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谈起担保的事,胡某向刘老板解释了一些他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并保证该公司的信誉绝对没问题,资金只是暂时周转不过来,绝对不会连累对方的。刘老板正处在兴奋之中,对胡某的话深信不疑,也未做进一步核查,就在担保合同上签了字。结果,胡某所在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公司老板怕债权人追债,已出国外逃,公司也解散了,胡某也不知去向。而该公司租赁的是大型成套设备,价值很高,租金也很贵,融资租赁公司要求刘老板以公司财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结果,自己公司资产的大半都用于偿付租金及利息和各种费用,公司濒临资不抵债的边缘。而胡某所在公司财产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追偿。刘老板悔恨不已,一个“战友”毁了他十几年的苦心经营。
刘老板的悲剧在于他太在意关系了,而忽视了对方本质的考察,而上了当,吃了亏。从该案例上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审慎对待一切主动向你套近乎的人,既使是曾与你十分亲近的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真正一同经历过某些生活和世事的人,也未必都是值得信赖的。如果你以为原来的朋友就永远是朋友,那就错了。时势可以改造人,改变人的价值取向,新的形势下,即便是对同学、对战友、对昔日的朋友也是需要重新认识的。
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心隔肚皮。”人心里想什么,对方很难知道。有种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居心叵测,与这样的人交往更要加十二分的小心。
认识一个人是很难的,而且在短时间内要认识一个人更是一件难事。在人们面前说话说得优美动听,夸起人来会让你飘飘然。但实际生活中,总有一些关于你的谣言,什么爱出风头啊,想着当官啊,与某某有不正当关系啊,而谣言的始作俑者,正是当面夸你的人,因此说,人的多面脸属性决定了人不好认识。
比如说,一个具有两面派性质的人一般善于搬弄是非。在你面前说他的坏话,在他面前说你的坏话,目的非让人闹出矛盾不可。
两面派最惯用的伎俩是伪装,善于在由他挑起的双方矛盾中都充当好人,因此,你不易怀疑他,他也不会把他当做“坏人”。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被人称为“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表面上对尤二姐客套亲切,背地里却置之于死地,与这样的人交往时,应多注意他周围的人对他的反映,与这样的人在短期交往中很难发现这种性格特征,但接触时间长了便会清楚明白了。
我国古代的名相王安石就曾为我们做出过表率。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屡受非议,有一个叫李师中的小人乘机写了篇长长的《巷议》,说街头巷尾都在说新法好,宰相好,为王安石变法提供雪中送炭般的舆论支持。但王安石一眼就看出了《巷议》中的伪诈成分,于是开始提防这个姓李的小人使自己几次都躲过了他的算计。
现实中也有这样类似的例子,某公司的新经理制订了一个奖励措施,谁创效益最多将给一个特别奖,金额颇为可观。业务部的两个老业务员都对这一类项目抱有希望,一个非常希望获得这笔钱,因为他的孩子上自费大学急需要一笔钱;另一个因为他爱人整天向他嘀咕谁的老公又挣了辆小车谁的老公又升了一个职位……他极其希望借着新经理的改革举措,为自己在夫人面前扬眉吐气。他疯狂地跑业务,绞尽脑汁地联系,有时,也将自己的情况诉说给同事。他不相信同事之间会失去真诚和友谊,他认为几年来他俩已相处得挺好了。
忽然间,他发现自己的一些客户都支支吾吾、言而无信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告诉他,他的客户听说他是品行恶劣的人,喜欢擅自将商品掺假,自己从中获取非法利益……总之,关于他的谣传很多。年底的时候,特别奖被他的同事得去了。他从他的同事的业绩单上顿悟过来了。他的嘴里不断地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这是一种悔悟和反思,他悔悟什么呢?悔悟他平时没有提防两面派,忽视了识别什么样的同事是合作伙伴,真正的朋友,什么样的同事是对手,关键时候会下绊子的人,做事千万别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要长点“隔肚皮看人”的心眼。
