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家人朋友们都带着不可思议的热情,同做一件事,你们对目标完全认同,每个人要做的事情都有点难度,但都能做得到。妙极了,是不是?尽管大家仍不太清楚这事是怎么发生的,或是为什么会发生,但它成了你们的共同经历,自打那次以后你们经常提起,每个人都很开心。现在,请回头看看心流的三个条件,你该知道为什么了吧。
把心流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出更多有趣的、有意义的、积极的体验。多花点心思,下定决心克服惰性,我们就能为亲友和自己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共同体验。你有没有像我一样,感到跟某些朋友的相处模式太固定了呢?作个决定吧,下次你们见面的时候,一起做一件能引发大家心流体验的事情。试试看,来一场自行车之旅,去钓鱼,趁周末健走,没准还可以去学学皮划艇。
如果我们真心喜欢的只有工作,就会很轻易地陷入进去,无法自拔,直至效率变得低下,幸福感也降低了。把空余时间也变得像工作时段一样充实有趣,我们就会自动地避开这个陷阱。
刷新心态4
在生活中树立共同的目标和挑战,创造心流时刻
回馈社会,拓宽视界
乔丹·麦尔纳
2009年春天的纽约,美国两位最富有的人主办了一场晚宴。这两个人是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宴会的主持人是老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 Sr.)。宾客名单很短,但出席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亿万富翁。接下来的一年间,一连串仅限受邀宾客参加的晚宴在美国各地举行了,主办人都是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客人中不乏包括商界、政界和娱乐界的大腕,比如巴伦·希尔顿(Baron Hilton)、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泰德·特纳(Ted Turner)、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马克·扎克伯格和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他被《金融时报》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亿万富豪”)。这份名单还只是冰山的一角。
关起门来的宴会厅里发生了什么,引发了多方猜测。这帮人要建立崭新的世界秩序吗?密谋的背后有这么大的权势、影响力和财富作支持,我们该怎么办?
然而,结果却相当出人意料。这些亿万富豪们的确在谋划一件事,但他们的计划不是要统治地球,而是寻找一个最高效的方式把他们的财产捐出去,也要寻找一个最恰当的方法,说服别人也这样做。
这个计划由盖茨和巴菲特发起,鼓励世界上的亿万富翁把大部分财产捐献给慈善机构,计划从福布斯排行榜前400名里的美国人开始。这场改变了慈善界的运动就是“捐赠誓言”(The Giving Pledge)。到目前为止,69名亿万富豪签署了宣言,他们全都是美国人。这场运动的下一个目标是中国和印度。
签署宣言的富豪们积累财富的方式各种各样,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尽管捐出财富的理由五花八门,但他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赠予的热忱。他们知道捐赠是个双赢的事情,对接受者有好处,对捐赠人也有好处。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近期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指出,慈善这个行为激活的脑区是与奖赏回路相关的,而进食和性行为产生的乐趣激活的也正是相同的区域。研究表明,即便是数额很小的捐赠也能引发这种愉悦的心理体验,贡献时间的效果也是一样的。保罗·温克(Paul Wink)和米歇尔·迪伦(Michele Dillon)进行了一项持续时间很久的行为学研究,而圣母大学的研究结果恰恰为它提供了实证。温克和迪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跟踪观察一群加州居民,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那些乐善好施的研究对象生活得更健康,也更快乐。或许你不是亿万富豪,但乐享赠予的益处永不会太早,也永不言迟。
我们很容易以为地球是围着自己和公司运转的。一心扑在自己的初创企业上,这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但若要过上平衡的生活,拓宽视界也是关键的一步。我们需要把事业放到整个人类和地球这样更广阔的背景中去,去关心那些没那么幸运的人们。
