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这句话说明了地形对作战之重要性。广东商人的崛起,就在于他们善于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来创造商业利益。这一思想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广东商人择业、开店对于地形的优势仍迷恋不已。
1.揭秘广东人
中国人是一个拜祖宗的民族。祖宗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广东人的祖宗是谁呢?
要寻找广东人的根,首先要从广东人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水土开始。
“水土”这东西似乎很神秘。你去到一个地方,下车伊始,觉得空气还是那样的空气,米饭还是那样的米饭,吃一样的青菜,喝一样的水,与自己老家好像并无两样。但过了两天、三天、一个星期,你开始慢慢觉得身体有点不妥了。脸上长起了疙瘩,嘴角出现溃疡,肚子总是隐隐发胀,要么几天没有大便,要么天天拉肚子,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皮肤过敏,失眠,发烧……这时,广东人就会提醒你:“你水土不服啦,去喝碗凉茶吧。”听起来很玄奥,但却十分有效。以前有一首“凉茶歌”,坊问儿童都会唱:“饮凉茶,苦瓜干,菊花煎备银花露哕。金沙藤,王老吉,一碗落肚解暑湿哕。”
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广东地势虽险峻,但是丘陵遍地,出门见山极为平常,到处森林密布。对人类而言,这样的环境,远远不如中原的土壤肥沃、喝水甘甜。所以广东人首先要学会顽强生存的本领。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古人用这两句诗形容广东的地理状貌,山水风景,活现眼前。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一条东西的山脉,将广东自然而然的切割为一个小小的独立单元。北面是莽莽苍苍的南岭山地;粤西有罗平山脉;粤东有莲花山脉,层峦叠嶂,峻极巍峨,蜿蜒开合;在群山环抱之下,是一望无际的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西江走廊和雷州半岛,南临浩瀚南海。古人把南海称作“涨海”,又称“沸海”。
广东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陆上分布着上千条大小河流,珠江三角洲一带,更是河汊纵横,池塘密布,温暖潮湿,雨水充沛。所有这些地理、气候特征,决定了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而饮食结构,又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民风习俗、宗教精神、文学音律、舟车建筑,乃至社会价值、思维方式,都是从这片靠山面海的土壤上,渐次衍化而成,传承至今。
历史上,中原文化对广东也曾差生了不小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却也是途径湖南、江浙时被南方化之后,才进入广东的。所以,广东人总是少一些儒家的思想,以及中庸等级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现实主义。
在某些人眼里,广东人都是土包子,尽管土包子一夜发了大财,但土包子终归还是土包子。一个地域要让别人觉得是一个文化地域,不是单单靠着有多少茶楼,多少烧腊店,多少人在炒股,多少人在买彩票,而是靠高等学府、图书馆、博物馆、科技园、卫生设施等等。
广东的文化有一种很强的俗化倾向,经常会运用通俗易懂的市井语言,把深奥的哲学“庸俗化”。广东人不喜欢谈论过于抽象的东西,纯逻辑的、形而上的、玄虚的话题,勾不起他们的兴致。他们关心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新鲜的鸡肉,与冰鲜鸡、急冻鸡的肉,他们一吃到嘴里就能分辨出来,但他们却分辨不出什么是美学的历史主义与理智主义。因此,“宏大叙事”的学者们,对广东难免鄙夷,认为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物欲横流的地方。
广州自西汉时期起,就已经成为南部的珠玑、犀角、果品、布匹的集散之地。宋时的广州曾是“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著名对外贸易港。明代时,广东设了“十三行”。到清代,这里更是中国惟一的对外通商之地。
正因为这样的商业传统习气,广东的农民自从能出海与海外人进行交易之时起,商业活动就没有中断过。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广东人个个都是商人的后代。
