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是上司决定的?不,是你自己。时代的进步、知识的发展,作为一名员工若想获得加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掌握行业中最新的知识、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这样你就能加薪了。
知识是应对工作变化的法宝
既然大家都站在同一高度,你要想使自己看得远,惟一途径就是垫高自己——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在薪水上胜人一筹。
商场也好,职场也好,充满活力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市场总是充满了变化。变化,是公司间和公司内竞争的根本原因和原动力,也是公司不断欣欣向荣的成长活力!
而一个公司、一个有能力的员工是否拿到高薪,主要看他是否能应付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
变化,是无可避免的,是必须面对的。优秀的榜样员工总是能顺利地应付这些不可预料的变化,并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然,公司对这样的员工也会更倚重!
要想应付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是应对职场变化最有力的法宝!善于学习可以让你在各种变化中应付自如——无论是分配给你一个紧急任务,还是反复要求你在短时间内成为某个新项目的专家,都可以助你顺利完成!
平常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看似用处不大,当变化发生时,别人可能会手足无措,而那些平常善于学习的人才能胸有成竹。
南太平洋的岛屿上生活着一种非常美丽的小鸟,因为叫声优美,人们称之为莺鸟。以前因为雨水充足,岛上的植物生长旺盛,以草籽为食的莺鸟生活的很好,种族繁盛。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严重的干旱袭击了小岛,大片的植物死亡,整个岛屿变成了荒漠,莺鸟们也因为失去了食物而挣扎在死亡线上。
惟一剩下的食物是一种叫做蒺藜的草籽,它浑身布满了长而锐利的尖刺,香甜的种子隐藏在中间,所以蒺藜还有一个名字叫“铁星”,象征坚固和难以攻克。
莺鸟要想生存,就只能靠这些“锁在保险柜里”的珍贵粮食,能否从“铁星”坚固的外壳里把香甜的种子啄出来,是莺鸟是否能够生存下去的惟一希望。
要想啄开一粒铁星,莺鸟先要把它顶在地上,靠住岩石,然后上喙发力,下喙挤压,用尽力气才可能吃到这赖以生存的一点粮食。
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只有一小部分莺鸟生存了下来,科学家很想知道,面对巨大的变化,莺鸟生与死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经过研究发现,喙长11毫米的莺鸟,基本全都抵抗了大自然残酷的变化,生存了下来,而喙长10.5毫米以下的莺鸟却全部灭绝!
生与死的区别,就在于这短短的0.5毫米!莺鸟的喙就好比是一个员工的知识与经验,莺鸟的喙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却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增加的,平常努力学习的员工的“喙”总比其他的员工要长一些。
当市场运作正常,公司处于平稳发展的时候,知识量多的员工与平常不学习的员工相比,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大的优势,可是当变化如飓风一般袭来时,比如经济危机、公司裁员、评比提升、业务拓展等变化,知识积累丰富的员工就会像放在口袋里的锥子,优势就会明显地脱颖而出。
公司中,尤其是世界知名的公司中,几乎每一个员工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战胜无数的竞争者才得到某一工作的机会。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优秀,一粒黄金放在沙子里很容易被人认出来,可是如果人人都是黄金,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凸显自己呢?
玛丽和依莎贝拉同时被微软录用为程序员,玛丽毕业于一所著名大学的电子系,她才华横溢,设计的程序简洁明了,而且漏洞非常少,一开始就赢得了主管的青睐。而依莎贝拉却是靠自学成材的,她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文凭都没有,有人传言说,依莎贝拉之所以能够被录取,完全是因为上层主管当中有她的亲戚。
为此,玛丽总是瞧不起依莎贝拉,她甚至说:“和这样的傻瓜在一起工作,简直是我的耻辱。”平常的工作量对玛丽来说很轻松,所以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交际、购物上,而依莎贝拉却只能起早贪黑,才能勉强完成工作任务。
半年以后,依莎贝拉却被提升为设计部的主管,对此玛丽忿忿不平:“只要高层有亲戚就可以顺利提升,完全不考虑工作能力,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前途!”
主管给玛丽拿来了一份依莎贝拉的设计程序,玛丽看后大吃一惊,依莎贝拉的程序和原来的相比竟然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简直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
原来,在玛丽自得于自己的才能的同时,依莎贝拉却在努力学习,而此时,依莎贝拉设计出来的程序已经比玛丽的优秀得多了!
两年后,依莎贝拉已经成为了微软某部门的高级主管、高级程序设计师。而玛丽,依然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
玛丽在安逸的生活中忘记了变化的存在,而依莎贝拉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最后在变化当中独领风骚。
学习也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你的天资聪颖,别人的天资也并见得比你差。他人在不断地学习,而你止步不前,到最后,你必落后于人。而在当今的公司里,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同时也就意味着你的生存能力在一步步降低。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如果你止步不前,不愿学习,你将永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你会一直地做着那些最机械、最单调、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而那些技能性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因为你的无法胜任而与你无缘。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你的升迁、加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因为像你这样低水平的人才,不可能得到任何老板的重视。
不努力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即使是想保有自己目前的工作也十分困难,如今的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公司当中你不努力学习知识,别人就会随时赶超你,一旦情况发生变化,提升就会与你无缘,相反地,很可能你就会出现在被淘汰的名单当中。
一个普通的雇员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随时起到表率作用的榜样员工!要想在任何变化当中都能胜人一筹,只有平时多学习,来铸就你的成功素质!