因此,如果我们想从这些亿万富豪和科学家那里学到点东西,希望生活得更幸福,尽享佳肴美馔或滚床单的乐趣(唔,差不多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应该尝试着把手伸进口袋里,经常多拿出一些来赠与别人。
刷新心态5
每周送出一份礼物,或是做一笔捐赠
重新思考自律的意义
马丁·本耶格伽德
很多人认为自律的意思就是管住自己,把不愿做的事情做完。对于创业者来说,这类事情有可能是报税、寻找新客户或是更新现金流预算。我们经常会把这些事故意拖延着不做。
按照传统观点来看,成功的创业者之所以能取得佳绩,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律精神足够强,能够完成不那么吸引人的任务。然而,跟书中这些榜样人物交谈过后,我们发现了另一种思路。真正让人在商界取得成功的原因,会不会是把时间尽可能花在你真心想做的事情上?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事情有可能是代表公司去见客户,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设计开发出最优秀的软件,或者是领导并激励一支团队。
有些人把它叫做心流,有些人称之为能量、专注,或活在当下,但不管我们使用哪个词儿,意思都是一样的——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中。比起发挥自律精神、逼着自己放下真心想做的事,当我们和行动合二为一的时候,效率可能是前者的三倍、五倍,甚至是十倍。
快乐是无罪的。做你喜欢做的事,实际上有一大批人就爱算这些数字、处理各种纳税申报单,他们不愿做的刚好是令你激动无比的事情呢。
我们都知道,事儿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们是创业者,这并不等于这条基本原则就不必遵守了。我们很容易就能把这些事情外包给别人,用不着事事亲力亲为。如今,一大批事情都可以外包或分派出去,剩下的挑战就是找出哪些事情让我们脉搏加快,血流加速,能让我们百分百地投入进去,然后放手去做。
绝大多数人可以回答出“我不喜欢做什么”,而“我真心想做什么”反倒更难回答。换言之,我们真心想做的,就是即使没有回报也愿意做,即便没有人相信我们,我们也愿意去做的事。这正是积极性的本质,是真正的激情所在。
自律依然是个重要的素质,只不过换成了新的意思——“强迫”自己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用在热爱的事情上。如果我们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随后的一切就会水到渠成。我们会轻松地找到人替我们处理那些不愿做的事情,客户会主动过来找我们,我们的公司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当我们进入心流时刻,我们会觉察到能量涌动。只是太多时候,我们任由自己被常见的错误看法误导,说什么“哪能事事都如意”,逼着自己去做那些并不情愿做的事。扮演遭罪型的角色有那么点吸引力,可那条道路不会通向幸福的人生。应该把自律精神用来鼓舞自己加速前进,而不是拖慢脚步。
刷新心态6
换个方式利用自律精神,让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做热爱的事
团队也需要平衡
乔丹·麦尔纳
两个月前,我一时冲动,从飞机换上大巴,再换上摩托车,最终来到位于亚洲东南部的老挝(Laos)。这里堪称我平生见过的最美的国家之一,我们在小镇琅勃拉邦停留了一周,你能想到的最精致的夜市就在此地。夜市乱中有序,摆着鲜艳货品的小摊沿街一溜儿排开,一眼望不到头。刚刚出炉的当地美食散发出各色香气,在夜空中飘荡。
市场里人声鼎沸,行人沿着小路一边逛,一边跟当地小贩砍价。终于我也看上了一件很喜欢的东西,加入了砍价的队伍。讨价还价的过程是个拉锯战,来来回回,经过几轮砍价,我们选好了喜欢的东西,小贩抬起头来,眼睛里闪烁着淘气的神色,说了句:“我合算,你也合算。”
我大笑起来,因为在这十分钟的谈价过程中,这句话我已经听了好几次。我同意,“我合算,你也合算”,我带着微笑重复道。说到平衡,这句话也适用。
提到平衡的时候,我们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然而,如果我们想尽情享受个人的生活平衡,我们必须让团队也实现平衡。对你有好处的事情,对整个团队也有好处,反之亦然。有些公司的文化实际上妨碍了平衡,有些团队成员过着精彩又平衡的生活,而另一些成员却要长时间工作,生活严重失衡。这种不平衡是非常危险的,双方都会产生埋怨情绪。必须埋头工作、没法去做有趣事情的员工会埋怨那些有机会享受平衡生活的同事,他们会心生怨怼,感到自己承担了所有的工作,无论情况是否属实;那些过上了平衡生活、能够享受夜晚时光的员工也会埋怨余下的同事,因为他们感到自己不得不把快乐隐藏起来,掩饰愉快的心情。