伪装,有时就是披着美丽幌子的丑恶怪物,我们往往在情感与理智之中迷惘,在利益攸关的较量中被伪装所蒙骗。于是,在我们所进行的一切社会交往的天平上多了一个砝码。这个砝码将构成怎样的倾斜,你要做到心中有数。
道不同,不相与谋
生活中很少有人处心积虑地想伤害别人。但由于某些缘由,以上的结论就是靠不住的了,特别是与之走得过近的人,说不定就要被他所累,以致名誉受损,事业无成。
学习相处之道,说到底,目的就是为了趋利避害,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尽管人人都拥有趋利避害的愿望,但做起来并不尽如人意。它难在聚在你的关系网中的人都是正派的人、志同道合的人。要达到这一目的,那还非得有点高超的识人本事不可。
三国时的庞统喜欢谈论人伦道德,善于评品人物,但他所称颂的人,多数都是名声高于才能。当时的人对此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当今天下大乱,正道衰微善人少恶人多。我们想振兴风俗,宏扬道义,如果不大力称赞他们,那么他们的名声就不会引起人们羡慕了。人们再不效羡慕名声,为善的人就更少了。如今我提拔十个,只有五个够格的,还能得到一半,他们受人尊重,使之名声远扬,世代传颂,使有志向的人能自己勉励自己,不也是件好事吗?”庞统评品人物自有一定的高度,即剖析人的心理,他善于树立一种愿景,通过人们对愿景的态度来了解人,进而筛选人。
建立关系网还要注意识别并远离阴险之人。阴险之人,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甚至表里完全相反,内心世界极为隐秘。这种人生性多疑,处世态度是与其人负我,不如我负人。不疑则已,疑则莫解,则必想尽办法剪除之以为快。而且手段毒辣,往往出其不意,或借刀杀人,令人防不胜防。
尽管这种人隐藏较深,但也不是无法察觉的。比如,有的人对一些是非清楚的问题由于涉及到各方利益而不直接表明态度,却在你面前说别人对你搞了一些小动作,挑起你的怨恨;私下明明说过某人的坏话,当面却极力奉承人家等等,通过这些表象,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另外,建立关系网还要注意识别另一些具有另类特征的人,这些人多半是靠不住的人,比如:
轻诺食言的人。这些人看似热情豪爽,重义气,但千万不能轻信,无法委以重托,一些能办成的事也会弄砸,反而会导致你的信誉受损。
梦想一鸣惊人的人。这些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做事缺少毅力。应极力避免与这种人有过多交往,更不能与之合作创业。
吹嘘有靠山的人。这些人缺才少能。多喜欺骗招摇,总想以吹嘘谋求好处。对此类之人以轻视态度待之,切勿心存奢望,以免招致损失。
夸耀学历的人。这些人有强烈的优越感,妄自尊大,喜欢受人重视,不要轻易相信他的能力,更不要寄予厚望,只宜成为泛泛之交。
喜欢传播谣言者。这些人是非多的人物,切忌成为他的“听众”,以免把自己卷入是非漩涡,使上司、同事、朋友对自己产生不满。
牢骚满腹的人。这些人大多自恃才高,自认为怀才不遇,与之交往要有分寸,当心被他“传染”,以致别人认为你也是此类之人,而影响在单位、朋友中的形象。
少羞耻感的人。这是些危险人物,他可以让你相信他是挚友,又可以对你做出无所不用其极的事。
关系网是一个人社会生活的主要环境,必须悉心打造,审慎经营,要想让自己的关系网成为自己生活、愉乐、进步的乐园,那就一定不要让奸佞小人溜进来,识别出来,拒之网外。
人海茫茫,各有各的心结。善于识人,方可交人、用人。不要认为人人皆忠诚可信,也不必觉得处处是奸佞小人。关键在于把握好交往的“度”,方能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做个“相人”的伯乐
善识玉者,尽管美玉混在沙石中,也会将其挑选出来;善相马者,即便良马混在驽马之中,也会被识别出来。换言之,是锥子就早晚要从口袋里扎出来。
古人云:“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这是《吕氏春秋·疑似》篇中一句名言,其意思是:琢玉的匠人最担忧的是像玉一样的石头,相剑的人最担忧是有像吴干那样的宝剑;这两句话常被用来比喻忠奸相混,贤愚相杂,不易识别。所谓“大奸若忠”,就是疑似。玉人即琢玉的匠人。然而,“玉石相类者,惟良工能识之。”意思是说,玉和石的样子相像,只有技艺精良的人,才能识别出来。如果从识人角度来说,是讲只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能从平庸的人中发现人才。
