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列的大多数贤士谋臣,以前并不是曹操的人,而是从别的豪强那里或招引、或征辟、或受降而来的,这些人到了曹操这里,都如虎添翼,得到了骋其才、展其谋的舞台,遂建不朽之功名,封侯列相,显耀宗祖:以郭嘉为例,他原来就是袁绍军营中的人,但认为袁绍不足以成事。遂离开袁绍。后来在曹操谋臣荀彧推荐下,为曹操所用,其献奇策、建奇功,不亚于荀彧。
郭嘉本为荀彧的同乡,也是颍川人。曹操在荀彧所推荐的另一个谋略之士戏志才死后,觉着没有一个可以与之计事的人,便对荀彧说:“汝颖这一带是出奇士的地方,你看谁可以继任戏志才呢?”荀彧就推荐了郭嘉。曹操与郭嘉见面之后,非常兴奋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则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在天下纷争之时,不仅主有择臣之权,也有臣择主之谋,智士贤人应择主而存,方可立功立名。所以郭嘉就道出了中国古代用人艺术中的一句警策之言:“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用另一句话说,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正是基于这种双项选择,曹操与郭嘉便一见即合,默契于心。也正因为郭嘉真正得其所哉,遂在擒吕布、击刘备、征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和讨伐北部鲜卑乌丸中,为曹操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曹操平定河北后,曾多次召当地的知名之士,来补充其官吏队伍,这也是郭嘉的谋略。
郭嘉深通谋略,达于世事。所以曹操称赞说:“只有奉孝(郭嘉字)能知孤意。”曹操在其上表封郭嘉的表书中说:“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最高。”只可惜郭嘉英年早折,年仅38岁。因为失去了郭嘉,曹操常内心思念,他于赤壁之战大败后,便感叹地说:“若郭嘉在,就不会使我到如此地步。”他还写信对荀彧说:“且奉孝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举贤不避仇
春秋时代,鲍叔牙和他的挚友管仲(名夷吾)分别做了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管仲为了自己所辅佐的公子纠能当上国君,曾箭射公子小白。然而,公子小白却在鲍叔牙的辅佐下当上了齐国的国君,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登位后,一方面重用鲍叔牙,欲用他为相,另一方面要报一箭之仇,欲杀死管仲。
然而,高风亮节的鲍叔牙却不愿接受相位,他深知管仲的奇才,是能够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良相,因此,竭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一天,鲍叔牙入宫见齐桓公,先向他表示慰问,后向他庆贺。
齐桓公问:“为了什么事向我慰问呢?”
鲍叔牙说:“公子纠是你的哥哥。您为国而大义灭亲,实在是不得已,臣怎么敢不来慰问?”
齐桓公又问:“那么,你要向我庆贺什么呢?”
鲍叔牙说:“管仲是天下的奇才,臣已经把他带回来了。您得到一位贤相,臣怎么敢不庆贺呢?”
提起管仲,齐桓公咬牙切齿,早已按捺不住,鲍叔牙刚一说完,他便气冲冲地说:“夷吾射中我的带钩,差点要我性命,他的箭我还留着,此事耿耿于怀,食其肉、寝其皮也不解我心头之恨.难道还可以用他吗?”
鲍叔牙说:“做人臣的各为其主。夷吾射带钩的时候,知道有公子纠不知道有您。您如果任用他,他可以为您射得天下,岂只是一人的带钩呢?”
齐桓公怒气仍然未消,说:“看在你的面子上,赦免他的罪,不杀他。我不想用他,你不要再说了。”
鲍叔牙只好退了出来。他将管仲接到家里,朝夕谈论,伺机再荐。
齐桓公论立君之功,勋臣世卿都加封了厚禄。他想授鲍叔牙上卿之职,任用他来处理国政大事。鲍叔牙说:“您对我施加恩惠,使我不受冻挨饿,我知道这都是您赐予的。至于说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就不是臣所能胜任的了。”
齐桓公说:“寡人了解你,你不要推辞。”鲍叔牙说:“您所说的‘了解’,只是知臣做事小心慎重,循礼守法而已。这些只是一个平庸臣子的德性,不是治理国家的大才。那些治理国家的大才,能内安百姓,外抚四夷,有大功于王室,布恩泽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穷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秋。这是有王佐之才的人才能担当的大任,臣怎么够得上呢?”
齐桓公听后,兴趣大增,促膝向前,问道:“像你说的那种人,当今还有没有?”