广东是一个人口来源复杂的移民大省。不包括1949年以后的新移民,所谓“老广东”,主要是指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很多人都问,这三大族群除了方言不同之外,在心理上、性格上有没有不同?当然有。每个族群都会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人格特征。如果一定要用最简单的词来概括,那么,我觉得广府人灵活,潮汕人勇敢,客家人刻苦。三大族群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广东人性格中的三大特点。
秦代以前,广东的土著居民是古越族。史书称他们为“百越”,因为越族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族群,而是由许多小族群组成的,分支极多,系统复杂,分布在江浙闽粤一带,故有“百越”之称。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智慧一点也不比中原人差,公元前214年那场南北战争中,曾经把秦始皇派来攻打岭南的“王师”,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主帅屠睢的脑袋也被他们砍了下来。
陈姓是广东第一大姓,自古有“广东陈,天下李”之说。1894年,广东72县陈姓合族在广州建起了陈家祠,后改为陈氏书院。这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宗祠,集岭南民间工艺精华于一身。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国际学者列为世界代表性建筑之一。祠内原供奉着陈家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但****期间,都被红卫兵扫地出门了。
凡历朝衰乱之秋,亡国之际,像两晋五胡十六国、安史之乱、残唐五代、宋末、南宋末、明末,天下土崩瓦解,便会有大批难民,扶老携幼,杖履相随,从北方逃亡广东,其中不少是中原的豪门大族、宿学旧儒。广府、潮汕、客家这三大族群,鼎足而立,构成了广东人的主要成分。广东农村许多地方,传统上有捡骨再葬的习俗。即先把死者用棺人葬,等肉身腐化以后,再开棺把骨捡出洗净,人埕安葬。改葬之俗,广府地区最盛,客家地区次之,潮汕地区再次。有些地方,还会葬完再葬,乾隆《嘉应州志》便有“屡经起迁,遗骸残蚀,仅余数片,仍转徙不已”的记载。据说,这种习俗,源于中原人背负先人遗骸,辗转万里,南迁入粤的经历。
不少客家人的门口,至今依然贴着“河南世泽,渭水家声”之类的对联。这让人想起海丰县,也有很多马姓人家,门口贴着“银青世泽,铜柱家声”的对联,他们坚信自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马援是东汉的一员大将,曾参与攻灭隗嚣的战争,诟奉诏南征交趾。东汉光武帝为了表彰伏波将军的功勋,为他立了铜柱,铭之曰“铜柱折,交趾灭”。这成了马家后人的骄傲。马援遗迹与伏波庙,遍布于岭南两广各地。
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一代广东人,对自己的中原血统已经越来越不在意了。他们甚至奇怪地问,广东人就是广东人,关中原什么事?就算让你考证出祖先是从中原来的,那又怎么样了?难道你还想回中原找你的祖屋吗?
2.爱“打拼”,爱“舒适”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广东有钱可赚,广东人热衷于赚钱。他们常常以金钱来衡量人的地位和贡献。在广东人眼里,无论干什么,都是为了赚钱。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钱是不好的东西。“有钱能使鬼推磨”,“君子不言利”之类的语言等均是对金钱的鞭挞,似乎从金钱诞生之日起,就沾满了血腥的味道。
因此,一些高尚的人不屑于谈钱。如果谈钱,就掉了身份,违背了节义。目前,不少北方人在做某些事情说到报酬的时候,还是羞羞答答的。“报酬好说,事情办好了,什么都好说。”
在广东国企,下岗的工人会去卖蔬菜开铺面做小本生意,或发挥一星半点的特长去教授儿童书法、办技能班或自行创业。广东人很少热谈政治,也很少对下岗或物价上涨乃至城建大动干戈举家迁徙做出剧烈回应抗争。广东人有点“逆来顺受”,化解和消受生存磨难与命运挫败的能力极强,或许他们由来自始便以港人生活模式为崇仰范本,培养出一种以趋利为核心的务实精神与商品意识浓厚的社会心理和群体观念。广东的天河新城和环市高层建筑群有“********”的美喻,实质则是都市“白领、粉领、灰领和金领”们打拼竞斗的“广东森林”。从一个公司最底层做起,积累数月的经验马上跳槽到另一公司涨高了薪酬;尔后再积累数月经验又跳至一家薪酬更高的公司……层层递进,永无休止一这是所有城市白领青年人在广东的奋斗轨迹缩影。在广东工作,老板可以不看你的来路、地位、年龄、性别甚至学历,他只看你能否为公司带来效益,这才是你所体现的价值。于是,在广东打拼的所有事业中人或谋生申人,都不必着意于拼外表、拼穿戴、拼气质、拼谈吐、拼心计、拼人际关系、拼三亲六戚……你只需拼出自己的实力、特长,拼出你智慧的“市场”或商业实绩,就等于打拼出了站稳广东做“人上人”的将来。
