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愚抑智
愚智之别,不外乎糊涂与聪明之间的结果的比较,按照常识,可能是智胜愚。但我们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事物的发展不一定总是按照常态进行的,这就使得愚者不一定全输,智者不一定全赢。有时,假糊涂之愚能战胜精明之智。
在明朝时候,江南有一个名士叫徐铉,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有一次被派作押解史,送贡品沿运河进京。按惯例,朝廷应派人出京城登船迎接。满朝文武都知道徐铉能说会道,怕自己说不过他难堪,纷纷托辞不往。丞相于是就把皮球踢到明成祖面前,让他裁处。明成祖不假思索,拿起朱笔,从宫中做服侍工作的人中随便勾了一个,叫丞相就派这个人去做钦差。
钦差上了船,徐铉自是恭敬不已,口若悬河般谈起来。钦差说了几句例行公事的客气话,就缄口不言了。徐铉见钦差这样,以为他深有城府更加兴奋,谈锋如云。而钦差只是望着徐铉,微微作笑,点头认可,不予半句答辩。徐铉谈了半天,口干舌燥,自觉没趣,也就罢口不说了。
像徐铉这样的人的确难于对付,他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如果有人与他论三辩四,他可能还有超常的发挥。但明成祖不这样做,他派一个侍臣做钦差,以愚治智,使徐铉的口才白白浪费,只好自己抿口敛嘴。徐铉侃侃而谈而无人应和,顿觉尴尬无比,快快地败下阵来,再不鼓嘴摇舌了,而明成祖所使的这一以愚治智的手法不可谓不高明。
再看一例:蜀后主刘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因为他能干,而恰恰是因为他“无能”——按照通常的说法,此人是个典型的低能人物。关于他,有许许多多或多或少带有侮辱性质的传说,以至于后来,连他的乳名“阿斗”也成了呆笨无能的代名词。
那么,刘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从自保的角度而言,他乃是个大智若愚的非凡之才。
公元263年5月,曹魏大举攻蜀,蜀国兵力不敌,刘禅被迫投降。
由于刘禅的“识时务”,因而受到敌方的优待。次年,刘禅被迁北上,来到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刘禅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的实权派人物,刚刚晋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心理。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皇帝决心利用自己的“阿斗”性格来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做触景生情状,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应哀伤于心,但他看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时,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嬉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的司马昭见了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一向被称为“清客”的贾充凑趣地说:“不如此,公何由得之!”
戏艺终了之时,司马昭戏问刘禅:“颇思蜀否?”
一惊之后,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句话居然骗过了司马昭,甚至骗过了与刘禅一起降魏的蜀汉旧臣法正,宴会之后,法正对刘禅进言说:“主公方才的答话有些不妥。如果以后司马公再问你这类话,你应该流着眼泪,难过地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怎能不想念呢?’”思索了片刻,刘禅点了点头。
几天以后,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马昭,又一次问起刘禅是否想念故国。按照法正的指教,刘禅背出了那几句话,并装作一副悲伤的样子,只是竭力不让眼泪流出来。司马昭见了,心中有数,突然说道:“你的话怎么像法正的腔调?”
刘禅假装一惊,睁开眼,说:“先生你怎么知道?这正是法正教我的!”
自此以后,司马昭忙于篡魏,遂不再对刘禅生毒害之心。
靠明哲保身的韬晦之计,刘禅虽身处险境而有惊无险,平安地了却了余生。
在为人处世中,有些人巧妙地利用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愚钝”和“低能”,明哲保身,骗过了无数聪明的当事者。真应了那句名言:“愚蠢者最聪明,聪明者最愚蠢。”
6.自甘渺小
圣者无名,大者无形。真正的高手是不会轻易露出本事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古代的高手是如何做“不显眼的花草”的。
唐朝有个皇子叫李忱,这个生于帝王之家的洪福并没有给李忱带来多少安逸——因为他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前面还排着十二位觊觎龙椅的哥哥。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历代皇家的太子之争从来都是不择手段、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唐朝开国年间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于皇家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不幸。
李忱这个立于危墙之下的皇子,自幼笨拙木讷,糊涂迷糊,在皇子当中非常不起眼。长大后,李忱更是沉默寡言,形似弱智。他的这种皇子像与九五之尊相差太远,所以在一次又一次权力倾轧的刀光剑影中安然无恙。
命运在李忱36岁那一年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会昌六年,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武宗因为食方士炼的所谓仙丹而暴毙。国不可一日无主,谁来继任皇帝呢?当时,朝廷里宦官的势力很强,这些宦官们为了能够继续独揽朝政,享受荣华富贵,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一个容易控制的人上台。他们斟酌来斟酌去,发现有点不起眼的李忱是最好的人选。于是,身为三朝皇叔的李忱被迎回皇宫,黄袍加身。
居心不良的宦官们的算盘打得很好,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李忱的能耐。李忱登基后,将专权的宦官们一一清除,并励精治国,使暮气沉沉的晚唐呈现出“中兴”的局面,以至于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