鲍叔牙说:“您如果不需要这样的人,就不说了;一定要用的话,难道不是管夷吾吗?”齐桓公默然不语。鲍叔牙又说:“臣有五点不如夷吾。”齐桓公抬起头看着鲍叔牙。鲍叔牙接着说:“对民宽缓,施恩于民,使其安定,臣不如他,这是其一;治理国家不丧失根本,臣不如他,这是其二;用忠和信使百姓凝聚,臣不如他,这是其三;制定礼仪制度,使四方之人效法,臣不如他,这是其四;拿起鼓槌,站在军门擂鼓,使士兵增加斗志,奋勇向前,臣不如他,这是其五。”
齐桓公听后,停了一会,说:“卿可与他一起来,寡人要考察一下他的才学。”
鲍叔牙说:“对于非常之人,一定要用非常的礼节来对待。您应当选择个吉日,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天下的人听说您能尊敬并礼遇有才能的人,不计私仇,谁不愿意到齐国为您效力呢?”
齐桓公点了点头说:“寡人听你的。”于是让太卜择好吉日,准备去郊外迎接管仲。
鲍叔牙先将管仲送到郊外的公馆里。到了日期,三次洗浴,三次用香水涂身。所用衣帽袍笏,和上大夫一样。齐桓公亲自去迎。
百姓们听说国君去迎一位贤人,都出来观看。远远地见仪仗中间拥着几辆车子,马头两边红绸飘舞。乐声、串铃声和马蹄声,越来越响。中间一辆车上,有一人同齐桓公并排而坐,身躯伟岸,气度不凡。近前一看,却认得是射齐桓公的管仲,个个惊讶得半晌合不拢嘴。
管仲同齐桓公入朝后,稽首谢罪。齐桓公上前扶起,赐坐。管仲说:“我是一个被俘要杀的人,能赦免大罪,实在是万幸了!怎么敢受您这样的礼遇?”
齐恒公说:“寡人有问题向您请教,您一定要坐下,我才敢问。”管仲于是拜了两拜,坐了下来。
齐桓公以国事相问,管仲为其陈霸业之策,句句投机。两人连语三日三夜,全不知倦。齐桓公大喜,决定重用管仲。
鲍叔牙对齐桓公说:“我听说‘地位卑贱的人不能够和高贵的人共事,贫穷的人不能役使富有的人,和国君关系疏远的人不能管制和国君关系亲近的人。’您要用管仲,必须委以相位,给他优厚的俸禄,并待以父兄之礼。”
于是齐桓公准备任管仲为相。管仲推辞不受。齐桓公说:“我采纳您的霸业之策,想实现我的志愿,所以拜您为相。您为什么不接受呢?”
管仲回答说:“我听说建成一座大厦,不是靠一根木材;茫茫大海,也不是只有一条流向它的河流。您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愿,请用五杰。”
齐桓公问:“五杰是谁呢?”
管仲说:“进退有礼,动静有仪,善于辞令,臣不如隰朋,请任命为大司行。开荒辟地,充分利用地力,多打粮食,臣不如宁越,请任命为大司田。于旷野之中,能使车马整齐,士卒听令,擂起战鼓,三军将士能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成父,请任命为大司马。能公正地判决官司,不错杀无辜,不诬陷好人,臣不如宾须无,请任命为大司理。犯颜直谏,不顾自身利害,不为富贵所屈,臣不如东郭牙,请任命为大谏官。您如果想治理国家,加强军队,那么,用这五人就可以了。如果想成就霸业,臣虽不才,勉强可以完成您的使命,以效微劳。”
齐桓公让人准备好牛、羊、猪三牲大礼,贡于太庙,然后同管仲一起来到这里。他让管仲面东站着,自己面西站着,对着祖先神位郑重地说:“自从我听到先生的教诲,更加耳聪目明,不敢独占,愿把先生荐举给祖先。”举行过这样一个庄严的仪式之后,齐桓公才任命管仲为相国,并把国都一年的市租赐给管仲。隰朋等五人,根据管仲所荐,一一任命,各司其职。
齐桓公虽有大志,却不愿过分约束自己,失去生活乐趣。他试探地问管仲:“我不幸染上游猎和好色的毛病,这是不是有害于霸业呢?”
“这没有什么妨害。”管仲肯定地说。
齐桓公心里一喜,又疑惑地问:“那么怎样才妨害霸业呢?”
