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区域经济也是快速发展变化的。因此,地方中小型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也应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就要在强调专业和课程设置特色化的基础上同时强调灵活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在公共基础课上强调精和优,强调管用,而在专业必修课上强调灵活,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随着地方主导产业的变化而不断淘汰老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二是要在选修课上强调灵活性,强调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随时增删课程。地方中小型高校要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的合作和联系,密切结合本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社会生产部门提供直接而有效的知识、技术、信息咨询等多方面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纵横联系,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形成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1.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全部学年的前三个学期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文化基础课程。文化基础是各类人才成长发展所共同必备的重要基础,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的语言、数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思想和方法的传授。它们是依据教育培养目标而非学科专业分类确定的,是作为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除专业以外的共同教育内容。目前高校公共课的内容主要是外语、政治、计算机、法律常识等课程,还应加一些语言和科学概论之类的课程。二是精神素养方面的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在精神素养方面凸现出许多问题,例如奢侈消费、难与人协作、缺乏创业精神以及在一些方面的道德缺失。针对这种情况,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并将其渗透于专业教育与隐性课程之中,从情感和理智两方面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努力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的有机统一。首先是爱国精神的培养,进行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其次是做人原则的培养,加强素养教育,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例如有责任心;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遵纪守法;有勇气、有毅力等等。引导学生一方面要抛弃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消极落后的观念和品质,如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封闭、依赖等;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促进向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转变,如开放、竞争、创业、进取、效率等。再次是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课程不在多,而在于精,不能流于形式,而要有真东西。也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结合实际情况来讲。
2.专业素质的培养
在后面的学期里着重训练学生的专业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类课程一般分三个层次: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重在精;专业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就业岗位以及自己的兴趣选修。在专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应重点强化实践教学。
地方中小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强调应用性,服务第一线,所以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习环节。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和质量。也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相关的专业业务,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实训教学是专业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训既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养成。
现代企业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自控能力、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这些优秀品质不是一般的懂了就能具有的,而往往需要通过在生产和服务的职业环境中磨练才能获得。其间很多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是具有很强的职业综合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比较综合的职业现场环境的熏陶,就很难完成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和内化。所以,这类精神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实习环节来熏陶。地方中小型高校建立校外生产和科研活动现场以及密切的实习基地这类环境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地方中小型高校可以依靠与地方企事业的天然联系,争取广泛的实习资源,争取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做兼职教师,缩短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三、地方中小型高校课程改革的配套措施
地方中小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特色化,在课程设置上的灵活性,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的知识需求也是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更新,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又需要有一定的实习基地做保障,这样,地方中小型高校在面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需求与供给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其教育投入的方向一定要与课程改革相配套,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
(一)加大对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投入,不断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
地方中小型高校在办学经费的投入上要侧重于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加大对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支持力度。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经费侧重于对科研创新的投入,从而不断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创新和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进而引领科学发展的方向,而地方中小型高校则应把经费侧重于用在对教师进行知识更新换代的培养上,使教师不断掌握科学发展前沿和实际需要的新知识,以利于及时传授给学生。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中小型高校的教师队伍一般学基础学科的多,且往往是地方性高校的毕业生占多数,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把他们送出去进修,使他们掌握一二门新的知识,接受不同教育环境和文化的熏陶,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整体素质。
(二)加大教师对地方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战略和教学教法的研究
地方中小型高校在科研上的研究方向,应该侧重于对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侧重于对应用性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如何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研究。在任何一所大学,都应该坚持“以科研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而对于地方中小型高校,要实现专业设置的特色化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就更应该把科研作为先导,使科研成为课程改革的基础,只是在科研的方向和方法上应该与研究型大学有所不同。因此,地方中小型高校在经费的投入上也应该重视教师在科研上的费用,适当加大科研经费的比重。
(三)加大师生比,为教师知识更新和竞争机制的形成创造空间
地方中小型高校要实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必须要对教师知识更新留有空间。因此,地方中小型高校的师生比应略大于一般性大学。应该用制度来规定地方中小型高校的师生比,使其为教师进修、组织学生实习和实践留有余量。一方面,地方中小型高校的教师往往青年教师居多,一般都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授课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质量。要改变这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都需要一定的培养和锻炼时间。另一方面,地方中小型高校的教师教学任务排得比较满,各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是半斤八两,好的差的都得用,没有相互竞争的空间,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更不能实现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再者,实习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培养一支会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专职教师队伍,这对于地方中小型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四)加强同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团组织、中介组织的合作,建立一大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实习基地
地方中小型高校要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团组织、中介组织的合作,为学生实践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地方中小型高校一般经费投入不足,建大型的模拟实验室、购买众多的实验仪器往往不好实现,但它们有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天然联系,可以利用社会这个现实的“实验室”、利用企事业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进行学生的实验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一些企事业单位得到充足的、不要报酬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为这些企事业单位带去一些新的知识、技术和信息。作为学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接触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了舞台;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利用他们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教学,解决了一次性投入购买仪器的资金不足问题。当然,这种合作也可以是有偿的合作。
(五)建立一支强大的兼职教师队伍
地方中小型高校要实现专业设置的特色化和课程设计的灵活性,仅靠学校的教师有时难以实现,因此,聘请一些大型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是不可少的,但这样往往办学成本较高,而聘请一些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实践一线的实际工作者、当地的党政干部和一些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离退休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则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实践前沿的一些实际知识和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校对开设一些特色课、急需课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打破现有教学中存在的“格式化”、教条化的现状,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需要的沟通,促进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总之,地方中小型高校在办学定位上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要跟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上做到适销对路。在课程改革中突出地方特色,体现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这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中小型高校将会为各地经济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背景说明:此文是河北省教育厅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在课题组成员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由笔者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