你看,这个李忱不仅在“不起眼”中躲过了天大的灾祸,还在“不起眼”中拣了一个天大的馅饼。如此看来,人在有些时候还是不起眼一点得好,你要是天生丽质、太招人眼球的话,那就学着装装糊涂吧。
装糊涂,看似愚笨,实则聪明。人立身处世,不矜功自夸,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即所谓“藏巧守拙,用晦如明”。不过,人人都想表现聪明,装糊涂似乎是很难的。这需要有傻的胸怀风度。《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也就是说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就是它们准备猎物吃人前的手段。所以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才华,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装糊涂之初或许需要一定的表演才能,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也就习惯成自然了。那么是不是在装糊涂中就真的变痴傻了呢?不是,要像我们前面说的李忱一样,外表糊涂,内心永远清醒。
7.无所用心
现实中,有些事摆在我们面前,表面上看起来很重要,急需要处理,但若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事不管最好,不如糊涂过去,视而不见。因为你不管,自有人会管,或是非曲直不管自清。这时候,装一下糊涂是最好的办法。
汉宣帝时有一位宰相名叫丙吉。有一年春天,丙吉乘车到外视察,当他经过一座繁华的都城街市时,恰巧碰见有人群斗,死伤极多,但是他若无其事地走过现场,什么话都没说,继续往前走,下属们面面相觑,无奈地摇了摇头。不久,一头拉车的牛吐出舌头气喘吁吁地从对面走来。丙吉马上派人去问牛的主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旁边的随从看见这一切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宰相对群殴事件不闻不问,却担心牛的气喘,如此岂不是轻重不分,人畜颠倒了吗?这时他的一个下属鼓起勇气请教丙吉。
丙吉微笑着回答他:“取缔群殴事件是长安令或京兆尹的职责,身为宰相只要每年一次评定他们的勤务,再将其赏罚上奏给皇上就行了。宰相对于所有琐碎小事不必一一参与,在路上取缔群众围斗更不需要。而我之所以看见牛气喘吁吁要停车问明原因,是因为现在正值初春时节,而牛却吐着舌头气喘不停,我担心的是阴阳不调。宰相的职责之一就是要顺调阴阳,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车询问原因何在。”众随从听后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宰相英明。
与丙吉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另外一件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争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相。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示,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实力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单父也不会因为失去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有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舍取,宓子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所以说,经营管理者不应事无巨细,统统参与,而只要掌握大局:第一对大局的判断和掌握,第二是调整团体的能力,第三是让员工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不得要领,那领导者不是累死便是烦死。该糊涂的糊涂,该较真的较真,这才是成功之道。
8.不计前嫌
对于常人来讲,自己对别人有过恩惠或是帮助过别人,如果别人不知报答与感谢,就已经会让自己不高兴了。更甚者,如果对方以怨报德,那自己一定会气得怒发冲冠,大骂对方,并且希望找机会讨个说法。其实这样的发火大可不必,对待这种小人,最好的办法莫如装装糊涂,看轻此事,让其自然悔悟更好。
唐玄宗时,魏知古因受到姚崇的重用,和姚崇同时晋升为宰相。
不久,姚崇请魏知古去代理吏部尚书的职位,负责到洛阳选拔士曹。魏知古因此对姚崇怀恨在心,一心要找机会报复。
当时,姚崇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做官,魏知古到洛阳选士,此二人就依仗父亲的权势,千方百计想法暗示魏知古要多多关照。而魏知古却抓住机会,回到京城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皇上。
一天,唐玄宗召见姚崇,问:“你的儿子们有才干吗?都做了什么官,又是在哪里任职呢?”
姚崇揣测到玄宗话中的含意,于是就说:“我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任职,他们言行不谨慎,此次一定是拿了什么物什去拜谒魏知古。可是臣还未来得及过问此事。”
玄宗本来的意思是要试探姚崇,看他是否袒护自己的儿子。听了他的回答之后,十分放心,便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姚崇答道:“魏知古贫贱之时,为臣引荐了他,方达到现在的显赫地位。我的儿子愚蠢,推想魏知古一定会报恩,会容忍他们的非分行为,所以一定谒过魏知古。”
姚崇巧妙地将话点给皇上听,一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宽宏大量,暴露了魏知古的薄情寡义。不久,玄宗便罢免了魏知古的职务。
然而,姚崇认为魏知古是个人才,为国家社稷考虑,遂尽弃前嫌,又为魏知古求情。于是玄宗又任命魏知古为工部尚书。由此观之,姚崇的度量确实过人。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记;反之,别人倘若有愧于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
凡是主张忘记的事情一定是已无现实意义或令人不快的事情。忘记仇恨是一种解脱,一种达观,对人对己都有好处。豁达开朗之人,若对小仇小恨糊涂一些,必能收服人心,在人际关系中获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