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如果今天我们在这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历风雨,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平又硬的大路上,什么也没有留下。”
鉴真恍然大悟。
是啊,只有那些在风雨中走过的人们,才知道痛苦和快乐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泥泞中留下的两行印迹,就证明着他们的价值。
生物学家说,飞蛾在由蛹变茧时,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坚忍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在蠕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蛾的过程。
但随着时间一分分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将茧扭来扭去的,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
最后,他的耐心用尽,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了一个小洞,让蛾摆脱束缚容易一些。果然,不一会儿,蛾就从茧里很容易地爬了出来,但是它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
他等着蛾飞起来,但那只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就死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任何一种本领的获得都要经由艰苦的磨练,任何投机取巧或妄图减少奋斗而达到目的的做法都是拔苗助长般愚蠢的行为,那只飞不起来的飞蛾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切。
现在有许多青年人都在谈论人生。然而,他们对人生旅途的坎坷和曲折却往往估计不足,常常天真地把人生之路看得像机场跑道一样平坦笔直、像公园的小径一样到处盛开着鲜花。所以,当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时,便悲观迷惘彷徨。在人生的旅途上总是欢乐与悲伤并存,顺利与挫折交错,顺心和失意重叠。特别是那些有作为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常常是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逆境,几经奋斗,才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坦途。
中国文化经典之源《周易》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以,要想成功,首先必须树立成熟的人生观:不付出不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
在不断的寻觅中实现自我
珍奇是众目所瞩,万人所羡,然而世界到处都蕴藏着珍奇,你只要去寻觅,你就一定有所收获。
在现今的社会中,可以肯定地说,多数人是渴望做事的,只有极少数人是消极堕落、只图享乐的,但是多数人的努力却很少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多数人做事狭隘,对社会、对处世规则因进入少、了解少而限制思路所致。
马丁·强生环游世界开始于14岁。父亲在堪萨斯州独立城做珠宝生意。他从小就帮助父亲察验来自世界各地的包藏各种器物的包裹。
看着来自巴黎、巴塞罗那、布达佩斯的行李袋,异国的风情深深地吸引了他,甚至像巫师一样抓走了他的灵魂,并将它带到了欧洲。
于是他离家出走,搭上前往欧洲的家畜船去了欧洲。一到欧洲虽然什么工作都可做,但却不一定有工作可做,在布鲁塞尔为温饱伤脑筋,束手无策,只好在法国西北布莱斯特港远眺大西洋的另一边。
在伦敦时曾在行李厢中过夜,后来他溜进驶往纽约的汽船的救生艇。他想回到故乡堪萨斯州去。
他从向航海技师借来的杂志上,看到了报道以《野性的呼唤》著名的作者杰克·伦敦所记载的事迹。于是他在船身仅30英尺长的“史纳可号”上写下了环游世界的航海计划。
强生回到故乡并不是理想的改变和意志懦弱,他是要实现自己更大的愿望,返乡后,他立刻写信给杰克·伦敦。几张信纸洋溢着热情——“我曾出国旅行,口袋里只有三元五分,我由芝加哥出发,回来时还剩二十五分。”
此后的两个星期,他每天心焦地等待着回音。好不容易杰克·伦敦回信了。“会做饭吗?”只是简单的电报。然而,就是这一封没有礼貌的电报改变了强生一生的命运。
其实别说做饭,就连煮白水蛋都不会,他还是回了一封充满自信的电报——“让我试试!”
这一封电报实际上是强生自我激励的开始,从此,他努力不懈,开始向理想目标迈进。发了电报后,他就到城里的餐厅,观看厨师工作。
不久,“史纳可号”要横渡太平洋驶往旧金山。当然,强生以伙夫兼清洁工同行。他施展所学,不论是烤面包、菜肉蛋卷、肉汁或是布丁都会做。在出发前这些食用品均已买好,即使是盐及胡椒等,都买了可供船员3天使用的数量。
一面煮饭一面学习航海技术,他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一天,由他一展技能,测定船位及画海图,当时船正顺风在太平洋中驶往关岛。但是,由他测定的结果,船却大大改变了方向。
这次空前的大失败,完全没有让他气馁。他仍然在继续少年梦想的冒险旅行。几十年来,他从南洋的珊瑚岛,一直到非洲内地的林业区,横渡三大洋到世界各地流浪。他是深入非洲内地拍摄美国早期食人族电影的人。矮小人种的俾格米人、必须抬头仰望的巨人族、大象及长颈鹿等非洲野兽,他全都拍摄成电影,并将这些影片在全美各地放映。
马丁·强生的挖掘理想之路充满了艰险和考验,他没有退缩,克服了种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世界太广博了,要认识和融入其中吗?你必须要不断地进入,永远走下去。步步先至,路路平顺,只有在人们的幻想中才会存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是飘忽而至的,而是渔人在探寻中发现的。
走的路多了,心也就亮了
世界是光怪陆离的,社会是纷纭复杂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做成事业,取得成功,就必须有独到的眼光,而眼光之高远必须基于见识之不凡。而这些不凡的见识往往来自于其浪迹天涯的阅历,来自于永不休歇的脚下。
通常意义上的家园只是一个固定的所在,固守这种家园概念的人往往是庸才。相反有的人把家园定位在路上,看作是迢迢长途中的一座座驿站,于是他们的人生瑰丽多姿,他们的成功辉煌耀眼。
