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见状再也顾不上同别人吵架,赶快跑过去,陪着笑脸哄逗她。
看到这一情景,利维心里猛地一亮,发现弗兰克虽然看谁都不顺眼,但对留在他身边的小女儿却是百依百顺,视为掌上明珠,不难看出这小女儿是他的主要精神寄托。
为了使弗兰克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利维立刻在公司附近为他租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好让他经常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本来,利维手头的资金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还为弗兰克租房,弗兰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因此,尽管利维再三动员他搬进新居,但他坚持不搬。
利维说:“搬不搬家,恐怕由不得你了。”
“什么?”弗兰克提高了嗓门,“我自己不愿搬,你还敢强迫我不成?”
“我当然不敢逼你,不过,你的千金安妮已替你做主了。”利维继续说,“她说你心境不好,容易发脾气,这会伤身体的。如果她能住在附近照顾你,你就不会发脾气了。起初,我也拿不定主意,可是小安妮最后还说:‘我爸爸多可怜呀,我不能让他再忍受孤独了。’”
听完了这番话,弗兰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他最终顺从了利维的安排,搬进了新居。
利维为弗兰克租房,虽然破费了不少金钱,可搬家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远远不是这点金钱所能比拟的。利维在资金状况窘困的时刻,仍然把弗兰克的生活快乐看得比金钱更重要,这就不能不使弗兰克感恩戴德,甘为利维所利用。南朝齐代有个著名的书画家叫王僧虔,是晋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很深,一手隶书也写得如行云流水般飘逸。
当朝皇上齐高帝萧道成也是一个翰墨高手,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听别人说自己的书法低于臣子,王僧虔因此很受拘束,不敢显露才能。
一天,齐高帝萧道成提出要和王僧虔比试书法高低。
于是君臣二人都认真写完了一幅字。写毕,齐高帝萧道成傲然问王僧虔:“你说,谁为第一,谁为第二?”
若一般臣子,当然立即回答说:“陛下第一”或“臣不如也。”
但那样势必就有趋炎附势之嫌,更何况明明自己的书法高于皇上,他也不愿违心做答。但他又不敢得罪皇帝,怎么办?王僧虔眼珠子一转,竟说出一句流传千古的绝妙答词:“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他巧妙地把臣子与帝的书法比赛分为两组,即“臣组”和“帝组”,并对之加以评比,既给皇帝戴了一顶高帽子,说他的书法是“皇帝中的第一”,满足了皇帝的冠军欲,又维护了他自己的荣誉和品格,使皇帝更敬重他的风骨,觉得他不是那种专门拍马屁的家伙。
果真,齐高帝萧道成听了,哈哈大笑,也不再追问两人到底谁为第一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
——学合和的技巧
有一句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说的是对一个人来说,不管是手心还是手背,只要扎一下他都会一样疼。然而人们说这话的同时并不单单指表面这层意思,其更深的含意是指父母或领导对手下的儿女或同事,亲近关系和爱惜程度都是一样的,也像手心手背一样,你伤及哪一个都舍不得。
这话很有道理,尤其作为领导者,虽然臣下不睦,有时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但过分的分歧也会有损于他们的根基。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便可从中领略一二。在《宰相刘罗锅》里,刘罗锅与和糰可说得上是老尖牙不对齿,除非在皇帝的斡旋下他们不得不共同谋事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唇枪舌剑,而且不论他们哪一方,一旦逮住对方的某点差错,便毫不容情地到皇帝那里去告发,但最终他们又谁也告不倒谁,原因何在?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以皇帝看来,他们的矛盾都是小事,只要不是你死我活,有时他还蛮有兴味地“坐山观虎斗。”
纪晓岚也一样,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忠心耿耿。可是,无论他怎样努力却总是斗不过只会溜须拍马不干工作的和大人。并且,有些时候这位和大人还“得了便宜卖着乖”,讽刺讥笑纪晓岚不通世事、不懂人情,真让人有气破肚皮之感。
其实这些都不是臣子们所能左右的,一句话还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要不是忤逆,一般情况下,皇帝陛下是不会打一个拉一个的。
魏国孝文帝有两个心腹大臣,一个是元志,一个是李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任命元志做洛阳令。有一次,元志乘车上街,遇到御史中尉李彪的车迎面而来。按当时的等级礼节,职位低的官吏应向职位高的官吏让道。可元志是好强人,坚持不给让道。于是两人争吵起来,一直闹到了孝文帝那里评理。李彪说:“御史中尉是皇帝的近臣,元志作为一个地方官,不让道就是和御史中尉对抗!”元志却说:“我是皇帝所派的国都所在地方长官,凡住洛阳的人,不管是谁,都编在我主管的户籍簿里。我为什么要给御史中尉让路?”两人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孝文帝呢?看看两人都是自己的忠实臣僚,“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不便指明谁是谁非,于是就“和”起了“稀泥”:“洛阳,是我的丰沛,应自分路扬镳。自今之后,可以分路而行!”
