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
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自我评价的能力首先取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作为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对自己与周围关系以及自己与别人异同的认识,而对自我性格的认识则是其中核心的内容。
不满周岁的婴儿,是谈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不知道镜子中的自己是何人,分不清主体和客体,甚至不能感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他玩弄自己的小脚像玩弄玩具一样有趣,吮吸自己的小手像吮吸糖果一样开心。只有在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时,真正的自我意识才初步发生。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人的自我评价也逐渐发展起来。这里,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他律到自律,由肤浅到深刻,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1)由被动到主动
是指婴幼儿没有主动产生分析评价自己的念头,即使有所评价,也是根据成人的要求才来“想一想”的。可到了少年期,也就是十一二岁以后,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有了自己心中的秘密,有了独立于他人的愿望,随之而来的就是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法了。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增多,期望也增多、增高了,与此同时,挫折也必然增多,因而也就会更多地体验到忧郁、自卑、孤独等等的情感。这个时候,也就开始主动评价起自己的能力、性格来,并能根据外界的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了。
(2)由他律到自律
简单地说,也就是从主要根据家长、教师的评价,变为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评价来确认自己的性格。在上学之前,儿童经常会自豪地说:“爸爸说我是个好孩子!”“妈妈说我是个乖孩子!”为得到父母的赞扬而高兴,为受到父母的责备而沮丧。上学以后,父母的评价权威就渐渐让位于教师了。“老师说我好”或“老师说我不好”往往是小学生评价自己好坏的主要依据。小学生都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垂头丧气。进入中学特别是高中以后,学生更相信的往往是自己的评价和自我判断,以及好朋友的评价。许多中学生干脆说:“我崇拜我自己!”这时候,中学生几乎时刻把自己的性格作为自我反省的对象,并且通过日记、诗歌、信件等形式表现出来。事实上,这个时候随着抽象思维的成熟,知识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开始形成,对自己进行评价的条件已经具备,这正是自我教育的根据。
(3)由肤浅到深刻
是指评价的内容由仅涉及到自己向更有社会意义的方向发展,由性格的外表层向性格的核心层发展。3岁的小孩问他好不好,他会告诉你:“今天我饭吃得多,没有掉一粒米。”“今天我没有哭。”到了小学时代,他们回顾自己的优缺点时,往往会这样说:“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早退”,“但有时做小动作,打架”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升入中学以后,他们往往就会从自己的习惯、动机、态度上评价自己,并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比如“热爱集体,明确学习目的,具有勇敢顽强的品质,诚实待人,助人为乐”等等。再提高一步,就能够把自己的行为和人生观、世界观联系起来,指出自己的一言一行与自己追求的目标的关系,指出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主要性格弱点,如“自私,缺乏意志力、懒惰、拖拉”等等。
(4)由简单到复杂
是指对自己性格的评价,已不是简单地标以好坏,而是辩证地认识到某一性格特征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某一性格特征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有不同的价值等。比如,热情,它可能是关心和同情别人、助人为乐的表现,也可能是越俎代庖、强加于人、损害他人自尊心的表现;勇敢,它如果和性格的积极性、坚韧性相配合,就可以成为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的品质,如果和性格的消极性、鲁莽相配合,就可能表现为打架斗殴、损害公物的错误行为。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发扬某种性格,什么时候应该抑制某种性格。
如果我们已经实现了上述4方面的转变,说明我们性格的自我评价能力已经趋于成熟。
你的性格到底好不好?你是怎样自我评价的?你的评价有多大的科学依据?符合你的现实生活和个性特征吗?如果你对自己性格的评价是基本准确的,接下来你就应该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和“择善而从”了。而这个过程就是性格的自我完善过程。
性格的自我教育
自省、自警、自砺,是性格自我教育的3个阶段,也是3种良好教育方法。但如果没有知识,这些方法都会失去依托。因此只要把读书求知和自省、自警、自砺结合起来,性格之花便一定能绽开得更加美丽。
在物理学中,强磁场使光谱线分裂的效应,是著名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的。可是当塞曼在世界有名的阿姆斯特丹大学讲坛上庄重地讲解他的重大科学发现时,有谁会想到他曾经是一个物理成绩不及格、懒惰浪荡的青年呢?
塞曼的家乡在海边。在他的母亲临产的那天夜里,海堤崩塌,他的母亲竭尽全力,爬上一条小船,在大海里生下了塞曼这条小生命。塞曼自幼聪明,但他在考进莱顿大学以后,成绩却一落千丈,物理考试不及格。因为他太信赖自己的小聪明了,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与女友周旋、嬉戏之中了,他生活散漫,不加检点,人们对他已经不抱希望。当塞曼的母亲知道了这一切后,泪流满面,痛心非常。她说,早知道他这样放荡不羁,当初就不该在波涛中拼命挣扎了!
母亲的话像钳子钳住了塞曼的心,使他一下子猛醒过来,他下决心以极大的毅力克服各种干扰,抛弃一切恶习,开始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快,他由一个浪荡子成为高材生,并开始了严谨、勤奋的科学研究生涯。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主观努力在改造自身性格中的无限潜力。证明了性格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人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任何外来的教育都要通过受教育者主观的过滤、选择和自我教育来起作用。
那么,怎样进行性格的自我教育呢?