广东人活着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赚钱。由于目的单一、方向一致,广东人在行动中少了一些盲目与动摇,多了一些动力与恒心。他们谁的钱都敢赚,外国的、中国的,外省的、本地的、山上的、水里的,总之,只要有钱赚,什么事都可以干,真正具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把钱赚的气概。自然,广东人中出现了一批富豪,也出现了一批为了金钱而铤而走险的人。
在很多北方人眼里,广东人太庸俗了,一谈起钱来,眉飞色舞,没完没了,除了钱,他们的眼里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广东人却认为只有钱才行,没有钱就不能活,一分钱可以难道英雄汉。
广东人事业上爱“打拼”,生活中爱“舒适”。广东人对拖鞋的专爱也属全国之最。他们不仅可以趿拉着五元一双的“真”拖鞋上街,还同时与国际接轨,由女士们作为时尚“呱嗒呱嗒”地登大雅之堂。其实,脚后跟是最不可招眼的部分,皮儿糙肉厚、褶子横生,穿拖鞋岂不是暴露无遗?可人家爱拖鞋者说了,舒服!是啊,很多广东人喜欢光着脚丫穿鞋,图啥?舒服而已。
广东人一向追求以舒服为主。为了舒服,他们喜着T恤,他们爱穿运动鞋,他们经常打的,他们桑拿、按摩、洗头或沐足,他们逼得消费场所皆须装空调,宴席不在家里摆,要摆也会叫饭店送菜肴酒水来……为了舒服花钱,为了花钱搏命,这似乎已成广东人的公共座右铭,进而形成颇有地方特色的“享乐文化”。
“食在广东”不仅表明广东人爱吃、会吃,还说明广东有的吃。而有的吃又可细分为“任何时候有的吃”、“任何地方有的吃”和“任何人有的吃”三个含义。早茶、午饭、下午茶、晚餐和夜茶,末了还有宵夜,二十四小时可以不停地吃。在广东,有人的地方必有吃的去处。一个新兴住宅区,楼还没住满,食肆酒楼先如雨后春笋般开了张,至于人流量大的商业区,供你吃喝的地方则多如牛毛。这是个自由平等的现代化城市,吃的乐趣各阶层都有权享受。腰缠万贯的可以出入“白天鹅”、“花园”或“国际”;普通白领可以去酒楼、食坊;至于学生或蓝领,则可去价平量多的大排档;即使是民工朋友们,也可以吃盒饭或者粥粉面嘛!这些特性可以体现在广东各种消费行业,真正实现了第三产业“服务周到,方便千万家”的承诺。追求舒适的广东人刺激了服务行业的发展,而机制健全的服务业又肯定并鼓励了人们的这种追求,二者合作愉快,皆成蒸蒸日上之趋势。
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广东的风起云涌的各种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精神解放的同时,也应该比年一些它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3.要发财,忙起来
广东人天生勤劳,能够吃苦耐劳。他们以钱为人生第一要义,孜孜不倦地追求金钱,四下奔忙,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他们整日里东奔西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得能把一分钟当成两分钟来用。
广东人很有钱,很多外地人对广东人很眼红,其实,有钱的广东人赚钱来得正道,来得辛苦,来得自然。广东人的财富并不是天上掉的,绝大多数广东人是在自己的勤奋努力下才走向富裕之路。现在很多的广东大商人是从小商小贩起家。
在广东,人人都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忙碌,为挣钱而忙碌。虽然广东人也爱面子,但他们非常清楚,口袋空空是最没面子的,老幻想着别墅、汽车是很不现实的。所以,他们讲究实际,冲实际利益出发,从小生意出发,卖小吃、摆地摊、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他们为了钱,可以放弃一切,可以去受累,可以去受苦,现在很多的广东大商人都是从小商小贩做起的。以广东人最有代表性的广州人而言,广州人是中国城市人中最忙碌的一群人。广州比上海小多了,但汽车、摩托车之多令人难以置信。一天24小时马路上似乎永远是车轮滚滚。夜幕降临之时,司机们奔波劳累一天挣足了自己的钱后,洗车擦车人又开始表现出不怕脏、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忙,是广东人的特征,更是广东商人们的突出品质。
“要发财,忙起来。”这是广东商人们的口头禅。
古话说的好:“机不可失,时不待我。”在广东商人的意识中,这种观念特别强。他们东奔西跑,要把每一分钟都变成效益。他们虽然比一般人是累了些,但是每一分钟都变成金钱也活得踏实。由于对时间特别看重,因此,他们办事节奏快、效率高,许多商机往往被他们抢先一步占领。所以,与广东人做生意,首先要做的一条就是手脚要快。市场如战场,市场竞争对手也是白刃相争,“战况”瞬息万变,谁早变,谁就占有优势,掌握了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