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一时风平浪静
以忍为和,所以说“和为贵,忍为高”,忍耐常常让人置身和的气氛中。忍一时委屈,保全了大家的和谐、宁静,自己并不损失什么,反而会赢得一个更宽阔的心灵空间。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矛盾。世界这么拥挤,你不碰别人,别人也许还会碰你。有人安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也会无端地受到袭扰、误解。此时据理力争完全是正当的。但是这样一来,往往后果就很让人气恼。这就需要忍、宽容,自觉扩大精神空间,这也是对他人生存空间的尊重。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窝囊事发生,比方当人家丢了驴,正在寻找的时候你恰好就在拴驴的树下乘凉歇脚。这时候不用说驴的主人怀疑你的清白,就连自己也会感到不好意思。越想解释越解释不清,驴主人越发坚定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争吵、骂娘,甚至是大打出手,仍旧搞不清,只要驴没找回来,官司就得打下去,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在闹心的“持久战”中谁也别想安宁。即使最后把驴找到了,脸已撕破,友谊、和睦都不复存在了。这种由于误会而引起的纷争特别让人烦恼、窝火,既伤脑筋又伤和气,有时甚至带来破财和杀身之祸。可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却有化解此事的高招,那就是忍。
后汉时期有名的义士陈重,是个非常大度能自我牺牲的人。有一次陈重同宿舍的人回家,误将邻舍人的裤子带走了,裤子的主人怀疑是陈重拿的,陈重没有分辩一声就买了条新裤子送给那人。传说陈重一生中做了许多这样的事,他的一个同事负债累累,有一天债主前来跟他的这位同事要债,陈重就不声不响地帮他还清了,而且事后闭口不谈此事,可见他替人还一条裤子已经不算什么大事。
问题在于:你明明没偷,人们却怀疑你偷了,这在面子和人格上就说不过去,更何况陈重不但默认了,顶着小偷的帽子不说,还要诚心诚意地破财替人赔偿,是不是太窝囊了呢?其实不然,他暂时牺牲了名誉,破了点钱财,消除了邻居的怨气,换来的是平安和永久的信任,因为误会总有解除的时候。
后汉时谯县有个叫曹节的人,待人仁义宽厚。有一次邻居家丢了一头猪,与曹家的猪很相像,于是那位邻居就找上门来询问,曹节二话没说,就让他把自己家的猪赶走了。不久,邻居家那头丢失的猪又自己跑回圈来,邻居的脸上很挂不住,主动把曹节家的猪送了回来,并表示感谢,曹节笑了笑将猪收下,还是什么也没说。
与陈重、曹节一样,汉武帝时的太傅卓茂,也是一个性情宽厚的人,与乡里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一天,他骑马外出,有个人说卓茂骑的马是他的。卓茂知道一定是那个人认错了,但并不分辩,只是嘿嘿一笑,便把马交给了他。不久,那个人找到了自己的马,于是又把卓茂的马给送了回来,并表示歉意。
以上三位古人都是当时有名气有地位的人,他们并没有做贼,却被人诬为梁上君子。这是对人格的侮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俗话说:做贼心虚。既然没有做贼应该气壮才是。他不尊重你,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你,你也可以不尊重他,和他理论理论,最起码解释几句总可以吧?干吗非要忍着呢?其实,他们这样做,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忍一时委屈,保全了大家的和谐、宁静,自己并不损失什么,反而会赢得一个更宽阔的心灵空间。由忍而带来的心灵空间恰恰是和谐,恬静的博大空间,更适宜成就人和,再创辉煌。
这世界本来就那么大,每个人只拥有一小片天。但是世界有时又很小,每个人都可能拥有整个宇宙。其原因全在人看世界时的情绪怎样。心中塞满了苦恼、私欲、小家子气,那么你拥有整个宇宙也觉得空间太小太压抑;反之,就是另一种感觉。
拥有容人雅量
对那些错误地对待自己、有愧于己的人不计前嫌,热情对待,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而且反过来会激发对方的感激心理,自然打下人和基础使其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帮忙做事。
相处当中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在矛盾面前,若能够有较大的气量,以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对方,就会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逐渐改变对方的态度,使得矛盾得到缓和。这种缓和无疑给人和创造了一个发展的空间。三国时期,东吴老将程普原先与周瑜不和,关系很不好。周瑜不因程普对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不抱成见,宽容待之。日子长了,程普了解了周瑜的为人,终于受到感动,体会到和周瑜交往,“若饮醇醪自醉”,就像喝了又浓又醇的美酒,会“自醉”一般。