埋怨会让人们的心情变差,伤害人际关系,最终影响到团队的生产力。
我们采访到的这些最高效的创业者们认为,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令他们成为更优秀、更有满足感的领导者。但他们也认为,唯有公司里的每个人都能拥有平衡,拥有精彩而满意的人生,他们才能有一支高产的队伍。如果公司里的员工都有机会去做有趣的、激动的事情,回到工作岗位后跟同事们分享这些经历,那么公司里将会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和企业文化。比起那些没这么做的企业,前者的企业文化要人性化得多。如果你更加关心团队成员,你们得到的灵感和启发就会更多,为了彼此好好工作的热情也会更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忠诚感会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帮助并鼓励你的团队成员找到平衡感吧。谈谈工作以外的经历,表达你对自由生活方式的热爱和需要,找出那些认同你看法的团队成员。这样做,你不仅能更加喜欢平衡的人生,而且也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快乐,更加高产,进而使你的企业更加高效地运转。
我合算,你也合算。
刷新心态7
确保团队成员们也有追求平衡生活的机会
别把工作跟自己划等号
乔丹·麦尔纳
许多人心里只有工作,几乎把工作跟自己画上了等号。这种身份认同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个人的情感都会随着公司的境遇而起起伏伏。当企业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比较平静,当它遇到暗流的时候,那就是另一回事儿啦。对工作和生活来说,这种状态都十分危险。
这样过日子的话,我们不但会把人生经历变得狭窄,还会让成功变得更难企及、更难维持。相反,我们应该在工作之外再找些乐趣,把自我认同感扩大到其他事情上,不要只抓着一件事不放。站高点,看远点。许多人认为,等到我们取得了成功,就会变得幸福和自信。可现实情况是,这份自信和积极的心态并不是跟随成功而来的副产品,反而它们会帮助你取得成功。
Threadless的创始人杰克·尼克尔不但懂得这个道理,他正是这样做的。杰克出身寒微,20岁出头的时候,他只能勉强付起每月400元的房租。然而,杰克却拥有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他有一种清晰的自我价值感,这种感受跟外在的成就无关。他通过两种方式建立起这种自尊、自重的心态。首先,他跟朋友和家人的关系非常亲密。与此同时,他在内心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他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知道自己渴望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说到底,就是你与人们的关系,还有你想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不是光说不练的大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杰克说。
自我价值感让他很幸福,这种感觉也让他拥有自信。正是这份自信,让他有勇气冒风险创立自己的公司,并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开始,我的自信心就很强,一点也不怕学习新东西。想到那个创意之后一小时,我就建立了公司。当时我只有500美元,还在上大学,这辈子从没印过一件T恤衫。我们只是想到了一个主意,‘让人自己动手设计T恤吧’,大家真这么做了!我们的第一场T恤设计比赛是在网上论坛里做的,那时候我们连自己的网站都还没有。5天之后我们选出了要印的作品,那时候我们甚至连怎么印出来都还不知道。自信让我们敢于摸着石头过河。”
这种独立的、不依附于外在成就的价值感,不但赋予了杰克冒险与开设公司的自信,也让他更有底气应对创业过程中与生俱来的大起大落。面对变化起伏,他没那么脆弱,这意味着他可以作出更多清醒的决策。如今,杰克已经带领Threadless顺利走过了第10个年头,也躲避过了绝大多数困难和危险。
拜Threadless所赐,现在的杰克已经成了千万富豪,但他依然认为,自己跟当年住在月租金400美元的公寓里一样快乐。
工作之外的身份认同感可以来自很多地方。你可以从很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参加一支运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