从工作中学习,工作越久越出色
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超凡的能力是我们获取高薪的资本,而这些无一不是从持久勤奋的工作学习中得来的。
因此必须从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拥有成功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A说:“工作是一份不菲的薪水,一种安逸的生活。”
B说:“工作是一种艰苦烦闷的苦差。”
C说:“工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借此可充实丰富自己的技能。”
D说:“工作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实现人生理想是的一个阶梯。”
面对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A为的是高薪,安逸的生活,诚然这些是我们生活必需的,但仅仅停留在这些物质生活的满足上,则略显浅薄。B把工作当成了若差,如果是这样,那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干呢?他没有从工作中找到快乐的希望,也不知道他苦苦地工作为了什么。
C认为工作是个学习的机会,那么他不仅会喜欢工作,而且还会从工作中吸取无穷的知识和技能。成功会离他越来越近。D认为工作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他会在工作中实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有助于发挥他的最大潜能,因此C、D的选择是正确的。
其实,学习机会是很多的。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只要我们善于在工作中运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积极地用脑思考,我们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
享利是英国B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英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英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纽约,成为驻美洲地区特派员。
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又回到B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而又受欢迎的记者。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是成功的基石,学习是立身的途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一旦你放弃学习,就等于拒绝进步,你迟早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美国一家拥有30万员工和4000名高级经理的大型企业董事长说过一句话:“我们造就了不起的人,然后,才由他们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
他们怎样造就“了不起”的人呢?秘诀就是推行一种能激活团队的“活力曲线”,即每一家分公司经理每年都要排出20%最好员工、70%中间员工、10%最差员工,最差员工必须卷铺盖走人。
年复一年,整个组织的层次和团队的素质得以提高。因此,没有人敢说自己在公司里能永远保住饭碗,他们必须努力充实自己,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只有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才有可能不“下岗”。这一铁的“活力曲线”,确保了这家国际集团公司永远蓬勃向上,充满活力地屹立在世界经济潮头。
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有多高的天资,有多高的文凭,都没有资格说:
“我已经不用学习了。”知识的迅速增长和更新,使人不得不在学习上付出更多的努力。经过探索,人们在“终身教育”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现在“终身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潮。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是现代人生命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壳牌石油公司总裁卡洛说,在21世纪,“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也印证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一句名言:“投在人脑中的钱比投在机器上的钱能赚更多的钱。”投资学习是绝对明智的选择,是你获得高薪的有效途径。
在人才济济的职场中,你的上级、你的同事、你的客户,都可以是你学习与交流的对象。他们是你身边生动的学习样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吸取他人的经验,增长自身的才干。
提高知识技能水平,不做“近视员工”
不学习就会缺乏知识,缺乏知识就意味着缺少获得高薪的真正资本。
公司追逐效益,老板们会不断任用一些他们认为在工作中更得心应手,能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的知识型和精通业务的人才。如果你在办公中不能做到这一点,别说有什么发展前途,很可能会在公司的每次“大清洗”中,被当成“灰尘”清洗掉。
这就要求员工必须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提高办公中时间的利用率,才可以避免因知识落后和本职业务的不精通被替代的命运。因此,不论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只有让自身的知识成为所服务的公司有价值宝库的时候,才可能达到公司的办公需要。
洛克菲勒在一次用人决策中撇开罗伯茨,任命芬顿为业务部长。这最后决定的依据,从洛克菲勒来看,不是根据他们两个人完全相同的经历和素质,而是根据“不断地学习”、“能与公司同时成长”的积极的热情上的差异来选拔的。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也曾说过:“一个人若是停止学习便会老化,不管他是两岁还是八十岁;不断学习令人保持年轻。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头脑保持年轻。”
凡是从普通走向不凡的人,都注重培养自己求知求学的能力,靠不断地学习战胜工作中的难点,靠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发光,让老板的眼睛看到你时发亮。
来自美国西部的女孩海布迪斯身材瘦小,时常身着一套极普通的便装,脚上穿的是一双已难分辨出是什么牌子的旅游鞋,肩上背着一个大行囊,手里还提着一个印着公司名称的大纸袋。如果不注意她总是肩背手提的负重样子,单从她带着两个酒窝而稚气的脸来判断,你可能会认为她是一个上美国高中的孩子。
如果这么想就错了。也许你不相信,这个貌不惊人、谦和的女孩,竟然是一家较有名气公司总经理的助理。更让人不能相信的是,这个相貌平平的女孩,竟能在两位不同国籍老板——一位阿拉伯老板,一位法国老板的手下做助理。
一年前她踏进目前就职的这家公司的时候,面对两位不同国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老板,她一定会吃不消的。
然而她却想凭着自己的学习来弥补这些不足。的确,在她刚进公司的那段日子很难熬。两位老板只把她当成一个干杂事的小孩子,不停地派一些杂七乱八的事情让她做,同事们也把她当成了一个小孩子随便地支配、使唤。海布迪斯委屈得不知曾流了多少泪水,但她忍耐着,不断地学习并借此寻找着让别人重新认识她的机会。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细致外,她还把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文件,全部抢到自己的工作台上,只要有空就认真地翻阅琢磨,学习公司的业务。为了扫清共同障碍,她开始苦学阿拉伯语和法语。很快,她成为不用英语就能直接和老板交谈的人。两位老板对她也刮目相看,不久就让她做了助理。
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职员,没有足够的知识武装头脑,失去生存机遇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海布迪斯在升为助理之后依然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学习外语、计算机。在她的时间表里,休息日的概念早已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