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部作品,杰克·伦敦的生活经历之丰富在世界作家之中是不多见的。正是他走南闯北的不平凡的经历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辉煌。
因为出身贫困,他小学毕业后便去工作。做过报童和罐头厂工人,在街头斗殴中锻炼出一身本领。十三岁时他曾只身驾驶小船通过暴风雨里的旧金山湾,别人都难以相信,可那是事实。后来他攒了一点钱,买了一只小船,在几百英里的海路上自由浪荡。不久以后他做了巡警,去追捕盗窃养殖品的贼。
17岁时,他上了一艘捕猎船做水手,经过朝鲜、日本,到西伯利亚去捕海豹。途中经受了严寒、风暴、最沉重的苦役的锻炼。
1894年,杰克·伦敦开始到美国各地流浪,从加利福尼亚到波士顿,然后从加拿大回到太平洋沿岸。在加拿大,他因流浪街头而被捕入狱,受到短期徒刑的处罚。
1896年阿拉斯加州的克朗代克发现了金矿,次年杰克·伦敦加入了涌向阿拉斯加的淘金队伍。
在阿拉斯加淘金的日子里,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
但是他们没有找到金子。他们认为是金沙的矿石其实是云母。
尽管如此,杰克·伦敦仍然大有收获。他把在那里的经历和见闻做了详细的笔记,那便是他后来发表的阿拉斯加小说的极其珍贵的材料。
1900年,杰克·伦敦的第一本小说集《狼子》出版,立即为他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相当优厚的收入。他原可以在成功与安定的环境里去继续从事写作的,可是他不是个安分的人,他血管里燃烧着火焰,总是渴望着沸腾的生活。
1904年新年,日俄之战已经迫在眉睫,许多杂志和通讯社都忙着派记者去采访。杰克·伦敦也接受了赫斯特报系的聘请去了远东。他来到日本,看出了日本政府故意留难各国记者的打算,便悄悄一个人去了长崎,想搭上一艘开往朝鲜的船到前线去,却被日本警察当作俄国间谍抓了起来。被释放后他又搭了一艘小汽艇到了朝鲜的釜山。汽艇上没有白种人的食物,也无法遮风蔽雨,他只能在寒冷的露天甲板上睡觉。到了釜山,他千方百计弄到了一条没有篷的本地船,雇了三个不会说英语的朝鲜人帮忙,靠自己驾船的本领驶进了黄海,沿着海岸行驶。他在零下14度的严寒和风涛里航行了六天六夜,终于到达了仁川。这时他已遍体鳞伤,脚、手指和耳朵都冻坏了。
但他稍事休整之后又出发了。这回是骑马旅行,连续几个星期的马背急行军把他带到了平壤,那已是当时一切战地记者所能到达的最北之点,在那里他第二次被日本人投入监狱。出狱后他来到距离战线只有四十英里的地方,从那儿发回了一篇又一篇的报道和许多照片,完成了大部分记者无法完成的任务,又因故再度受到被捕的威胁,直到引起美国总统的干预,才得以脱身。
1906年,他决定自己建造一艘船去环游世界。那船计划花七千元,却让他花了好几万元,而且毛病很多。他无可奈何,仍然驾着它出发了。可他只勉强把那船驾驶到夏威夷,便不得不开始修理,修好后又非常费力地开到澳大利亚,便只好把它用三千元卖掉,结束了航行。
不过,在那次航行里他仍然创造了惊人的业绩,他曾驾驶那艘不像话的船用60天工夫从夏威夷直航马克萨斯。而《太平洋航运指南》却曾指出,由于赤道海流和东南贸易风的影响,那里的海流异常复杂,从来没有人曾经驾船通过那,但是杰克·伦敦却驾驶着他那勉强修复的船通过了。
在那次长达一年半的航行中他勾勒出了《铁蹄》的轮廓,写完了《马丁·伊甸》的初稿。后者的好些情节,比如麻风寨故事的灵感还是他在夏威夷的几个麻风寨停留时得到的。
杰克·伦敦的一生是从“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中度过的,他的名字被世人所书亦可成万卷,为世人所颂亦可传万里。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雄伟;不临沧海,不知海之博大。盲人摸象,多有偏见,因其从未见过象的全貌;痴人说梦,信以为真,皆因愚呆不辨真伪。所以,世人都说:经得多,才能见得广;有比较,才会有鉴别。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和智慧水平与他的经历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一个人的见识又直接影响其做事的方法和门道。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如今时代,没有人不重视自己及子女的教育。但是,究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正是这种迷茫才恰好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一般人都容易陷入一种争论: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呢?
在商业界好些有这样的结论,在企业创业之初,文化程度较低的往往容易获得成功。也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全国有名的企业经理人中,第一学历专科以下学历占绝对优势。我们身边的情况也一再证明,一些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老板很多高中都没上过。这恐怕不是用特殊情况能一言蔽之的。相反,一个闭门读死书的人很久以来就成了我们嘲笑的对象。我们是否可以说行路比读书更重要呢?
“行路”我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
从树上到了地面,我们的祖先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书一方面能够使你增长知识,学习到别人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你的头上加了一道“紧箍”。这是经验的特征,经验越多,人们头脑受到的束缚越多,创新意识越差。“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你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你的知识,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你心中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
只读书不行路,你受到的束缚就越来越多,好比吃多了饭不能消化吸收,只能是累赘,不但无益而且“害人不浅”。
这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
美国曾经发生了一场官司,由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向一间报馆提出了控诉。亨利·福特是将汽车变为大众化的一位传奇人物,以前的汽车,是高级分子的专有玩物。亨利·福特有见于此,认为汽车这种东西,可以凭着流水作业生产方法而降低成本。结果,福特做到了,他建立了福特车厂,并成为美国人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