元志和李彪因为争强好胜而闹到了皇帝那里,其实也仅仅是意气用事罢了,两人其实并没有太多利益上的冲突。魏孝文帝清楚这一点,因而也不判明谁是谁非,干脆给出了一个“各自分路而行”的解决方案,让两人都有了充分的理由掉转车头,找个台阶下。这样,两人的争执就“不明不白”地解决了。对于相互争执的下属来说,利益固然重要,面子也不容轻视,特别是在领导的眼皮底下,谁都渴望成为让领导刮目相看的强者。但对于领导来说,下属谁强谁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够为共同的事业倾注心力。为了协调好下属之间的关系,领导可以不直接批评哪一方或肯定哪一方,只采用富有情趣的幽默说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倾向或苦心。
一天,乾隆皇帝在新任宰相和糰与三朝元老刘统勋的陪同下,游山赏景。乾隆随口问了一句:“什么高来什么低,什么东来什么西?”
饱有学识的刘统勋随口即应:“君子高、臣子低,文在东来武在西!”
和糰见刘统勋抢在自己的前面,十分不快,随即相讥:“天最高、地最低,河(和)在东来流(刘)在西!”因为当时的皇家礼仪中,上首为东、下首为西,此话暗示:你刘统勋再老再有能耐,还在我和糰的下首。
刘统勋知道和糰的用心,心里也极不满。当三人来到桥上,乾隆要他们两人以水为题,拆一个字,说一句俗语,做成一首诗。刘统勋张口即来:“有水也念溪,无水也念奚,单奚落鸟变为鸡(繁体为鸡)。得食的狐狸欢如虎,落坡的凤凰不如鸡。”和糰一听,好呀!
老家伙骂我是鸡!岂能饶过他:“有水也念湘,无水还念相,雨落相上始为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告诫刘统勋,给我当心点儿!乾隆听出了新老不和的弦外之音,二相不和,有损大清事业!于是,他一手拉一人,面对湖水中映出的三个人影说道:“二位爱卿听真,孤家也对上一首:有水也念清,无水也念青,爱卿共协力,心中便有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孤情看水情。”二人听罢,心中为之一震,深为乾隆的如此循循善诱而不降罪的龙恩所感动。和糰和刘统勋立刻拜谢乾隆,当着皇上的面握手言和,结为忘年交。
在皇帝面前,刘统勋与和糰都渴望自己成为强者,成为皇帝最赏识的人,因此展露才华,互相贬低,搞得很不团结,此时乾隆如直接褒贬,势必会伤害一方的面子,致使双方矛盾加深,因此乾隆故意吟诗一首通过诗意来隐晦地传达了自己希望二人和好的愿望,避免了对双方面子的伤害,收到了收拢人心的效果。
生活中也这样,如果你是领导者不免也学一学这位皇帝,和一和稀泥,别影响了你的工作。但如果你是被领导者,那你就要考虑一番,你是不是在领导心目中与对手处同一档次,如果是,则应该在领导的协调下,尽量保持平衡。虽然争是要争的,但要有限度,一是防止领导对你有看法,二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所以为了立于不败之地,最好在争的同时能把工作和人际关系都搞得好一点,以备在今后的竞争中战胜对方,这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