对那些错误地对待自己,有愧于己的人不计前嫌,热情对待,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而且反过来会激发对方的感激心理,自然打下人和基础使其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帮忙做事。
当然,要做到有度量,并非易事。这要求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必须摒弃个人私欲,不能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斗、去夺,与人闹得面红耳赤;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同样,像“报复之心”、“妒嫉之念”这类私心大发作的东西,更不能存在。同时,能够做到有度量,还要有点忍让精神,无缘无故受到冤屈时,只要不是恶意中伤,都应忍耐下去,从自身找原因,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
荀子认为:“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唐朝人娄师德性格稳重,很有度量。他的弟弟当上了代州刺史,临行之时,娄师德对弟弟说:“我辅助宰相,你现在又管理一个州,受皇上的宠幸太多了,这正是别人所妒嫉的,你打算怎样对待这些人的妒嫉以求自免灾祸呢?”娄师德的弟弟跪在地上,对哥哥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擦去唾沫,决不叫你为我担忧。”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人家向你吐唾沫,是对你恼怒,如果你将唾沫擦去,那不是违反了吐唾沫人的意愿吗?别人会因此而增加他的愤怒。不擦去唾沫,让它自己干了,应当笑着去接受它。”
这可以说是宽以待人的极致了。当有人侮辱你时,能躲开就躲开,躲不开不妨忍下这口气。
总之,对于个人而言,宽容无疑会带来良好的人和,自己也能生活得轻松、愉快,对于一个团体而言,宽容必定会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以便发展壮大。
只要交际者充分认识大度待人的意义和价值,时时提醒自己,事事反省自己,日积月累,不断培养锻炼,就一定能够拥有容人雅量,宽广胸怀。
忍气求和的生意经
生意场上,讲究和气生财,或者说和气本身就是一笔不菲的财富。惟有和气,才能把握良机、营造人脉,使财源广进、生意兴隆。这也正是人和的要义所在。
忍气求和是犹太人成就事业和发财致富的技巧,也是无所不能的生意经。与犹太商人打交道,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呈现一副笑脸,不管生意能否做成,甚至为合约而发生不同意见,他们也总会以笑脸说出其否定的态度。有时对方发脾气,双方不欢而散,犹太人还是会跟对方说声“再见”。要是第二天他再遇上你,他仿佛没有过不高兴那回事,仍以微笑脸孔问候你“早上好”。
犹太人这种强忍和气的态度,也许与该民族长期流散异乡和受尽迫害有关。暂且不探索这种关系,但凭这种和气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之间却是一种有效的溶合剂,很容易把对方吸引住。在商务活动中,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促销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是群体动物,人与人的关系是否和睦相处,对他们个人的事业影响很大。企业家制造出来的商品或服务,因得人喜爱乐用而赚钱发财;政治家开展政治工作,因得人而昌;歌唱家演唱因得到乐队伴奏而增色,因得观众掌声而走红,一切离不开人。犹太人领会这一道理,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成为他们成就事业和发财致富的一种技巧。
犹太人认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每天都在做着推销的工作。
这种推销是指推销自己的创意、计划、精力、服务、智慧和时间,如能妥善地把握“推销自己”,定可以出人头地,获取奋斗目标的实现。相反,那些人生事业失败者,十有八九是本人不善于“推销自己”,而不是本身能力问题。
所谓善于“推销自己”,是指与人相处和谐的能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内心都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的愿望。不管是欧洲人、美洲人、亚洲人、大洋洲人或非洲人,只要是人类,都有这种愿望。犹太人根据这种共同规律,在一切生活中,包括做生意的一切过程中,注意关切其周围的各种人,让他们看得出其关心着自己,容纳自己,从这个阶梯开始,逐步迈向成功的目标。
犹太人这种处世原则是有其根据的,人类都有其基本愿望,概括地说,有保持自尊、独立的愿望。如要达到自己事业的成功或发财致富,就要尊重这些基本愿望。