管仲说:“不知道谁是贤能之人,会妨害霸业;知道了,,却不能任用他们,会妨害霸业;任用了,又不能给予相当的职务,会妨害霸业;给了,相当的职务,又不信任他们,会妨害霸业;信任了,又让小人参与其中,会妨害霸业。”
“说得好!说得好!”齐桓公连连点头。于是,一心一意任用管仲,并尊他为仲父,给予最高的恩惠。他又对大臣们说:“国家大事,先告诉仲父,再告诉我。有要办的事,全部让仲父决断一”又禁止国人,不论他地位高低,不许触犯“夷吾”之名,一律都称他的字——“仲”(古人以称呼别人的字来表示尊敬)。
管仲以自己的杰出才华,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然而,人们在赞美管仲才华之时,从未忘记过鲍叔牙,正是由于鲍叔牙的高风亮节,竭力推荐,管仲才免于一死,成就一番大业。
最忌讳任人唯亲
用人不避亲疏,包含两层含意,一是亲者不护,仇者不疏;二是以贤能为准,不以亲疏为界,亲者有才大胆起用,疏者不才大胆贬斥。既不故作姿态,也不怕“瓜田李下”。晋人赵武荐举仇人刑柏子任中书令,晋平公感到奇怪,赵武说:“私仇不入公门。”赵武义荐自己的儿子任中府令,晋平公又奇怪,赵武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赵武如此“举士数十人,皆得其意,而公家甚赖之”。晋大臣祁某荐自己仇人家中的成员解狐来接替自己的职务,又荐举自己的儿子祁午去当军官,开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风气,因此而传为千古佳话。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对自己的亲友应更加严格要求一些,这样才更能服人,尤其是对亲属更应实事求是: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由于胡汉民(广东都督)要随孙中山北上南京供职,广东都督的职位空缺。当时不少广东绅商百姓联名举荐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任此职,并要求孙中山委任。孙眉多年来一直扶持弟弟的革命活动,数次捐巨款支援起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出任都督之职,也无可厚非,但孙中山得知后,即刻致书广东各界团体予以劝阻。同时又致函其兄道:“粤中有人议举兄为都督,弟以为政治非兄莫属,兄资质过人,一人政界,将有相欺以其方者。未登舞台,则众人属望,稍有失策,怨亦随生。为大局计,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当此大任。且闻有欲用强力胁迫他人以举兄者,以此造因,必无良果,尤不可不避也。”孙眉也听从弟弟劝告,没有出任粤督。
用人避亲,尚属容易;用人避友可能更难。因为,除了对己严格要求以外,还有友情难违一条。而且,友情常常比亲情面子更重,避之也就更加不易。但是,难避也得避,否则就有疏远贤能,众心不服之弊。清朝咸丰年间,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对这一问题,就处理得非常科学。沈葆桢骨肉之交李元度曾荐一族侄到沈处,沈留他几日,一天忽然把他召来,问他家有几人,每年要多少银两便可生活。他回答说只百金足矣。沈葆桢立即拿出千两银子劝他回去,硬是不予差遣。沈葆桢这样处理,既未却友情,又坚持了原则,不徇私情。
当然,用人不避亲疏,有时也不因本人意志为转移,常有部属溜须拍马,“亲吾所亲,疏吾所疏”,因此,“不避亲疏”,还有一个教育部属,严格要求的问题。清朝道光年问,湖北巡抚胡林翼一次在黄州时,他的一个族人上门投靠,胡林翼一连供他数月吃喝,一天他忽然来辞行,胡问他原因,回答说某营官奉命调动,他用了些钱捐荐自己和这位营官一道前往。胡林翼听后大怒,找来营官说:“我有族戚,靠我的经济力量难道还不能庇护他们吗?你们借此结纳他们,这风气一开,以后还有个头么?姑且记你一过,以儆后来。”然后给了族人回去的路费。并通告各台官营员,“用人一事,当秉公办理,不能徇上司同僚私情,滥收滥用。其经访询查出,立即处置。”照胡林翼这样去做,既严格要求了自己,又严格要求了部属,不避亲疏,实为难得。
不避亲疏,除亲情、友情之外,还有同乡、同窗、故旧之情也得注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择人时除注意不徇亲情外,还注意处理好两种人的关系:一是南人和北人的关系。朱元璋从起兵到称帝,十六年来基本在南方,基本官员全是南人。因此,立国后,无论是办学、荐举还是科举,他都尽量照顾和吸收北人。洪武十三年“南北榜”一案,“中者皆南人”,北人很不满,朱元璋处死主考官,亲自命题主考录取北人。二是故人和新人的关系。朱元璋非常注意任用新人,特别在敌营中招收人才,甚至“得元朝官吏尽用之”。例如:徐寿辉旧将黄彬、陈友谅旧部胡适端、傅友得、不善郎,张±诚左丞梅思祖,元朝都元帅康茂才、朱亮祖等,都被朱元璋封为国公列侯。正是由于朱元璋正确处理了这些亲亲疏疏的关系,才使众官拜服,尽效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