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文化史》读后感
黎虎
摘要:《阴山文化史》是地域性文化史研究中一部值得关注的开拓创新学术著作。本书在学术界第一次以阴山这一特定地域的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阴山文化”这一学术范畴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构建了阴山文化史研究的崭新体系。
关键词:阴山文化;地域文化;中国文化史
包头师范学院王炜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阴山文化史》已经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问世,这是地域性文化史研究中一部值得关注的开拓创新学术著作。
地理上的阴山山脉横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介于东经106°——116°,西起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狼山,东段至坝上高原的大马群山,东西绵延长达1200多公里,南北宽达50——100公里,北界大致在北纬42°。行政区划上的阴山地域主要指今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西部从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东部地区,直至东部锡林郭勒盟西部部分地区。在这个地域范围内,散布着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重要城市。本书就是以这个广阔地域的文化发展历史作为其研究和论述对象的。
何以我们评价本书为一部开拓创新之作呢?主要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本书是在学术界第一次以阴山这一特定地域的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阴山文化”这一学术范畴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论述的学术著作。
如所周知,阴山地域处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之内,因此研究内蒙古历史文化的著作必然程度不同都要涉及阴山地域。例如一些综合性的内蒙古通史著作,和关于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各种专题性的著作就是如此;内蒙古自治区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域,因此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和蒙古族的通史或专题性历史著作中也不同程度会涉及阴山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又是我国草原分布最为广阔的地区,因此这里的草原文化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具有内蒙古地区特色的草原文化研究正在方兴未艾,这些著作自然也不能不涉及阴山地区;此外,处于阴山地域范围内的关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以及河套地区、鄂尔多斯地区等方面的历史著述都可以说与阴山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上这些著述虽然或多或少从不同层面涉及阴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但是它们都不是专门的阴山地区历史著述。而本书第一次以阴山这一地域以及这一地域的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
本书首次明确提出“阴山文化”这一命题并加以系统、深入的论述,认为“阴山文化就是阴山地域的人们在数千年艰苦奋斗、发展进步过程中,生产、生活及意识形态的状况。”本书指出,阴山地区在中国古代多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她处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界处,长期以来是两种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前沿地区和活动舞台,许多北方古代民族诸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在这里孕育涵养,有的在这里建立政权,有的在这里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上的准备,从而进入乃至统治中原地区,为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化发展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本书既然立足于这样一个独特的地域,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觉来考察阴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从而摆脱了其它相关历史文化著述的窠臼,走出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它不是以行政区划或特定民族来进行地域史的研究,而是以一个具有同一地理环境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特征的地域作为研究对象,即以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地域性历史作为研究对象,著者认为:“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应该以这一区域地理核心为主轴,但由于文化往往不受时空限制,其历史影响和文化辐射应比起地理范围和今天的行政区划范围更广更大。因此凡是历史上与这一地域关系紧密,并深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均应在阴山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内。所以阴山文化的研究范围应大于阴山山脉的地理和行政区划的范围。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北部,以及外蒙古国等部分区域,均应在课题研究的范围之内。”这个见解是颇有见地的。按照这样的见解,那么所谓阴山文化就不是简单的以阴山这一地理范围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以“阴山文化”这一独特的地域性文化作为其研究对象,从而在中国多元文化百花园中培植了一支瑰丽的奇葩——“阴山文化”。在这样的立意基础上,著者提出:“有必要把阴山文化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课题,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阴山文化的研究,梳理出阴山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展现多民族政权交替、各领风骚、相互融合的发展历程,揭示阴山游牧民族冒险进取、勇敢拼搏的优良品质,展示阴山各族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塑造叱咤风云、纵横南北的英雄形象,再现政治变革、边疆开发的社会变迁,进而概括出阴山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风貌。这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国文化史的内容,也是对区域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应当说著者这一表述是建立在对于阴山文化历史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符合历史实际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
李学勤先生最近从考古的重要发现,特别是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发现,阐述了它在观点方面改变我们的古代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多线文明”的观点,他说:“改革开放后开始出现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中国文明的发展是多线的,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而儒家传统的观点是‘内华夏而外夷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看法是单线的,这样的观点在中国长时期占统治地位,可是从考古发现来看,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李学勤《考古发现与中国多线文明》,自人民网)本书所提出并阐述的“阴山文化”证明这种“多线文明”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不过,这种“多线文明”应当是由不同层级的地域性文明而共同构成的,“阴山文化”这一学术范畴的提出以及《阴山文化史》的问世,为中华民族“多线文明”的历史增添了新的例证和具体内容,其学术价值是不言而谕的。
第二个理由,本书构建了阴山文化史研究的崭新体系。