·朗格曾经提出终生教育概念,即一个人的教育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个时期,而必须终生接受教育。
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上学和上班同样重要,人们的学生时代将无限延长。
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小城住着一位叫约翰那·玛克司夫的老人。在1994年,当时70高龄的她,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在2003年,玛克司夫人又在79岁时,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被科隆大学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小城的市民们无不对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赞叹不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最伟大女性”。随后,玛克司夫人又作为嘉宾,参加了德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迪沃累克主持的一次脱口秀节目。于是德国观众都认识了这名戴着大框架眼镜、说话有条不紊又颇富幽默感的老人。
在她攻读硕士6年期间,她并未忘记时不时忙里偷闲回家操持家务,并尽量抽空陪伴丈夫进餐。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她竟然做到了学习、家庭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