事实也正是如此,尤其是在人才未识之前,如“良玉未剖,与瓦石相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即好玉没剖出来时与瓦石相混在一起,如同一类;千里马没有奔跑时,与跑不快的马杂混在一起,分不出好坏时,更需要良工巧匠那样的贤才,才能识别出贤才与不肖之才,有用之才与无用之才来。
达尔文读的是剑桥神学院,神学成绩不佳。很多人认为达尔文只知道飞鸡斗狗,智力远在普通人以下,是个平庸者,但是植物学教授汉罗却看出达尔文有特殊的才能。是他特别器重达尔文的观察力和喜欢独立思考的治学品质,并力保他随贝格尔舰进行环球科学考察,从而使一个“平庸”者,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
黑格尔在读书时,也被人视为“平庸少年”,有人画漫画奚落他,把他画成拄着两个拐棍的小老头儿,认为他是没有什么出息的。但是,有人却很赏识他,他的老师曾在他的毕业证书上写道:“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体,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名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应该说,黑格尔的这位老师是善于识才的。
1884年,汤姆逊担任卡文迪汗实验主任开始招收研究生。这是世界研究生制度的开端。在汤姆逊的第一批研究生中,有一个农民模样的新西兰青年,名叫卢瑟福。汤姆逊很快就发现了卢瑟福的杰出才华,曾经荐举他出任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物理教授。1908年,卢瑟福获得诺贝尔奖金。1919年,汤姆逊热情邀请卢瑟福前来卡文迪汗实验室担任主任,自己则慨然让贤。汤姆逊为人才开路的高贵品质,在科学界有口皆碑。
在中国历史上,别具慧眼的人也大有人在。晋代的皇甫谧亲自为无名青年左思所写的《三都赋》作序,使之名噪洛阳。唐代诗人顾况提携白居易于未名时;鲁迅举荐了肖红、肖军、柔石、叶紫;章靳以、巴金发现了曹禺的过人才华;赵树理对陈登科一篇错别字连篇的稿子格外器重,从中发现了作者未经雕琢的杰出文学才能。
总之,装在袋子里的锥子一定会露出锋芒的,是黄金总会有光亮显现,我们只要注意去观察是不难发现它们的。
平凡的人,难以发现杰出的人才。因为历史经验也反复证明:
“高世之器,非浅俗所能识也。”正因为杰出的人物,鄙俗的人是不能发现的,所以能够担任起识别人才的人,自身必是非同凡响之人。
德才兼备,人之上品
封建朝廷选拔人才,需要审慎地掌握三个条件:一是道德品质是否与他所处的地位相称;二是功劳是否与他所享受的薪金待遇相称;三是才能是否与他所担任的官职相称。
现代领导选拔人才条件与之是大同小异的。
要鉴定人才,主要是根据其德才的表现。但一个人的德才展现需要过程和时机,因此识人需要时间的考验。如人的品质,平时很难看出什么问题,在非常时期则好坏分明,古代的忠臣义士大都是在危难时刻涌现的,所以,有人将之总结成一句格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才能也需要考验,有些人能说会道,在实干时却很窝囊;有些人平时默默无闻,但在实践中却才能毕露。
识人须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就是说,要知其人,必然考察其德才,而以德为其灵魂,重在其实践。
强调德才兼备。周朝吕尚在《六韬·龙韬·论将》中讲道:将有五才,“勇、智、仁、信、忠也”。它解释为:“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
春秋初期管仲在《立政》篇中说朝廷选拔人才,需要审慎地掌握三个条件:一是道德品质是否与他所处的地位相称;二是功劳是否与他所享受的薪金待遇相称;三是才能是否与他所担任的官职相称。
“德、功、才”是三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我国古代比较早、比较全面的人才标准。
孙武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东汉王符在谈到军事将才时说:“将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勇也,严也。是故智以折敌,仁以附众,敬以招贤,信以必赏,勇以益气,严以一令。”
对德才关系做了较为全面、较为精辟论证的,是宋朝的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