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不是这样。韩愈的创新,内在大于外在。“惟陈言之务去”,意思就是“不说别人说过的话”。韩愈的外号叫“百代文宗”,这个外号是后人取的。苏轼有一句话评价韩愈的文章,叫“文起八代之衰”。
在韩愈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坛的文艺气息太重了,文章表现出来的气质都是衰的、萎的、蔫的、娘的,缺少一股阳刚之气。到了韩愈这里,不衰了、不萎了、不蔫了、不娘了——文起八代之衰。
最早的时候,有阳刚之气的文章,也有阴柔之气的文章。阳刚之气的如《春秋》、《孟子》,阴柔之气的如《离骚》、《史记》。但《离骚》、《史记》这些也不是纯粹的阴柔一路,阴柔之中也有阳刚。到了六朝以后,阳刚之气越来越弱,阴柔之气越来越重。整个文坛,基本都是靡靡之音,直到韩愈出现,文风才开始重新雄起。
现代人读古文,如果单把一些韩愈的文章和欧阳修、苏轼的来比,可能不觉得韩愈有多么好,但了解了整个文坛的发展和韩愈起到的作用,就会明白,把韩愈叫做“百代文宗”不是没有道理的。
韩愈的诗也是充满阳刚之气。宋朝的秦观擅长写词,偶尔也写诗,他有两句诗:“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诗本身也很好,但元好问评价说,“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确实,和韩愈的“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比起来,秦少游的诗显得很娘。
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主要不是对题材的要求,而是对内心的要求。而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更多是对题材的要求,而非对内心的要求。
所以,千百年来学白居易的,就喜欢关注时事、关注流行,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内心和表达欲。韩愈说“文章不平则鸣”,是胸中有一股元气,不吐不快。一旦下笔,就如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文章的“金石之声”就是这个意思。
韩愈的文采没有那么飞扬,辞章没有那么华美,但只要下笔,就有一脉真气喷薄而出。他从来不靠招数,只凭内力取胜。这就是为什么韩愈能“完杀”白居易的缘故。
同样是潮人,白居易是紧追潮流,韩愈是引领潮流。白居易是小潮,韩愈是大潮。有个成语叫“韩潮苏海”——虽然苏轼的文章像大海一样无所不包,但要说到“潮”,还得首推韩愈。
王语嫣与慕容复的心战
张纪中版电视剧《天龙八部》对慕容复扮作西夏武士李延宗,在小木屋中与段誉交手这一段的处理,与我当年看这段时的理解全然不同。
王语嫣中了悲酥清风不能动弹,段誉为护她与众西夏武士交手,杀掉了其他武士,却败在了慕容复手下。慕容复一心要杀段誉,但听到王语嫣说会决意为段誉报仇时,愤恨作罢离去。
诸葛亮说:“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段正是心战的经典之作。看起来是段誉为保护王语嫣而与慕容复的交手,其实是王语嫣为保护段誉而与慕容复的交手。慕容复看起来是胜者,实际上是输得最惨的那一位。三个人中手段最高强的显然是王语嫣,而最幸运的又是段誉。
段誉的幸运之处是便宜他得了,美名他占了,实际上他什么本事都没有——靠女人才得以幸免一死,而看起来却像是在保护女人。
王语嫣厉害,完败了慕容复。段誉的那些软硬伎俩在慕容复面前完全起不到作用,而王语嫣则是招招戳中慕容复的痛点。王语嫣第一招打败慕容复的是:“我表哥的武功未必在你之上,我却有杀你的把握。”“你武学所知虽博,但还及不上我的一半。”慕容复以博览武学而自负,使的近百招没有一招是重复的,意在炫耀和隐藏身份,却直接被王语嫣指出其最大的弊端——华而不实,散漫无归,完全戳到了慕容复的痛处。至此,慕容复已落下风。而完败慕容复的第二招,她说:“只是他既为我而死,我自当决意为他报仇。”慕容复之所以要杀段誉,便是争风吃醋的心理,是男性的占有欲在作祟,而王语嫣这句话彻底粉碎了慕容复的心。就像《围城》里赵辛楣在饭局上当着苏文纨的面成功地羞辱了方鸿渐,但羞辱的成功反而促成了他事实上的失败。
慕容复是个悲剧。他悲剧的根源是看到了自己的短处,却完全无能为力。他的出身是个“破落户”,多少代之前有过昙花一现的辉煌,但已经没落了很久,却世世代代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复国梦想中不能自拔。王语嫣都说,一统天下并不是单靠武力能实现的,慕容复却似乎不懂这个至为浅显的道理。或者他懂,但他唯一能寻求的便是武学复国这条道路,此外别无选择。这就是他的悲剧,明知道这条道没有出路,也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慕容复的第二个悲剧是格局上的狭小。他和段誉争风吃醋,其实在王语嫣眼里他和段誉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就像一个富豪要屈尊与一个乞丐比富,无论结果如何,在比试的时候他就已经输了。——你要降自己多少个身份才轮得上跟段誉在王语嫣心目中比分量和位置?段誉懂这一点,王语嫣也懂,唯独慕容复自己不懂。这根源于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在他看来,段誉是大理世子,是纯正的“高富帅”,而自己则是“穷矮矬”,所以才说捉了王姑娘可以去西夏国拿黄金千两封千户侯,段誉说凭我一纸书信你可以到大理拿黄金万两封万户侯,这句话是段誉极大的败招,严重伤害了慕容复作为大燕国遗民的感情。而慕容复的“穷矮矬”心态也在此暴露无遗。
看到这里,我就会想,王语嫣这样的女人怎么看上了慕容复这个“矬男”?慕容复的智商、情商比王语嫣差了太多段位。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王语嫣从小没有见过其他的男人,对慕容复有了先入为主的好感。她所崇拜的那个“高富帅”慕容复,只是她给自己画来充饥的饼,望来止渴的梅,如此而已。段誉也配不上王语嫣,连如何处置众西夏武士的尸首都没有自己的主意,反倒要王语嫣拿主意,所以王语嫣自然看不上段誉这么婆婆妈妈的人,段誉的手段比他爹差得远了去了。
但是段誉是幸运的,他的幸运来自他的虔敬与执著。一句话,傻人有傻福。
据说金庸后来修改自己的小说,王语嫣最终没有跟段誉,而是跟了慕容复。这个比旧版里王语嫣跟了段誉稍微靠谱了一点,但还是很不靠谱。若如此,那只能解释为是王语嫣作为“剩女”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