(1)自省。也就是回忆、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性格面貌,总结优点,发现缺点,从而不断上进。自省是我国古代性格陶冶的一大特点。《论语·学而篇》有“吾日三省吾身”一说,即每天多次回顾、检点自己的言行。革命老前辈谢觉哉在《反省》一文中说得更清楚了:“错误总是有的,没有错误,倒是怪事;反省越深刻,改正越努力,发现的错误也越多,这就是一步步的上进。”又说:“不是为给人看而反省,而是真正为着自己的修养。”
自省必然要引起“自讼”,也就是思想上的斗争。意识到自己应该发扬哪些性格特点,克服哪些性格特点,是一回事;而能否痛下决心则又是一回事。这痛下决心的过程,便是思想斗争的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曾有过一段放荡的生涯。但他在一次彻底的反省中,发现了自己的8条主要性格缺点:缺乏刚毅力;自己欺骗自己;有少年轻浮之风;不谦逊;脾气太躁;生活太放纵;模仿性太强;缺乏反省。能反省到自己“缺乏反省”,这是一种真正的反省。所以经过这次反省,托尔斯泰好象受到一次当头棒喝。从此,他开始了新的生涯,跟哥哥尼古拉来到高加索,在炮兵队里当了一个下级军官,并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2)自警。中国宋代有个史学家叫司马光,写了煌煌巨著《资治通鉴》。他平时刻苦自励,特地用石头制作了一个枕头,名为“警枕”。目的是让自己睡在上面不舒服,不好睡懒觉。这种自我警戒的精神,传为千古佳话。
在取得成就的人中,自警自戒的人是不乏其例的,******在南开大学读书的时候也写过自我修养守则。美国思想家富兰克林的例子就更为典型了。
1723年,17岁的富兰克林便离开家庭,踏上了人生的艰苦道路。他立志不但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而且决心使自己的性格达到完美的境地。他为自己制定了性格修养13条:
①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②缄默,不言与人不利之语,不作无谓之谈;
③秩序,凡事都要有条不紊;
④决心,该做的一定要做,要做的一定做好;
⑤节俭,钱要用得有益,决不浪费;
⑥勤奋,珍惜一切时间,干有用之事,不作无谓之事;⑦真诚,为人正直,讲话实在;⑧正义,不损人利己;⑨稳健,不走极端,要善于克制;⑩清洁,身体、衣服、住宅,不容有所不洁;
瑏瑡宁静,不为区区小事耿怀,不为难免之事烦恼;瑏瑢贞洁,性生活健康;瑏瑣谦逊,向伟人学习,永不知足。
富兰克林晚年在《自传》中深有体会地写道:“从整体上说,虽然我曾妄想获得的完全人格未曾达到……但是我由此计划,成了一个比无此企图时较为良好和快乐的人;正像立志学书法临帖的人,虽然他决不能达到他的本愿,写得像那些帖一样高妙,但他的手却由临帖而有长进,并且是继续写下去的时候,也可以写得既美好又清楚了。”
自警可以像富兰克林这样的全面计划,也可以像林则徐以“制怒”二字来自戒那样有针对性。
(3)自砺。也就是自我砥砺。性格的自我教育,不仅要有决心,还要有行动上的逐步准备。拳击运动员没有千万次的练习,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就不可能临“敌”不惧。
性格的自砺一般固然并不要采取这种极端的行动,但自己为自己设计障碍,以“考验”和改造自己的性格,并由此掌握克服困难的方式方法,这确乎不失为自砺的有效途径。
自省、自警、自砺,是性格自我教育的3个阶段,也是3种良好教育方法。但如果没有知识,这些方法都会失去依托。因此只要把读书求知和自省、自警、自砺结合起来,性格之花便一定能绽开得更加美丽。
任何人的自我提高和自我改造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性格的自我教育也同样能收到自我提高和自我改造的效果。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性格有什么不好,或者你发现别人某方面的性格特征很适合在你身上得到发展或弘扬,那么,你就可以通过性格的自我教育实现性格改造的愿望。
性格的自我塑造
要自我塑造性格,必须从动机开始、用意志作保证、通过习惯来凝结。
人是有头脑的,人的性格当然不会是“木头疙瘩”。这就是说,性格具有可塑性,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调整性格结构,改造性格特质,从而让性格为我所用,让性格帮助我们成事,而绝不能让性格误了我们的前程。要自我塑造性格,必须从动机开始、用意志作保证、通过习惯来凝结。
(1)从动机开始:所谓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其某一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它是推动行动或抑制行动的内在原因和直接力量。任何意志行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没有动机就不可能产生战胜困难、坚持下去的意志行动。
动机首先与人们的认识相联系,比如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对现实事物与自己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行动会有怎样的后果和意义的认识等。动机还与人的情感相联系。人之所以能在行动中克服各种阻力和障碍,也与人们能够得到情感上的愉快、满足有关。人的动机由浅到深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与个体性格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活动的动机。幼儿玩耍的动机、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都属这一类。这类动机的情境性比较明显,并主要是个体动机。但是如果得不到发展或受到抑制,对人的行动的作用是微弱的。
——兴趣爱好动机。如摄影、下棋、演奏、制作飞机模型等等的爱好。心理学家马努依何的实验证明,要求五六岁的儿童一点不动地保持某种姿势站一些时候是很困难的,但在游戏活动中,让儿童扮演某一他喜欢的角色,承担“不能动”的任务,他就会耐心地站着,其时间比没有兴趣动机条件下的时间长3到4倍。这一动机是在活动动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
——威信性动机。前两种都是直接动机,这是一种间接动机。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得到权威人士,如家长、教师的肯定、表扬,得到社会的尊重,而避免被批评和责罚。一个人为了得到尊重和承认,可以从事一些自己也许并不喜欢的活动。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他把106名学生分为4组,演算难度相等的数学题,每天15分钟,连续5天。其中一个组不断受到表扬;一个组不断受到批评;一个组受忽视,但可听到前面两组受到表扬和批评的情况;最后一个组作为控制组单独进行练习,对练习的情况一无所知。结果4组的成绩表明威信动机在人的活动中起着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