犹太人总结过别人的经验:有人有一个很好的创意建议,他得意洋洋地向上司提出来,结果受到上司的冷淡反应;有人向同事直截了当地作过有益的规劝,结果对方反觉不悦。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的结果呢?因为有自尊、独立愿望在支配着那上司和同事,你直截了当地对他讲,他会认为你有比别人高明的想法,他会感觉自尊受到伤害。
假若你的创意或好建议能改用别的和顺办法表达,那么对方的自尊得到尊重,好的效果自然可以达到了。犹太人本着这种和顺办法,运用了三条法则:
第一条法则:把自己的创意或建议变成对方的,这亦称为钓鱼法。即把你的创意或建议变成钓饵,对方会自然而然地上钩。比如说,你想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以“你这样想过吗?”的说法,要比“我是这样想的”更能打动对方,“试一试看看如何?”的说法比“我们非这样做不可”更能获得对方赞同。这就是让对方觉得你的意思就是他的本意,他的自尊得到接纳,那么你的创意或建议就容易被采纳。
第二条法则:让对方说出你的意见。“面子”不单是东方人的问题,西方人也很讲究,所以提意见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你的意见毫不讲究地给对方提出,出于“面子”问题,对方往往会本能地反应不予接纳。相反,你采用和顺婉转的方式提出,对方的“面子”堤围可能会自然开闸。如果你以冷静而温和的方式提出你的意思,然后说“虽作如是想,但可能有许多不当之处,不知你对这方面考虑的意见怎样”。这么一说,对方可能会完全接纳你的意思,并可能会说“我也这样考虑的,请你不必有多余的顾虑”。
第三条法则:以征求意见代替主张。根据心理学家的反复调查研究结果,一个人向对方表达同样的意见,如果以正面而断然的方法说出,较容易激起对方的反逆感情,如果以询问的方式向对方提供主张的话,对方会以为是自己的意思,不自觉地欣然接受了。可见,方式方法的不同,同样的意思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可见,犹太人之所以有比一般民族更善经营的特点,与其深谙处事之法不无关系。“忍气求和”不但放低了自己的身价,还给对方以面子和尊重,对方会不善待自己吗?对方善待自己,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生意要比别人好做了,这正是犹太人的精明之处。
和气待人的说法,道出了犹太人经商致富的一个秘诀。它的核心是给人好感,用善良温和的态度与人交往,这样别人也会以此相报,那么,生意就容易达成了。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和要学习的,和气发财也是我们的古训,只是我们因为“面子”问题越来越不在乎了。
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财富
那些看上去总有运气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懂得如何有效地同别人打交道。就是说:他们懂得人和的重要性,能把自己有效地融入群体之中,能及时地获得他人的帮助。
多数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深谙人和之道,明晓人和之理,所以都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来说,人是最宝贵的。对于生存于世的每一个个体来讲,人也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必须同人打交道,如今再没有人能够到森林山洞去隐居,去忍受鲁宾逊式的孤独生活。为了让自己的努力换来更大的成功,我们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周围的人。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对他人有所帮助,信心十足地要求别人的帮助,与慷慨地把它给人,正是我们天性中的一部分。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都懂得如何有效地同别人打交道。我们中有些人在这方面有可贵的直觉,他们学到了这方面的技能。人们应当懂得如何去影响别人的思维方式,也许任何事情的失败,常常都可以归结为与他人打交道的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些智商很高,专业水平不低的人士,晋升或晋级的机会总是与他们擦肩而过,活得很枯涩,很落寞,甚至很无奈。例如:一位工作出色的机修工,却最先被老板解雇了;一位在班上成绩并不算得上最好,表现也并不怎么样的学生,毕业后却比别人找的工作更好,干得也更出色;一位在部门工作最辛苦的职员,却没有签订延期的合同。这些情形令人遗憾,但原因并不费解。
其主要原因就是头脑中缺乏人和观念才造成不善与人合作,人际关系不好,他的工作不利团队工作,对整体工作影响不大。美国心理学家L·凯利和J·卡普兰在贝尔实验室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说明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和生活舒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